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满足飞机与飞机之间的通信需要,提出了一种机载伺服机构的设计方案。该伺服机构采用直流伺服驱动,可实现天线阵面的俯仰和方位运动。文中对伺服机构的工作原理、总体结构及组成进行了描述,同时针对每个组成部分分别进行了详细说明,并达到了重量轻、体积小的机载伺服机构要求。本文采用了双齿轮消隙结构,提高了静态精度,同时采用惯导系统实现了稳定控制。通过高温工作、低温工作以及振动冲击试验和实际测试表明,该伺服机构设计完全达到技术指标要求,能够满足机载天线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基于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机电伺服机构数学模型,开发了一种对参数摄动不敏感、不存在抖振现象的模糊变结构控制算法.并以某型号固体发动机喷管负载为控制对象,电流环采用PI控制,位置环采用模糊变结构控制,对模糊变结构控制器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响应速度并能快速准确的跟踪位置指令.  相似文献   

3.
伺服机构     
《伺服控制》2009,(2):71-71
伺服机构(Servo-Mwchanisnt,)这是一种伺服系统,其中被控量为机械位置或机械位置对时间的导数伺服机构(servomechanism)系指经由闭回路控制方式达到一个机械系统位置、速度、或加速度控制的系统。  相似文献   

4.
导弹伺服机构和弹载计算机在数据交互过程中,由于噪声的影响造成数据传输出现错误.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修正海明码实现1个检错纠错模块,该模块集成在数字信号处理器内部,实现检测数据单元的2 bits错误,检测定位并纠正数据单元的1 bit错误.通过计算分析,采用检错纠错模块后一个22 bit传输数据单元出现错误的概率减小了5个数量级.该模块可以极大降低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同时易于集成、工程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5.
电液伺服机构与负载连接具有很高的刚性,其输出受到负载和惯性变化的影响很大。除了采取速度反馈等补偿方法外,采用观测器重构状态反馈来抑制和减少扰动的影响也是行之有效方法.在迴转形电液伺服机构上,利用观测器来推定和测定负载和惯性变化的扰动量,重构状态反馈等价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实验,对系统的频率特性和阶跃响应曲线的测定和分析,输出速度由负载和惯性变化引起的扰动影响显著被减少,证明了重构状态反馈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对于推动装备视情维修能力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介绍PHM内涵及功能的基础上,立足伺服机构特点,设计了伺服机构PHM分层体系结构,构建了伺服机构PHM系统模型。重点分析其所需要的关键技术,提出局部模型辅助基于数据知识的思想。最后就开展伺服机构健康管理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深入分析了PC/104总线以及导弹伺服机构动态测试的特点,以提高导弹伺服机构动态测试的效率和精度为目的,提出了基于PC/104总线组建导弹伺服机构动态测试系统的方案,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硬件构成、软件设计和工作原理。经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测试时间短、精度高、系统开放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动伺服机构的模糊控制与扰动补偿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依据动力学理论建立电动伺服机构系统模型并利用Simulink软件搭建仿真模型。然后充分分析了系统所受到的摩擦力矩、齿槽力矩、时滞等非线性扰动,设计前馈控制器进行补偿。其次为了进一步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在位置环PID控制器基础上引入模糊控制来动态调整PID控制参数。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实现对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的实时整定,改善由于模糊规则及模糊输出论域的不对称性导致在正负行程上效果不一致的问题。从动态响应能力、跟随性能、抗干扰能力、频域响应等方面分别对传统PID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和模糊BP网络PID控制器的控制性能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糊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改善了系统控制品质,可以为航天电动伺服机构结构和控制器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1款小型化单极子超宽带天线。该天线印刷在厚度h=1.0mm,介电常数εr=4.4的FR-4环氧树脂介质板上,主要由类似矩形辐射面、阶梯型接地面组成,总尺寸为33mm×28mm×1mm,满足小型化的设计要求。天线具有3.1~12.5GHz的可用超宽工作带宽(相对带宽达到120.5%)、良好的全向辐射特性、较高的增益和较小的群延时。同时,为了抑制来自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系统(Wimax,3.3~3.6GHz)或无线局域网系统(WLAN,5.15~5.35GHz,5.75~5.825GHz)的干扰,利用在矩形辐射单元上蚀刻不同长度的C型槽的方法,使天线分别在频谱3.16~3.93GHz或5.11~5.89GHz上具有带陷特性。另外,文中给出了超宽带辐射单元尺寸和陷波槽总长度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种高精度双轴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正华  姚刘君 《低压电器》2011,(16):35-38,46
分析了当前太阳能跟踪系统中常用的方法及其优、缺点。提出了一种以单片机STC12C5206AD为控制核心,通过时钟控制粗调定位,然后利用光电转换电路,精确跟踪太阳的方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既保证较高的太阳利用率,又避免了无效电能损耗和机械磨损。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多目标优化控制的性能,提出了采用X—Q自适应控制器构成的一类非线性控制器,以及实现多目标优化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参数寻优方法,讨论了怎样应用X—Q自适应控制器实现多目标优化控制,并给出实现多目标优化太阳光源跟踪伺服系统实例。仿真校验其性能指标的结果表明,多目标优化系统的性能指标好,设计方法简单、通用,适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2.
伺服控制器是伺服控制系统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为完成精密跟踪算法的运算及控制相关对外通讯、电气接口.PXI总线是由美国NI公司于1997年发布的1种新的开放性、模块化仪器总线规范.PXI结合PCI的电气特性和欧洲卡机械封装以及高性能IEC连接器,使之具有PCI总线的高性能和欧洲卡结构的高可靠性.提供了基于PXI总...  相似文献   

