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电纺丝可简单有效地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所得纤维具有多孔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在组织工程、伤口敷料及生物医药等方面具有潜在用途。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药聚乳酸己内酯(PLCL)纳米纤维膜,载入抗菌型药物环丙沙星,应用于伤口敷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等表征手段对载药前后的纳米纤维膜进行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纤维膜表面光滑,载药后纤维直径变小。抗菌及药物释放实验表明纤维膜具有抗菌性,在药物释放上可起到缓释效果,此纤维材料有望应用在伤口敷料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混合溶剂(氯仿,丙酮)溶解后的聚乳酸(PLLA)与β磷酸三钙(β-TCP)、制孔剂碳酸氢氨(NH4HCO3)复合,冷冻干燥成型制备聚乳酸/β磷酸三钙多孔复合支架材料.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比例的混合溶剂在-10℃间体积收缩干燥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和力学强度,碳酸氢氨(粒径200~400μm)质量比为30%(wt),PLLA/β-TCP质量比为1:1时,制备的支架材料抗压强度5.6MPa,孔隙率66.3%,孔径200~400μm.得到理想的复合骨修复多孔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常规的多孔聚乳酸/双相钙磷陶瓷(PLA/BCP)支架表面亲水性不佳及降解时呈酸性等不足,采用马弗炉烧结制备的BCP多孔支架浸入纳米缺钙羟基磷灰石/聚乳酸(nano-dHA/PLA)混悬液后,真空干燥得到多孔纳米缺钙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双相钙磷陶瓷(nano-dHA/PLA/BCP)复合支架,利用万能测试机测试支架抗压强度,阿基米德法测定支架孔隙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支架表面形貌,并对其保水率和体外降解过程中pH值的变化情况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多孔nano dHA/PLA/BCP复合支架表面粗糙,保水率和强度均有较大提高,在磷酸盐缓冲液(PBS)浸泡过程中pH值下降较慢,在模拟体液(SBF)中浸泡1个月后发现有较多的类骨磷灰石形成.  相似文献   

4.
茶多酚/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了聚乳酸(PLA)质量分数为8%的纳米纤维膜及茶多酚(TP)质量分数分别为0.5%、0.75%和1%的茶多酚/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和红外光谱分析,并利用振荡烧瓶法测试薄膜的抗茵性能.SEM图分析表明,添加TP对纳米纤维形态的分布影响不大.由红外光谱图分析可知,复合纳米纤维膜中确实存在茶多酚.抗茵结果表明,茶多酚/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抗茵作用,并且随着纺丝液中TP含量的增加,抗茵性能不断提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也更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聚乙烯醇(PVA)-壳聚糖(CS)-银(Ag)抗菌剂纳米纤维敷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纤维的微观结构,同时对其亲水性能及抗菌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使用甲酸/丙酮作为CS的溶剂,同时添加PVA改善CS和PLA/PCL的相容性,能够获得直径均匀的纳米纤维,其静态接触角大幅度降低,吸水性、保水性和水汽透过率有显著的提高。当银抗菌剂的质量分数在0.125‰时,敷料对于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可用于制备创面抗菌敷料。  相似文献   

6.
以二氯甲烷/丙酮为溶剂,借助高挥发溶剂的制孔性,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二醋酸纤维素多孔超细纤维。探讨了溶剂配比、溶液浓度对多孔超细纤维形貌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纤维形貌,通过电导率仪测试纺丝液电导率,运用黏度计测试纺丝液黏度。结果表明,溶剂配比和溶液浓度是影响纤维形貌的重要因素。二氯甲烷体积比例由90%降低到30%的过程中,形貌由"柱状纤维"过度到"带状纤维"最终生成"颗粒状"。溶液浓度由2%(wt,质量百分数,下同)上升到5%时,形貌由"颗粒状"变为"带状纤维"最终生成有粗节的"柱状纤维"。  相似文献   

