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5G通信网络中,极化码作为一种高性能纠错码技术,应用于广播信道以及控制信道。针对极化码串行抵消(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译码算法存在冗余运算、译码时延过高的问题,在传统的串行抵消译码算法基础上,提出了对三种不同码型的快速译码方法,避免了对子节点的遍历,消除了冗余。通过理论分析该特定码型的快速译码方法,在不改变译码的误码率的条件下,这三种特定码型的时钟消耗从t-3、t-3、2t-5减小为1、1、2,大大降低了译码时延。  相似文献   

2.
当通信系统允许反馈时,除用反馈控制信息的传输外,还可用于调整喷泉码的编码,提高整体的编译码性能。文章针对Raptor码的码长分别为短码和中长码时,研究如何利用反馈来调整Raptor码的编码算法,并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编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原来的编码算法相比,提出的两种算法均明显减小了译码开销,提高了译码效率。  相似文献   

3.
极化码是第一种达到信道容量的构造性编码,已列入5G移动通信的控制信道编码标准,这是信道编码领域近年来的重大突破。旨在阐述极化码的基本原理与5G中的应用。基于信道极化观点,分析了极化码蝶形编码结构与基本的串行抵消译码算法,提出了级联极化编码结构,并归纳了高性能译码算法的特点。另外,还深入分析了5G移动通信中极化码设计的基本思想,概括了极化码实用编码的3种方式:凿孔、缩短与重复。最后,指出极化信息处理是未来通信系统优化的新型方法。  相似文献   

4.
RS-LDPC级联码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系统的容错能力,在5G通信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在6G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RS-LDPC级联码与单码相比具有计算复杂度高、不易于在硬件上实现的不足,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分层最小和的RS-LDPC级联码改进译码算法,将LDPC码的校验矩阵分解成多个子矩阵,在不同子矩阵层次上并行计算。此外,还引入了新的关于校验节点信息更新的简化函数,旨在保证译码性能的同时降低计算复杂度,达到易于硬件实现的目的。结果表明改进型分层最小和算法复杂度大大降低,且在性能上优于传统BP译码0.25 dB左右。  相似文献   

5.
极化码作为一种纠错码,具有较好的编译码性能,已成为5G短码控制信道的标准编码方案.但在码长较短时,其性能不够优异.作为一种新型级联极化码,奇偶校验码与极化码的级联方案提高了有限码长的性能,但是其译码算法有着较高的复杂度.该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偶校验码级联极化码的串行抵消局部列表译码(PC-PSCL)算法,该算...  相似文献   

6.
LDPC编码在长码条件下具有接近Shannon极限的纠错能力,但是译码较为复杂,因此分析LDPC编码在短码条件下的编译码性能对于扩大LDPC编码的应用范围,降低译码设备的复杂度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较短LDPC编码情况下的判决译码在BPSK系统中的应用,对基于BP算法的几种软判决译码算法进行了介绍,对算法在BPSK系统中的译码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对数测度的BP算法在LDPC短码条件下有着优良的译码性能,能够有效降低通信系统中编译码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7.
Turbo码译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Turbo码基于随机编码的思想,将卷积编码与交织器结合使其性能接近香农极限,所以Turbo码被3G移动通信系统所采纳并在深海通信、卫星通信等功率受限领域得以应用.文中介绍了Turbo码的译码原理并分析了几种主要的译码方法,在Matlab环境下对Turbo码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不同的迭代次数、译码算法、帧长、码率及分量码对其译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Turbo码纠错性能优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RS码是一种对随机和突发差错具有良好纠错能力的多进制信道编码。文中介绍了RS码编码和BM迭代译码的原理,推导了在程序实现时关键步骤的迭代表达式,并采用C语言实现了构造伽罗华域、RS码生成多项式、RS码编码和BM迭代译码算法。程序可通过配置RS码码长、信息位长等参数完成对多种RS码的编译码,适用于包含多种RS系统码及截短码通信系统的编译码,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信道编码技术对于5G各方面的重要性,其次对极化码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尤其对信道极化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对编译码方法进行阐述,重点阐述使用SC(连续消除)译码算法编写程序在AWGN(高斯信道)中进行仿真,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信噪比对误码率的影响,通过这些仿真结果可见信道编码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和网络性能,而这正是在未来5G通信中需要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窄带通信系统中应用分组级喷泉码技术面临分组数量很少导致译码失败率高的问题,提出采用类Jordan标准型编码图案的编译码算法,推导了改进算法的理论译码成功率,给出了分组长度的最佳取值范围。分析比较了在窄带通信系统中应用传统ARQ机制与分组级喷泉码机制时的时延性能以及信道利用率,仿真结果证明应用分组级喷泉码机制可以提升窄带通信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部分QC-LDPC(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存在秩亏的问题,研究了一种满秩QC-LDPC码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在降低编码复杂度的同时,还减少了短环数量。针对BP(置信传播)译码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P译码算法,选择变量节点对数似然比值判决门限T=5.3和校验节点选择的边数q=3,在不同强度弱湍流条件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译码性能。研究表明,文章提出的LDPC码构造方法和译码算法在大气激光通信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针对紫外光通信信道的特殊性,采用当前优异的信道编码技术Turbo码进行编码,利用Matlab软件,在瑞利衰落信道务件下,仿真分析不同Turbo码译码算法对译码性能的影响,发现在相同条件下,Log-MAP算法性能好于SOVA算法.这为Turbo码在紫外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Turbo码的信息隐藏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urbo码被看作是信道编码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随着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多媒体信息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与Turbo码相结合的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首先介绍了Turbo码的编译码结构和原理以及Turbo码的译码算法,然后就Turbo码提出了两种信息隐藏技术方案,通过理论和仿真实验对隐藏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针对短码长LT码(码长在103以下)的随机编码方式,需要较高的编码冗余才能保证一定的译码性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限制Tanner图连接边随机关系的随机置换展开编码算法,可以实现在较小编码冗余开销下提高短码长LT码的可译码概率。在此基础上,针对短码长LT码的传统BP译码算法效率不高的问题,充分利用BP算法译码失败的停止集剩余信息,设计了采用上述编码算法的短码长LT码的停止集高斯译码算法,可以获得接近最大似然译码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编译码联合算法有效降低了短码长LT码满足10 4译码失败概率时所需的编码冗余开销。  相似文献   

