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钼矿前期采用留矿法回采,采场内残存了大量的顶柱以及间柱。为避免资源浪费,对矿柱的回采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各采矿方法的经济技术指标,确定在矿柱上部为矿体的情况下,采用分段充填采矿法回采间柱;在矿柱上部为充填体的条件下,采用预留顶柱的分段充填采矿法回采间柱。建议矿山在上一中段未充填的条件下采用分段凿岩并段充填采矿法回采顶柱。根据选取的采矿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对采场长度以及预留顶柱厚度进行了优化,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的采场周边围岩及充填体内的应力和位移分布,确定了采场长度为50 m且预留5 m厚的顶柱较为合理。矿柱回采方案的应用,可为矿山创造约470.52万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某铅锌矿采用分段空场嗣后法开采,由于充填系统建设滞后导致近地表开采区域遗留大面积采空区及矿柱。针对采空区及残矿赋存现状,运用中深孔顶板及矿柱联合崩落的方式,崩落近地表采空区顶板隔离层及矿柱。采空区顶板及矿柱崩落后利用井下现有出矿系统集中出矿,出矿结束后对采空区进行充填。该技术方案有效消除采空区垮塌的安全隐患同时回采矿柱残矿,为同类矿山采空区处理及残矿回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两面临空条形矿柱回采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铜坑矿在开采92号矿体的过程中,形成一个长达200m,且两侧均为采空区的条形矿柱。对该矿柱提出了3种深孔空场回采方案。各方案均采用向一例采空区抛掷爆破的方式回采。经过对3种回采方案的分析比较,选择推荐了一种最优的方案,其采切工程简单、回采效率高、回采费用和贫化损失指标低。  相似文献   

4.
针对盘龙铅锌矿前期地下开采过程中遗留的空区与矿柱问题,确定采用尾砂胶结充填处理采空区,同时根据矿柱的具体情况分别选用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三种方案的采场生产能力为70~100t/d,采矿损失率为10%~15%,贫化率为7.5%~10.5%。结果表明:矿山采用的充填采矿方案是适用的,且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印度莫恰铅锌矿隶属于印度斯坦锌品有限公司,矿区位于乌代布尔以南42km。矿山在第4中段(埋深220m)以上用留矿采矿法和普通分段采矿法进行回采,第4中段以下从第5中段到第7中段(埋深230m~370m)采用下向水平分层崩落法开采,第7中段以下采用分段空场采矿法开采。由于矿山已开采多年,留下了周围都是采空区的许多矿柱。为了保证矿山的正常生产,大部分人认为回收目前留在矿柱中的富矿较合理,这样可减小应力作用,改善下面各中段矿岩开采条件。扎瓦尔矿区岩体能自稳,原岩单轴抗压强度为120~150MPa,原岩应力测试表明,水平方向主应力…  相似文献   

6.
安庆铜矿主矿体采矿方法为高阶段大直径深孔回采嗣后充填采矿法,分矿房、矿柱两步骤回采,采空区实行嗣后充填.简要介绍了矿山开采工艺过程,重点分析了充填工艺技术和矿山开采过程中保护充填体稳定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结合矿山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其它相似矿山的矿柱回收经验,对白山泉铁矿一中段的矿柱进行回收利用,并根据现场情况对采空区进行处理,保证下阶段矿房回采的安全性。矿柱回收采用分段凿岩间柱一次性爆破顶柱和间柱的方案,采空区处理采用下向平行深孔崩落顶柱充填采空区的方法,实践证明,矿柱回收方案是合理的,经济效益和空区处理效果良好,可为国内类似矿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下矿山高阶段采场回采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庆铜矿主体采矿方法为高阶段大直径深孔回采嗣后充填采矿法,分矿房、矿柱两步骤回采,采空区实行嗣后充填。采场回采高度近120m。文章就安庆铜矿矿区、岩体特性,采矿方法进行了阐述,重点就高阶段采场结构参数,充填体稳定性等关键技术问题及相关回采技术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万城铅锌矿采用分段空场采矿法,房、柱间隔回采过程将中段矿柱回收,形成了依靠4个高大矿柱支撑的体积约130万m~3的采空区,高大矿柱垂直高度最大超过100 m。针对矿柱和采空区稳定性问题,建立了一套18通道微震监测系统。简要概述了矿山工程背景和多通道微震监测系统结构组成,对15线矿柱出现的微震监测数据异常和地压显现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了矿山作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某铁矿二采区一中段采用空场采矿法进行采矿,经过多年开采该中段未处理采空区体积已经达到40万m3,遗留矿柱矿量超过26万t,为了充分回收矿产资源矿山计划回采矿柱。由于现场未处理的采空区体积较大,而矿柱又是维持采空区稳定性的关键要素,可能部分矿柱的回采或破坏就会诱发一定规模的地压活动,威胁矿山的正常安全生产。所以在矿柱回采之前,对回采区域的矿柱进行安全性研究,可以指导矿柱回采的实施,进而保障矿柱的正常安全回采。结合矿山的现场实际情况,以应力增量理论为基础,采用工程地质调查、室内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矿山二采区一中段需回采矿柱的安全性进行研究,确定了各回采矿柱的安全系数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矿山二采区一中段的矿柱处于安全状态,可以进行部分矿柱回收。  相似文献   

