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因特网2000年7月25、28和8月2日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福岛II核电站4号机组(沸水堆、额定功率1100MW)在以额定功率运行的过程中,发现辐射监测器(在冷凝器和活性炭贮存装置之间设置的监测器)的指示有增加的迹象,于是便测定了反应堆水中的碘浓度,确认碘浓度也升高。测得的碘浓度比规定的限定值低出了许多,该值虽然不表明有什么安全问题,但因考虑到燃料泄漏的可能性,为预防万一,便实施了手动停堆以查明原因。另外,东京电力公司的柏崎刈羽核电站4号机组(沸水堆、额定功率为1100MW)从6月13开始发电机内用于冷却的氢气的消耗量比往常有…  相似文献   

2.
【日本《KNIC新闻速报》 1 999年 1 0月2 9日报道】 高浜核电站 1、 3、 4号机组(压水堆 ,1号机组额定功率为 82 6 MW;3、4号机组额定功率为 870 MW)于 1 0月 2 7日1 1时 4 8分自动停堆。其原因是 ,西京都变电所的 50万伏变压器的保护装置发生了故障 ,输电系统的频率及电压发生了变化。高浜核电站的报警器发出了“一回路冷却剂泵频率低”及“一回路冷却剂泵电压低”的信号 ,于是反应堆自动停堆。高浜核电站受这次自动停堆的影响 ,主汽轮机及给水泵的轴承润滑油里混入了蒸汽(水 ) ,于是便全部更换了润滑油。此外 ,这次发生的问题没有对…  相似文献   

3.
【欧洲核学会《核新闻网》1991年11月25日和《瑞士原子能协会通报》1992年1月第15页报道】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奥康尼核电站3号机组,11月23日2:14发生反应堆冷却水向安全壳内泄漏事故。估计泄漏率为274-340升/分。直到当天17:20反应堆达到停堆状态,警报解除。事故发生时,反应堆正处于满功率运行。这一事故共造成190m~3冷却水泄入安全壳。停堆后,泄漏的水将被泵入一邻近厂  相似文献   

4.
【据因特网2000年8月3日报道】东京电力公司的柏崎刈羽核电站6号机组(改进型沸水堆、额定功率为1356MW)辐射监测器(在冷凝器和活性炭贮存装置之间设置的监测器)指示值于5月28日出现上升的迹象,反应堆水中的碘也有所增加。为了调查清楚事发原因,29日采取了停堆措施。停堆后,6月12日开始了燃料组件泄漏检查,同时进行了第3次定期检查。这次定期检查的主要作业如下:(1)更换燃料组件更换了872根燃料组件中的204根。另外,为了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和降低乏燃料的产生量,193根换上了9×9的燃料组件。(3)检查燃料组件泄漏对所有燃料组件(共872根)作了…  相似文献   

5.
【路透社旧金山2001年12月11日电】 美国核管会(NRC)于2001年12月11日确定了13座已经出现或怀疑出现小裂纹(这些小裂纹可能严重损坏电厂设备并导致反应堆长时间停堆修理)的反应堆。 在这13座反应堆中,已在3座反应堆中发现裂纹并进行了修理,2座还有待于检查,并没有迹象表明另外8座有裂纹。在杜克能源公司所属的南卡罗莱纳州的奥科尼2号和3号机组上发现了毛细裂纹,电厂运营者为此更换了反应堆容器封头。 佛罗里达州的克里斯特尔里弗3号机组上也发现了裂纹,并进行了焊接修补。 将检查密歇根州的科克2号机组和俄亥俄州的戴维斯贝瑟机组是否有…  相似文献   

6.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于1993年7月28晚9时零5分实现反应堆堆芯首次临界以后,又相继完成了零功率、2%功率和5%功率等不同阶段的各项试验,并于8月31日21时26分,用核蒸汽冲转汽轮发电机达到3000r/min的额定转速,首次以核能发电状态与广东省电网和香港中华电力公司电网并网成功,并网功率为45MW,约占该机组额定功率的5%。  相似文献   