15.
6G空天通信复杂多样的业务、场景对信息的可靠传输及系统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第一种理论可达信道容量的高性能编码,极化码是未来6G数据传输的重要候选方案。简要介绍了6G空天通信系统信息传输的难点及对信道编码技术的需求。对包括极化码编码构造、级联极化码、高性能译码算法在内的高可靠极化码增强技术,以及以速率适配、极化编码调制、极化编码混合重传为代表的高韧性极化码自适应传输技术等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结合6G关键技术,展望未来极化码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LDPC码在深空通信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雪飞  高俊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23):33-34,46
研究了深空通信中的实时数据传输技术,在分析StiMi标准提出的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以及编码算法的基础上,介绍了LDPC码的构造以及译码算法。在AWGN信道环境下,分析和仿真验证了译码性能,结果显示,使用LDPC码,改进了数据传输的性能。分析了I。DPC码在我国将来深空通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极化码作为一种新型编码方式,被采纳为5G通信中的短码方案。本文将极化码应用到比特交织编码调制(Bit-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BICM)系统,优化交织器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交织算法。相比于现有的交织算法,新型交织算法的提出是基于比特信道可靠性衡量参数,将高可靠性的比特信道与低可靠性的比特信道交错设计,按照高可靠性信道对低可靠性信道辅助译码的方式,提高极化码的纠错性能。由于新型交织算法只存在于比特信道可靠度参数的简单排序,在复杂度上没有明显增加。仿真结果表明:新型交织算法具有优异的性能,当误码率为10-5,码长为256时,采用新型交织算法的极化码BICM系统与LDPC码的BICM系统相比大约有1.51 dB的增益。   相似文献   

18.
针对5G系统控制信道的极化码译码性能问题,基于快速串行抵消列表(Fast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FSCL)译码算法,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快速串行抵消列表(Adaptive FSCL,AD-FSCL)译码算法.该算法能够降低译码复杂度,设置列表初始值,对极化码的4种特殊节点进行相应的快速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LDPC码在不同调制方式下译码算法的分析,把高阶调制下的和积译码算法应用于LDPC—OFDM系统,系统中LDPC码采用目前性能最优的PEG随机构造生成,并与Turbo—OFDM系统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短码长LDPC码在高码率高信噪比的情况下性能优于Turbo码。  相似文献   

20.
LDPC码BP译码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小晶  周围 《电子测试》2009,(7):41-43,56
本文研究了LDPC码的译码。深入研究了概率域BP算法和LLRBP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比较了不同码长和不同迭代次数对译码性能的影响。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到在LDPC译码过程中,LDPC码的码字越长,构造的校验矩阵中短周期就越短,性能提高就越为明显。同时得到在LDPC译码过程中,迭代次数越多,各节点获得的信息的准确性就越高,性能提高就越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