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为了提升用户满意度,缩短交货周期保证准时交货,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对需求管理与综合销售计划系统进行了改造.本文主要对需求管理与综合销售计划系统架构设计、技术特点以及主要功能进行介绍.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有效支持了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形势下,多制造单元的产能平衡需求,对同行业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魏伟  涂延安 《铜业工程》2023,(1):172-177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其优势在于融合了整个数据中心堆栈,包括计算、存储、存储网络的虚拟化,使得部署简单、运维简易、管理安全,最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系统性能及IT团队效率的目的。通过低能耗云终端+桌面云服务器方案来构建基于超融合的云计算平台,可以实现对数字化中心的自动管控、数字化业务平滑迁移、云上云下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监控。在贵溪冶炼厂智能工厂建设的多个重点项目当中,超融合云平台技术已经得到了初步应用,并打造了诸多智能制造场景,取得了各项技经指标均有明显提升的良好效果。本文将简要介绍超融合云平台技术,以及运用此技术打造新一代数字化中心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某铜加工厂的轧机信息化改造项目应用实践,通过ICT技术实现系统集成和数据驱动,完成ERP与AGC的数据集成共享,推动企业实现设备数字化、流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及生产智能化。实践表明,此次系统数据集成有效提高了企业生产管理的效率,有助于企业实现精益制造和智能制造。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大型钢铁公司伴随工业4.0时代的到来,构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和物联网平台的思路及应用,其本质是企业生产系统与IT系统深度融合,趋势和核心是生产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特征是将CPS全面引入钢铁工业体系,推动智能制造。同时,通过互联网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可以整合企业信息资源、建立电子商务与智能制造,实现智能制造、智能经营。  相似文献   

5.
刘颂  赵亚迪  甘丽  冯伟  李福民  吕庆 《钢铁》2021,56(10):54-64
 为了提升烧结工序的智能制造水平,系统总结了近几十年来烧结系统模型的研究进展。针对当前烧结终点预报、烧结矿成分和质量预报以及烧结配料优化模型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基于大数据、集成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烧结系统参数预报与优化研究,并着重介绍了模型在预报精度及泛化能力提升方面取得的成效。基于上述烧结系统参数预报模型,提出了现场应用烧结过程参数预报与优化系统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和软件结构设计方法。最后从钢铁行业需求出发,剖析了先进信息化技术与工业自动化装备深度融合是提升烧结系统智能制造水平的重要途径,并探讨了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在铁前烧结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网络虚拟化技术主要分为网络系统的虚拟化分区技术和网络设备的虚拟化机框技术。近年来,计算机网络虚拟化技术在钢铁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中的大量应用,增强了应用系统的扩展性,简化了网络层次,降低了管理成本,最终为企业降低成本并使企业更加环保。本文介绍了常用和最新的网络虚拟化技术,并就其在钢铁企业生产主干网和数据中心的应用案例做了技术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不同的虚拟化网络技术,以充分发挥各技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汽车铝合金轮毂制造业是典型的复杂零件先进制造技术应用行业,制造信息具有信息结构复杂、过程变化快、响应要求迅速,集成化需求高等的特点,制造信息的质量与速度决定着流动资金的量、在制库存、订单周期及产品利润,因此研究与开发其集成制造信息系统具有现实意义。在阐述行业背景与信息化概况的基础上,对制造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然后给出了其基于网络的系统开发模式和系统功能结构,并详细设计了制造信息系统的信息关联模型,最后介绍了原型系统的企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增材制造技术在国内外汽车后市场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增材制造技术在汽车后市场的应用主要分布在售后备件与个性化定制两个领域,并对应用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研究对比了增材制造技术和传统制造技术常用塑料材料与金属材料的主要成形性能,以具体的塑料和金属零件为例,对比了不同批量下增材制造技术和传统制造技术的制造成本,建立了市场计算模型来估算增材制造技术在汽车后市场的潜在市场规模。最后,对增材制造技术在汽车后市场的应用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背景下,IT技术与生产、生活领域的融合关系日益紧密,作为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操控下的PLC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较为常用,本文通过探析其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及运用原则、阻力与对策,以期提高PLC应用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热门话题,简要介绍了其战略要点与目标,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冶金工业智能制造的任务。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是综合应用网络技术,实现智能制造与个性化生产,旨在适应制造业与用户合作共赢的需求和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中国冶金工业智能制造发展的瓶颈。冶金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者的任务是通过学习和综合应用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将冶金制造技术的基础研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同时通过与生产企业密切合作开发出各种过程应用软件与工具,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业界大数据技术背景及大数据平台重要作用的基础上,结合传统大型制造企业的大数据平台建设现状调研,提出了一种面向传统大型制造企业的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设计方法。阐述了该解决方案的整体架构以及整体架构中数据采集、数据计算与存储、数据服务、数据应用、数据运营、数据治理所涉及的关键点,以此来探索传统大型制造企业在实施大数据平台建设方面的最佳实践。  相似文献   

12.
