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中科院“龙芯”、北大“众志”同属“中国芯”成员的方舟科技近日宣布,与全球著名网络计算机厂商美国慧智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双方在网络计算机领域将展开深入合作。网络计算机是慧智的核心业务,在全球市场中占有52%左右的份额,以往慧智所用的CPU均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X86 CPU。“这次方舟与慧智的合作表明,自方舟CPU被神州数码、联想、京东方等国内厂商采用后,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PU将从此迈上国际舞台。”方舟科技总裁李德磊博士说。方舟科技是国内首家嵌入式32位CPU供应商,基于Arca1、2、3 CPU及自主DSP和IP等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集成电路》2004,(3):39-39
2月12日,国内第一家CPU提供商方舟科技与全球最大的瘦客户机/网络计算机厂商美国慧智公司在北京举办战略联盟暨产品发布会。发布会上,慧智公司展示了基于方舟CPU、主要销往欧美市场的网络计算机产品。两家公司宣布结成战略联盟,在网络计算机领域展开深入合作,促进这一产业在全球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厂商动态     
方舟CPU被美国慧智采购国内第一家CPU提供商方舟科技与全球最大的瘦客户机/网络计算机厂商美国慧智公司宣布结成战略联盟,慧智公司将在其主流产品上采用方舟GT2000 CPU,采用方舟CPU的网络计算机产品将主要销往欧美市场。慧智公司在全球网络计算机市场中占据50%以上的份额,其产品长期采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X86 CPU,与方舟的合作,是其首次采用X86架构以外的产品。这也标志着国产CPU开始打入欧美市场。www.arca.com.cnTI VoIP 端口出货量逾 5000万德州仪器 (TI)宣布其VoIP端口出货量已超过 5000万。In-Stat/MDR 的2003 年 11…  相似文献   

4.
随着"方舟一号"、"方舟二号"32位RISC架构CPU的陆续问世,中国本土IC设计公司在商性能IC设计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CPU作为计算机系统和电子设备的核心,其产业化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壁垒是整个信息产业中最高的,"国产CPU如何走向市场、采用何种商业模式"成为摆在CPU设计制造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日前,北京方舟科技率先向国人交上了一份产业化的答卷--著名瘦客户机/网络计算机厂商美国慧智公司(WYSE)宣布将"方舟二号"CPU用于其高品质网络计算中.这是继神州数码、联想、京东方、长城等国内知名企业采购方舟产品后的第一家国际厂商采用方舟产品.  相似文献   

5.
本次方舟与慧智强强联手,将共同进行"方舟2号"CPU应用于网络计算机的开发.方舟科技总裁李德磊表示,以往方舟的CPU获得神州数码、联想等国内大厂的采用,部分外界会解读为是由于民族情感所致,但美国慧智公司选择方舟的嵌入式CPU产品,足可说明方舟CPU已可与国际性嵌入式CPU大厂竞争.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PU芯片和嵌入式处理器及其操作系统的研发已经启动,并诞生了一批“中国芯“系列产品,如方舟、龙芯、众志等。但这些产品面世之后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如何实现产业化。而在这方面,开发了扬帆S698处理器的珠海欧比特公司(Orbita)走在了前面。  相似文献   

7.
业界动态     
“方舟—1”问世 信息产业有“芯”科技部、信息产业部、中国工程院、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7月10日联合宣布,我国首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2位实用化微处理器(CPU)芯片“方舟—1"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技术鉴定。有关专家评价指出,“方舟—1"的诞生是我国微电子与计算机领域的重大突破,将结束我国信息产业无“芯”的历史。我国首枚实用化的CPU芯片是由归国留学生李德磊博士创办的中芯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宋健、朱高峰等我国20位业界专家鉴定认为,“方舟—1"CPU芯片产品采用了自行设计的体系结构,是面向网络应用的CP…  相似文献   

8.
业界要闻     
我国首枚实用化CPU芯片通过鉴定 科技部、信息产业部、中国工程院、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联合宣布,我国首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2位实用化微处理器(CPU)芯片“方舟-1”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技术鉴定。这是我国微电子与计算机领域的重大突破,它将结束中国信息产业无“芯”的历史。 我国首枚实用化的CPU芯片是由中芯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底研制的。同时推出的还有基于“方舟-1”上开发的网络计算机NC2000。  相似文献   

9.
新品天地     
星光闪耀“中国芯”2003年12月28日,信产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和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在京联合召开了“中国芯工程”成果汇报会——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成就汇报会,并正式对外宣布作为“中国芯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星光中国芯工程”取得重大成果。“星光中国芯工程”实现了多媒体数据驱动平行计算技术、可重构CPU架构技术、深亚微米超大规模芯片设计技术、高品质图像处理及动态无损压缩算法技术、CMOS模数混合电路技术、超低功耗低振幅电路技术、单晶成像嵌入系统技术七大核心技术的突破,拥有该领域几十项国际及国内专有技术,申请…  相似文献   

