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受断层遮挡和断砂配置关系影响,断块区岩性油藏剩余油分布十分复杂.分析葡北油田葡萄花油层正向构造识别、沉积微相解剖、断层侧向封闭性和‘断—砂’匹配样式,认为断块区岩性油藏剩余油主要受"势—断—相"及其匹配关系控制,即断块边部正向断圈和内部微幅度构造高点控制剩余油富集部位;断层侧向封闭性影响剩余油富集程度;浅水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及主体席状砂构成剩余油富集优质储层;断层与砂体匹配样式决定剩余油富集层位.建立4种剩余油类型,提出断块边部遮挡型剩余油钻大斜井,微幅度构造型剩余油钻高效加密直井,河道注采不完善型剩余油钻水平井,席状砂非均质性型剩余油采用油井压裂等挖潜方法.该研究结果对高含水期断块油田高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宋芳屯油田葡萄花、扶余油层的地质特点 ,分析了对两套油层的合采状况 .结果表明 :在上部层段低流压时 ,对不同埋深、不同性质的两套油层合采是合适的 ,分注也是适宜的 .合采后 ,芳 2 48-12 6井葡萄花油层产量保持程度为当初的 6 9.4% ,扶余油层为当初的 2 2 .9% ,与单采相近 .仅 2个月时间 ,扶余油田产量提高了 8.5 5 % ,分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研究钟市油田潜三段剩余油分布特征后,制定出了相应的挖潜措施,进一步改善了水驱开发效果。主要是详细描述了高含水后期油藏剩余油的分布特征,重新认识了剩余油的潜力。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剩余油类型,提出了分类油藏不同的挖潜技术对策,在重组、建立、恢复注采井网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层间调整挖潜,可改善多油层非均质油藏后期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准确估算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对于估算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的可采储量具有重要意义.进行剩余油研究,首先要弄清楚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这也是进行剩余油开发方案部署的前提条件.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剩余油的开发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新浅45断块油田进入高周期吞吐阶段,受断层、储层物性、汽窜、边水、采出状况等静、动态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压力低、单井日产水平低、油气比低,关停井较多、低效无效生产井多、开发效益差等诸多问题,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在全面分析该区块生产开发动态的基础上,综合地震、地质分析,采用精细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找出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并依据单井的平均剩余油饱和度、采出程度等不同参数建立了5种剩余油类型的评价标准,从而总结出适用于单井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方法,为油田后续精细调整和挖潜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岔河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特征以及对开发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根据钻遇砂体统计,岔河集油田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表现为纵向厚度小,河道宽度窄的特点,单砂体厚度集中分布在1~5 m之间,河道宽度普遍小于100 m。加密钻井能新增钻遇砂体和油砂体,砂体和油砂体的连通率也有所增加;但即使井距加密到100 m左右后,井网对砂体的控制程度仍然较低。大部分油砂体难以形成注采关系,表现为有采无注或有注无采;有注采关系的油砂体也以两点法和三点法注采系统为主,难以形成完善的注采井网系统。油井和水井的多向见效关系主要是由于合层开发造成的假象。由砂体特征影响而形成的剩余油类型主要为:现有井网没有控制的透镜状油砂体,有采无注弹性开发形成的剩余油,和水驱单向受效形成的剩余油等。  相似文献   

8.
葡北油田东部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较为复杂.通过分析试油试采、油水井生产及地质静态等资料,研究油水在平面和垂向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油水分布在平面上具有分带特征,以东西两个区带为主要富油区;在垂向上具有分异特征,以葡Ⅰ3—葡Ⅰ5小层为主要富油区.油水分布的主控因素包括:构造单元控制油水的分布规律,表现为研究区在平面上油水具有分带特征;在三角洲前缘相的沉积背景下,分流河道沉积砂岩层是葡萄花油层的优质储层;以北北西向为主的断层与葡萄花油层水下河道沉积砂体相互匹配,且断块式与反向正断层式的匹配样式对控油最有利.该研究结果为葡北油田后续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庆长垣及其西部地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分布主要控制因素的分析,认识到该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的分布不仅受气源条件的控制,而且还要受到盖层和T2-T06或T1-T06断层分布等条件的控制。综合上述各种条件分析认识到龙虎泡、葡西、葡萄花、新肇、英台、大安和茂兴地区是大庆长垣及其西部地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分布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0.
大庆长垣东西两侧萨、葡、高油层油气成藏条件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比较了大庆长垣东、西两侧萨、葡、高油层油气成藏条件 .结果表明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萨、葡、高油层较大庆长垣以东地区萨、葡、高油层发育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青山口组和嫩一二段源岩向萨、葡、高油层的供烃、排烃条件均优于以东地区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沙河子组 -营城组源岩向萨、葡、高油层的供气条件优于以西地区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萨、葡、高油层的油溶气释放条件明显优于以东地区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萨、葡、高油层圈闭条件优于以东地区 .这些成藏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大庆长垣东、西两侧气田数量及储量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确定油田注水开发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取芯资料及动态监测资料,建立一套描述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参数和方法,能直观展示储层剩余油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分布规律,扩大了常规测井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在国内七个油区矿场实际应用中有很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饱和度研究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开发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十分复杂,然而开发调整井的部署则取决于剩余油饱和度研究成果。江汉油区经过十几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水驱油藏的剩余油饱和度研究方法。应用于生产实践后,取得显著开发调整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江汉油区多盐断块油田兼受岩盐和断层影响,地层倾角一般较大。多数油田采用边缘注水开发,盐水驱油效果好,中低含水期采出程度高;目前老油田已接近二次采油高含水经济界限。依据油气田地质开发力学,分析多盐陡构造油藏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的动态特点,提出向构造顶部注气,形成气水联合驱动,作为江汉油区多盐断块油田三次采油战略性重要途径。在列举国内外油田应用成功实例的基础之上,证明几个月内就能见到降水增油效果,可以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5%~10%。  相似文献   

14.
胜利油田边际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田陈家庄油藏是一个典型的稠油高渗透油藏 ,常用的热力采油无法大幅增加产量。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油藏地质研究和开发规律分析 ,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应用水动力学原理 ,加强注水工作 ,应用配套技术和精心的油藏管理 ,实现了油田年产油量稳中有升 ,综合含水稳定 ,油田开发效果明显改善 ,采收率提高 5 .6 % ,可采储量增加了 10 0× 10 4t  相似文献   

15.
油田配电网无功优化补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油田配电网的特点、无功补偿的现状及无功补偿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随机补偿、随器补偿、杆上补偿和变电站集中补偿的4种补偿方式并存的油田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在负荷预测的基础上,以配电网年运行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了无功优化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八面河油田的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勘探新发现的圈闭面积小,幅度低,原油储量有限。针对这一实际,在生产中采取滚动勘探、老区扩边挖潜、层系调整与细分层开采、优化注采结构、挖掘层间剩余油层等技术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取得了较好增产稳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浸出油厂蒸汽供热系统的凝结水回收,是蒸汽供热系统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解决降低能源消耗问题,本文对浸出油厂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并简要介绍利用此法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最小服务水头的确定以及合理确定水泵扬程和正确选择水泵,是输配水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调查资料的详细分析和经济计算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CAI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在体育课教学中简便易行,省时准确,不论其字处理、运动动作的图像分解,还是《达标》统计评定方面,都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