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正>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由智慧城市发展到新型智慧城市阶段。新型智慧城市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市民体验和服务成效,是以创新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城市发展方  相似文献   

2.
新书推介     
正《智能城市作为民主生态》“智慧城市”作为城市规划和技术创新的融合的概念已经成为公共政策话语的一个显著特点。尽管其影响力不断扩大,然而人们对于“智慧城市”的确切含义缺乏共识。含糊不清的原因之一是不同的学科有不同含义。对于一些人来说,“智慧城市”的概念是指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技术的进步。对于其他人而言,它指的是信息和通信技术作为下一  相似文献   

3.
分析大数据及行业发展现状,分别从BIM技术、智慧社区与智慧城市3个维度论述基于大数据的集成管理,针对多维度技术集成管理、促进大数据技术与相关行业融合、构建数据应用与信息市场3方面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GIS技术运用到城市规划中,引起规划领域的新时代,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GIS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愈显突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入新常态,很多城市正面临着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基于此,从GIS技术的内涵分析,介绍GIS在规划设计中的优势,利用GIS技术更系统、更全面的把握城市的空间要素,建设美丽的城市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5.
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了国土、电力、水利、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几乎所有领域。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规划与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密不可分,而传统的二维地理信息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城市规划的发展需求,本文着重介绍了如何应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规划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开展,作为城市建设信息存储基地的城建档案馆,必将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以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必将成为“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数字城建档案馆是指以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以及存贮技术为基础,将分布于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集中加工和处理,确保数字城建档案信息的长久保存和获取,并向社会广大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最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一种有序的城建档案动态信息空间管理系统。笔者就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发展趋势等阐述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立得空间     
立得空间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立得空间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结合城市规划目标制定城市运营指标体系,极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和利用各类城市资源,打破部门信息私有化,消除政府各部门信息壁垒,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城市的数据进行汇集、管理、共享、交换、挖掘等处理,实现各个行业的综合应用,支持城市规划预测、应急指挥、决策分析,为企事业单位、城市群众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最终实现整个城市  相似文献   

8.
智慧城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智慧城市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和网络信息等多种技术,对城市各个方面的信息,如民生、环保、交通、教育、医疗等,进行有效地整合。智慧城市建设是利民利国的重要举措,已经受到各方的重视。通信网络在智慧城市建设及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将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对业内人士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承载的人口将越来越多,城市面临的挑战也愈加繁多和复杂。建设智慧城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体现了城市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的不断更新发展,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工作的衔接要求也越来越高,规划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越来越快,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能路面铺装等智慧市政基础设施层出不穷;但往往规划建设的智慧化城市基础设施在后期运营维护方面出现"不智能化、协调更难"的现象。如何利用创新技术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进行监督,实施动态实时评估都是规划与国土融合工作的重点,本文从对空间遥感技术的认知及应用出发,探索如何融合遥感大数据、城市社会经济数据,从而建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系统数据库,指导后期城市运营管理中具体工作的开展,最后对于建立什么样的系统开发平台,结合了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与运营管理方面自上而下的深度应用特点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4)
<正>2012年在浙江省政府发布《关于务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之后,浙江省智慧高速项目正式启动实施,作为浙江省首批13个智慧城市试点项目之一,这条"智慧高速"备受瞩目。在第十六届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企业论坛,来自深圳中兴立维技术有限公司的行业经理葛瑞钧,用一张示意图来诠释智慧公路的定义,我们也将用这四个维度去了解和寻找高速公路的"智慧"在哪儿。"智慧高速"总体架构主要由数据采集、关联信息、数据处理中心和运行服务体系平台、协同管理、智慧服务、网络传输、责任追溯查证、技术与业务标准、开放共享等九部分组成。项目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8141"。"8"指的是:一套信息采集系统、一套网络传输系统、一个数据处理中心、一个运行服务体系平台、一张协同服务网络、一套技术与业务标准体系、一套责任追溯查证体系、一个公司运行维护。  相似文献   

