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宰后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对獭兔肉成熟过程中肌肉食用品质、脂质氧化及蛋白质氧化程度的影响。用经H2O2氧化剂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 NAC)抗氧化剂处理后的川白獭兔肉为实验对象,测定和分析处理后成熟期间獭兔肉食用品质、脂质氧化及蛋白质氧化程度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成熟时间延长,H2O2处理组獭兔肉氧化应激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和NAC处理组(P<0.05);H2O2处理组pH值迅速下降,并显著低于空白组和NAC处理组(P<0.05);H2O2处理对肌肉色泽和保水性均产生不利影响;同时,H2O2介导的氧化应激显著加剧了肌肉的脂质过氧化程度,造成肌肉新鲜度下降(P<0.05);还对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 MP)的氧化起显著促进作用(P<0.05)。综上说明,宰后缺血缺氧环境导致獭兔...  相似文献   

2.
探究外源硫化氢(H2S)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O1)在氧化应激(H2O2)胁迫条件下的作用。选取硫氢化钠(NaHS)作为外源H;S的供体。将铜绿假单胞菌分为两组;对照组的培养基中不添加Na HS;实验组的培养基中添加0.2mmol/L NaHS;观察两组菌株在0、1、2、2.5 mmol/L H2O2的压力下存活率、细胞形态、DNA外渗量、生物膜生长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从0.5 h到1 h再到1.5 h),与对照组菌株相比,实验组菌株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其中在1 mmol/L H2O2的处理下,实验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24.83%、15.69%、11.36%;在2 mmol/L H2O2的处理下,实验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4.92%、11.16%、5.75%;在2.5mmol/LH2O2的处理下,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6.83%、2.98%、0.39%。实验组较对照组相比,细胞形态受损和DNA外渗更加严重。利用结晶紫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在不同浓度H2O2胁迫下生物膜形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菌株的生物膜相比,在含有1 mmol/L和2 mmol/L H2O2的Luria Bertani(LB)培养基中实验组菌株的生物膜形成在培养48 h和72 h后显著减少。结果表明,H2S能增强H2O2对铜绿假单胞菌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活性氧(ROS)与蜡样芽孢杆菌菌膜形成的相关性,以市售原料奶中分离的蜡样芽孢杆菌分离株为目标菌,以细菌中NADPH氧化酶介导产生的ROS为主要靶点,用外源ROS补充剂过氧化氢(H2O2)、ROS清除试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NADPH氧化酶抑制剂二苯基氯化碘盐(DPI)处理蜡样芽孢杆菌,测定分析ROS变化与菌膜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0.01 μmol/L H2O2、1 μmol/L H2O2、100 μmol/L H2O2处理组平均菌膜形成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菌膜形成量(P<0.05),0.1 μmol/L H2O2、10 μmol/L H2O2处理组平均菌膜形成量与对照组平均菌膜形成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ROS逐渐下降。NAC各处理组平均菌膜形成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菌膜形成量(P<0.05),随着NAC浓度的升高,ROS逐渐下降。DPI浓度≤1 μmol/L时,随着DPI浓度的升高,平均菌膜形成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菌膜形成量(P<0.05),ROS逐渐下降;DPI浓度>5 μmol/L时,随着DPI浓度的升高,平均菌膜形成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菌膜形成量(P<0.05),ROS含量升高。表明在不影响蜡样芽孢杆菌生长和细胞活性的前提下,一定浓度的H2O2、NAC和DPI处理菌株能够诱导ROS减少,增强蜡样芽孢杆菌菌膜的形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具有更强的染色效果,呈现红色的网络结构,而未经处理组呈现松散的结构和更少的菌膜生物量,这表明ROS对蜡样芽孢杆菌菌膜的形成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挪威云杉TMP的高温H2O2漂白。以单段H2O2漂白浆(温度70℃)作为对比样,利用旋翼式纤维分离机作为混合器,在不同总用碱量下探讨了单段和两段H2O2漂白(温度105℃)。实验表明,经过两段高温H2O2漂白后的浆料白度高于单段H2O2漂白后的浆料白度;两段漂白中应采用低总用碱量(10~15kg/t),第一段H2O2漂白的碱与H2O2的比值应控制在较小值,以降低COD负荷并得到较高的残余H2O2。增加总用碱量并不能提高浆料白度。在漂白温度105℃下,漂白时间可以适当缩短,因为在漂白2.5min后浆料可以达到最高白度。与传统的单段H2O2漂白相比,在相同H2O2用量及低总用碱量下,两段H2O2漂白时碱处理前用H2O2进行预浸渍得到的浆料具有更高的白度和残余H2O2,但是COD负荷高于传统的单段H2O2漂白。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几种杀菌剂对罗非鱼片的杀菌效果及其对鱼肉品质的影响,采用4种杀菌剂浸泡罗非鱼片,以杀菌率、感官评定和色泽作为测定指标,筛选出最佳杀菌剂和处理条件。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的最佳杀菌条件分别为:Na Cl O溶液质量浓度100 mg/L,浸泡时间10 min; H2O2溶液质量浓度1 000 mg/L,浸泡时间2 min;臭氧水质量浓度4 mg/L,浸泡时间10 min;微酸性电解水质量浓度30 mg/L,浸泡时间10 min。进一步比较4种杀菌剂对罗非鱼片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溶液和Na Cl O溶液对鱼片感官品质影响较大,微酸性电解水和臭氧水对罗非鱼片不仅有较好的杀菌效果,而且对罗非鱼片感官品质的影响相对较小,可应用于罗非鱼片产品的加工生产。  相似文献   

6.
