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后半程,乡村社区面临多重复杂的挑战与自身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乡村社区系统独特的自适应性与自调节性相关“社区韧性”问题引发多方关注。在乡村规划中如何提升社区韧性尚需学界深入研究与探讨。以北京市北沟村规划实践为例,通过对乡村社区韧性的概念解析与既有文献研究,提出基于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4个维度分析乡村社区韧性特征与变化的思路,构建提升乡村社区韧性的规划策略框架。北沟村多年规划实践表明,在乡村规划中充分尊重乡村发展的基本规律,适度保持乡村社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能够有效地逐步修复和提升乡村社区的综合韧性,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灾害频发成为严峻的城市问题,增强城市灾害应对能力,推动韧性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街区是城市系统的基本单元,开放空间是街区规划设计中重要元素。街区中尺度适宜,满足韧性城市要求的开放空间能够提升城市灾害应对能力。文章以韧性城市视角下街区开放空间规划,基于人性化原则、综合防灾减灾原则和恢复力形成原则三个方面,提出防洪韧性策略、消防韧性策略、防震减灾韧性策略和社区安全韧性策略四个方面规划策略,进而推动街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态空间向城市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对防灾韧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界对城市生态空间自身防灾韧性理论与实践的关注尚有不足.文章首先辨析了关于城市生态空间防灾韧性认知的"贡献说"和"自身说"两种观点,并从协同视角对其进行定义;其次,论述了城市生态空间防灾韧性的类型与主要影响因素;最后,结合相关研究与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为了破解城乡防灾减灾二元化问题,本文基于韧性理念探索了城乡防灾一体化规划的内容与方法体系.在剖析城乡系统防灾内涵的基础上,从规划的基本原则、防灾本底、空间结构、防灾设施和社会治理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完整的防灾规划策略,为城乡防灾一体化规划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李翅 《风景园林》2020,27(8):114-119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成为备受关注的城市重要问题,引发了对如何提升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建设质量的进一步思考。回顾公共健康与城市空间规划布局的密切关系,探讨人居环境建设的"健康城市"和"韧性城市"理念,提出了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四大空间规划策略:1)以城市与区域的国土整体空间评价为基础,构建区域冗余空间与韧性应对;2)建立以城市公园绿地、通风廊道、社区公共空间为核心的开放空间体系;3)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设施,加强公共卫生的应急准备和规划;4)完善信息数据交互平台,构建基于社区的应急管理模式。从区域、城市、社区3个层级提出了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规划策略体系,并提出重视社区层面的规划与管理,加强社区责任规划师制度,与社区居民共同塑造健康、安全、可持续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特殊气候及自然环境下的乡村转型面临诸多挑战,综合适应能力亟待提升。受制于寒冷气候、森林资源、林场改制等特殊因素,寒地林区乡村社区的整体结构与居住环境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及安全隐患。立足于社区规划与住宅设计的交叉视域,以复杂适应系统为方法论,深入解析乡村社区韧性系统。依据实态调研和文献分析结果,归纳提炼寒地林区乡村社区的脆弱性影响因素和韧性设计要素。从社会、经济、生态、技术等维度,汇总构建韧性设计路径,并结合试点案例加以实证及完善,以期拓展乡村社区更新过程中的韧性设计理论及方法体系,多维度地提升寒地林区乡村社区的综合韧性,促进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协同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魏琴  孙弘  李文星 《住区》2022,(6):68-75
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国,灾害呈现不确定性与损害性特征,对于城市防灾的挑战愈加严峻。为充分应对灾害的发生,城市传统防灾必将走向韧性视角下的综合防灾,社区是城市防灾的基本单元也是主要的受灾体。本文从灾害频发暴露出的社区发展不足出发,系统性对韧性及防灾等概念进行解析,通过进一步梳理社区防灾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出当前社区防灾遇到的问题,并从韧性角度对贯穿社区综合防灾的防灾信息平台、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公众参与四个维度提出横向与纵向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8.
