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雨量预警是山洪灾害预警的重要指标,根据新宾县山洪灾害调查的实际情况和小流域历史洪水痕迹调查,采用曼宁公式分析计算成灾流量,依据《辽宁省中小河流(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1998年版)计算分析设计暴雨,基于暴雨洪水同频的假设,由设计暴雨洪水反推成灾流量,通过计算分析,推求出新宾县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即小流域雨量预警指标,为新宾县防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宾县境内洪水灾害频繁,因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巨大,因此,防御大洪水是每年汛期全县防汛工作的重头戏。本文根据新宾县河流分布及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洪水防御的发展趋势,对本县洪水防御的重点部位及防御措施、策略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科学指导防汛工作部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全国区域洪水风险评价与区划图绘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近300年水灾资料序列及当前自然和社会经济基础数据,采用统计学和模糊聚类的方法,在数据库和GIS技术支持下,完成了区域洪水风险分析及全国洪水风险区划图的绘制。本论文的主要进展是:提出区域洪水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即自然特性(水文和地形)、社会经济(人口、GDP和土地面积)、洪水灾害(灾害场次和最大淹没面积)、减灾能力(防洪标准)4类特性指标;以县为区域洪水风险分析的基本单元,组成区域洪水灾害的10个影响因子和2400个县的分析样本,从而取得了宏观定量的区域洪水风险评价及洪水风险分区成果;采用历史水灾频率法界定了重点风险区边界,从而完成了以县为边界的全国洪水风险区划图的绘制。  相似文献   

4.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洪水灾害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防洪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洪水灾害风险的形成机制,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由洪水灾害危险性,洪水灾害易损性和洪水灾害灾情组成的洪水灾害风险结构,在该风险结构基础上把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展开为洪水灾害危险性分析,洪水灾害易损性分析,洪水灾害灾情分析和洪水灾害风险决策分析4个具有相互联系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机构改革后,我国防汛抗旱工作体制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批复的"三定"方案,水利部关于洪水灾害防御工作重点主要包括水情旱情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和防御洪水应急抢险技术支撑等方面,这意味着各项工作重点前移至防御和洪水灾害风险管控层面,因此必须加强研究,从认识风险特性着手,结合洪水灾害防御实践经验,提出加强洪水风险管控的措施和方法。在分析洪水风险定义、致灾属性的基础上,从研判风险、规避风险、调控风险和抗御风险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洪水风险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协同影响效应的系统过程。在分析洪水风险系统的基础上,并从洪水风险评估的角度,综合考虑了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的相关因素,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综合评价体系,融合灰色聚类法与层次分析的数据处理优势,提出了适应洪水灾害风险预测的系统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方法。以鄱阳湖流域为例,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鄱阳湖流域洪水风险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流域内洪水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及时准确评估安阳市洪水灾害风险,构建了安阳市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安阳市洪水灾害风险等级云模型。同时,利用熵权法和模糊变换法得到安阳市各县区的洪水灾害风险等级评价表,并绘制出安阳市洪水灾害风险评价地区分布图。以安阳市"7·19"特大暴雨进行验证,检验了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及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林州市和安阳县存在高风险洪水灾害等级,因为两地依靠太行山脉,受地形地势影响,降雨尤其集中,洪水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极高;且两地人口密度较高,洪水灾害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张鸣  武娟  牛超群  张楠 《吉林水利》2022,(1):1-9,16
由区域洪水灾害系统理论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区域应灾能力四个方面建立包括9项指标的洪水灾害风险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云模型对江苏省2010年洪灾风险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苏南地区洪水灾害风险等级较低,为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分布;苏中地区为中等风险分布;苏北地区差异较大,小部分呈较低风险分布,大部分呈较高风险分布....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是洪灾评估和管理的重要内容.综合考虑致灾因子、自然以及社会的作用,从洪水灾害危险性以及社会经济易损性两个角度出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采用易、快的因子叠加分析法对研究区(湖北省)进行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实现各种指标定量描述和综合,得出湖北省洪水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洪水灾害风险性比较大的区域,集中在江汉平原的襄樊盆地的大部分平原核心地区,与实际情况能较好地符合,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全国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洪水风险区划及灾害防治区划编制有关成果,对我国洪水风险分布总体特征以及不同类型区域的洪水风险分布特点及其防治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当前,我国洪水风险及灾害防治等级较高区域主要位于江河湖泊未达标治理河段两岸、部分国家蓄滞洪区以及广大山地洪水威胁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应重点针对这些区域加快推进河湖堤防达标建设、河道整治、蓄滞洪区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等工作,强化洪水风险管控和重点隐患排查力度,提升“四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准确掌握洪水灾害风险的时空演变规律对城市防灾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集成化洪水灾害风险指数对哈尔滨市洪水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利用马尔科夫链对洪水灾害风险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00年-2010年哈尔滨市高风险区面积逐渐增加,较高风险区和中等风险区面积逐渐减少,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面积逐渐增加,但变化较小。十年来整个市区内洪水灾害风险的高风险逐渐增加,整体风险呈增加趋势,但局部变化不一。各等级风险之间,中等风险和高风险转换较活跃,低风险和较低风险之间转换较稳定,而其它风险区与高风险之间转换最为活跃。  相似文献   

