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正说到南北货,于我而言,最先想起的便是离上海最近的杭州了。虽然我的籍贯是杭州,却没在杭州长大,因为爷爷在他年富力壮的时候就已经搬来上海,从此在上海落地生根。杭州亲戚都很念着爷爷的好,他们只要有机会来上海,总会先来拜访爷爷,并且带来很多杭州特产。于爷爷而言,那些应  相似文献   

2.
到上海有些年头了,对上海有了些了解。 记得刚到上海时,一位上海朋友请我和我的几个侄儿到他家吃饭,朋友很热情,不停地劝我们挟菜喝酒,而他自己每次挟菜只挟一丁点儿,喝  相似文献   

3.
红裳 《饮食科学》2009,(2):53-53
当妈妈在电话里告诉我,妹妹要来我这儿住时,我立刻表达了我的不满:“什么?不行!” 自从我在这个城市买了房子后,家乡的亲戚朋友们到这里出差旅游,都要在我家安营扎寨。不是我小气,实在是三十多平方米的小公寓,住我自己有余,再添两个人就挤得慌了,我工作又比较忙,还要抽出时间招待他们,真有点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生活》2010,(6):48-49
2002年年底,有亲戚从上海旅行回美。怀孕8个月的我和老公去机场接他,对方一改平日回美后激动的心情和一张不停说话的嘴,递给我们一张纸,上面写着,“我在上海得了感冒,现在骨头、喉咙都很痛,就先不说话了。”我们只能默默地听着他在车上的干咳声,把亲戚送回家关再转道回家。  相似文献   

5.
老爸麻盐     
儿子去上海读书。这倒让我慌了手脚:咱东北人口重,爱吃咸的;那上海人爱吃甜,儿子到那儿吃得惯么?左思右想,忽的想起了,应该给他炒一点儿盐带去。 放假回来,他说,"爸爸,那叫什么盐来着,真是好吃,一下子全让同学抢光了,这回多弄点儿。"一听这个,我自  相似文献   

6.
丰年 《家庭百事通》2012,(11):20-20
那天晚饭后,我窝在沙发上上网。在小区的论坛里,我无意中发现一个婆婆发的帖子,把她那刚娶进门不到半年的媳妇儿夸到不是人,简直成了神!我抬眼瞄了一下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婆婆,哼,她现在一定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嘀咕着我这个不像话的懒媳妇。可在外工作跑了一天,下班回家就累得动一下都不愿意,怎么还有力气扮演一个勤劳的媳妇呢?抓起桌子上放着的洗干净的苹果咬了一口,我决定继续当懒人,管她怎么想!  相似文献   

7.
在我大到足够和我的父亲谈我未来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媳妇的时候,其实我的青春已经所剩无几了。老父亲把他半辈子的经验之谈总结成了两句话:一是相对象首先相丈母娘,因为现在丈母娘的样子就是三十年后你媳妇的样子,不仅是相貌,也包括性情;第二是最好找个做饭好吃的,那样会有很大的福气。说到这里,老爸看了看厨房,神色怅然。  相似文献   

8.
在浙江,每到春节,几乎家家户户的席上都有醉鸡。这种鸡肉酒香扑鼻,鲜嫩可口,食后回味无穷,是人们饮酒佐餐的佳品。是谁发明了醉鸡呢?传说很久以前,在浙江五夫一个小村庄里,住着弟兄三人,父母双亡。三兄弟互敬互爱,过着和睦的日子。后来,三兄弟陆续结了婚。老大,老二娶的是富人家的姑娘,她们嫁妆不少,但人较懒惰。老三娶了个穷人家的姑娘,虽无嫁妆,可是心灵手巧,十分能干。尽管大媳妇、二媳妇倚仗着娘家的钱势看不起她,但她总是默默地操持着家务,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大哥、二哥看在眼里,有心想叫她当家理财,但又担心自己的媳妇有意见。后…  相似文献   

9.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是我到上海后接触上海男人时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他们总是这样夸奖自己的妻子。通过这句话,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男女的平等,这和韩国比起来有着很大的差别。 很多中国人一知道我是韩国人就会问:"韩国女性为什么结了婚就不工作呢?"或是"听说韩国男性是大男子主义,那你丈夫怎么样"这些问题使我很尴尬,因为很难用一两句话来回答。  相似文献   

10.
未去北京前,在上海听一位曾生活于北京的亲戚说,那儿的菜爱放大蒜,很不习惯。的确,上海人做菜通常很少放大蒜,即使放了,也只是半瓣或一瓣大蒜,如做木耳菜(上海称“紫角叶”)或苋菜,这可以增香、添鲜、杀菌及降低它们的凉性。 我有机会去北京小住,上侄女家吃饭,她自小在北京长大,所做饭菜能反映北京人的口味。她亲自包饺子作为主食——我是稀客,包饺子以示隆重。对上海人来说,他们只习惯于包馄饨,很少有人去包饺子,更不  相似文献   

