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沙南凹陷西洼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勘探区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南凹陷西洼历经多年勘探,一直没有取得商业性突破,其勘探潜力备受质疑。文中在对该凹陷西洼整体结构及构造演化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该区已发现油气藏的成藏类型及成藏特征。结果表明:西洼的凹陷结构类型控制了油气运移的方向,圈闭的有效性控制了油气成藏的充满度,古近系储层的发育程度控制了油气成藏的规模,断裂的活动期次控制了油气分布的层位。分析认为:勘探程度最高的沙中构造带没有处于油气运移的优势指向区,是造成西洼目前钻探成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圈闭有效性较差及沙河街组储层不发育是油气成藏规模小的重要原因。最后指出,沙南凹陷西洼的两侧斜坡区为比较有利的勘探区带,尤其是南侧斜坡区具有较大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分布面积广,是主要的油气产层之一。该目的层油气来源多样,油气藏经历多期成藏和调整改造,类型复杂,导致该层系油气藏分布预测十分困难。根据国家973项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中提出的叠合盆地多要素匹配成藏模式(T-CDMS),预测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为有利成藏领域。首先建立各主控因素与油气藏之间的数学模型,然后定量评价4大主控因素(区域盖层C,沉积相D,古隆起M,烃源岩S)单独作用时的控藏范围和概率,在此基础上,按照多地质要素匹配模式原理预测了四大要素综合作用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和成藏范围。结果表明:志留系最有利区为孔雀河斜坡、英吉苏凹陷西部和满加尔凹陷周缘;有利区主要分布在塔北隆起英买力构造带和塔中隆起部分地区;巴楚隆起部分地区成藏可能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从烃源岩、构造、沉积相带展布等方面对歧口凹陷“新生古储”型潜山油气藏成藏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生烃条件、储盖组合特征及成藏要素的时空配置关系。研究表明:“新生古储”型潜山油气成藏的关键是具备充沛的油气源,歧口凹陷中、低位潜山是寻找“新生古储”油气藏的有利区域,古生界则是有利的勘探层位。  相似文献   

4.
蒋彦 《海洋石油》2022,42(4):1-6
南黄海盆地南五凹陷是南黄海中新生代盆地最有利的成藏区域之一,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但由于其构造特征复杂,一直未能取得油气勘探的突破。该文结合最新三维地震及钻井资料,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对南五凹陷的构造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南五凹陷经历了断陷和拗陷两个大的构造演化阶段,主要发育两期三组正断裂。在断裂的控制作用下,发育三个局部构造带,以断鼻、断块圈闭为主。南五凹陷油气成藏具有近源近断成藏的特点,其中深大断裂的发育是油气输导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总结了南五凹陷构造特征及成藏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北部斜坡带发育深大断裂,圈闭条件好,可作为有利勘探区带,研究成果对南五凹陷勘探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黄海盆地自油气勘探工作以来,尚未取得油气商业发现。对南五凹陷烃源岩及资源潜力认识还不足,有利区带及勘探方向还认识不清。针对该问题,该文利用新钻井资料及周边区域地质资料,对南五凹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成熟度等烃源指标进行系统评价,利用TSM盆地模拟开展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优选有利勘探区带,明确重点区带成藏条件及关键要素。研究发现南五凹陷古新统阜宁组为主力烃源岩,为受海侵影响的偏咸水湖相沉积,发育中等-好程度低熟-成熟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以Ⅱ2型为主。落实凹陷资源规模2.26×108 t,研究区北部斜坡内带近生烃中心,是油气输导优势指向区,为最有利勘探区带,构造脊为油气富集带,研究成果对下步在南五凹陷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南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认为烃源岩、断层、砂岩储集体分布及其物性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油气生烃中心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靠近南阳凹陷南部沉降中心的储集体具有较优越的油源条件,以发育断层控制的构造油气藏为主;断裂在油气运移、聚集及成藏过程中主要起输导及局部侧向遮挡的作用,断层是否封闭是其成为油气运移通道的关键;研究区油气藏主要分布于三角洲前缘部位,储层含油气性与其物性特征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总结出南阳凹陷南部陡坡带的油气成藏规律,晚期混源的油气沿断层垂向运移和砂层侧向运移聚集成藏,并根据多项评价指标及勘探程度提出了1个有利的勘探目标,即位于边界断裂下降盘边缘的核三段一亚段砂体(砂体Ⅰ)。  相似文献   

