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进行,在注水开发条件下,高渗透油层含水不断上升,个别油田综合含水超过90%,直接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致使老区油田产量不断下减。二、三次加密井所开发的油层属于薄差油层,在过去的开发过程中基本作为隔层。随着薄差油层压裂工艺技术的发展,这部分油层得以进一步深入开发,提高了油田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双河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以来,研究厚油层层内夹层分布规律,并对强水淹厚油层层内剩余油进行挖潜成为一种新的开发方向。针对双河油田高含水后期的主要特点,从夹层的成因和形成机理入手,通过双河油田438块厚油层层内细分对比研究,总结出438块各单层夹层分布规律,分析厚层内剩余油分布的特点及规律,提出如何寻找剩余油,进而如何挖掘剩余油,达到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目的。成果对油田高含水后期强水淹厚油层层内剩余油挖潜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双河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以来,研究厚油层层内夹层分布规律,并对强水淹厚油层层内剩余油进行挖潜成为一种新的开发方向.针对双河油田高含水后期的主要特点,从夹层的成因和形成机理入手,通过双河油田438块厚油层层内细分对比研究,总结出438块各单层夹层分布规律,分析厚层内剩余油分布的特点及规律,提出如何寻找剩余油,进而如何挖掘剩余油,达到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目的.成果对油田高含水后期强水淹厚油层层内剩余油挖潜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卫马油田是一个多层系、多油藏类型的复杂断块油气田,构造复杂,小断层发育,储层层间非均质性严重。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零散,油田开发重点由I类油层向Ⅱ、Ⅲ类油层转移。通过确定储层启动压力,采取分层治理措施,控制主力层的吸水,提高中低渗层吸水能力,是实现老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5.
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后期,只有高台子井网含水较低,开发该井网还有很大的潜力,通过对高台子井综合治理方法的总结分析,找出治理低渗透油层的最佳办法,以期达到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萨南油田油水过渡带地区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相对纯油区油水过渡带地区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本文根据过渡带地区和纯油区代表性岩心室内实验的研究结果,结合区块动、静态开发资料,对比分析认为过渡带储层分选性、孔隙结构和胶结均差于纯油区,导致水驱开发效果比纯油区差;相对渗透率曲线对比表明过渡带地区中、高渗油层含水上升速度较纯油区快,该类油层开发效果差于纯油区。因此针对中、高渗油层采取缩小注采井距的挖潜措施,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有效控制,油层动用厚度增加,产量递减速度减缓,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大庆油田的开发逐渐进入高含水阶段,厚油层动用程度低,"二三结合"开发模式是有效的提高厚油层动用程度,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有效手段。在"二三结合"开发模式注聚阶段中注采比对井间压力、含水饱和度等变化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注采比对开发层位的井间压力及饱和度的影响,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相同的开发模式不同注采比的生产情况,绘制了不同注采比情况下,不同层位的井间压力及含水饱和度变化情况,为维持地层压力平衡,保持油田稳定生产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达到水驱油的效果后,有的油层就会见水或者被水淹,如果油层见水后,开采一定时间,又一次发生见水的情况,必须采取有效地技术措施,防止油层反复见水,避免引起油井的含水增加,提高油井的产油量。  相似文献   

9.