常压等离子体退除PVA浆料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常压等离子体处理进行PVA失重、PVA浆料在水中溶解率的变化、等离子体处理与常规H2O2退浆比较分析以及PVA薄膜的XPS和FT-IR分析,讨论常压等离子体对PVA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常压等离子体作用使部分PVA大分子氧化成小分子如CO2、H2O而直接消失在空气中,另一部分PVA大分子被氧化降解成分子链较短的分子,提高了其在水中的溶胀、溶解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H2O2处理对纸浆色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H2O2用量、升高温度、延长时间均能引起纸浆L*值上升、a*值和b*值下降,其中,H2O2用量对纸浆色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但是,增加H2O2用量,处理后的纸浆色度稳定也会明显下降。UV-Vis分析发现a*值和b*值的降低分别与邻醌结构和不饱和共轭羰基的减少有关。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利用非线性曲线拟合及规划求解,建立了H2O2处理后纸浆色度的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2O2处理条件对纸浆色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该文研究了在实验室的深度氧化(AOPs)处理,包括H2O2、Fenton试剂(H2O2/Fe2+)、紫外光(UV)、UV/H2O2、光助Fenton(UV/H2O2/Fe2+)、O3和臭氧-过氧化氢(O3/H2O2)等不同处理方法对制浆废水中色度、总有机碳(TOC)和有机卤化物(AOX)去除效果;并研究了初始pH、氧化剂和催化剂的浓度等因素对色度、TOC和AOX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几乎上述每种处理方法都能一定程度地去除制浆废水中的色度;Fenton试剂(H2O2/Fe2+)在酸性条件下可取得最好的废水处理结果;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用Fenton试剂(即光助Fenton)处理废水5 min的效果与仅用Fenton试剂的处理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
对O3/H2O2-MBBR(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MBBR)-O3/H2O2/UV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制革生化尾水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O3及O3/H2O2预氧化对尾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可生化性、氮组分转化及去除的影响,并将催化臭氧氧化与MBBR相结合,评估组合工艺对CODCr、氨氮、总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与O3氧化相比,O3/H2O2预氧化可显著提高尾水可生化性,氧化后B/C(BOD5/CODCr)比可从0.016提升至0.18。此外O3/H2O2预氧化可使含氮有机物分解为无机氮,有利于强化生化过程中氮的去除。经O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将杂多酸K8[Cd(H2O)CuW11O39]和中间体PANI/ZnS成功复合成三元复合催化剂K8[Cd(H2O)CuW11O39]/PANI/ZnS,并利用IR、UV、XRD、N2吸附-脱附、SEM、XPS等手段进行表征,研究该催化剂光催化降解龙胆紫染料的能力。确定反应的优化条件为:龙胆紫溶液初始p H 2,初始质量浓度5 mg/L,催化剂用量10 mg,此时龙胆紫溶液脱色率可达92.15%。重复降解实验证明,K8[Cd(H2O)CuW11O39]/PANI/ZnS经过3次降解后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龙胆紫溶液脱色率达到70.14%。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过氧乙酸(peracetic acid,PAA)、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NaClO)和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ClO2) 4种常用蔬菜清洗剂对鲜切萝卜的清洗抑菌及保鲜效果。方法 对鲜切萝卜进行6种处理:未清洗处理(CK1)、清水处理2 min(CK2)及4种清洗剂处理2 min,并于4℃贮藏12 d。对比不同清洗方案下鲜切萝卜产品的质构、颜色、感官及微生物指标变化情况,最终筛选出抑制鲜切萝卜腐败变质,维持其感官品质的最优清洗剂。结果 相比于H2O2和ClO2处理,PAA和NaClO处理能更好的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的生长;H2O2处理的鲜切萝卜感官评分最高、色泽最佳,其次为NaClO和ClO2,PAA最差。25 mg/L H2O2、15...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适宜的过氧化氢(H2O2)熏蒸浓度,为生产过程中小白杏的保鲜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以库车鲜食小白杏为试材,分别采用体积分数为1%、3%、5%、7%的过氧化氢(H2O2)对小白杏进行5 min熏蒸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CK)组,于0 ℃保鲜库中贮藏,每隔7 d测定果实贮期品质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H2O2熏蒸处理均不同程度地保持了小白杏的贮藏品质,其中,3% H2O2熏蒸处理组较对照(CK)组和其他处理组,推迟了小白杏果实色泽转黄的时间,在贮藏第42 d时比CK组发病率降低8%,呼吸高峰推迟7 d,减缓了果实硬度的下降速度,降低了果实细胞膜的通透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在贮藏末期,较CK组分别提高了25%和38%。