于勇  万海龙 《中国冶金》2017,27(1):69-72
介绍全国首家智能天车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基本功能,并对具体应用进行解析和效果对比。针对冶金智能物流体系和企业需求,综合冶金物流管理、天车调度控制、自动控制和信息化技术,智能天车系统设计为3层架构,分步骤实现工艺流程信息化、工单配给智能化、天车运行自动化和物流现场无人化。系统的研发应用实现了冶金生产与物流无缝衔接,保证了生产信息和物流信息同步、不落地,夯实了冶金智能物流体系的基础,体现了智能工厂的核心理念,是智能制造技术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5G、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云平台技术的发展,超700 Mbps大上行5G专网已成功落户制造行业,这也促使工业非结构化实时数据参与云化产品质量分析成为可能。结合钢铁行业特点,阐述了基于终端层、网络层、云化层和模型层的5G+云表检技术框架。同时,针对5G工业专网下私有云表检系统给出了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系统多种实现方式、优化网络承载、分布式软件设计、多元化模型融合、流程化算法编排等方面的内容。最后介绍了鞍钢集团在5G工业专网下云化带钢表面质量检测系统的应用及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镍铝青铜合金因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强度、断裂韧性及耐腐蚀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石油和天然气泵系统、航空和船舶工业应用等领域。传统铸造工艺制备的镍铝青铜具有复杂的物相组成,在严苛的服役环境中容易发生严重的腐蚀失效。近年来,增材制造技术在铜合金加工领域获得迅猛的发展,基于快速非平衡凝固特性,能够通过显微组织调控来提高铜合金的机械性能,同时有望提升其在严苛服役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本文列举了不同增材制造技术制备的镍铝青铜合金,围绕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腐蚀行为展开深入探讨,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制备工艺参数以及热处理工艺与镍铝青铜显微组织的关联机制及其对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构建增材制造镍铝青铜制备工艺-显微组织特征-耐腐蚀性能之间的内禀关系,能够为高性能增材制造镍铝青铜的设计优化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在两化融合的战略目标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钢铁工业在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和管控一体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利用最前沿新兴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钢铁冶金行业起步得较早。同时,也通过新技术持续引进和转移,增强了钢铁行业的自动化技术和水平,走向世界。在冶金工业自动化过程中,传统的电控、仪控和通讯系统正被先进的一体化系统所取代。这些一体化系统集回路调节、顺序控制、传统控制、多媒体应用为一体,以现代控制理论为依据而建立。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在钢铁工艺各个环节的应用中已取得重大突破,能源监管系统和可视化监控系统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高效作用,过程控制系统(PCS)、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能源管控系统(EMS)等系统广泛应用于钢铁企业管理中。因此,文章主要对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智能优化调度进行认真思考,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系统结合钢铁制造过程业务和数据特征,在感知、处理、存储和分析利用业务系统数据基础上,构建基于数据融合的多业务智能协同管控系统并成功应用,实现钢铁企业生产过程、设备、能源环保、物流、安全等核心要素的相互融合和管控,有效提升了企业整体生产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普遍需求,提出运用融合通信和企业协同商务技术,为未来企业提供全新的、集成融合通信协同办公应用的、可实现便捷灵活部署的信息化建设一体化解决方案。列举并介绍了中小企业融合通信托管系统可能采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空间信息技术、数字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智能化技术飞速发展,给传统采矿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造机遇和发展挑战。文章主要介绍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原理、GPS卡车调度系统实践应用可实现的功能、一般的系统设计原则、系统性能总体技术要求等,并以在某企业具体应用为案例,总结了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数控编程与操作》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是与企业加工联系非常紧密的实践课。不过,该课程在教学中仍然属于传统授课的方式,教与学显得枯燥无味,学习目标不明确,加上学生非常缺乏企业加工的实践经验,往往学习效果不理想。本文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针对传统授课方式的缺陷,提出了与计算机结合的课程项目化改革,希望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李卫杰 《工业炉》2013,35(1):13-16
针对钢铁工业节能减排面临的技术和方法瓶颈,通过对不同阶段节能减排理念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适应钢铁工业开展新一轮节能减排的实践技术方法——"融合式节能减排技术体系"。基于该体系工作方法和思路的阐述,进行了终端用能设备和钢铁企业系统节能减排的案例介绍。结果表明,"融合式节能减排技术体系"符合钢铁企业现有节能减排现状和需求,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