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针对大山选矿厂磨矿产品粒度组成不合理的问题,进行了优化磨机球荷特性,提高磨矿产品粒度均匀性,增加中间可选粒级含量的实验室试验和工业化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磨机球荷特性后,磨矿分级溢流中磨矿细度、易选粒级(-200+38μm)含量分别提高了3.83、5.86个百分点,+200μm过粗粒级含量减少了3.75个百分点。进一步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优化后的3#磨机分级溢流样和未优化的4#磨机分级溢流样进行浮选闭路试验,结果表明,前者在原矿品位略低的情况下铜精矿的产率和回收率分别高出0.52和1.24个百分点,达到了优化磨矿产品粒度组成提高铜浮选指标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装球制度对钼矿石磨矿粒度特性的影响,以花岗斑岩型辉钼矿为研究对象,对-2 mm样品进行精确化装球制度计算,在该制度下进行磨矿时间、质量浓度、介质充填率条件试验和装球制度对比试验;对-6.7 mm样品进行装球制度扩大对比试验以及浮选验证试验。研究表明,在入磨粒级为-2 mm时,精确化装球制度与偏大球装球制度相比,磨矿细度提高9.06个百分点,与偏小球装球制度相比,过粉碎粒级降低11.57个百分点;在入磨粒级为-6.7 mm时,精确化装球制度磨矿产品-75μm粒级产率比偏大球装球制度高23.61个百分点,比偏小球装球制度高20.47个百分点。精确化装球制度磨矿产品浮选试验获得钼品位15.40%、回收率95.55%的粗精矿,浮选精矿回收率明显高于其他两者,硫钼分离效果较好,表明精确化装球制度具有理想的磨矿产品粒度组成,能有效地改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3.
针对司家营研山铁矿三系列磨机磨矿介质单耗较高、磨矿产品粒度组成不合理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磨矿介质优化研究与工业应用试验。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磨矿介质优化后,一段旋流器溢流+0.25 mm粗粒级减少2.11个百分点,-0.075 mm细度增加2.41个百分点,一段磨矿产品粒度组成更加合理;二段磨机排矿-0.075 mm粒级细度增加了10.39个百分点,为后续的选别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磨矿介质单耗降低了9.22%,平均入磨台时量提高了7.29%。  相似文献   

4.
物料粒度组成对铝土矿反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毓华 《金属矿山》2002,(8):29-30,41
浮选试验及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过多强调入选物料的细度,而忽视了人选物料的粒度组成对浮选过程的影响,铝土矿中的含硅矿物在磨矿过程中极易泥化,产生大量的次生矿泥,严重影响了反浮选脱硅过程,入选物料粒度组成的影响就更不容忽视,对此就球磨及棒磨两种常见磨矿方式,考查了不同的入选物料粒度组成对铝土矿反浮选脱硅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矿物单体解离是矿物有效分选的先决条件,磨矿是矿物解离的关键工序。磨矿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分选指标,磨矿产品粒度特性是确定磨矿分级设备、浮选工艺流程及药剂的依据。根据磨矿产品粒度特性与浮选的关系,确定最佳的磨矿条件,优化磨矿分级工艺,降低能耗,提高磨矿机生产能力,为有效浮选打下良好基础。本实验主要通过改变磨矿条件(包括磨矿时间、钢球配比,磨矿质量分数)得到磨矿产品,对磨矿产品进行筛分和浮选试验,然后根据浮选结果对磨矿条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最佳磨矿条件以及在该条件下的最佳粒度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6.
汝阳东沟矿床中磁铁矿的粒度嵌布比较细,在选铁再磨工艺段,使用国产WJM卧式搅拌磨机进行了工业探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给矿条件下,WJM卧式搅拌磨机的装机功率较现场磨机降低了14.8个百分点,磨矿产品细度(-23?m)较传统球磨机增加了8.65个百分点;铁精矿指标提高了3~5个百分点,回收率较传统卧式磨机提高了8.24个百分点。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磨机的转速和充填率可提高磨矿产品的细度。  相似文献   