7.
姜黄素(Cur)在医药上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可用于抗癌、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制备了一种聚乙烯醇/聚丙烯酸(PVA/PAA)载姜黄素纳米纤维材料,可用于伤口敷料,能有效抗菌,可促进伤口愈合。首先采用二甲亚砜将姜黄素溶解,再将含有姜黄素的溶液与PVA/PAA水溶液共混,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纳米纤维膜后对其进行高温热交联处理使其提高耐水性。对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抗菌性能、溶胀性能以及透湿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PVA/PAA载姜黄素纳米纤维膜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并且透湿性以及吸液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有效控制伤口生物液不规则流出和防止伤口感染在促进伤口愈合和皮肤再生过程中存在巨大的挑战。本研究采用“静电纺丝+原位交联”的一步法制备了一种兼具渗出液吸附和伤口抗菌的PLA/PDA/Ag多孔纤维膜。通过对纤维膜化学组成、内部结构和力学性能等指标进行综合测试,并将其用于抗菌和伤口愈合实验,验证了纤维膜在创伤愈合中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PLA/PDA/Ag纤维膜的吸水率可达65.0%,接触角为72.35°,对伤口渗出液有明显的吸附和导流作用;该纤维膜对S.aureus和E.coli有明显抑菌作用,二者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4±0.6) mm和(28.7±0.9) mm;用于小鼠创伤实验时,第9 d小鼠皮肤创伤愈合度达到了95.3%,且未出现感染现象,伤口收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研究制备的PLA/PDA/Ag纤维膜的亲水性、抗菌性和拉伸性可通过纺丝液配比进行调节,在伤口敷料设计和应用领域具有潜在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静电纺丝法制备电解电容用PVDF多孔纤维隔膜。讨论了纺丝液浓度、混和溶剂组成、电压、接收距离等主要工艺条件对纺丝液的电导率、黏度、隔膜单纤维直径、形态(SEM)及其孔隙率的影响。以MAH为单体,用低温等离子体聚合技术对隔膜表面进行亲水改性。用DSC表征纤维隔膜材料的结晶度。结果表明:PVDF浓度15%,DMF/丙酮质量比8∶2,电压11kV,接收距离15cm时,PVDF单纤维均匀性好,隔膜孔隙率高。亲水改性后隔膜的吸酸率和保酸率分别是未亲水改性的3.6倍和7.4倍。隔膜材料的结晶度略有下降,约12%。  相似文献   

10.
为研制出一种配方简单、性能良好的壳聚糖基伤口敷料,以壳聚糖为主体,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壳聚糖基多孔膜.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不同配方和工艺条件下的成膜性、pH、吸水性和透气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对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通过实验得到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3%的壳聚糖31.5mL,甘油3.5mL,羧甲基纤维素钠0.40g,碳酸氢钠0.1g,剧烈搅拌混匀,预冷冻7h后冷冻干燥.抑菌实验和降解实验表明,该多孔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降解性能良好,是一种理想的伤口敷料.  相似文献   

11.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纳米纤维膜,并对纺丝工艺及纤维膜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PVDF-HFP纤维膜的最佳纺丝工艺条件为:纺丝液浓度为0.26g/mL、溶剂DMF与丙酮的体积比为7∶3、纺丝电压为20kV、纺丝温度为30℃。制备的PVDF-HFP纤维膜中纤维直径主要分布在150~300nm,膜的熔点为157.94℃,拉伸强度为10.09MPa,断裂伸长率为74.34%,孔隙率达84%,吸液率达到570%。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剂自扩散原理从聚L-乳酸(PLLA)/β-磷酸三钙(β-TCP)氯仿液中沉积得到PLLA/β-TCP复合颗粒,研究了不同扩散介质对该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备复合颗粒以丙酮/无水乙醇混合液为扩散介质效果最佳,以其为扩散介质沉积速率快、沉积充分,且得到的复合颗粒可以经模压成型、粒子沥滤工艺制备PLLA/β-TCP多孔复合支架.对多孔支架进行了SEM、孔隙率、力学性能及有机溶剂残留量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孔支架孔结构三维贯通,孔隙率60.3%,抗压强度4.40MPa,氯仿、丙酮、无水乙醇残留量分别为3.630×10-5、2.07 × 10-6、2.517×10-5,满足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要求.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以聚乳酸(PLA)为成膜材料,采用水蒸汽辅助法制备了PLA多孔薄膜。利用电子显微镜(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有机溶剂、铸膜液浓度、环境湿度和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多孔膜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然后在铸膜液中添加TiO_2制备了PLA/TiO_2复合膜,采用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分光光度计评价了PLA/TiO_2复合多孔膜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水蒸汽辅助法制备PLA多孔膜的最佳条件为以CH_2Cl_2为溶剂、PLA质量浓度3%、环境湿度为83%、不添加表面活性剂;TiO_2的加入降低了多孔膜的有序性,使得PLA的结晶度略有降低,晶粒尺寸略有减小,复合膜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静电纺丝制备了载药量分别为10%、20%和30%的单层结构醋酸纤维素(CA)载药纳米纤维膜、载药量为20%的多层结构聚乳酸(PLA)/CA载药/PLA载药纳米纤维膜,药物选用抗菌药单宁(TA)、抗凝血药阿司匹林(AS)和姜黄素(CM),研究了载药膜的体外释药性能,同时以血小板粘附、改良振荡烧瓶法对三种药物的药物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释药性能测试发现,载药量多的纳米膜释药速率更快,多层结构均延缓了释药速率,且PLA层越厚释药速率越低。CM、AS的加入使得血小板大面积团聚现象消失,TA的加入,使纳米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从24.2%和23.2%增加至90%和92%以上。药物仍保留活性。  相似文献   

