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氨碱改联碱盐水精制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四龙  冯燕海 《大化科技》1995,(3):52-55,48
叙述了氨碱改联碱工程中几种盐水的精制方法,提出采用石灰-碳酸铵和石灰-纯碱法,即在氨碱系统维持原石灰-碳酸铵法,用石灰-纯碱法单独精制洗盐卤两者并用的方法。通过计算与分析,认为该法不仅在工艺上可行,且投资少,现场改动小,操作简单,适用于氨改联碱的盐水精制。  相似文献   

2.
氨在氨碱法生产过程中作为一种媒介在系统中循环使用,没有最终进入产品之中。但由于氨在制碱过程中参与了化学反应,一度以碳酸铵、碳酸氢铵的形式存在。本文以公司工艺查定为契机,浅析一下纯碱生产中氨耗的主要分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氨碱过程常用的盐水精制方法——石灰碳酸铵法和石灰纯碱法,并对石灰重碱法作了重点叙述.本文着重探讨了上述两种盐水精制方法,在盐水的澄清,原盐的消耗,碳化转化率以及技术经济效果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橡胶海绵和医用制品(导管、直肠镜管等)生产中,一般将食用碳酸铵(,按-18916-73生产)作为发泡剂和在模具中生产内压的物料。食用碳酸铵为白色块状体,块状尺寸10厘米以上,有强烈的氨味,碳酸铵含量达98%(重量份)。直接使用碳酸铵很难分散于橡胶混合物中,一般将它制成23%的水溶液使用。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氨碱法制碱的精制盐水方法大都采用石灰碳酸铵法,但各厂的精盐水浊度各有差异.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天津碱厂数据最佳.本文仅就我厂(天津碱厂)的生产实践谈谈我们的具体作法,以资交流.  相似文献   

6.
从钕铁硼废料中提取氧化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酸处理生产钕铁硼的工业废料,磷酸盐沉淀钕离子使钕铁分离。经碱转化、酸溶解、碳酸铵沉淀得碳酸钕。煅烧得纯度大于99.00%Nd2O3,钕总回收率大于90.00%。  相似文献   

7.
腐蚀问题是联碱生产中较突出的问题,由于联碱母液是主要含氯化钠、氯化铵、碳酸铵、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等盐类的多元混合溶液,属强电解质,较利于电化学腐蚀的进行,尤其在溶液中游离氨含量较高且溶液具有一定流速的条件下,腐蚀更严重。因此,联碱生产中的设备及管道常选用经过严格防腐处理的碳钢、铸铁和不锈钢材料甚至钛材。  相似文献   

8.
王丽  袁建军 《硅酸盐通报》2008,27(3):486-490
以江苏盱眙凹凸棒土为原料,分别采用煅烧,酸、碱、氯铵和碳铵等溶液对其进行改性,考察改性凹凸棒土对钾离子的交换效果.试验表明,使用铵溶液改性后的凹凸棒土的钾离子交换效果明显增强.通过实验考察了固液比、交换时间及原液中钾离子浓度对碳酸铵改性凹凸棒土的钾离子交换量的影响.试验表明,铵盐改性凹凸棒土作为交换剂交换海水中钾元素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联碱法以食盐、氨及合成氨工业副产的二氧化碳为原料,同时生产纯碱及氯化铵,即联合产纯碱与氯化铵,简称"联碱"。为使得制碱工业的原料—原盐中Na Cl含量尽可能高,杂质含量低,工业生产中常采用石灰—碳酸铵法和石灰—纯碱法进行盐水精制,此种方法存在氨损失大,流程较复杂或成本较高等缺点。膜分离技术与制碱工业产业链中存在大量分离、浓缩和结晶的工艺环节有许多切合点,通过膜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再造盐化流程,直接得到纯碱制造所需精制盐,达到减少化盐用水与原盐用量、减少晒盐占地、减少盐水精制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示差扫描量热分析,固化时间和p H值测定研究了分别添加2种潜伏固化剂(六亚甲基四胺+过硫酸铵+对甲基苯磺酸+二乙醇胺,过硫酸铵+磷酸氢二铵)和常规固化剂氯化铵的脲醛树脂不同温度下的固化行为。结果表明,两种潜伏型固化剂的固化起始温度、峰顶温度均高于氯化铵,低温潜伏性能较好。低于固化起始温度时,添加两种潜伏固化剂的脲醛树脂体系p H值呈现中性偏碱,超过固化起始温度后,随着固化温度提高,脲醛树脂体系的p H值下降速度先慢后快,固化时间缩短。可以通过调控温度、p H值和时间三者关系实现对脲醛树脂预固化行为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磷石膏综合利用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磷石膏综合利用新工艺。以磷石膏、碳酸氢铵和氨水为原料制备硫酸铵,并用盐酸处理碳酸钙粗品制备氯化钙。研究确定了工艺条件,研制的产品质量达到有关标准,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沈华民 《化肥设计》2010,48(4):7-14
碳酸氢铵是我国50年前独创的化肥品种。从热力学角度论证了采用合成氨厂的NH3脱除火电厂烟气中CO2制造碳酸氢铵的技术可能性;介绍了增加现代减排理念的尿素-碳铵联合生产新工艺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流程;研究了电厂烟气制碳酸氢铵的原料配比、原始物料点、压力、温度和原则流程,结果表明:在化肥固碳新技术中,回收电厂烟气中CO2制造碳酸氢铵可列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3.
碳铵系(稀土)复混肥改性技术研究和工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向阳 《上海化工》2003,28(7):17-20
碳铵系(稀士)复混肥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新型化肥,符合世界化肥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利于现代农业和稀土农用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本文对该项技术成果的配方原理、质量检测、工艺流程及装备、施用效果等方面作了专题论述及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4.
A series of modified zinc oxide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and their catalytic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by the direct synthesis of propylene carbonate from propylene glycol and carbon dioxide in the presence of acetonitrile, which acted as not only the solvent but also the dehydrating reagent in the reaction. The reusability test indicated that the modified catalysts had the high stability. Ammonium carbonate was added into the reaction to significantly elevate the selectivity of propylene carbonate.  相似文献   