7.
依—舒地堑方正断陷是大庆油田勘探有利的接替领域。在前人油气成藏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对方正断陷成藏的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油气成藏存在3个主控因素,一是烃源岩的分布范围及成烃演化控制断陷油气分布,二是良好储集物性及泥岩盖层是成藏的关键,三是断层与生、储、盖层的空间匹配控制油气成藏;预测断陷内存在3个有利预探区带,应以寻找生油凹陷周边的断块油藏为主,凹陷两侧构造邻近生油凹槽,是下步勘探重点地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江陵凹陷白垩系油源条件、油气运移通道条件和储集及盖层条件分析认为江陵凹陷白垩系具有较有利的油气成藏条件,万城断裂构造带、八岭山构造带与油源连通,储层发育,盖层优越,圈闭形成早于烃源岩主生烃和运移期,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为江陵凹陷白垩系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
莱州湾凹陷近两年获重大油气发现,主要位于古近系的沙三段和新近系的明下段。总体上莱州湾凹陷研究程度低.油气成藏规律认识尚不够深入。文中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运用含油气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莱州湾凹陷含油气系统地质要素,指出莱州湾凹陷存在一个重要的含油气系统——沙三段含油气系统,该系统形成的关键时段为明化镇期。在含油气系统特征分析基础上,指出莱西斜坡带和莱北低凸起潜山带为该舍油气系统下一步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运用油气成藏动力学分析的手段,对东营凹陷博兴地区沙三段不同油气聚集带的成藏要素、输导体系、成藏动力等条件进行详细解剖,根据各要素对成藏贡献的大小分配权值,利用加权求和建立定量评价系统,以此对成藏动力学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达到了对各油气聚集带综合评价的目的。得出了油源、输导体系、成藏动力条件均是控制油气富集的必要条件的结论,同时认为洼陷中心、南部和北部地区是油气聚集最有利的部位,而洼陷东部、西部为油气聚集相对较差的部位,为研究区沙三段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江汉盆地沔阳凹陷油气成藏关系复杂,存在众多的油水关系倒置现象。运用常规石油地质理论解释这些现象一直存在很多困惑。本文应用向斜成藏理论从向斜成藏关键条件、成藏机理、成藏动力学等方面探讨白庙向斜周缘油气富集规律,分析认为白庙向斜带是向斜滞留非常规油藏勘探的最有利区带,该研究对开拓沔阳凹陷隐蔽性油藏勘探新领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恩平凹陷位于珠一坳陷西端,目前虽然有油气发现,但是一直没有获得商业性突破。从油气成藏条件研究出发,通过分析认为生烃洼陷控制了本区油气的平面分布,具有环洼分布、近源聚集的特征;由于断裂活动和烃源岩地层整体向南抬升,造成南部缓坡内带是油气运移的优势方向;本区发育了文昌组、恩平组上段和珠江组—韩江组3套储盖组合,并控制了油气的纵向分布。最后,结合周围已钻井失利原因分析,指出了本区油气藏的成藏条件,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综合分析认为,恩平凹陷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南部缓坡构造带内带浅层和中央断裂构造带深层是恩平凹陷最有利、最具潜力的成藏区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江陵凹陷白垩系油源条件、油气运移通道条件和储集及盖层条件分析,认为江陵凹陷白垩系具有较有利的油气成藏条件,万城断裂构造带、八岭山构造带与油源连通,储层发育,盖层优越,圈闭形成早于烃源岩主生烃和运移期,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为江陵凹陷白垩系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白云深水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结合断裂展布、沉积和构造等地质要素,以成藏体系划分原则为理论依据,将研究区划分为北部番禺低隆起带成藏体系和东部流花—荔湾带成藏体系2大类,其中,北部番禺低隆起带成藏体系可进一步分为N1,N2,N3和N4共4小类,东部流花—荔湾带成藏体系可进一步分为E1,E2和E3共3小类。根据沉积环境、油源、原油成熟度、油气运聚主导因素等,总结出白云深水凹陷各成藏体系特征,并提出3种具有代表性的成藏模式,即开放式、封闭式和复式成藏模式。其中,开放式成藏模式的断裂非常发育,对油气运移和聚集具有重要作用;封闭式成藏模式的油气演化达到高成熟阶段,已热裂解成天然气,断裂、构造脊和砂体是其油气运移输导通道;复式成藏模式为晚期断裂、底辟带和构造脊共同控制油气成藏,其油气演化程度较高,已热裂解成天然气。北部番禺低隆起带N2,N3,N4成藏体系和东部流花—荔湾带E2,E3成藏体系均为有利油气运聚区。  相似文献   