10.
中国 IT 有两处硬伤长久得不到治愈:操作系统和 CPU。关于操作系统,在 Linux 没有做大之前,中国不敢在微软马前“骂阵”;但就 CPU 而言,中国素有把英特尔拉下马来的雄心,由此也促成了星光、汉芯、方舟、龙芯、青鸟、神威等系列芯片的诞生。令人奇怪的是,上述芯片功用和瞄准的市场不尽相同。却都在或阴或阳地标榜自己是英特尔的终结者,是中国芯片业的救世主。可在最初费力的热炒之后,大都冷却了下来不见下文。而英特尔  相似文献   

11.
在2001年7月成功推出第一款“方舟一号”32bit RISC架构嵌入式CPU之后,北京方舟科技(原“北京中芯微系统有限公司”)似乎沉寂了下来,直到2002年底“方舟二号”  相似文献   

12.
《中国集成电路》2009,18(3):2-2
12月28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了“星光中国芯工程”十年成果与展望报告会。会议回顾和总结了“星光中国芯工程”实施十年来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在研发成果大规模产业化、以及在满足国家重大工程技术需求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功经验,并对“星光中国芯工程”未来发展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日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主办了“星光中国芯工程”十年成果与展望报告会。会议回顾和总结了“星光中国芯工程”实施十年来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在研发成果大规模产业化、以及在满足国家重大工程技术需求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功经验,并对“星光中国芯工程”未来发展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厂商动态     
亚太方舟科技选择安捷伦93000系统芯片测试系统安捷伦科技宣布,方舟科技已经选择安捷伦93000系统级芯片测试系统对“方舟2号”进行测试。“方舟2号”是中国第一颗量产制造的低功耗、400兆赫的32位CPU芯片。它集成了32位的方舟RISC处理器内核和大量的系统外设,形成了一个高集成的微处理器,适用于网络  相似文献   

15.
《数字生活》2009,(2):163-163
2008年12月28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人民大会堂三层小礼堂联合主办了“星光中国芯工程”十年成果与展望报告会。会议回顾和总结了“星光中国芯工程”实施十年来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在研发成果大规模产业化以及在满足国家重大技术工程需求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功经验,并对“星光中国芯工程”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中国集成电路》2004,(2):20-21
2003年12月28日,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和北京市政府中关材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中国芯工程”成果报告会,向社会各界汇报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开始走向国际市场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会上重点介绍了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开发数字多媒体系统集成芯片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 “星光中国芯工程”历经5年,终于以绝对优势领先了国际水准,从而使“中国芯”第一次成功打入并占据国际市场。信息产业部和中关村管委会在京联合宣布了这一重大喜讯。 “星光中国芯工程”是以数字多媒体芯片为突破口,第一次将“中国芯”率先打入国际市场的战略工程。该工程从1999年启动,经过5年的努力,“星光中国芯工程”在数字多媒体领域尤其是在PC图像输入技术和市场领域均在国际居领先地位,还实现了七大核心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18.
“产业化的难度 ,远比研制国产 CPU的过程难 !”“神威一号”的主人、复旦微电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在接受《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 ,并不掩饰“神威一号”出生后的苦恼。与“神威一号”一样 ,北京的“龙芯一号”也正在寻找产业化突破。对于“中国芯”而言 ,找不到产业突破口 ,就仅仅存在象征意义 !从国产 CPU诞生第一天起 ,网络上的争论就从没有停息过。“目前全球范围内 ,几乎是 Intel一统天下 ,国产芯片没有市场空间”;“人家 CPU升级如此之快 ,而龙芯、神威只有以往 386、 4 86的水平 ,我们如何与他们争 ?”对此 ,复旦微电子公司有关负…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2月28日,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和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在京联合召开了“中国芯工程”成果汇报会——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成就汇报会,并正式对外宣布作为“中国芯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星光中国芯工程”取得重大成果:历经五年,“星光中国芯工程”在数字多媒体领域尤其是在PC图像输入技术和市场领域均以绝对的优势领先国际先进水准,从而使“中国芯”第一次成功打入并占据国际市场。这一成果既标志着“星光中国芯工程”取得全满成功,也标志着“中国芯工程”在一些重要芯片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五年来,“星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缺少“中国芯“的代价是眼睁睁地看着利润的部分被国外厂商拿走。轰轰烈烈的2003年,20多颗“中国芯“相继诞生,然而却都遇到了产业化的难题。有一些产品发布时非常隆重。发布后就再也不闻其声了。产业化是否顺利,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中国芯“的未来发展。当业内人士在为本土IC设计企业的未来命运担心时,以苏州国芯、中星微为代表的一批IC设计企业,在默默耕耘几年后的今天,产品顺利地实现了产业化,并步入赢利期,其独特的产业化路径或许能够带给其他“中国芯“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