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立斜壁放出体表面方程的意义、根据、步骤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工业现场条件下测定的放出体形态,比传统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测定的放出体形态更加符合现场实际,但该测定方法的难点在于低劳动强度、高回收效率的标志物及其监测系统的开发。为解决该难题,首先基于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开发制备了抗爆破冲击和可高效识别的标志物。针对该标志物采用的EM9202芯片,研发并建立了标志物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准确识别标志物出现的时间及编号。最后在梅山铁矿-306 m水平4-5LS1进路第10排进行试验应用。结果表明:标志物回收效果理想,尤其对于流动性较好的3个中间测试孔,标志物的回收率达到了87%;同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良好,测试数据准确。  相似文献   

3.
崩落体、放出体和崩矿步距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影响着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过程中的损失贫化。以大结构参数单进路放矿试验为基础,进行了3.6 m崩矿步距条件下5种不同铲入深度的物理模拟放矿试验。通过放出标志颗粒的位置信息获取内部滑移面的位置,研究了铲入深度对放出体发育形态的影响,并分析了铲入深度与放出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放出体与崩矿步距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①3.6 m崩矿步距、5种不同铲入深度条件下,沿进路方向放出体发育的轮廓都大于崩落体的轮廓;②铲入深度对放出体形态的发育有一定影响,放出体发育高度随铲入深度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放出体沿进路方向的发育宽度呈增加趋势,从纯矿石回收量、矿石回收率方面分析,铲入深度为5.32 m较好,相应的回收率为57.74%。  相似文献   

4.
崩落体、放出体和崩矿步距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影响着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过程中的损失贫化。以大结构参数单进路放矿试验为基础,进行了3.6 m崩矿步距条件下5种不同铲入深度的物理模拟放矿试验。通过放出标志颗粒的位置信息获取内部滑移面的位置,研究了铲入深度对放出体发育形态的影响,并分析了铲入深度与放出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放出体与崩矿步距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①3.6 m崩矿步距、5种不同铲入深度条件下,沿进路方向放出体发育的轮廓都大于崩落体的轮廓;②铲入深度对放出体形态的发育有一定影响,放出体发育高度随铲入深度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放出体沿进路方向的发育宽度呈增加趋势,从纯矿石回收量、矿石回收率方面分析,铲入深度为5.32 m较好,相应的回收率为57.74%。  相似文献   

5.
随着梅山铁矿采场结构参数的加大,为了控制矿石损失贫化,需研究测定现场工业放出体形态。为了准确测定放出体形态,提出了在崩矿炮孔中间放置RFID无线射频标志物的方法。通过对不同型号的无线射频芯片进行测试与试验,最终确定EM9202电子标签作为标志物内置芯片,并进行了抗爆破冲击标志物的制备及标志物监测系统的开发。在-306m水平4-5LS1进路进行了现场放出体测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RFID技术的工业放出体形态测定方法可行、可靠,标志物的回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为下一步放出体形态的测定与分析提供了充足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时磊  汪龙  黄滚  王满 《金属矿山》2019,48(5):32-36
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和放矿管理可以取得较好的矿石贫损指标,矿岩放出体形态对采场结构参数优化调整及放矿管理尤为重要。为研究某铁矿矿岩中含水量与放出体形态的关系,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含水量ω分别为0、4%和6%),对取自该铁矿井下采场的矿岩材料进行了单体放矿物理相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①沿进路方向,矿岩中含水量对放出体形态的影响较小,但随着含水量的增加,顶部矿石在放出矿石量中占比越来越大;②在垂直进路方向,当矿岩中不含水时,放出体形态接近椭圆,矿石放出效果好;ω=4%时,放出体下部偏“瘦”,表明侧面矿石放出困难;ω=6%时,放矿过程中多次出现矿石成拱堵塞现象,导致放出体形态异常;③降低矿岩散体中的含水量有利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堆中矿岩散体连续、顺利放出。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端部放矿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运用放矿理论、模型试验结果,提出了全菱形体放出方案,并较详细地介绍了其理论基础、参数确定、方案布置,同时探讨了崩落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端部放矿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运用放矿理论,模型试验结果,提出了全菱形体放出方案,并较详细地介绍了其理论基础,参数确定,方案布置,同时探讨了崩落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武钢金山店铁矿和浙江漓渚铁矿自然崩落法的试验研究与应用情况,着重阐述了矿体可崩性、拉底结构和方式、采场支护与地压、放矿控制等,并对该法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采用崩落法采矿时 ,放出体受多种具有非线性关系因素影响而呈现各种不同的形态 ,很难用与实际相一致的数学模型加以描述。利用神经网络求解非线性问题的优点 ,建立了函数联结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实验观测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 ,可以实现对放出体形态的预测 ,其结果和实际观测值基本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高 ,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1.
崩落矿石堆体与放出椭球体吻合程度好时,矿石回收效果提高.通过实验室试验,拟寻求大间距结构与传统结构参数下矿石堆体与放出椭球体间的形态吻合程度情况,从而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参数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证明大间距结构崩落矿石堆体与放出椭球体吻合程度优于传统结构.  相似文献   