15.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源控油气作用及成藏体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控论"是指导中国陆相沉积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理论,但过去的研究在源控油气作用的定量表征和成藏体系的定量评价方面还不够深入,完善源控油气成藏概率定量预测模型、研究成藏体系的定量评价仍具有现实意义。为此,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为例,结合门限控烃和成藏体系理论,利用地质统计、模拟计算等方法分析了该区源控油气作用,划分了成藏体系并主要评价了该区的天然气资源潜力,进而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带。结果表明:①该区源控油气作用主要表现在有效烃源岩控制着油气的主要成藏期次和分布范围;②南堡凹陷可划分为5个成藏体系,其中南堡Ⅲ号成藏体系天然气资源量最为丰富,预测天然气资源量为4 271.46×108 m3,最大气藏规模为381.66×108 m3,气藏个数为476个。根据改进的油气成藏概率定量预测模型,将油气成藏概率大于70%作为该区有利勘探区带预测的标准,南堡凹陷最有利勘探区带主要有南堡Ⅱ、Ⅲ号油气成藏体系,并且上述2个成藏体系具备隐蔽油气藏和非常规气藏勘探潜力,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成藏动力系统与油气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成藏动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的成藏动力系统特征。白音查干凹陷划分为上、下2套成藏动力系统,下部高压自源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在南部缓坡带和北部陡坡带形成油气富集高产;上部低压混源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在南部缓坡带形成稠油富集。近几年,该区石油勘探连连突破,新增储量达数千万吨,是老凹陷油气风险勘探获得成功的佐证。  相似文献   

17.
歧北斜坡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与有利区带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北斜坡沙河街组发育多种沉积体系,砂体类型多样,油气资源丰富。从烃源岩特征、储层特征、油气运移条件、圈闭特征及成藏过程等方面研究了歧北斜坡油气成藏条件,明确了坡折控砂机制。认为歧北斜坡具有油气大规模聚集成藏的条件,并建立了坡折带的油气成藏模式,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带,指出了岩性油气藏为研究区今后有利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8.
以吐哈盆地丘东-温吉桑油气聚集带为研究对象,在对地层、构造特征、储集层特征与烃源岩条件等油气成藏地质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从油气藏流体特征、温压特征、成藏期次、时空配置关系、运聚特征与动态成藏过程等方面阐述了该带的油气成藏作用;建立了成藏模式,预测了该带向生烃凹陷方向是中体罗统原生气藏有利分布区。  相似文献   

19.
利用烃源岩分析、油—源对比和成藏综合分析等技术,研究了文昌B凹陷及周边的油气来源和成藏历程,阐明了不同区带的主力烃源岩与油气成藏特征,深化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认识,提出了有利油气勘探方向。研究认为,文昌B凹陷文昌组浅湖相烃源岩是凸起区成藏的主要贡献者,是该区除众所周知的中深湖相优质烃源岩外的另一种优质烃源岩。南断裂带下降盘文昌组湖相烃源岩沉积期末经历了构造反转抬升,具有"延迟生排油、多期持续油充注"的成藏过程,三号断裂带下降盘具有"早期生排油、多期油气充注"的成藏过程。良好的文昌组湖相烃源岩、多幕式断裂活动、多套区域性优质储盖组合是该区复式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提出文昌B凹陷反转陡坡带、北斜坡中深层古近系、琼海凸起珠江组一段上部是有利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从歧口凹陷地质构造样式分析入手,结合构造动力学机制,探讨其对输导体系和储集体系的影响,进而探讨油气成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歧口凹陷古近系NW-SE向多次凹复式箕状断陷结构和N-S方向歧口主凹双断复式地堑结构,主要受沧东伸展断裂系统和歧口伸展断裂系统的控制,在平面上形成了多凸多凹、凹隆相间的构造古地貌格局,为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空间;歧口凹陷构造样式控藏影响,体现为在油气运移时,主干断层控制油藏形成,次级断层改造油气分布,形成优势输导体系;在油气聚集时,有利储积相带发育,构造坡折带发育,有利圈闭发育.结合前人对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提出歧口凹陷4种成藏模式,即:陡坡带成藏模式、缓坡带成藏模式、断阶带近源成藏模式和盆内坡折带成藏模式。优选了勘探目标区,经钻探实例验证,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