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盘区机械化充填采矿工艺在凡口铅锌矿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建 《采矿技术》2011,11(1):4-5,10
盘区机械化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为凡口矿的主要采矿方法之一,按凿岩方式的不同分为水平浅孔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和上向中深孔分层充填采矿法,分别介绍了这2种方法在凡口铅锌矿的采矿工艺及具体应用,指出该采矿方法能充分配套使用大型无轨机械设备进行开采作业,提高了采场生产能力与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铜绿山矿深部开采面临的矿岩稳固性变差、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差等难题,试验研究盘区机械化上向中深孔高分层充填法。该采矿方法凿岩、装药爆破、出矿等均采用机械化配套设备,12 m的高分段采用2个高分层回采。经多现场试验研究,该采矿方法采矿效率高、采场综合生产能力大、综合劳动强度小、采场作业较安全,已经在铜绿山矿得到了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于常先  邱云胜  王禄海 《中国矿业》2012,21(Z1):310-313
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进路采场数量占大多数,采矿方法为盘区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采用人工凿岩落矿,单采场生产能力低。为加大进路采场采矿强度,充分利用回采单元,对盘区中的采场再划分成两个采区,并提出增大分层高度及进路宽度。在宽进路采矿过程中,先利用人工凿岩创造小断面切割巷,再利用高效无轨采出矿设备进行作业,锚杆台车跟进采场顶板支护,形成机械化盘区上向高分层宽进路充填采矿法。该采矿工艺在新立矿区进行采矿试验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盘区生产能力由100t/d提高到300t/d,为三山岛金矿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许新启  罗映青 《矿冶》2002,11(4):9-11
为适应采矿设备大型无轨化发展要求 ,本文根据凡口铅锌矿多年生产经验及研究结果 ,通过总结采场生产能力与主要作业工序的关系 ,给出了不同采场尺寸及无轨设备条件下适宜的盘区机械化分层采矿的充填效率 ;并参照路面设计原理 ,合理设计了大型无轨设备运行的采场分层充填强度 ;最后在满足上述充填要求的基础上 ,通过改善充填材料组成及优化充填工艺 ,达到了降低充填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采矿设备大型无轨化发展要求,根据凡口铅锌矿多年生产经验及研究结果,通过总结采场生产能力与主要作业工序的关系,给出了不同采场尺寸及无轨设备条件下适宜的盘区机械化分层采矿的充填效率.其次,参照路面设计原理,合理设计了大型无轨设备运行的采场分层充填强度,最后,在满足上述充填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充填材料组成及优化充填工艺,达到了降低充填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湖北鸡笼山金矿倾斜—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开采,存在采场顶板管理复杂、采矿效率低和矿石损失率高等问题,在Ⅰ#矿体进行了基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铲运机脉内转层出矿工艺研究,通过扩大采场结构参数以及使用平立交替凿岩爆破技术,在中厚矿体脉内采准低采切比条件下,实现了盘区内铲运机脉内转层高效率机械化出矿作业,提高了采场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湖北鸡笼山金矿倾斜-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开采,存在采场顶板管理复杂、采矿效率低和矿石损失率高等问题,在Ⅰ#矿体进行了基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铲运机脉内转层出矿工艺研究,通过扩大采场结构参数以及使用平立交替凿岩爆破技术,在中厚矿体脉内采准低采切比条件下,实现了盘区内铲运机脉内转层高效率机械化出矿作业,提高了采场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8.
许新启  罗映青 《矿冶》2002,11(4):9-11,16
为适应采矿设备大型无轨化发展要求,本文根据凡口铅锌矿多年生产经验及研究结果,通过总结采场生产能力与主要作业工序的关系,给出了不同采场尺寸及无轨设备条件下适宜的盘区机械化分层采矿的充填效率;并参照路面设计原理,合理设计了大型无轨设备运行的采场分层充填强度,最后在满足上述充填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充填材料组成及优化充填工艺,达到了降低充填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靳社英 《采矿技术》2006,6(3):226-227,230
鑫汇金矿深部缓倾斜至倾斜中厚矿体复杂多变,根据深部矿体的赋存条件,采用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法,对可用的几种采矿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分层充填连续采矿法能较好地适应矿体的变化,提高采场生产能力及采矿的安全性、降低采矿贫化损失及采矿成本.为此,推荐该类矿体采用盘区机械化上向分层充填连续采矿法来回采.  相似文献   