7.
【日本KNIC新闻速报2000年7月11日报道】 日本大饭核电站2号机组(压水堆,额定功率为1175 MW),2回路3B汽水分离加热器第二段排放容器的人孔下部于7月7日9时50分左右发生了蒸汽泄漏。因此,从当日11时15分开始到13时,电功率下降到额定功率的65%。不过,此事故没有对环境造成辐射影响。 经调查,①人孔法兰(壳侧面)泄漏处(150°~160°)出现宽约21 mm的带状蒸汽漏痕,该漏痕近旁有5处宽约3~6 mm,长约6 mm,最深大约0.2 mm的凹痕。②人孔衬垫靠壳的内侧有约180 mm,外侧有约100 mm的蒸汽漏痕。 通过实体模型试验,把咬噬异物产生的凹伤与装配时因接…  相似文献   

8.
《国外核新闻》2004,(5):27-27
【日本《共同通信》2004年5月6日报道】 2004年5月6日,福井县原子能安全对策课发布消息称,在对关西电力公司大饭核电厂3号机组(位于福井县大饭町,为1180 MW的压水堆)进行的定期检修中发现,该机组的反应堆容器顶盖管道附着有硼酸,这表明该管道的一回路冷却水发生了泄漏。硼酸具有能吸收中子、调节反应堆功率的特性,所以一回路冷却水中含有硼酸。如果管道设备焊接部位附近出现了裂纹,就能在该处发现附着的硼酸,这是微量泄漏的冷却水蒸发后形成的。反应堆容器顶盖发生泄漏在日本尚属首次。据说本次泄漏并没有对外部环境造成放射性影响。国外曾…  相似文献   

9.
【日本《原子能产业新闻》2005年5月12日报道】2005年5月6日,日本北陆电力公司正在建造的志贺核电厂2号机组(1350MW,预计2006年3月投入商业运行)已经顺利完成872件燃料组件的装料。志贺2号机组从2005年4月26日开始装料,并进入调试阶段。目前,志贺2号机组正在进行如下“大气压试验”——①验证和检查反应堆停堆裕度;②验证和检查控制棒驱动系统;③验证和检查气轮机安全装置;④验证和检查发电机系统。2005年5月下旬,反应堆首次临界后,利用核裂变热对反应堆进行升温加压,即进入核加热试验阶段。2005年7月上旬,机组将首次并网,初始功率为20%,预…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BN—600型快中子增殖堆机组因反应堆辅助系统钠泄漏于1993年10月7日停运。 该机组亦称别洛雅尔斯基3号机组,于当地时间11点19分关闭,其原因是位于气密封箱内的一辅助系统发生钠泄漏,在反应堆运行期间工作人员没有使用该辅助系统。 目前该辅助系统已被拆离,把钠从密封箱底部排走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亚湾核电站2号机组在结束其首次换料停堆后,已于5月20日重新开机向广东省和香港供电。 在彻底检查期间,在原有53个控制棒组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8个控制棒组件。这些控制棒组件可以调节反应堆功率水平。法国反应堆供应商法马通公司总裁DominiqueDegot先生说,这项工作进一步保证了反应堆可以随时停堆,并完全符合安全要求。 在该机组重新开机以前进行了严格的试  相似文献   

12.
【据国际互联网 1999年 7月 14日报道】 日本福井县的敦贺核电站 2号机组于 7月 13日发生反应堆冷却水意外泄漏。调查结果表明在 L型管线上发现一个长 8厘米、宽 0 .0 2厘米的裂缝 ,裂缝原因正在调查中。当局表示 ,发现冷却水外漏时 ,工作人员立刻以人工方式停堆 ,并没有造成辐射物质外漏。发生冷却水外漏的反应堆是于 1987年开始运行的 ,三年前也曾发生过冷却水外漏 ,当时认为是管线施工不良造成 ,更换了部份管线 ,不过这次发生意外的管线 ,因为施工方法不同而没有更换。日本原计划兴建全球规模最大的 3、4号反应堆 ,由于这次意外可能让…  相似文献   

13.
1995年12月8日晚7时48分,日本“文殊”原型快堆发生液态钠冷却剂泄漏事故,冷却管道室内充满白烟,火灾报警器和主二回路钠冷却系统的钠泄漏报警器相继报警,情况十分危急。当时该堆正在以45%额定功率运行,晚8时,该堆开始降功率运行,9时20分被迫手动停堆。经技术员两天多的紧急检查,发现二回路冷却系统管道室冷却管道上的钠温度传感器下面的地板上有一堆钠固化物,大约有2—3吨钠,估计这些冷却钠是从钠温度传感器与冷却管道的安装接口  相似文献   

