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白俊红  刘有智  申红艳  冯霞 《化工进展》2013,32(6):1363-1366
以氯化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为原料制备超细氢氧化镁阻燃剂,在制备氢氧化镁浆料时添加表面改性剂硬脂酸、硬脂酸钠、钛酸丁酯和葡萄糖及其复配改性剂进行在线改性,在改善超细氢氧化镁表面性能的同时提高其过滤性能,并考察表面改性对氢氧化镁浆料沉降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硬脂酸、硬脂酸钠、钛酸丁酯和葡萄糖作改性剂时,滤饼比阻相比未添加表面改性剂时分别减小了58.27%、41.42%、53.23%和51.93%;沉降速率从未添加表面改性剂时的6.645×10?7m/s分别增大至1.25×10?5m/s、0.667×10?5m/s、1.025×10?5m/s和1.104×10?5m/s。若将改性剂进行复配使用,效果比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都要好。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硼酸锌作为阻燃协效剂使用时,价格偏高导致产品成本高昂的缺陷,基于超细氢氧化镁作为一种时下流行的清洁阻燃剂,本文研究制备了超细氢氧化镁在PVC阻燃薄膜中替代硼酸锌的可能。通过精密机械研磨法制得超细氢氧化镁,并采用热失重仪、极限氧指数、扫描电镜等设备对该阻燃薄膜的热性能、燃烧性能、残炭形貌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当用15份的超细氢氧化镁替代5份硼酸锌和2份三氧化二钴时,在满足阻燃要求的基础上,抑烟效果会更佳,热稳定性存在显著的提升,同时,随着氢氧化镁粉体粒径的降低,抑烟效果逐渐上升。综上,本研究成果能够为超细氢氧化镁的高值化应用寻找新的途径,为PVC阻燃薄膜降本增效寻求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超细氢氧化镁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摩尔比为1∶2的硫酸镁溶液与氨水反应(氨水稍过量),通过一步沉淀法制取超细氢氧化镁,经正交试验选出适宜条件,并用表面改性剂Z17对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利用超声波分散,制得粒度在0.1μm左右,分布均匀的超细氢氧化镁。  相似文献   

4.
超细氢氧化镁粉体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氨水为沉淀剂与氯化镁反应,直接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Mg2+的初始浓度、原料配比对产品粒径与形貌的影响,产品使用粒度分析仪、XRD、红外与透射电镜表征,在最佳反应条件(温度35℃,时间30 min,Mg2+浓度1.0 mol/L,摩尔比1∶6)下,制备得到片状,粒径150 nm超细氢氧化镁粉体。  相似文献   

5.
阻燃剂氢氧化镁表面改性及其在EVA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酸钠、十一烯酸钠对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浓度、温度、pH值、固/液比对吸附量的影响,测定了改性前后氢氧化镁的比表面、润湿角、IR等,并将改性前后的氢氧化镁填充在EVA树脂中,测定其拉伸强度及氧指数。实验表明: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在树脂中分散性好,增强了与树脂之间的亲和力,从而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6.
《无机盐工业》2008,40(6):2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方法。该方法是在无机水溶性镁盐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改性剂,将其缓慢加入到在搅拌状态下的放有沉淀剂的反应釜中,在温度为20~100℃下反应1~2h后将反应液过滤、洗涤、干燥,即得成品。本发明利用表面改性剂的空间位阻效应和包覆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直接沉淀法,以六水氯化镁(MgCl2·6H2O)和工业氨水(NH3·H2O)为主要原料,在室温下研究了乙醚对超细氢氧化镁制备的影响,并通过高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手段对产品的形貌、晶形结构和热行为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当母液中加入乙醚且当其质量分数为80 %时,产品的过滤、干燥时间较未加入前分别减少了96 %和75 %,并有效抑制了NH4Cl·MgCl2·6H2O杂质的产生,制得了分散性良好的圆片状氢氧化镁粉体;当在乙醚-水体系中加入硬脂酸且当其含量为MgCl2·6H2O质量的 1.2 %时,产品完全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其形貌完全由六方片状转变为针状.  相似文献   

8.
表征了超细氢氧化镁(MH)的基本物理性能,并将其应用在聚氯乙烯(PVC)压延膜中.研究了氢氧化镁(MH)部分替代三氧化二锑后,PVC压延膜的阻燃性能、烟释放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MH部分替代三氧化二锑后,PVC压延膜的LOI值有所提高,烟密度明显下降;当三氧化二锑用量为2份、MH用量为4份时,LOI提高的幅度最...  相似文献   

9.
沉淀法合成高纯超细氢氧化镁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以工业氯化镁、氨水为前驱体,在水-乙醇体系下合成了粒度为100-200nm的氢氧化镁超细粉体。研究了水与乙醇的比例对粉体颗粒形貌、粒度、Mg^2 沉淀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适量乙中以提高Mg^2 沉淀率,并抑制晶体的单向生长,但乙醇浓度过高使得产物的分散困难,合适的乙醇与水的比例为1:2-1:1。  相似文献   