3% H2O2熏蒸处理组,较其他处理组和对照,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得到有效抑制,提高了果实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其中5%、7% H2O2熏蒸处理使个别果实表面发生了褐变,影响了小白杏的品质。3% H2O2雾化熏蒸处理组更有助于保持小白杏贮藏期间的品质和风味,在小白杏防腐保鲜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s,COS)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肝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H2O2建立L-0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对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膜电位以及IL-6、TNF-α等病程相关基因水平进行分析。结果:COS可改善H2O2损伤L-02细胞的增殖活力、抑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ROS水平升高(P<0.05)。单细胞纳米生化分析结果显示,COS处理可以平衡H2O2损伤L-02细胞的ROS水平波动幅度。另外,COS改善了炎症(IL-6、TNF-α)、凋亡(Caspase 3、Caspase 9、Bax、Bcl-2)及氧化应激(Nrf2、HO-1)相关基因转录水平,表现出抗凋亡和抗氧化应激的作用。结论:COS对H2O2损伤的L-0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本实验可为COS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3种酵母水溶物为实验材料,探究饲料酵母对草鱼原代肝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和过氧化氢(H2O2)诱导草鱼原代肝细胞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实验使用酶消化法分离得到草鱼原代肝细胞,以200μmol/L H2O2处理细胞1 h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分别选取质量浓度为25、50、100、200、400 mg/L的饲料酵母水溶物处理细胞,比较3种饲料酵母水溶物对原代肝细胞的促生长效果;分别使用3种饲料酵母的最佳促生长质量浓度处理模型细胞,分析饲料酵母水溶物对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3种饲料酵母水溶物均能促进原代肝细胞增殖,酵母培养物YC-A、YC-B、酵母细胞壁多糖YCP的最佳促生长质量浓度分别为100、200、100 mg/L,在该质量浓度下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01)。相比于H2O2模型组,3个饲料酵母水溶物组细胞活力和MMP极显著提高(P<0.001),培养液中LDH活性极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过氧化氢(H2O2)纳米雾化熏蒸处理对黄豆芽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以黄豆品种“绥农53号”萌发的豆芽为试材,分别采用体积分数为0.5%、1.0%、1.5%、2.0%的H2O2雾化熏蒸5 min,无熏蒸处理作为对照组(CK),置于2℃,相对湿度为85%环境中贮藏,每隔2 d测定1次黄豆芽的失重率、硬度、脆度、菌落总数、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H2O2积累量、总酚含量及褐变数和褐变相关酶活力相关指标。结果 与CK组相比,在贮藏第5 d, 1.5%H2O2纳米雾化熏蒸黄豆芽的失重率、菌落总数、褐变指数、MDA含量及H2O2积累量分别减少57.9%、22.6%、35.7%、31.0%和25.8%,硬度和脆度较CK组分别提高了25.6%和33.3%。总酚含量减少26.3%,1.5%H2O2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冷电弧技术杀灭连续流动的液体中的细菌和酵母茵.实验中采用自制的冷电弧杀菌装置(外观尺寸为80cmm×17cm×1.3cm,放电面积为414cm2)杀灭菌液中的大肠杆菌987P(E.coli987P)、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枯草芽孢杆茵(B.subtilis)和白色念珠茵(C.albicans),结果表明,在液体流量为100mL/min的条件下,电压为20kV时杀灭E.coli987P和电压为25kV时杀灭S.aureus所需的时间均少于4s;电压为30kV时杀灭B.subtilis和C.albicans所需的时间也分别不超过12s和19s,相应的能耗仅分别为0.64、1.31、8.0和12.67kwh/m3.研究了电压、循环次数和空气流量等实验参数对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菌效果随着电压和循环次数的增加、空气流量的减少变得越来越好.通过对比处理前后E.coli987P及B.subtilis的透射电镜图,初步推测杀菌机理.该技术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工业冷杀菌技术.  相似文献   

17.