作为近年来社会—生态领域蓬勃 发展的新理念,韧性城市/韧性社区已成为 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和学术热点。但基 于城乡规划视角审视当前韧性理论和实践, 仍存在其概念模糊和理论难以指导规划实 践等问题。首先回顾了韧性、韧性城市和韧 性社区的理论发展及研究范式,梳理了当前 国际上主流的韧性城市、韧性社区测度方法 及指标体系。然后,对比分析了韧性理念下 的城乡规划与传统城乡规划的区别,并综述 了韧性理论指导城乡规划的国内外探索经验 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合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提升韧性理论 指导城乡规划实践的四种措施:完善韧性理 论体系;加强韧性规划的顶层设计;以社区 为突破口开展韧性社区规划理论和实践的 探索;并强调在此过程中重视理解当地知识 和公众参与。本研究扩展了新时期城乡规划 理论的研究范式,为城乡及社区防灾减灾规划编制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强调全灾种防控和多部门协同的城市综合防灾为视角,针对灾害防控空间缺乏统筹、防灾部门传导路径不明的困境,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的灾种协调和传导机制展开探讨。以风险区划和指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多灾种风险评估,在多灾害风险叠加视角下对应急空间进行差异化配置;构建横向“多主体、多规划”、纵向“多层级、网格化”双向引擎的传导体系,以解决城市综合防灾与国土空间规划拟合错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区韧性是城市社区的防灾减灾能力,从社区自身多角度出发分析其防灾韧性能力需要确定其评价指标。通过对城市社区韧性减灾能力各要素的研究,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从定性角度出发把城市社区韧性指标分为社区结构韧性、社区制度韧性、社区经济韧性、社区生态韧性和社区设施韧性五个层面,为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建设工作评估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系统科学理念,解析了韧性及气候韧性的基本概念,揭示了韧性理论演进的历程,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的韧性规划策略,辨析了两种策略的异同点及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基于“双碳”目标,明晰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气候韧性规划响应内容,提出了多层级韧性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及控规指标体系,挖掘了气候韧性的专项规划基本内涵,明确了智慧规划平台建设及韧性管控规程,创新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气候韧性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12.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评估是夯实城市治理基层基础和防范化解突发风险的关键内容。首先,在综合梳理和总结社区韧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韧性、社会韧性、设施韧性、制度韧性、空间韧性和社区生活圈支撑韧性6个领域构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评估框架。其次,以湖北省武汉市4个典型的新旧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获取相关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GIS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句法等方法量化评估社区韧性水平。最后,根据评估结果,从社区生活圈、社区两个空间层次,新建社区、老旧社区两个社区类型分别提出差异化的提升策略。以期构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评估框架,探索不同类型社区的韧性特征并提出差异化的韧性提升策略,对于提升社区防灾能力、治理能力和支撑韧性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规划应对的角度对COVID-19疫 情引发的城市防疫新常态进行反思,认为城 市空间与疫情及防疫具有相关性,但制度安 排和空间韧性才是城市治理从容应对灾疫、 实现灾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了构建常态 化防疫的新规划体系,规划理念需要向韧 性发展、智慧治理和人文关怀转型,规划方 法需要向构筑韧性基础设施和韧性公共空 间转型,规划治理需要向强化基层面域能力 提升转型。由此提出优化规划制度的体系建 设,强化城市空间的技术韧性和提升治理能 力的综合匹配等具体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4.