10.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采用上向点柱分层充填采矿方法回采,由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采场顶板及上盘围岩应力集中,引起顶板冒落。为了提高回采作业安全性和回采率,盘区上向分层进路阶梯式回采充填采矿方法由多个采场组成一个盘区,以进路方式由下向上分层回采,每一分层间隔布置Ⅰ、Ⅱ期若干进路,以每条进路为单元分别进行回采和充填,Ⅰ期进路超前Ⅱ期进路形成阶梯式回采,进路充填不需进行采场接顶,一个采场可间隔布置多个作业面进行采矿和充填。为了有效控制Ⅱ期进路回采时Ⅰ期进路充填体垮塌现象,提出了预留梯形矿柱或连续条形矿柱的回采方案,保证了回采作业的安全。应用研究表明,采场的综合生产能力达到每月6 452t,回采率达到了87.1%,贫化率小于3%,生产能力完全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该法为凡口铅锌矿的主要采矿方法之一,目前用该法的产量已占全矿产量的1/3以上。它采用高中段、高分层组合采场的采准方式,用尾砂胶结充填,主要回采工序平行作业。由于作业机械化程度高,因此采场生产能力大。采场生产能力和采矿工效比普通充填法提高一倍,采矿成本降低28.4%.文中介绍该法在凡口矿试验与推广情况;回采工艺中的主要环节;以及获得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苍山铁矿难采双层矿体盘区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法采矿效率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采充平衡技术管理措施,有效控制了整体盘区的开采时间,优化了盘区充填顺序及充填强度,使得盘区生产能力达到了2 000 t/d,基本实现了采充平衡。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金矿原采矿方法损失贫化大的难题,研究推荐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全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盘区回采工艺,在试验盘区生产时,180~194m矿体采用"一"字形同步回采,盘区稳定性良好,采场生产能力为150t/d,并节约采准工程257m;194m以上矿体采用"品"字形回采,中间采场超前相邻采场5个分层,采场生产能力为100t/d,取得高效、低贫损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齐晖 《矿业快报》2007,23(6):76-77,86
针对新桥矿业公司井下-270m中段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采场利用高天井回风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采场和盘区通风巷道布置,提出了一些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通风方式,为采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樊明玉  闫顺玲 《采矿技术》2002,2(3):33-34,37
本文根据尹格庄金矿矿体赋存条件和形态变化特点及2000t/d采矿生产能力的要求,论述了将盘区连续回采隔墙尾砂充填采矿法与点柱式机械化分层尾砂充填采矿法相结合,形成盘区点柱式分层尾砂充填采矿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凡口铅锌矿盘区机械化中深孔留矿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木毅 《采矿技术》2002,2(3):24-26
盘区机械化中深孔留矿法是一种结合VCR法,留矿法和盘区回采优点的新采矿方法,是以机械化设备配套为前提,采用上向中深孔侧向落矿,配以深孔装药设备和相应的新型粘性粒状铵油炸药,选用爆破效果良好的爆破参数和爆破网络,使盘区开采形成高度机械化配套的采矿工艺,从而达到生产能力大,效率高,技术先进,生产安全可靠的目的,而看间柱场出矿完毕后可以采用废石非胶结充填,节约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合理采场结构参数的选取过程本质上是安全生产与高效生产的权衡统一过程。根据哈图金矿盘区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工艺特点及矿体赋存条件,编排对比方案,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最后选取采场最大控顶高度为3 m,盘区内中间采场超前3分层回采,当矿体厚度为4 m时,推荐采场长度为50 m;当矿体厚度为8 m时,推荐采场长度为40 m。  相似文献   

18.
缓倾斜中厚矿体是采矿界公认的难采矿体,如何减少采切工程量、简化回采工序、提高机械化回采强度,从而提高生产能力和降低生产成本一直是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对比分条连续回采充填法和盘区连续回采充填法2种采矿方法,说明不同的矿岩稳定性对于采矿方法选取的重要作用。在矿岩稳定性较好的情况下,选择盘区连续回采充填法,通过划分"大盘区、小分段",尽可能将采切工程布置在脉内,可以大量减少采切工程量,显著提高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9.
某高寒高海拔铜矿属分群展布、大致平行产出的急倾斜薄至中厚矿体,自投产以来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以及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进行开采,所设计方案上下盘围岩暴露面积大、对矿体形态变化适应性差、合采矿脉间的夹石无法剔除、采场布置和回采顺序的灵活性差、胶结充填成本高,难以满足矿山生产能力的要求。通过综合研究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及生产现状,确定采用机械化盘区上向进路充填法开采,并使用大型无轨设备进行采掘作业。经对比,优化后的开采方案生产能力、回采率、机械化程度均得到了提高,采场安全性得到加强,采矿工艺对矿体的适应性增强,贫化率大幅度降低,并极大地减少了胶结充填的比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为盘区生产能力提高6.16%,综合回采率提高13.78%,综合贫化率降低72.91%。  相似文献   

20.
陈宗林 《采矿技术》2010,10(5):1-3,28
对机械化盘区下向分层水平进路胶结充填采矿工艺中采准工程布置、盘区划分、进路回采、充填工艺、提高回采强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采矿设备利用率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方案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