7.
汝阳东沟矿床中磁铁矿的粒度嵌布比较细,在选铁再磨工艺段,使用国产WJM卧式搅拌磨机进行了工业探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给矿条件下,WJM卧式搅拌磨机的装机功率较现场磨机降低了14.8个百分点,磨矿产品细度(-23 μm)较传统球磨机增加了8.65个百分点;铁精矿指标提高了3~5个百分点,回收率较传统卧式磨机提高了8.24个百分点.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磨机的转速和充填率可提高磨矿产品的细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马钢罗河选矿厂磨矿产品的粒度组成,针对其磨矿产品过磨严重等情况,对选厂二段入磨产品进行钢球和纳米陶瓷球的磨矿特性对比试验和磁选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开路磨矿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陶瓷球磨矿产品较钢球磨矿产品合格粒级提高了3.74个百分点,增幅为4.21%;过磨粒级减少了5.64个百分点,降幅为81.27%;陶瓷球磨矿产品合格粒级产率比钢球高7.32个百分点,使精矿品位提升0.13个百分点,回收率提升4.12个百分点;陶瓷球作为新兴的球磨介质,能有效改善磨矿产品的粒度分布特性,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用球径半理论公式计算磨机内球荷尺寸组成来改善磨矿产品粒度组成,提高磨矿产品粒度均匀性的方法。以某铜矿为研究对象,根据待磨矿石的矿岩力学性质以及磨机的相关参数,用球径半理论公式精确计算出磨机的球荷组成,即m(Ф70)∶m(Ф60)∶m(Ф40)∶m(Ф30)=20∶30∶20∶30。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推荐球荷的磨矿产品细度和粒度分布的均匀性明显提高,其中磨矿细度(-0.074 mm)、中间可选粒级(-0.02+0.01 mm)、易选粒级(-0.074+0.01 mm)的含量分别增加了5.49、1.67、3.51个百分点,磨矿技术效率提高3.29个百分点。球径半理论公式考虑因素较为全面,改善磨矿效果作用明显,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磨矿是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通过改变矿物的表面性质和矿浆性质进而影响矿物的浮选行为。在磨矿过程中,磨矿方式、磨矿介质、磨矿细度以及药剂的添加都会对矿物的浮选行为产生影响。从磨矿过程中的电化学、溶液化学、机械力化学三个主要方面总结了磨矿影响矿物浮选的机理。助磨剂改善了磨矿产品中合格粒级的含量,可显著提高磨矿效率,降低能耗,并对磨矿-浮选体系起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菱镁矿粉磨程度的定量表征,以辽宁丹东地区菱镁矿为原料,进行了磨矿试验、粒度检测试验、磨矿细度试验,应用分形理论,建立了用于表征粉磨菱镁矿颗粒粒度分布的体分形维数数学关系。结果表明:体分形维数与磨矿细度呈非线性关系,当体分形维数均值达到极大值,即D3=2.4662时,对应的磨矿细度为-0.074 mm含量81.6%,通过浮选试验发现此时浮选指标最好。该研究实现了菱镁矿粉磨程度的定量表征,建立了体分形维数与选矿浮选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张晶  唐鑫  吕向文  简胜  张琳 《矿冶工程》2023,43(1):63-66
采用自动矿物参数分析系统(MLA)分析了某矽卡岩型铜矿矿物组成、嵌布关系,测定了不同磨矿细度下原矿及混合精矿产品的粒度分布特征及解离度特征,并根据该结果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初步研究,确定选矿流程为:磨矿、铜硫混合浮选、粗精矿再磨、铜硫分离浮选。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74μm粒级占70%、再磨细度-20μm粒级占75%条件下,可以得到铜品位20.88%、铜回收率70.42%、银品位183.9 g/t、银回收率76.78%的铜精矿和硫品位32.65%、硫回收率91.47%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铅锌尾矿嵌布粒度细、氧化程度高、泥化严重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浮选试验研究.采用硫化混合浮选的工艺流程,经过一粗五精三扫浮选,在磨矿细度-0.074 mm含量占95%条件下,选取最优参数进行闭路实验,最终获得铅品位15.05%、回收率为34.31%,锌品位39.23%、回收率为49.82%的铅锌混合精矿.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磨矿方式对闪锌矿和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通过 6 种浮选动力学模型,分别考察了干磨、湿磨及磨矿时间下 2 种矿物的粒度组成及动力学参数。 结果表明,6 种动力学模型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拟合效果。 氧化速率、磨矿方式、粒度组成共同决定了闪锌矿和黄铁矿的浮选表现。其中,黄铁矿较闪锌矿具更高的氧化速率及更低的浮选回收率。 湿磨产品较干磨更细,所有试验中-0.015 mm 微细粒级的产率最高,这有利于新生表面的暴露,并导致黄铁矿的快速富集,但同时释放更多 Fe3+,降低了闪锌矿的浮选速率。干磨产品粒度组成更粗且颗粒表面粗糙度更高,这促使闪锌矿和黄铁矿干磨后的 ε 值较湿磨更高。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精确化磨矿技术对工业磨矿产品粒度特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室对比试验研究发现,精确化制度下的磨矿产品粒度分布更合理,其-0.074mm产率由34.76%提升至44.64%,而过磨粒级与现场一段排矿基本保持一致,有效改善了钨矿石磨矿产品中钨金属的分布特性,与一段溢流产品相比,精确化闭路磨矿产品中-0.15+0.010mm粒级钨金属含量高出现场一段溢流15.93个百分点,-0.010mm粒级钨金属含量低于现场一段溢流26.52个百分点。精确化磨矿后的浮选产品中钨粗精矿回收率比精确化磨矿前高出5.92个百分点,增幅为23.61%;尾矿产品比精确化磨矿前的低出10.00个百分点,降幅为31.95%。对香炉山钨矿三选厂进行了精确化磨矿工业试验,与工业试验前相比,精确化磨矿工业应用后一段分级溢流产品中+0.15mm粒级和-0.010mm粒级含量分别减少了7.41%和11.25%;-0.15+0.010mm粒级含量从66.44%提升至67.76%,增幅为4.52%;-0.010mm粒级中钨金属含量减少了20.51%;-0.15+0.010mm粒级中钨金属含量从79.59%提升至82.75%,增幅为3.97%;钨尾矿中-0.010mm粒级减少了11.90%; -0.010mm粒级和+0.15mm粒级中钨金属量分别减少了30.92%和11.83%。三选厂钨金属回收率从78.65%提升至80.80%,提升了2.15个百分点,增幅2.73%。精确化磨矿试验证实了对香炉山钨矿磨矿产品粒度特性分布改善和浮选指标提升均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某含铜污泥冶炼渣(以下简称铜渣)含铜3.50%,铜主要以金属铜和铜镍锡合金的形式存在,含铜物质嵌布粒度粗细不均匀,其中-0.01mm难选粒级占55%左右。对该铜渣开展浮选工艺研究,考察了磨矿细度、粗选pH和丁基黄药用量等条件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了全粒级浮选和筛分—浮选流程的开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占85.76%的条件下,以丁基黄药为捕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全粒级开路浮选最终可获得铜品位为20.56%、铜回收率为65.98%的铜精矿;而筛分—浮选最终可获得铜品位15.65%、铜回收率56.52%的浮选铜精矿和铜品位22.56%、铜回收率18.63%的+0.15 mm产品,铜的综合回收率达75.15%,尾矿铜品位降低至0.49%。全粒级闭路浮选中矿易累积,而筛分—浮选闭路试验流程稳定,最终+0.15 mm产品和浮选精矿的综合铜回收率为85.15%、铜品位为11.90%,满足回炉冶炼要求。  相似文献   