12.
对于崩落矿石和围岩的采矿法,需要借助于预测矿块的各种放矿制度和结构参数下的放矿中矿石回收率和贫化率成选矿块的放矿制度和结构参数。将物理模拟放矿和随机模拟放矿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再现实际放矿。新提出的向一些高程削高峰的矿块放矿制度有时是经济上最优的,而且不要求以最多的次数去开关放矿点。优选矿块的放矿制度和结构参数时应根据该矿块的自然和社会条件进行模拟放矿和经济计算。  相似文献   

13.
黄明清  王贻明  高谦 《金属矿山》2018,47(3):151-155
为了优选自然崩落法低损贫的放矿方案,引进REBOP软件开展镍矿下盘、上盘及中部多排漏斗放矿规律三维数值模拟及损贫预测。结果表明,3种方案均匀放矿30 d后放矿点上方均形成近70 m的移动单元体及超30m的放矿单元体。矿体下盘、上盘及中部放矿时平均出矿率依次为85.6%、85.4%及85.7%,出矿品位依次为0.56%、0.43%及0.47%。此外,下盘放矿时极限放出矿量及放出矿石品位均优于其他方案,且放矿周期内矿石品位均达到设计品位,故优选为最佳放矿方案。  相似文献   

14.
端部放矿分段崩落法广泛应用于分段巷道不需支护的稳定矿石中,但许多矿山都证实该法用于不稳定矿石中仍有竞争力。文中介绍了巴克尔齐克矿冶公司地下矿和哈萨克黄金采选公司阿克苏矿在不稳定矿石条件下应用该法的有效工艺,分析了提高开采强度和改进分段巷道支护方法的工艺措施,并列举了巷道顶板变形大小与巷道存在的时间和爆破地震作用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从微观角度对崩落矿岩散体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矿岩散体移动的应力方程表达式,为从力学机理上科学地解释放矿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崩落矿岩移动应力方程的建立填补了放矿理论对散体应力场研究的空白,推动了放矿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放出期望体理论证明了放出体过渡关系存在并且成立,指出了其存在并且成立的条件。本文还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提出并证明了放出体的等厚度过渡原理。文章解决了放矿学领域这两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机介质放矿理论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放矿口宽度对放出量和散体流动参数的影响,改进了随机介质放矿理论,揭示了放矿口宽度对散体移动规律的影响,并指出了其影响范围.将改进后的随机介质放矿理论与原来的随机介质放矿理论进行了对比,3个矿山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随机介质放矿理论与实际符合较好.提出了确定采场结构参数的新方法,当放出体为非标准椭球体时,上下分段菱形布置的放出体三点相切时可得到最优的采场结构参数.该方法的提出,进一步扩大了随机介质放矿理论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出体、松动体、崩落体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从体积参数角度建立放出体、松动体和崩落体之间的一般循环函数关系,并对函数的具体解法加以详细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19.
推导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过程中各放矿指标的定量关系,确定了当次出矿质量系数、出矿品位、矿石回收系数、贫化率与出矿系数的理论模型,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验证和现场放矿实验的修正,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该模型描述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山放矿指标的动态关联规律,为生产现场的截止品位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在国内外矿山应用广泛,但在实际生产中对矿石贫化损失较难控制,而贫损指标的优劣又取决于放出体的形态,因此研究放出体形态对控制贫化与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首云铁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的课题,针对矿山采场设计参数进行分析,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进路宽度与放出体形态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