12.
马敏 《建筑与文化》2012,(12):90-91
"动感空间"具有二元性,把内部空间外部化和外部空间内部化,从而形成一种界于室内和室外的中间领域("溢空间"),空间设计也逐渐柔性化。这体现了当代建筑高科技化—高情感化的趋势,也是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作为当今时代的热门话题,具有空间信息、趋势预测及行业影响等价值。随之产生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深刻影响着城市规划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大数据变革技术对城市空间研究和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总结现有城市空间与城市规划有关的主题研究,分析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的新挑战,重点介绍了新型智慧城市在大数据帮助下的规划建设。这将为未来规划云平台的开发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国家的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了对智慧城市的要求,尤其是新型智慧城市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和提升人民满意度的重要途径。作为智慧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智能网联汽车,将有效支撑智慧城市的建设。二者融合发展,以车路协同、互联互通为先导抓手,推进智能交通等民生服务,同时推进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智慧化。采用示范/试点工程形式,实践与规划结合,规范建设、鼓励创新。本文通过清华大学团队的两个案例:云链融合技术构建的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和厦门城市公交综合智慧决策系统落地实践,给出了一条理论联系实际螺旋迭代升级提升人民满意度的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已从信息化建设转向需求导向出发的技术应用场景建设.城市空间与智慧技术的相互作用贯穿于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全过程.文章基于国内外案例筛选出对城市空间影响较大的智慧技术,从城市问题出发,构建典型智慧应用场景,关注空间与技术发展的协调和匹配,探索技术应用场景驱动下的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策略,为推动智慧城市从规划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个绚丽的概念与事件冲击着我们的社会——数字城市、云计算、云存储、物联网、智慧电网、Wotson、SoLoMo、智慧城市……。人们在为高度发达技术折服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过去10余年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也引发了许多批判性的问题。以“数字化转型”为概念的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强调了以人为中心和将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的整体性要求。这既对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的“设计”介入提出了要求,也为“设计”技术发展创造了条件。数字化进程为设计带来的技术转向促使城市领域研究者和从业者在“设计的价值观”“设计的底层逻辑”与“设计的技术基础”3个层面重新思考。在此基础上笔者团队在北京市双井街道开展了系列实践对“什么是数字化转型下的‘设计’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以时间为导向的设计理论—"时—空"城市规划设计法—在分析和改善公共空间与都市服务领域的最新成果。在"时—空"城市规划设计法领域,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和都市服务的有效性共同对设计提出了整合性的要求—实体的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居民日常生活城市管理的高度整合。城市的空间品质不仅反映在开放空间的数量,更体现于建筑环境在时间与空间双向维度的可达性和有效服务性上。这包括公共和私人空间之间的各种关系,并需要考虑居民和城市使用者的多样性,如他们的身体情况、性别、年龄、社会和经济条件、生活背景、种族等的差异。在具体实践项目中,关于意大利波河流域的线性大都市系统的时间图示化地图、基础性指标与大数据集共同组成的系统旨在探索并阐释如下问题—在当代城市中,临时人口和常住居民的关系、居住城镇体系的时空形态、都市可达性以及邻近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人工智能就是让计算机能够像人一样思考问题作出决策。由于人类获得信息的大部分为视觉信息,计算机视觉技术也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在城市规划和研究中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项技术可以帮助规划师更加快速准确的认知城市空间,改变传统方法低效甚至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着眼于城市空间研究领域,结合"城市象限"所做的相关工作,分析计算机视觉技术如何在城市空间研究中进行应用,为城市空间研究提供方法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边缘空间是大学与城市之间物质信息交互的载体,承担了高校与城市异质空间资源共享的功能。目前边缘逐渐成为城市与校园间的消极地带。该文基于此类问题,根据生态学中的边缘效应,引入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与环境情绪反应概念,将个人、行为、环境三个基本要素与具体边缘空间相结合,对三类边缘空间从置点、成线、达面进行综合优化,为高校边缘空间更新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