采用冷电弧技术杀灭连续流动的液体中的细菌和酵母菌。实验中采用自制的冷电弧杀菌装置(外观尺寸为80cm×17cm×1.3cm,放电面积为414cm2)杀灭菌液中的大肠杆菌987P(E.coli987P)、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和白色念珠菌(C.albicans),结果表明,在液体流量为100mL/min的条件下,电压为20kV时杀灭E.coli987P和电压为25kV时杀灭S.aureus所需的时间均少于4s;电压为30kV时杀灭B.subtilis和C.albicans所需的时间也分别不超过12s和19s,相应的能耗仅分别为0.64、1.31、8.0和12.67kwh/m3。研究了电压、循环次数和空气流量等实验参数对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菌效果随着电压和循环次数的增加、空气流量的减少变得越来越好。通过对比处理前后E.coli987P及B.subtilis的透射电镜图,初步推测杀菌机理。该技术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工业冷杀菌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补充GB5009.267—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碘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测定肉、蛋、奶及膳食中碘含量的方法学数据,同时进行两种前处理方法的比较。方法 样品分别用四甲基氢氧化铵(tetramethylammonium hydroxide, TMAH)溶液和TMAH-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溶液进行不同前处理,用ICP-MS测定碘含量。以有证标准物质、加标回收率、精密度及稳定性为指标,对两种前处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TMAH法和TMAH-H2O2法的检出限、线性相关系数、加标回收率、5种有证标准物质测定结果、精密度及稳定性均满足方法要求。结论TMAH法易于操作,更为省时高效,适用于大批量食品样品中碘含量的测试。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棉织物的天然色素染色性和多功能性,利用CuSO4/H2O2氧化体系下多巴胺(DA)在织物表面快速聚合沉积后,采用壳聚糖(CS)整理制备聚多巴胺/壳聚糖(PDA/CS)改性棉织物,再用茶色素对其进行染色处理。探究了DA快速聚合沉积过程中各因素对改性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得到较佳工艺条件:CuSO4浓度为3 mmol/L,DA质量浓度为2.0 mg/mL,H2O2浓度为13 mmol/L,沉积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PDA/CS改性棉织物染色后的K/S值达到6.21。研究结果表明:CuSO4/H2O2氧化体系下DA在棉织物表面形成PDA层,可与CS产生氢键作用在织物表面均匀成膜;茶色素染色PDA/CS改性棉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沾色)和耐人造光色牢度均达到4级及以上;PDA/CS改性织物染色后的UPF值为3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90%以上,具备抗菌和防紫...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合成基于三甲胺的柱[5]芳烃,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DH5α)为供试菌对三甲胺柱[5]芳烃的抑菌性能和抑菌机制进行分析。通过抑菌实验确定三甲胺柱[5]芳烃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并探讨其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三甲胺柱[5]芳烃对细菌细胞膜的损伤情况,并通过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测定其细胞毒性。结果显示,三甲胺柱[5]芳烃对S. aureus ATCC 6538的MIC和MBC分别为0.125 mg/mL和1.000 mg/mL,对E. coli DH5α的MIC和MBC分别为0.250 mg/mL和>1.000 mg/mL;三甲胺柱[5]芳烃对S. aureus ATCC 6538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效果优于对E. coli DH5α。TEM观察结果表明三甲胺柱[5]芳烃对不同菌株细胞膜的损伤不同;MTT实验结果表明MIC范围内三甲胺柱[5]芳烃无毒。本研究结果明确了三甲胺柱[5]芳烃的具体抑菌性能,可为其在食品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