嵌入韧性的空间规划成为应对复合型 灾害风险的规划方法,本文旨在解析社区韧性 发展演进特征并将集聚后的系统性知识应用于 空间规划。本文利用CiteSpace和Histcite定量分 析2 266篇国际文献表征社区韧性学科发展脉 络、集聚成十大研究热点和推演出四大研究前 沿:跨学科合作和多学科发展成为重要特征; 社会网络是社区韧性的核心特征,表现为研究 热期长、突变值高;本地特征是十大研究热点 的共同关注;除此之外,风险治理、时空演变和 评估模型也代表未来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 本文构建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文献的施引文献 数据集,与空间规划文献产生内容关联,结果表 明:空间规划契合社区韧性的跨学科研究特征,社区韧性评估和社会网络分别为空间规划的关联基础和关键链接。据此,本文认为新一轮国土 空间规划促进社区韧性的三大未来研究议题为国土空间韧性定义的规范性、社会生态—技术协 同下的国土韧性评估方法和自下而上的社会网络治理。  相似文献   

15.
韧性理念在国内外乡村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20多年的发文,比较国内外乡村韧性研究的热点、方向与演化脉络的异同,并根据关键文献解析乡村韧性研究的基础理论与前沿成果,总结既有研究的局限性并判断发展趋势。分析表明,国内外研究均经历了从单项韧性到系统综合韧性的变化趋势,国际更侧重乡村气候变化、系统恢复力、脆弱性、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国内则更关注乡村振兴的韧性评价、相关政策、安全机制及韧性路径方面的探索。社会生态系统韧性理论成为当前乡村韧性研究的关键理论,前沿成果集中于乡村社区韧性、景观与生态韧性、产业与民生韧性的评价方法、阈值测定与优化提升,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定量定性结合+时空格局耦合+多学科方法融合”。针对既有成果存在的局限性,研究提出未来应在常态化风险防控、差异性策略适配、策略的规划技术转译与落地实施等方面,展开乡村韧性的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地下公共空间韧性水平,从空间韧性视角出发,探究地下公共空间在构建韧性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规划应对策略。通过对地下公共空间韧性表征的分析,创新性地提出韧性溢出理论构想,以描述地下公共空间对城市系统的韧性支撑与其自身韧性建设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分别使用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对武汉宏观及微观层面的地下公共空间现状韧性溢出效应进行评价。结合地下空间规划体系,从空间设计、制度创新和治理水平3个层面提出规划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方可  张蕾 《规划师》2020,(5):67-71
文章通过解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所暴露出来的城市规划建设短板,剖析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综合体系性问题和应急要素性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总体要求,对规划方法、应急保障类规划编制及社区空间治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相关规划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下空间长期以来作为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补充,缓解了城市资源匮乏和人居环境恶化等现实问题,是提升城市韧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利用地下空间提升城市韧性的角度,对国内外地下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明确了韧性城市理念的基础性观点,进而对既有地下空间规划的经典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梳理,提出以现有理论方法为基础,以"韧性城市"理念为研究视角进一步完善地下空间规划理论方法的建议与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荷兰空间规划中的韧性理念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战略性、基础性的规划手段,空间规划可以通过影响城市结构或土地利用等降低城市面对的多重风险及影响。传统规划对于空间如何应对变化、冲击及不确定性的关注有待提高,"韧性理念"在规划中的引入为协调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安全底线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荷兰空间规划在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挑战和灾害风险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本文结合荷兰空间规划实践,探讨空间规划政策中的韧性理念和特征,以及如何通过规划应对风险和挑战。研究表明,虽然不是所有的韧性特征均能在荷兰空间规划中得到体现,但韧性理念始终贯穿于各级空间规划,且不同层级空间规划所关注的韧性侧重点不同。在研究基础上,建议将韧性理念应用于我国空间规划,为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安全发展背景下完善和优化空间规划提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唐古拉 《城市建筑》2022,(23):85-89
老旧社区设施落后,治理能力薄弱,韧性短板突出。考虑到资金、空间、人员有限的现状,老旧社区韧性建设必须紧抓费效比和灵活度两大核心要求,围绕韧性理念的四个方面,通过创新机制和落实预案提升社区制度韧性,借助制度优势和社会热情提升社区组织韧性,利用适老化新技术和居民自身技能提升社区技术韧性,改进规划管理流程和设计手法,提升社区空间及设施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