12.
洪水风险评价是辅助洪水管理决策的有效手段,建立洪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将洪水风险评价定量化和规范化。从洪水灾害损失、损失率、保护率、减灾率、防洪效益、风险分担率、风险转移率等层面,建立了宏观的洪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河口地区受高强度局部暴雨和潮位顶托作用的影响,复合洪水及衍生滑坡灾害频发。提出了一种复合洪水及衍生滑坡灾害风险评估及空间迁移规律研究的综合方法,以广州市为研究区,构建了广州市复合洪水及衍生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对多源复合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并基于标准差椭圆法探究上述3种灾害的风险空间分布格局及灾害风险迁移规律。结果表明:(1)广州市有52.81%的地区属于中高风险及高风险区域,复合洪水及衍生滑坡灾害风险整体上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特点,其中从化区和增城区风险较高,因此,应对以上区域采取防灾减灾措施降低灾害风险;(2)暴雨洪水-复合洪水-复合洪水及衍生滑坡灾害的风险重心先向西南方向移动后向东北,灾害风险呈现西南—东北分布格局,灾害风险的聚集效应先增强后逐渐减弱。研究结果可为复合灾害的风险决策及防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是科学制订减灾决策的依据。本文在现有洪水风险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针对防洪保护区洪水灾害的特点,选取最大淹没水深、洪水最大流速、淹没历时、GDP和人口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适用于防洪保护区的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河北省L河下游防洪保护区不同情景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价为例,探讨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并分析结果的合理性。该模型物理意义清晰、计算简便、评价结果可信度较高,可为洪水灾害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洪水风险图,是一种可以直观科学了解区域内遭受洪水灾害危险性大小的地图工具。以潮白河左堤防洪保护区洪水风险图编制为例,从洪水来源、洪源组合、溃口设计方案和洪水计算方案设置等方面分析洪水的设置。  相似文献   

16.
新疆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研究是全国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之一。以新疆地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的体系,并实现了对新疆洪水风险的定量评估。研究表明,新疆洪水灾害极高、高、中风险区域面积分别为5414.99、3463.81、8753.72km2,主要江河防洪区一级、二级重点防治区面积分别为2194.07、5203.82km2,山地洪水重点防治区面积13650.93km2。基于新疆洪水风险区划的应用情况,提出了该领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洪水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辽宁省辽阳市洪水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在量化评价中,通过综合考虑案例研究区域洪水灾害风险特点及实际情况,基于可操作性、科学性、系统性及目的性原则,将辽宁省辽阳市洪水灾害风险划分为"目标层""一级因素层"和"二级因素指标层"三层,然后结合洪水灾害的暴露性、危险性以及易损性特点,针对辽阳市六个宏观维度的27项微观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据此对该研究区范围内的洪水灾害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和定性描述,旨为相关风险防控方案的制定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桂林市区作为研究区域,首先综合考虑了洪水灾害的危险性、易损性及社会的抗灾减灾能力,利用GIS与加权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然后利用模型对桂林市区的洪水灾害风险进行了分区评价和分析;最后利用自然间距分类法将桂林市洪水灾害风险分成低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风险评价结果与评价区域内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可供桂林市防洪减灾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情景分析技术对未来可能影响太湖流域洪水灾害的洪水风险动因和响应进行分析研究,初步确定了影响太湖流域未来洪水风险的动因与响应,在动因与响应的识别和描述的基础上,对动因、响应与洪水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动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大致排序,分析了太湖流域为应对未来洪水风险所采取的响应的影响及其可持续性,总结归纳了太湖流域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异常洪水灾害事件。结果表明,降雨等自然气候和城市化等经济社会因素是影响太湖流域未来洪水风险的主要动因;环湖大堤加固工程、城市地下蓄排系统等是可持续性评价指标较好的响应措施。针对太湖流域可能发生的极端异常洪水灾害事件较多,并且影响重大,提出对这些极端异常洪水灾害事件需要更加深入研究,以便得到更进一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人们的安全,推动社会稳定发展,那么就应该积极的制定相应方案,来落实洪水灾害防御措施,在风险管控理念下,更好地对其洪水灾害内容进行研究.文章就先了解基于风险管控理念下洪水防御的四个方面,然后说明基于风险管控理念下洪水灾害防御的相应措施,为各地区洪水灾害防御提供相应策略,推动各地区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