11.
理财也游戏     
张昱 《电击高手》2005,(7):68-68
前两天一个简单的趣味性描述吸引了我,内容大约是说:如果有一元在手,北京、上海、广州人拿去做什么?答案简单,可哲理不潜,北京人要牢靠,把她整个存起来;上海人既理财又投资,一半存一半投资;广州人重收益轻风险,再借来一元一起投资.忽然觉得这样的描述确实能因小见大,也就回过头来又想起了自己第一次玩"现金流"游戏时的一些惰形,才发现有些事情真的是薄如窗纸,不点不透啊……  相似文献   

12.
吾生爱下厨     
要说本人为什么爱下厨房,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从小到大,家里总以种种理由不让我下厨,但每逢做菜时,他们却偏偏又勒令我在一旁观看,让我手痒不已。另一方面,这也与我长达十几年的学校住宿生活脱不了干系,从初中到大学,学校饭堂的饭菜让我对集体伙食敬而远之。这使得我尚未大学毕业,便早已规划好自己工作后一个人在厨房里舞刀弄勺的蓝图。 及至工作后,所住的地方面积小得可怜,大概5平方米,简直就是一个厨房的面积,被同事冠之以“爱的  相似文献   

13.
广东云吞面     
烧卖和馄饨是上海人自幼熟悉的两道点心,当我在海外遇见他们的同名兄弟时,不禁莞尔失笑,让我失笑的这两道点心都来自广东。虽然广东烧卖和上海烧卖各有千秋,难分上下,但广东馄饨远没有上海馄饨好吃,而且广东人很少把馄饨拿出来单独吃,不是入面作馄饨面,就是当作火锅的材料,形状也与上海馄饨迥异。粤菜通陈梦因在其《粤菜溯源录》里对广东馄饨的外形有很生动的描写,他把广东馄饨比作水浒里面诨号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年夜饭虽然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鸡全鸭外加一个红烧大蹄髓的"饥饿时代"的菜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吃惯了山珍海味就要改改口味,换一桌带有怀旧情感的老上海家常小菜,弄些萝卜干大头菜吃吃倒也清口!最近几天我左思右想,设计出一套7位朋友新年里到我到家来聚餐的怀旧小菜,适合上海小资型口味的温馨家常菜,每人消费约100元。  相似文献   

15.
泰北记吃     
在泰国北部时,认识了一位叫巴扎的卡佤族朋友。他的媳妇怀了双胞胎,这是卡佤人最忌讳的“鬼胎”,我替他们瞒过卡佤族人,藏在汉人寨待产。孩子满月,巴扎一家硬把我请去盛情款待,饱尝了一次平生难忘的山珍野味。 泡药泉,捡醉鱼 那天,巴扎一家老小十分热情。巴扎等我喝过喷香的烤山茶,稍作歇息后,要我洗山泉澡。吃卡佤菜得先洗澡,这倒新鲜! 来到山泉,巴扎早在泉水里放了药草。水有浓浓  相似文献   

16.
侯宇靖 《中国宝石》2003,12(2):64-65
十年前,我便有了最初的投藏品——银八仙和三位银寿星。十年后的我成了湘西的媳妇,又开始了我的银饰收藏。  相似文献   

17.
芬兰的六天     
一 那天,我的电话响了,是芬兰的哥哥友勤打来的.同住一村,按辈分友勤应该叫我叔叔,但因他年龄比我大几岁,所以,我们相互都直呼其名.友勤在电话里说,芬兰的心脏又不太好了,要我帮她找好医院的好医生看看. 类似的电话,我经常接到.老家的亲戚、朋友谁病了,哪家有小孩要上大学了,只要他们到南昌,总是会给我打电话,似乎找到个熟人,他们看病、求学才能落个心安.我每次都先问清他们的想法,再按对方要求曲里拐弯地去求人帮忙.我是农家出身,知道乡里人不轻易张口求人,所以,哪怕再为难,也总是很爽快地答应.我不能让人家觉得我没人情味,没家乡观念.  相似文献   

18.
认识房子的主人JM和William,是在七八年前一次关于老房子的话题交谈中。我们在讨论上海旧时法租界的老房子时,发现他们买的老房子竟是我亲戚的旧宅,我就是在隔壁的那栋房子里出生的。当我应邀去JM和William家做客时,我为他们对老房子的改造所付出的心血而深感佩服。  相似文献   

19.
<正> 到过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龙樱制版公司的人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他们宽敞的接待室里会经常宾客满座,甚至晚上也是这样,他们的客户甚至来自遥远的北国——哈尔滨,来自千里之外的北京。更令人不解的是他们的工价并不低,有的客户硬是舍低就高,不顾千元万元的差价,把活送到这里来。有人可能会说:“这不难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一天,理慧来电话,想来我家坐坐,我说:"你下午来吧。"她来后,我为她做了一杯水果热饮,不一会儿,海英姐打电话来,我让她也赶快一起来,分享下午茶时间。理慧,前几年从台湾来,她把在台湾工作的积蓄拿到上海来消费,又在家开了个工作室,换一种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