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常规混凝剂(聚合氯化铝、氯化铁、硫酸铝)和新型磺酸类复配混凝剂处理填埋场渗滤液尾水进行了强化混凝的最佳参数确定、效能对比和经济成本核算,目的是研究强化混凝处理渗滤液尾水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磺酸类复配剂对尾水中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对COD的最高去除率为63.2%,出水COD为138 mg/L,但其药剂费用最高(11.26元/t);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强化混凝对尾水中COD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60.8%和53.6%,药剂费用分别为3.756和3.11元/t;硫酸铝强化混凝效果最差,对COD的最高去除率为34.7%,药剂费用为0.806元/t。磺酸类复配剂和氯化铁强化混凝出水COD浓度接近《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要求,为填埋场渗滤液尾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新标准下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厌氧/BAF/两级AO/MBR/RO工艺处理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效果良好,对COD、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9.3%、99.3%和93.2%,出水水质全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直接运行成本为12.5元/m3,远低于一般渗滤液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以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实际处理工程为依托,考察了A/O-MBR+NF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通过控制合适的运行参数,A/O-MBR处理单元对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5%以上,对NH_3-N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NF处理单元对COD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对NH_3-N的去除率在50%左右,其最终出水水质能够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此外,还开展了硝化细菌氨氮耐受性研究,认为系统启动初期应严格控制氨氮浓度在150 mg/L左右,这样才能缩短硝化细菌的培养时间,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物处理/厌氧氨氧化/物化处理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系统能稳定运行且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4.97%,出水COD平均为47.5 mg/L;对NH3 -N的平均去除率为98.53%,出水NH3 -N平均为14.62 mg/L;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98.23%,出水TN平均为21.3 mg/L;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69.82%,出水TP平均为2.22 mg/L.渗滤液出水COD、NH3-N、TN、TP浓度均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AF-MBBR技术处理高盐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厌氧生物滤池一好氧移动床工艺(AF—MBBR)处理垃圾卫生填埋场高盐渗滤液。结果表明:好氧移动床生物反应器对渗滤液中的氨氮具有非常高的去除率;但高盐量对AF—MBBR去除COD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致使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仅为22%。经研究发现从垃圾渗滤液中分离、筛选出的专性耐盐菌,对高盐渗滤液生物处理系统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物负荷高,水量、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反渗透技术能有效截留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态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可以实现渗滤液处理的达标排放。采用两级管网式反渗透(STRO)工艺处理老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电导率的去除率为92%~95%,对氨氮的去除率为99.2%~99.5%,对COD的去除率达到了99.5%以上,在出水中未检测出SS,且反渗透膜未出现结垢和膜污染现象。可见,两级STRO工艺在渗滤液处理领域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A~2/O与混凝沉淀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当进水COD为2 0 0 0mg/L左右时 ,好氧出水COD可降至 90 0mg/L ,混凝沉淀出水COD可降至 80mg/L ;当进水氨氮浓度为 130 0mg/L左右时 ,好氧出水氨氮 <10mg/L。生物处理系统对总氮的去除率较低 ,仅为2 0 %~ 30 % ,因而提高总氮的去除率应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A^2/O与混凝沉淀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当进行OCD为2000mg/L左右时,好氧出水COD可降至900mg/L,混凝沉淀出水COD可降至80mg/L,当时水氨氮浓度为1300mg/L左右,好氧出水氮氮<10mg/L。生物处理系统对总氮的去除率较低,仅为20%-30%,因而提高总氮的去除率应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范海洋 《山西建筑》2013,(36):153-155
研究了改性硅藻土应用于城市污水的技术原理,分析了改性硅藻土投加量对污水中COD,TP,TN及氨氮的去除率的影响,并指出改性硅藻土处理城市污水有很大的经济效益,是我国应大力发展的一门技术.  相似文献   

10.
