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亦称重九节,古人将九作为阳数,故而有“重阳”之称。据三国时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为此,重阳节也就演变成了老年人的节日。  相似文献   

2.
正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亦称重九节,古人将九作为阳数,故而有"重阳"之称。据三国时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为此,重阳节也就演变成了老年人的节日。关于重阳节的由来,据史籍记述,始于汉初。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之后,凡侍候戚夫人的宫女们也都被逐出宫外,宫女贾  相似文献   

3.
重阳侃糕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一天二九相重,俗称“重九”。《易经》云:“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齐人月令》中载:“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金秋九月,正是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登高远眺的好季节,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老人节”。  相似文献   

4.
赵德贵 《烹调知识》2009,(10):12-14
重阳的由来是根据我国五经之一的《易经》,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月、日都是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阳。还因“九”在个位数中是最大的数字,古人以“九”为最高,如李白诗“疑是银河落九天”。老北京形容前门楼子最高“九丈九”,都认为“九”是象征吉祥长久的“至数”,两九相重,都是至数相遇,“至而又至”,又是两阳相叠,“阳上加阳”,这样难得的一天,便是非同一般的良辰吉日,于是就把这一天定为“重阳节”。  相似文献   

5.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诗人毛泽东的一首名篇,它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重阳节的物候特征以及作者的抱负与感怀。 重阳节亦称九月九、重九节、女儿节、敬老节、长寿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持螯节或花糕节,是流传在汉、蒙、彝、布依等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中有“以阳爻为九”的记载,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为“重阳”。“九九”谐音“久久”,体现敬老之意,故寓“长寿”。是日民间有“登  相似文献   

6.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故人们称其为“重阳”。自古以来,我国民间都有在“重阳”登高、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的习俗。据《续齐谐记》记载,汝南桓景,重九日家有大祸,其师费长房未卜先知,令其携家眷,各带装茱萸的彩袋,离家登高躲避。桓景照办以后,才使全家幸免于难。于是就有了重九登高的习俗,后演变为户户插茱萸,家家都吃糕。魏晋时重阳糕名“蓬饵”,是以黍米或秫米制成。晋代的《玉烛宝典》载:因此时“黍秫并收,以因黏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因以作糕。至宋代时,重阳…  相似文献   

7.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在《易经》中,九是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重阳。据史料记载,魏晋时期就有了重阳饮酒赏菊的习俗,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明代,更有了官民登高并且食重阳糕的风俗,不过民俗常因地区与时令的不同而具有多元性的意义。重阳节时有出游登高、插茱萸、放风筝、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相似文献   

8.
贺秋 《餐饮世界》2022,(10):68-71
<正>金秋十月,人们在忽冷忽热中度过了“十一”假期,也在假期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亲朋欢聚畅饮,一些具有鲜明节日特色的地方性饮食习俗成为这一天的主色调。古人重视重阳,是源于对九月深秋时节,气候正式变寒所引起的自然物候变化所产生的特殊感受。民间将重阳作为寒气到来的节点,称之为“重阳信”。按照《易经》,九为阳数,两九相重,  相似文献   

9.
九月初九,节号“重阳”。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和来历,说法甚多,其中流传较早的说法见于《续齐谐记》:汉朝的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学《易经》多年,一天,费大师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将大祸临头,你必须立即回家,叫家人用茱萸系在臂上,再逃到离家较近的山上,否则你家中将遭不测。果然,九月九日这一天桓景家中无法离开的家畜家禽全部染上瘟病死去,而他的家人因登高而幸免于难。从此,九月九日登高佩茱萸就成了传统的岁事活动,周处的《风土记》中记:“九月九日……俗于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避恶而御初寒。”又说:“以重阳相会,  相似文献   