天然水驱油藏边部具有较大的水体,而且油层具有较好的连通性及流动性。在油井生产过程中产量的递减主要是由于见水及见水后含水上升,采油指数随油相渗透率的下降而下降造成的,所以延长油井无水采油期对天然水驱油藏提高开发效果很重要。通过对油层射开程度的影响、油田实际生产情况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最终得到在同一构造位置、同一采液强度下油层的合理射开厚度,达到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朝阳沟油田老区经过二十余年的开发,在油田的一类区块出现含水上升速度加快、自然递减率加大的开发矛盾,而对于油层条件较差的二、三类区块,由于储层物性及原油物性较差导致单井产量低、开发效果差。通过探索研究应用适用于朝阳沟油田的微生物采油技术,在试验区实现了提高单井产能、控制含水上升和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各主力油田均已到开发中后期,油田均已高含水,新区以低渗透、稠油为主,需要大型压裂或热采,投资高,风险大,为此加强剩余油分布以及高含水期开发规律研究,改善主力油田水驱油藏采收率对油田产量保持硬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系统分析了厚油层剩余油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在正韵律油层中,随着级差的增大、原油粘度的增加,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夹层对注入水的遮挡作用使夹层上部剩余油饱和度降低,夹层下部剩余油饱和度升高,油层厚度、采油速度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也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为挖掘高含水期厚油层开发潜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大多数油田的油层间、油层内部渗流特征都不同,油田开发的中后期阶段使用混合注水很难保证油田开发的要求,提升油田注水开发效果需要对分层注水工艺进行优化,以供应油田压力需要、层间与平面的矛盾调和、控制油层含水升高的技术需求,为提升采油效率提供新助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田含水不断升高,导致油层近井地带和井筒结垢严重,直接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和导致油井频繁检泵。如何经济、有效地减少结垢对油井的影响,成为广大高含水油田面对的问题。清防垢技术因具有很好的防垢效果和很高的投入产出比,近年在油田逐步得到推广,本文简要介绍了清防垢技术及在油房庄油田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开发的中后期,一些油田的综合含水率超过90%,油田储备减少,产量也呈现出连年递减的现状。为了保持油田稳定生产,维持各个行业用油需求,必须要尝试采用新的开采方式。注水开发是指向油藏中注水,恢复油层压力,进而提高油田开采效率。本文尝试从经济政策角度,就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如何提高措施效果挖潜剩余油,对控制含水上升、减缓递减,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薄差油层地区,由于油层物性较差,提高挖潜措施效果更是非常重要。针对油井的具体情况,提出根据综合含水、沉没度制定下步措施,以达到提高产能、控制含水上升、减缓递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大庆油田开发过程中,实施精细的地质研究,总结油田开发的经验教训,不断研究地质开发新技术措施,提高大庆油田的采收率。当油田开发进入后期,油田的含水逐渐上升,导致油田的产能下降,影响到油田开发的经济性。因此,有必要研究大庆油田的地质开发技术措施,加大储层的处理力度,提高油层的产能,满足油田开发后期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齐家北油田受效程度低、自然递减率较高的实际,找出油田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实施综合治理技术研究,通过注水井调整、高含水油层堵水,优化两套油层注水强度,注水井措施改造等方法,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油井受效程度,达到提高油田产量,控制产量递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萨中开发区北一区断西东块二类油层,作为第一个125m小井距二类油层聚驱区块,数模预测当注入0.2PV时含水下降到最低点79.5%。实际注聚8个月后含水下降到最低点83.9%,17个月后含水回升至87.1%,进入回升期。在区块含水没有降到预期效果回升较早的前提下,有必要结合该区地质发育状况,研究出有效的控制含水回升办法,为二类油层小井距聚驱提供经验,促使区块开发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特高含水期(含水大于90%)是注水开发油田的重要阶段,该阶段仍有较多储量可供采出。我国注水开发油田大多经历了几十年的开发与调整,绝大部分油田已进入注水开发后期,多数油井含水高达95%以上。虽然面临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等问题,但水驱油藏仍在开发中占主导地位。通过对国外注水开发油田的调研,分析特高含水期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对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进行了探讨,为我国水驱开发油田特高含水期的开发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松辽盆地某油田开发距今已近60年,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深入,开发初期的主力高阻厚油层含水量上升,平均含水达到95%以上,含油量逐年递减,给油田提供产量造成困难。因此开发低阻层成为油田增油挖潜的主攻方向。但是低阻油层由于成因复杂、地质状况多样、识别困难等原因,为开发低阻油层带来较大困难。近年来,各油田都对低阻油层的科研攻关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本文重点对松辽盆地目的区块低阻油层的成因进行探讨,从而为后期的低阻油层识别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