10.
将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剂,以无水氯化镁为原料,采用双向沉淀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镁(MH),在制备过程中引入硅聚醚使氢氧化镁表面有机化。考察了硅聚醚的添加方式、硅聚醚的添加量、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氢氧化镁浆料的过滤性能的影响。利用接触角测定仪、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同步热分析仪等对氢氧化镁粉体的接触角、粒径、表面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硅聚醚的添加方式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添加硅聚醚[Mg(OH)2-Ⅱ],每100 g MH中硅聚醚的添加量为3 g,反应温度为60℃,搅拌速度为800 r/min的条件下,氢氧化镁浆料的过滤性能最好,过滤速度最快为4.79×10-4 m/s;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氢氧化镁的接触角比未改性氢氧化镁提高了6倍多;FT-IR分析证明了硅聚醚成功地吸附在氢氧化镁的表面;热分析表明了改性氢氧化镁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李晓昆  郭祖鹏 《无机盐工业》2013,45(2):53-55,59
改变氢氧化镁表面特性和提高氢氧化镁胶体状浆料的固液分离性能,是液相化学法产业化制备高纯超细改性氢氧化镁工艺的关键技术。为了设计超细氢氧化镁湿式改性工艺中的关键设备--固液相分离器,假设了被改性超细氢氧化镁的存在形式,分析了改性集合体的沉浮条件,在建立上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性超细氢氧化镁上浮式固液相分离器设计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2.
以氯化镁、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镁。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对氢氧化镁产率和粒径的影响,以及分散剂种类、氯化镁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氢氧化镁沉降速率的影响,同时分别选择水、乙醇两种不同的反应介质,对氢氧化镁的粒径及产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作为分散剂,氯化镁浓度为0.75 mol/L,反应温度为60 ℃,所得氢氧化镁产率较高,且粒径较小(约为6.4 μm)、粒度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13.
以蒸馏水为分散介质,以质量分数为2%的六偏磷酸钠溶液为分散剂,使用激光粒度分布仪对自制的超细氢氧化镁粉体进行粒径测定。考察了超声波分散时间、超声波分散功率、分散剂添加量、超细氢氧化镁加入量等 因素对超细氢氧化镁粒径测定的影响。确定了准确测定超细氢氧化镁粒径的最佳分散条件:超声波分散时间为 20 min、超声波分散功率为400 W、分散剂添加量为15 mL、超细氢氧化镁加入量为0.50 g,超声波分散后立即测量,测得超细氢氧化镁的粒径(D50)为303 nm。  相似文献   

14.
氢氧化镁阻燃剂在聚合物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氢氧化镁是近几年广泛应用的环境友好的新型无机阻燃剂,综述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应用现状、改性技术和发展趋势。指出了今后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六水氯化镁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采用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为解决所得氢氧化镁浆料难过滤的问题,提出在制备过程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加料方式、表面活性剂种类、表面活性剂添加量等因素对氢氧化镁浆料过滤性能的影响;对制备的产品进行化学组成分析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形貌和粒径大小。结果表明:采用双滴加的加料方式,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AES)为表面活性剂,AES添加量为4%(质量分数)的反应条件,可以显著提高氢氧化镁浆料的过滤性能,并且制得质量符合HG/T 3607-2007《工业氢氯化镁》Ⅰ类标准要求的氢氧化镁产品;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得到的产品形貌为六方片状,平均粒径为50 nm,无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16.
氢氧化镁的固相制备及其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纯度较高的Mg(OH)2,并利用XRD、SEM等进行了表征.以硬脂酸钠、油酸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改性Mg(OH)2,沉降实验表明其与液体石蜡中有较好的相容性,而且油酸改性Mg(OH)2显示出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氢氧化镁的表面处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决氢氧化镁与聚合物相容性不好等问题,表面改性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分别采用稀土偶联剂、硬脂酸钙偶联剂,以及其联合偶联剂,以干法和湿法对4种不同的氢氧化镁进行了表面包覆工作。包覆后的氢氧化镁真密度都有下降,而表观密度和灼烧失重都有所增加。通过对比得出了以稀土为偶联剂,采用干法对氢氧化镁进行处理得到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工业氢氧化镁,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对活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十二烷基磺酸钠用量为氢氧化镁质量的2%、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0.75 h、搅拌速度为450 r/min时,改性效果最好,活化率达到90.5%。最佳条件下改性样品及未改性样品的显微镜照片表明,改性后氢氧化镁的分散性优于未改性的氢氧化镁。  相似文献   

19.
纳米氢氧化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制备纳米氢氧化镁材料的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金属镁水化法、均质流体法、液一固电弧放电、沉淀一共沸蒸馏法、全返混均质乳化法进行了详细的评述。简要介绍了纳米氢氧化镁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分散与表面改性问题,以及纳米氢氧化镁材料的应用状况。最后,对纳米氢氧化镁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对纳米氢氧化镁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