10.
九九又重阳.古人以“六”为阴数,以“九”为阳数,农历的九月初九是两个阳数重合,所以人们把这一天叫作“重阳”,也称“重九”。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荣也被逐出宫,嫁给一个贫民作妻子.时间一长,贾女就将宫中的一些习俗传到了民间:每年的九月初大,皇宫里的人都要佩茱萸、食蓬饵(菊花糕)、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明代的皇帝在重阳节这一天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这些风俗以后代代相传,渐渐在民间就形成了重阳节登高、赏菊、吃蟹、做菊花糕、喝菊花酒、插…  相似文献   

11.
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九”古代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是两阳相会,因此又叫“重阳”.重阳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起于东汉时期,相沿已有一千八百多年.传说有个叫桓景的人,曾跟随得道成仙的费长房学道.一年秋天.费长房  相似文献   

12.
石柱国 《烹调知识》1998,(10):32-33
农历九月初九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重阳佳节。我国古代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有两个九阳重,所以俗称为重阳或重九。  相似文献   

13.
劳灵 《食品与生活》2006,(10):18-18
中秋月饼还在齿颊留香,重阳登高的步履声已越来越近,仿佛有人吟唱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它引领我进入重阳佳境,让我领略闺中檀香从炉中袅袅升腾,那幽香与菊香、酒香交融,那醉人的秋意把佳人带入与郎君相逢的梦中。让我痴迷向往的重阳,我也要庆祝一番。始于战国时代的重阳节,经两千多年的春秋更迭,才定格为“以职爻(音摇,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为九”的记载,农历九月九日,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为重九;日月并阳,两…  相似文献   

14.
重阳风俗和重阳糕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王维遥想一座不知什么山的东面的各位兄弟,登上高处,遍插茱萸,从而抒发了独个儿客处他乡的落寞心情和家人之思,古人咏重阳节的诗歌,这首诗是最足以打动人心而流传千古的。  相似文献   

15.
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是重阳节的习俗。唐诗中有许多咏重阳的佳作,那是属于炎黄子孙永远的菊花。一说到重阳节,人们自然会想到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只身一人远离家乡到长安求取功名时写的。重阳节这天,长安城里万家插茱萸(一种有香味的植物,民间传说可以驱邪)登高过节。  相似文献   

16.
缪士毅 《烹调知识》2012,(10):10-10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而吃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习俗之一。糕,一种用稻、黍等米粉蒸制而成的食点,源于上古,《周礼》中的"糗饵"即为出现较早的糕点食品。重阳食糕,古已有之,隋朝杜公瞻注《楚荆岁时记》云:重阳"今北人亦重阳节,佩莱萸,食饵(糕),饮菊花酒。"唐代重阳食糕  相似文献   

17.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重阳节.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重阳登高,赏菊,饮  相似文献   

18.
周祥 《西部皮革》2004,26(11):54-55
宋代文学家苏轼《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明日,指重阳节后的一天,即九月初十;黄花指菊花。古人多有重阳节约友相聚之习,饮酒吟诗赏菊,以尽雅兴。此诗之意谓重阳过后,菊花就逐渐萎谢,连彩蝶也愁无花可戏了。后常借明日黄花以比喻过时的事物。曾风风火火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旷野荒原的各  相似文献   

19.
范靖国 《烹调知识》2002,(10):35-35
重阳糕史话 重阳佳节,国人有食重阳糕的传统习俗。 远在汉魏时期,重阳食糕的食俗即已形成。《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酒,令长寿。”这“蓬饵”,即是我国最早的重阳糕,用黍米或秫米制成。何以要用黍秫做重阳糕?晋代《玉烛宝典》解释说:因此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  相似文献   

20.
重阳节话糕     
农历九月初九,因"九"是阳数,这一天出现两个"九",故谓"重阳"。它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其起始,说法种种,不一而足,结论竟是:"自古莫知其由"。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现将部分有关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看: 最早说是"春秋齐景公始为登高节",但没有说出个究竟。 西汉初,一个被疏散出宫的宫女,说是每逢九月九日,宫内皆"佩茱萸、食蓬饵、饮菊酒,令人长寿"。 也有说:"汉俗九日饮菊花酒,以祓除不祥"。 另有一个传说:东汉汝南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