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铁竖井施工不可避免地会扰动地层,进而引起周边建筑物沉降,影响其安全和正常使用。本文结合长春地铁1号线南广场站1#竖井工程,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竖井的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预测了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提出合理的施工安全保障措施,为长春地铁1号线的安全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滨海软土地区地铁基坑开挖施工安全问题,以天津滨海新区轨道交通B1线某地铁车站基坑变形监测数据为例,对基坑不同施工阶段地表沉降、地下连续墙及基坑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地铁车站施工期间基坑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3.
相互交叉的隧道近距离施工中,新建隧道施工必然会扰动既有隧道,增加运营地铁结构安全监护的难度。解决好穿越施工引起的运营隧道结构变形控制问题,对城市地下设施建设与安全监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上海西藏南路越江隧道下穿越M8线隧道监护工程为例,介绍了泥水平衡盾构掘进施工对运营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分析了变形影响主要因素,得出了既有隧道的沉降主要发生在管片拼装阶段的结论;同时,从施工设备、材料、变形监控等方面提供了运营地铁结构安全监护的主要措施手段为同类型工程的监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铁在运营过程中列车对隧道会造成长期的振动荷载,这种荷载不仅造成了周围土体的扰动,而且当作用于软土时还会造成一定的沉降。结合上海地铁1号线的工程实际,分析了振动荷载对隧道周围土体长期变形性状的影响规律,并计算由此引起的隧道沉降量。分析结果证明,在软土地层中,长期振动荷载对地铁隧道沉降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铁线路错综复杂,大多数均经过城市的中心地带,地铁往复运行引起的振动、噪声,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与休息,而且容易对既有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管线的运营等周边环境带来危险。本文以杭州地铁4号线为运营背景,通过功率放大器和函数信号模拟器模拟地铁运营产生的低频运行振动源,基于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开展地铁运营引起的地面沉降研究,分析地铁运营振动对土体沉降等周边环境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运营区域前期的地面沉降量会大于后期,而无运营振动时的地面沉降十分微小;地铁运营引起的最大地面沉降值与最小地面沉降值的变化趋势与地面平均沉降值一致,地面沉降的有效值与峰值呈一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6.
张剑涛 《土工基础》2023,(2):182-187
以长春某典型工程为例,应用现场检测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地铁叠落区间施工过程中,上方底层框架-砌体结构建筑物的变形特性。底层框架-砌体结构建筑物为“上柔下刚”结构体系,可通过对建筑物独立基础沉降量及差异沉降的分析,了解上部砌体结构与底层框架结构的变形特性;地铁叠落区间施工过程中,建筑物沉降受上部盾构隧道施工影响较大,而受下部盾构隧道施工影响较小;地铁叠落区间穿越底层框架-砌体结构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先施工下方盾构隧道,后施工上方盾构隧道的施工顺序可有效控制上方建筑物的沉降量及差异沉降,减少对底层框架-砌体结构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程国良  刘宝林  董勇  陈健 《施工技术》2021,(1):87-90,95
根据某城市地铁施工实际情况,主要针对地铁盾构穿越既有地铁运营线时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各项变形情况进行分析.隧道穿越既有线施工必然造成对既有结构的影响,严重时可能造成结构的破坏和部分使用功能丧失,甚至影响运营安全.减小对既有地铁运营线的影响主要在于施工中采取的各项控制措施,通过本区间穿越期间对沉降进行分析,虽...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铁16号线万泉河桥站—苏州街站区间下穿左岸工社大厦高层建筑,对盾构下穿复合地基高层建筑相互安全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首先,根据建筑物沉降控制标准,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预测盾构施工期间隧道周边地层及建筑物筏板基础变形规律;其次,分析复合地基高层建筑附加荷载传递机理,在此基础上开展穿越段特殊管片设计;第三,研究盾构隧道施工完成后建筑、隧道相互作用抗震性能分析,以保证建筑及隧道正常的抗震性能;第四,研究盾构隧道施工完成后地铁运营期间振动对建筑的振动影响分析,采取相应的轨道减振措施保证建筑正常使用。目前已完成隧道安全下穿高层建筑施工,通过该项目的设计实施,可为今后地铁隧道下穿高层建筑类似工程积累经验和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太平洋二期工程为例,分析了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对临近地铁的影响,对建筑物上部结构施工期间地铁变形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地铁长期沉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隧道变形情况与施加于桩基础上的荷载水平相关,随着荷载水平加大,桩基沉降增长速率逐渐加大,隧道受到的影响亦相应加大.临近高层建筑区域的隧道变形明显大于其他区域,临近隧道的建筑物加载施工是造成隧道长期沉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铁1号线是1989年开工建设的,限于当时地铁设计施工的水平和上海地区复杂的地质情况,对列车运营可能造成的隧道沉降缺乏足够的估计,同时由于地铁安全保护区内建筑物施工活动频繁,致使刚性道床与隧道管片因非同步下沉而产生了地铁区间隧道不均匀沉降和变形,使道床和管片脱离,给行车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从地铁1号线上、下行线区间隧道沉降的调查情况来看,问题比较严重,发现部分区间隧道累计变形量已大大超出设计要求(0.1%)的4~10倍。为能对症下药,首先对各区间隧道变形病害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1),发现各区间隧道均存在不同程  相似文献   