14.
【日本KNIC新闻速报2000年7月26日报道】 日本美浜核电站3号机组(压水堆,额定功率为826 MW)将从7月28日开始进行为期约3个月的第18次定期检修。 进行定期检修的主要设备如下: 反应堆本体及反应堆冷却系统设备、测量控制系统设备、燃料设备、辐射管理设备、废物管理设备、反应堆安全设备、应急发电装置、汽轮机及其附属设备。 另外,美浜核电站3号机组从7月26日开始进行惰力运行(通常情况下,伴随着燃料的燃烧通过稀释控制材料——一回路冷却系统的硼浓度,来维持额定功率。与此相对,惰力运行不稀释硼的浓度,而是伴随着燃料的燃烧降低电功率…  相似文献   

15.
美联社阿拉巴马5月22日至23日电,美国田纳西州地区管理局经营的布朗兹弗里商用核电站3号堆,因一回路系统泄漏停堆,泄漏率为每分钟80公升。该核电站由三座反应堆组成,总装机容量为330万千瓦(电)。  相似文献   

16.
【美国《核子周刊》2005年12月8日报道】印度拉贾斯坦1号机组自泄漏检修而关闭14个多月后,其未来命运仍是个未知数。代表印度原子能部(DAE)运行该100MW机组的印度核电公司(Npcil)还在等待政府如何处理这座惟一直接归DAE所有的反应堆的有关决定。拉贾斯坦1号机组是印度仅有的3座进口反应堆之一,另2座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通用电气公司(GE)建造的塔拉普尔1号和2号机组。从加拿大进口的拉贾斯坦1号机组是印度第一座加压重水堆(PHWR)机组,于1971年调试。自印度1974年首次爆炸核装置后,国际社会限制向其提供反应堆,拉贾斯坦1号的建设为印度进…  相似文献   

17.
【美国《核新闻》1996年9月号第24页报道】反应堆容器焊口和该压力容器壳体的指定区域(如接管半径),必须利用超声波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没有危及机组安全运行的裂缝或裂纹。通常,这种检查在机组的关键路径停堆计划期间进行。德克动力公司运营的卡托巴核电站,最近利用厄休拉(UR-SULA)反应堆容器检查系统,在5.4天内完成了该检查,打破了该电厂以前9天的最好记录。  相似文献   

18.
武杰  刘非 《中国核电》2010,(4):351-359
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2台机组在调试期间共进行了8次汽轮机跳闸反应堆不停堆试验,由于首次采用混合式2号低压加热器及全数字化仪控系统,试验阶段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设计优化。本文重点介绍了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100%FP功率平台的汽轮机跳闸反应堆不停堆试验情况,包括试验目的,验收准则和试验的实施;详细分析了试验过程中瞬态现象及调节系统的响应情况;综合分析了1、2号机组历次停机试验发现的问题及设计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
【欧洲核学会《核新闻网》 1998年 12月10日报道】 美国正在调查塞勒姆核电站 2号机组 1998年 12月 8日发生的冷却剂丧失事故。该电站是由于公用事业电力与煤气公司运营的。核管理委员会 (NRC)在有关该事故的一篇报告中说 ,反应堆冷却剂过多泄漏是由通向余热排出泵的管道上的一个泄压阀的开启引起的。发现稳压器水面下降时仍有电站工作人员在安全壳内 ,当他们注意到有蒸汽逸出时 ,工人们顺利地离开了安全壳。 3个小时之后该事故被排除。还不清楚该泄压阀为什么在反应堆冷却剂压力略低于其设定值时打开。 NRC说 ,对泄漏数据进行的一次调…  相似文献   

20.
【日本《共同通信》2005年4月2日报道】2005年4月2日,日本中国电力公司岛根2号机组(位于松江市,沸水堆,功率为820MW)由反应堆向汽轮机输送蒸汽的主蒸汽管发生蒸汽泄漏。据称,蒸汽由主蒸汽管道泄漏到了应急支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