11.
凡口铅锌矿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开采,目前面临着一些间柱矿体和厚度不均匀、产状倾斜至平缓、分支复合复杂的矿体难开采等问题,采用传统的采矿工艺,采准工程量大,安全性差,回采效率低。矿山探索了盘区机械化中深孔超常规采矿法,突破常规分层回采技术参数要求,回采宽度超10m(超宽回采),分层回采高度超8m(超高回采),该方法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达到安全、高效、低成本回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安庆铜矿采用高阶段大直径深孔采矿法回采矿房、矿柱,回采高度近120m。文章对安庆铜矿矿区岩体特性、采矿方法进行了阐述,重点就高阶段采场结构参数,充填体稳定性等关键技术问题及相关回采技术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图拉尔根铜镍矿主要采矿方法为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分为矿房、矿柱两步骤回采,采空区实行嗣后充填。阐述了图拉尔根铜镍矿的矿体特征、矿体赋存条件及采矿方法,主要对该采矿方法在图拉尔根铜镍矿应用时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矿房回采时的矿柱稳定性以及回采时的一些技术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井下老采空区矿柱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以中深孔分段凿岩、集中爆破的方式回采矿柱,并在崩落矿柱后利用上盘围岩的失稳自然崩落充填处理采空区。经过一年的方案实施后,不但回收了大量矿石资源,而且很好的处理了采空区,为矿山在回采矿柱及采空区处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凡口铅锌矿残矿回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口铅锌矿由于长期开采,已成为中度危机矿山.结合凡口铅锌矿狮岭-200m以上中段独立小矿体和边角残矿实际情况,提出在原有工程基础上采用上向分层充填法回采形态复杂的矿体和采用进路式充填法回采矿柱,井配套充填工程和通风工程,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实现了残矿资源的安全和高效地回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供类似矿山借鉴.  相似文献   

16.
某铅锌矿前期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945m水平以上面临采空区安全隐患。基于各中段空区赋存特征,因地制宜进行崩落处理。1 005m中段,1#矿体和9#矿体分别采取自然冒落和强制放顶。945m中段,采用中深孔分段凿岩或束状深孔阶段凿岩的整体崩落法,以矿房采空区为大补偿空间,对矿柱进行区域整体崩落回采。另外,采空区处理相关安全措施包括作业区与空区隔离、空区内留设矿石垫层、空区封闭与气浪引导等。  相似文献   

17.
保山金厂河铅锌矿主矿体为低品位缓倾斜中厚矿体,平均厚度40 m左右,地下开采采用斜井开拓,设计能力1 500 t/d。为保证高效安全开采,矿房矿柱采用两阶段回采。通过对矿体形态、工程地质条件及类似矿山的生产案例研究,提出采用下向大直径深孔侧向崩矿嗣后充填方案进行回采。选取19#采场作为工业试验采场,试验结果表明,下向大直径深孔落矿工艺达到了低成本、安全、高效开采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安庆铜矿特大型采场充填体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安庆铜矿主要采用高阶段大直径深孔回采嗣后充填采矿法。为确保-400~-510m中段西部矿体厚大区域特大型矿柱顺利回采,本文开展了安庆铜矿特大型采场充填体稳定性研究。计算分析了特大型矿柱回采过程中充填体的稳定性,提出了合理的开采结构参数,对矿山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七角井铁矿的生产实际,为了安全高效回采2 280 m中段以上矿柱,同时确保位于铁矿体上盘的钒矿体安全开采,提出间隔间柱抽采和硐室深孔爆破法、间柱全采与间隔间柱控制爆破堆坝法回收矿柱,并对2个矿柱回收方案进行了模拟仿真。模拟结果显示:采取间隔间柱抽采和硐室与深孔爆破法回收矿柱并处理采空区能够有效控制上盘围岩过度岩移,保证了钒矿体的开采安全,但应注意回收间柱及两侧顶柱后,需立即采用硐室深孔爆破处理采空区,然后再继续类似间隔后退回采,否则会引起矿柱和上盘失稳。间柱全采与间隔间柱控制爆破堆坝法回收矿柱无法保证上盘围岩的稳定,可能会引起上盘围岩垮塌,影响钒矿体的安全回采。应采用微差爆破技术同时爆破顶、间柱,避免发生顶板跨度过大导致冒落。  相似文献   

20.
金川二矿区采用双中段同时开采方式,随着两中段之间剩余矿体垂直厚度变薄,逐渐形成水平矿柱,及时准确地判定水平矿柱形成并安全将其回采,对于矿山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水平矿柱随着开采深度变化的形成过程,提出水平矿柱厚度为20m以下,矿柱完全破坏。通过对1 000m中段水平矿柱安全高效回采进行探索和研究,形成了矿柱回采的方案,最大限度地避开了现有在用的重点工程,保障了二矿区安全生产和出矿任务在后续中段衔接过程中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