13.
数字式直流伺服系统性能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数字式直流伺服系统维修调试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处理器,构成主从式结构。从机按照测试方案控制伺服系统运行,主控机用于信号采集、处理与结果显示。该系统还扩展了CH375作为USB主机控制芯片,解决了数据空间不足与测试报告保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塑料编织布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要求刀具能够准确随动地切割运动中的塑料编织布。课题组采用了光电传感器实现位移的检测,应用电子线路对偏差信号进行预处理和非线性补偿,运用微处理器处理偏差数据并控制系统动作,应用积分分离PID控制方法提高响应速度,PWM信号控制无刷直流电动机,进行快速伺服调偏。提出了一种用于在线非接触检测的光电伺服、快速调偏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伺服控制系统对阀门伺服电路性能的要求,针对目前伺服控制电路中存在的电路结构复杂及控制实时性较低等问题,在基于传统伺服电路设计的基础上,采用最新推出的相关功能芯片,设计了以AD698作为差动式位移传感器(L VDT)模拟量处理核心电路,以ST公司的ARM芯片STM32F051及Lattice公司的FPGA芯片XP2-PQFP208为控制系统核心的一款新型伺服控制电路,并给出了该伺服控制电路相应部分的硬件设计原理及软件设计流程.经实验证明,该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系统伺服控制性能,并且具有可移植性较好,集成度高,结构简单及实时性好的优点,可以实现控制系统对伺服阀驱动功率,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等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DSP控制的IPM数字化直流伺服驱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型装备直流伺服驱动系统改造为背景,介绍IPM构成H桥的功率变换电路及其外围电路,阐述了驱动系统工作在单极倍频可逆PWM模式下控制过程和基于DSP实现控制的软件流程。试验表明,改造的数字伺服系统工作可靠、动态响应快、噪音低。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转速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一种单片机控制下的交流伺服电机转速系统,详细介绍它的硬件组成原理及其软件实现过程,实现了对通用交流伺服电机的速度闭环控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设计基本达到了系统对伺服电机转速控制的要求。这种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纺织机械、印刷机械等诸多行业中。  相似文献   

18.
将伺服驱动应用于碱性锌锰电池生产的电解液注入系统,分析了伺服驱动在注液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研究了工艺要求、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完成了伺服驱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自行设计了伺服驱动注液机并已投入使用。单机速度可达880只/min以上,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主动模拟肺通气模式试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开展通气模式的研究,设计了一个准确可靠的试验平台以满足研究的试验需求。平台以主动模拟肺为中心,配套有自主设计的标准气路平台和基于LABVIEW的虚拟测量控制仪。平台的主要优点是可提供仿真度很高的非线性时变主动肺模型,能够完成包括辅助型通气模式在内的所有通气模式试验,同时有利于加快研究成果的产品化进程。试验表明,平台能够准确地模拟肺的状态、完成气路控制和通气模式执行效果的测量,能够满足各种通气模式的研究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