11.
新建地铁盾构隧道穿越施工,容易导致被穿越运营隧道的不均匀沉降变形,从而引起道床与管片脱开、隧道纵缝张开、隧道渗漏水等情况。运营隧道的过大差异沉降,如不及时控制,任其发展,将严重影响地铁的运营安全。通过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区间隧道由于新建11号线盾构施工引起的差异沉降注浆控制研究,探讨软土地区地铁隧道结构沉降变形的控制措施,对其施工措施和注浆效果的进一步分析总结,可以为今后其他线路区间隧道结构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地铁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地铁隧道将侧穿众多基础形式不同的既有建筑物,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及地铁的正常施工,需要在地铁隧道穿越建筑物地基基础施工前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本文结合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盾构隧道侧穿某筏板基础建筑物的工程实例,通过对建筑物现状调查与检测,对建筑物结构体系、倾斜及沉降现状进行评价;利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盾构到达建筑物前、通过及离开建筑物三个阶段的地表横向及纵向变形规律;最后综合建筑物地基基础已发生变形和盾构施工将产生的基础附加变形,依据规范提出该建筑物地基基础变形控制标准,据此来指导盾构隧道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3.
复杂地层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施工是地铁建设的重难点,依托长沙地铁5号线某区间隧道盾构工程,分析了水敏性地层的不良特性,及在盾构始发端头近距离下穿仿古建筑西湖楼时的施工风险,介绍了现场采用的变形云监测技术及变形控制措施,并通过分析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评估了工程的变形控制效果,证实现场采取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监测并控制盾构下穿敏感建筑物产生的变形。  相似文献   

14.
隧道施工必然会引起地层变形,从而对邻近地表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以北京地铁9号线军事博物馆站—东钓鱼台站区间隧道近距离侧穿中华世纪坛为工程背景,先进行隧道施工对中华世纪坛影响的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然后采用流固耦合数值分析,研究左线和右线施工顺序、径向注浆、超前小导管注浆和隧道与建筑物位置关系等影响地层变形的关键因素;最后结合施工监测数据,分析隧道侧穿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中华世纪坛坛体沉降和倾斜以及地下管线沉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辛韫潇 《工程勘察》2021,49(2):1-6,30
本文以昆明地铁5号线穿越抗战胜利纪念堂文物保护区工程为研究对象,在确定地铁位置和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Peck经验公式和数值模拟分别研究了盾构隧道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对附近文物造成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其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阶段开挖产生的沉降和运营阶段列车产生的振动.通过采取选线和结构优化等方式,本项目地铁的沉降量和列...  相似文献   

16.
地铁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引起周边建筑物产生沉降变形甚至开裂破坏,基坑在施工的不同时期,导致建筑物产生沉降的原因各不相同,本文针对深圳某地铁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引起周边建筑物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不同阶段施工过程对建筑沉降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地铁基坑的变形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坑开挖阶段,而地连墙施工阶段的变形很少有考虑,结合福州某地铁深基坑施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地铁深基坑邻近浅基础建筑物进行监测,详细分析了在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地连墙施工、基坑开挖等对基坑邻近浅基础建筑物的影响。监测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对邻近浅基础建筑物的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50%以上,其影响范围较基坑开挖影响范围更大,在基坑施工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软土中超深地连墙施工对周边土体和建筑物的影响,文章依托苏州地铁5号线某车站基坑地连墙施工,以3幅相邻地连墙槽段为研究对象,展开施工全阶段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土体侧向位移,地表沉降,土体深层沉降,水土压力及临近建筑物沉降。地连墙施工过程中,成槽开挖引起地层应力释放,土体变形明显且变形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小,地表沉降在垂直于槽段方向随距离增加而减小;混凝土浇筑对土体应力补偿,抑制地层变形;混凝土硬化阶段,土体应力轻微释放,地层变形趋于稳定;成槽开挖施工对地层扰动最大,引起地层变形最为显著。槽段连续施工时,相邻槽段对土体影响有限。地连墙施工引起周边建筑物沉降和倾斜较小,建筑物结构刚度和基础形式对建筑物变形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体育场站至北宋站盾构区间为背景,通过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与施工进度的对比分析,反映出同类条件下盾构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的变形影响;结合盾构掘进各项技术参数,通过对建筑物沉降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得出盾构机侧穿临近浅埋基础建筑物时能够很好的控制其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变化,从而不影响建(构)筑物的安全使用。总结施工经验,为以后地铁同类地质情况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南京地铁10号线安德门站~小行站区间下穿运营地铁1号线南延线,10号线区间隧道采用矿山法暗挖施工,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了隧道施工对运营地铁区间的沉降影响,结合施工技术水平和地铁运营安全,提出了安全保护措施,最终在满足地铁安全运营的前提下,暗挖隧道得以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