15.
聚乳酸/杆菌肽静电纺丝纤维的体外释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聚乳酸纤维结构形貌对杆菌肽药物的缓慢释放行为及作用机理,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乳酸/杆菌肽单轴纤维、聚乳酸/杆菌肽串珠和(聚乳酸/杆菌肽)-聚乳酸同轴核-壳纤维等聚乳酸/杆菌肽药物缓释体系,并采用红外光谱法和差热分析法对其化学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研究了不同载药体系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并探索了不同降解时期载药纤维的质量和形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杆菌肽与聚乳酸主要为物理结合;聚乳酸单轴纤维和串珠对杆菌肽的扩散释放机理,属于纯Fick扩散;采用单轴和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可以获得两种不同释药特性的载药纤维.单轴纤维和串珠能够将药物快速释放,适合抗生素的治疗;同轴纤维中药物受控释放,更适合长期、小剂量的药物释放.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聚乳酸多孔支架不同温度下的降解行为,提出了一种降解速率的快速外推方法.以DL型丙交酯合成无定型聚乳酸,采用溶剂浇铸-粒子溶出的方法制备高孔隙率的多孔支架,考察了PBS缓冲液中、不同温度下聚乳酸多孔支架的降解行为,测定了特性黏数、质量损失和模量随时间的变化.根据聚乳酸多孔支架降解半衰期随温度的变化曲线,验证了分子量的变化满足Arrhenius方程,计算得到降解的活化能,表明聚乳酸类材料的降解可以采用升温外推的方法来缩短降解实验时间.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相分离法,以可降解聚合物聚乳酸(PLA)和聚碳酸亚丙酯(PPC)为原料制备超疏水塑料薄膜,研究原料配比、溶剂处理温度、溶剂处理时间等对塑料薄膜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LA质量分数为70%,在50℃下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25min后制得的塑料薄膜接触角为155°,呈超疏水性。该薄膜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强制降解条件下,5d降解率达到34.13%。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塑料薄膜多孔并具有蜂窝状结构,具有粗糙的表面形貌。进一步采用低表面能的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对其进行表面修饰,表面修饰后塑料薄膜接触角提高到164°。  相似文献   

18.
彭文娟  宋国君  汪学军 《材料导报》2008,22(Z1):163-165
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一系列左旋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PLLA/n-HA)纳米纤维状复合支架材料,并采用扫描电境、万能材料试验机和体外降解实验对其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支架的孔隙率高达90%;扫描电镜观测到复合支架材料为三维多孔的网状纳米纤维状结构,其纳米纤维直径在200~500nm的范围内;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得复合支架的压缩模量最大可提高至纯聚乳酸支架的3倍.  相似文献   

19.
为制备高比表面积且环境友好的纤维材料,以二醋酸纤维素(CDA)为溶质,二氯甲烷/丙酮为复配溶剂,通过干法纺丝工艺制备了多孔二醋酸纤维。探讨了质量分数、溶剂配比对干二醋酸纤维纺丝液流变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景深显微镜、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对所制备多孔纤维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了纺丝液性能对纤维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提高,纺丝液表现黏度上升、非牛顿指数下降、结构黏度增大;复配溶剂体系中,随着二氯甲烷含量提高,纺丝液表现黏度和表面张力有所上升;而随着浓度增大及二氯甲烷含量下降,导致不易形成多孔纤维。  相似文献   

20.
铸膜液溶剂对醋酸酯型改性淀粉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醋酸酯型改性淀粉(简称醋酸酯淀粉)为原料,分别以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丙酮和1,4-二氧六环为铸膜液溶剂,用浇铸法制备醋酸酯淀粉膜,并研究了铸膜液溶剂对膜致密性、膜结晶度、膜耐水性及膜在土壤中降解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铸膜液溶剂的挥发速度越慢,则膜的致密性越好,结晶度越高;醋酸酯淀粉膜在土壤中能降解,致密性好的膜耐水性能较好并且土壤降解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