15.
金平正 《纯碱工业》2000,(4):10-17,24
介绍台湾省的主要矿产资源 ,列出 1 997~ 1 999年台湾纯碱、氯化铵、氨、烧碱、碳酸氢钠、三聚磷酸钠、硝酸、亚硝酸钠、硝酸钾、碳酸钡、碳酸锶等产品的进出口数量、价格并与内地的情况加以对照 ,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碳酸铵((NH4)2CO3,AC)和碳酸氢铵(NH4HCO3,AHC)作沉淀剂制备胶质溶液,利用胶质溶液喷雾热解制备纳米晶氧化钐掺杂氧化铈(Sm0.2Ce0.8O1.9,SDC)电解质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表征粉末和陶瓷的结构和形貌,探讨沉淀剂对前驱体和SDC粉末形貌、粒径和结晶相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通过AC途径制备的喷雾热解粉末呈球状,经700℃热处理后,得到的SDC粉末聚集体粒径小于0.5μm,具有很高的烧结活性,经1250℃烧结4h获得的陶瓷密度达到理论密度的96%;通过AHC途径制备的喷雾热解粉末经热处理后仍保持片状,相应的陶瓷呈多孔结构,只有理论密度的79%。  相似文献   

17.
以氯化铵为除杂剂,针对碳酸钙晶须中镁杂质进行除杂研究,考察了工艺条件对除杂效果的影响。采用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除杂前后样品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氯化铵浓度为 3 mol/L,除杂温度为100 ℃,反应时间为6 h的条件下,样品中镁方解石的去除率达62.5%,碳酸钙晶须纯度达97%。利用扫描电镜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碳酸钙晶须表面附着的杂质颗粒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8.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方法。以碳酸铵和氯化镁为主要原料,加入有机表面活性剂,经过反应、过滤、水洗、醇洗、干燥和灼烧制得纳米氧化镁。经堆积密度、比表面积、孔容积、粒径及透射电镜的测定,试验样品的粒子大小均在10 nm左右。试验结果证明,试验工艺路线及测定方法均适合纳米氧化镁制备。主要原料碳酸铵和氯化镁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对纳米氧化镁的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荣华  高德力 《无机盐工业》2011,43(1):40-42,51
以天然石膏和碳酸氢铵为原料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备硫酸铵,副产碳酸钙粗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配料比、液固比等因素对硫酸钙转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复分解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副产物碳酸钙的回收利用方法,用盐酸处理碳酸钙粗品制备氯化钙,研究确定了工艺条件。整个生产过程无废渣排放,工艺简单清洁。通过本方法,可将天然石膏转化为具有更高价值的硫酸铵和氯化钙,研制的产品质量达到有关标准,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以白云石和氯化铵为原料,研究了铵分解过程的最优工艺条件,进行了氨循环试验和含镁铵解渣的回收。试验表明,铵盐法工艺可行、消耗低,主产品Ca(OH)_2纯度高,副产品轻质碳酸镁符合国标一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