17.
湖北某铜矿矿石性质及组成发生较大变化,导致现有工艺流程选矿指标不断下降,为解决现场流程不适应问题,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和矿石可选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一段粗磨粒度-74μm占60.68%的情况下,快速浮铜,中矿集中再磨至-74μm占97.86%后再浮选,最终获得铜精矿铜品位23.21%、铜回收率81.89%。与现场流程相比铜品位提高2.37%、回收率提高2.18%。  相似文献   

18.
以齐大山铁矿细碎矿石为对象,考察其高压辊磨机粉碎产品的磨矿特性和单体解离特性,并与实验室颚式破碎机粉碎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目标粒度分别为0.074和0.280 mm时,辊压产品的邦德球磨功指数分别比颚破产品的降低13.96%和28.23%;在-0.074 mm占80%磨矿细度下,-3.2和3.2~0.074 mm辊压产品与对应颚破产品的相对可磨度分别为0.83和0.86;辊压产品与颚破产品相比,-0.5 mm粒级中铁矿物的单体解离度高15.16个百分点,不同磨矿细度下的磨矿产物中铁矿物的单体解离度高5.55~0.98个百分点;辊压产品磨矿产物中的连生体属于二次磨矿时易于解离的连生体,而颚破产品磨矿产物中的连生体属于二次磨矿时难以完全解离的连生体。  相似文献   

19.
赤铜矿型氧化铜矿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堃  文书明  先永骏 《矿冶》2011,20(3):26
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粒度组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氧化铜矿的矿石性质,考查了磨矿细度、药剂制度对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矿品位1.29%,氧化率92.25%,含泥量65.59%,通过一次粗选、三次扫选、两次精选闭路试验,获得了品位18.23%和回收率73.46%的铜精矿,该铜矿难处理的主要原因在于铜矿物以难选赤铜矿为主,矿泥含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