投粉末活性炭SBR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合小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有机物浓度较低的特点及简化工艺的要求,以南京市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试验对象,经氨吹脱后采用投粉末活性炭SBR/混凝沉淀工艺进行处理,探讨了粉末活性炭投量、泥龄等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COD、BOD5、NH3-N的总去除率分别为88.4%、93.4%、76.9%,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的Ⅱ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混凝/化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随着垃圾渗滤液的老龄化,常规的生化处理已经不能使出水达标排放,需要进行深度处理。采用混凝/化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联合工艺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进水COD为700mg/L左右,出水COD〈100mg/L,去除率〉85%,排放口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微波强化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负载铁(Ⅱ)的颗粒活性炭(GAC)为催化剂,采用微波强化Fenton氧化处理老龄垃圾渗滤液,考察了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及微波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微波对Fenton氧化反应有催化作用,且可促进渗滤液中胶体的絮凝,微波作用时间是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当GAC的铁负载量为33.32mg/g、微波功率为720W、微波时间为30min时,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5.64%和88.63%;COD主要通过催化氧化作用被去除,而NH3-N主要通过絮凝、吸附作用被去除;另外,微波可使GAC再生,提高了GAC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北方城市垃圾渗滤液的特征,试验采用混凝气浮、生化、吸附处理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这套工艺是合理可行的.文中确定的试验参数的运行条件下,CODcr去除率达到99.1%,氨氮去除率达到96.6%,出水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制的高铁酸钾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考察了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高铁酸钾投量、pH值和反应时间对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均有显著影响。当pH值为6,高铁酸钾投量为110 mg/L,反应时间为30 min时,对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当pH值为8,高铁酸钾投量为125 mg/L,反应时间为24 min时,对NH3-N的去除效果最佳。渗滤液初始COD浓度低不利于高铁酸钾对COD的去除。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两瓶型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处理垃圾渗滤液,考察了其产电情况和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在阳极室得到了较好的去除,当进水COD为1 105mg/L时,对COD的去除率约为78.3%.随着渗滤液比例的增大,电流密度和功率密度逐步下降,这是由于阳极室溶液的电导率下降造成的.随着渗滤液浓度的增加,输出电压、电流密度和功率密度增大,同时MFC的产电周期明显延长,从COD为502 mg/L时的4d增加到COD为1105mg/L时的近7d.当以渗滤液为底物时,相比以乙酸钠为底物的情况,MFC的最大功率密度有所降低,从2.0 W/m3下降为0.78 W/m3,内阻也有所增大,从300Ω增加到约500Ω.  相似文献   

16.
垃圾渗滤液及处理出水的有机物MW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西安市江村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5年填埋期)的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质量切割法测定了渗滤液原水及厌氧-好氧(AO)工艺出水有机物的分子质量分布及变化。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原水中,78.8%以上的有机污染物分布在分子质量(MW)〈10ku的范围内;厌氧生物处理单元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达63%,COD的降低主要发生在MW〈10ku的范围内,而后续的好氧工艺对有机物去除率的贡献仅为0.82%。所以在试验水质条件下,垃圾渗滤液经厌氧工艺处理后尚需进行后续处理,但不宜选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考虑到有机物分子质量的分布特点,建议采用物理化学法作为后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7.
采用垃圾准好氧填埋消除酸积累现象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垃圾厌氧填埋渗滤液在直接回灌初期会出现严重的酸积累现象,分析研究了垃圾准好氧填埋与厌氧填埋的渗滤液直接回灌后的出水水质,发现采用准好氧垃圾填埋的体系内所含挥发性脂肪酸量和COD量比厌氧填埋柱低得多,不存在酸积累现象;从整个降解过程看,准好氧填埋加快了COD的降解速率,加速了垃圾体的稳定化进程;另外,环境温度对垃圾体的降解速率影响很大,较高的温度能够加速垃圾体的降解速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垃圾渗滤液中成分复杂的污染物,在自然光照条件下,使用TiO2/氧化石墨烯、Cu2O/氧化石墨烯和TiO2/Cu2O三种复合催化剂分别对垃圾渗滤液原液进行催化氧化。结果表明,3种复合催化剂中,TiO2/氧化石墨烯复合催化剂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当催化剂与渗滤液COD的质量比为0.7时为该催化剂的最佳投加量,最佳反应时间为2 h。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对垃圾渗滤液原液进行催化氧化后,对COD的去除率达到92.57%,此时渗滤液出水COD为964.79mg/L,出水NH4+-N为2015.84 mg/L,BOD5/COD值达到0.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