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SL系列胶辊轴承径向游隙对使用寿命和纱线质量的影响。分析了胶管结构变化对轴承径向游隙的影响;通过跟踪试验对比了不同径向游隙对胶辊回转状态、使用周期和成纱指标的影响,指出套铝衬辊后实际径向游隙应控制在0.005mm~0.007mm。在铝衬胶辊套制时,要充分清洗并处理新轴承,严格控制外壳直径公差,使铝衬辊内孔与轴承外壳形成合理的过盈配合;定期检查套辊机;认真对待润滑脂的选择和加注量。认为:胶辊轴承径向游隙的合理选择可延长胶辊的使用寿命,成纱质量可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上罗拉轴承(皮辊轴承)的游隙检测及操作方法;简要说明上罗拉轴承游隙与成纱质量的关系及试验的几点建议;铝衬套胶辊配用的游隙选用问题及安装注意事项,并对上罗拉轴承使用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肖云华 《纺织器材》2009,36(2):11-12
为了更好地提高轴承的内在质量,避免磨砺胶辊时出现“大小头”的问题,阐述了上罗拉轴承游隙合理配置的重要性,介绍了衡阳纺机现有的轴承游隙标准,详细说明了零件分选时压线值以及跨越两号的特殊零件的分选情况、如何装配配套以及装配中因误差造成的补给问题,从而为实现上罗拉轴承的等游隙控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国卫  张义军  薛大龙 《纺织器材》2007,34(1):35-38,49
针对目前并条机用上罗拉胶辊轴承存在易缺油、芯轴磨损大、半成品条干质量不稳定等缺陷,系统分析了并条、细纱高精度牵伸免加油上罗拉胶辊轴承的结构、沟道粗糙度、润滑、游隙配合及钢珠材料等,提出影响上罗拉轴承使用寿命的相关要素,通过应用实践,得出高精度并条、细纱上罗拉轴承可显著改善半成品和成品质量,是产品质量升级的关键基础性部件.  相似文献   

5.
谢军 《纺织器材》2007,34(3):3-6
对SL1-6819型上罗拉轴承进行了径向游隙的计算,以便确定游隙的范围;分析了上罗拉轴承的结构和上罗拉轴承的游隙在实际使用状况下的存在形式及对轴承运转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影响成纱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精梳分离胶辊轴承套筒的改进精梳分离胶辊轴承套筒在生产中极易损坏,其主要原因是:轴承套筒与胶辊铁芯的轴向定位在运转中产生摩擦,造成轴承套筒前端口及胶辊铁芯的大端面磨损而使轴承套筒变短,铁芯大端面产生不规则磨损面。由于分离胶辊的工艺长度变短,运转中发生横...  相似文献   

7.
王洁  张东林 《纺织器材》2006,33(4):27-28,40
介绍上罗拉轴承套制胶辊后、磨砺胶辊时的注意事项,简要说明胶辊轴承的正确润滑方式,并推荐“免维护”润滑脂的使用及上罗拉轴承损坏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轴承在工业发展中是以零部件的形式存在的,在机器的运行中,基本上都会用到大大小小的轴承,那么对于在精度要求较高的轴承运转中,需要轴承的游隙较小,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轴承的功能。在对轴承的游隙进行调整阶段是在轴承的装配阶段,还有一道工序是对轴承进行顶紧工作,这些工作都是轴承的游隙进行的调整,对轴承游隙进行合理的调整,是需要用到一定的方式方法的,本文将针对轴承游隙的调整做出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王泉 《轻工设计》2012,(23):78-78
轴承在工业发展中楚以零部件的形式存在的,在机器的运行中,基本上都会用到大大小小的轴承,那么对于在精度要求较高的轴承运转中,需要轴承的游隙较小,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轴承的功能。在对轴承的游隙进行调整阶段是在轴承的装配阶段,还有一道工序是对轴承进行顶紧工作,这些工作都是轴承的游隙进行的调整,对轴承游隙进行合理的调整,是需要用到一定的方式方法的,本文将针对轴承游隙的调整做出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王金伟  赵丹  李倩 《纺织器材》2007,34(6):28-30
为了提高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以适应运转稳定可靠、寿命长、高速及其特殊环境下应用的要求,简单介绍了滚动轴承的结构及其产生游隙的原因及预紧力对轴承游隙的影响.通过对滚动轴承在运转中产生噪声、振动及损坏原因的分析,初步确定轴承游隙大小的变化是轴承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举例说明采用适当的预紧力可以保证轴承游隙大小的稳定性,提高轴的旋转精度及轴承使用寿命的结论.同时指出,在装配时,应使用机械压力表,对每个装入安装孔内的轴承预紧力进行校验,使其预紧力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期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洁  赵志军 《纺织器材》2004,31(3):26-28
分析上罗拉轴承的"游隙"与成纱质量的关系;说明上罗拉轴承影响成纱质量的关键因素是轴向窜动和偏心转动;提出理想的新型"等游隙"上罗拉轴承结构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细纱8cm~10cm机械波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消除细纱机8 cm~10 cm机械波,分析了胶辊造成此类机械波的原因,阐述了消除此类机械波的各项控制措施。指出:必须对购进的胶辊轴承与胶管进行严格检验;做好轴承铁芯表面清洁及轴承选用工作;要特别注重套制和二次压圆整形工作,采用新型锯齿环形槽外壳的胶辊轴承及新型立式套制胶辊机,提高胶辊套制质量;要正确掌握胶辊回磨量,保持磨胶辊机的良好状态,坚持精细磨砺;区分不同胶辊的性能与用途,科学掌握涂料配比,提高敷涂质量;加强日常性的维护与保养,提高胶辊运行的稳定性。认真细致地做好上述各项技术管理工作,可较好地消除胶辊造成的机械波,进一步提高成纱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胶辊是纺纱牵伸系统中极重要的部件,并条机、精梳机、粗纱机及细纱机都有牵伸胶辊。胶辊由外层橡胶和内层轴承或芯轴构成。胶辊制作包括压套胶辊、磨削胶辊、胶辊上涂料等工序。在胶辊制作过程中,磨削胶辊的跳动量检测非常关键,因为胶辊的跳动量直接影响纺纱质量。传统胶辊跳动量的检测方法常规方法在测量粗、细纱胶辊的跳动量时,固定住轴承中间的握持档,手动旋转胶辊,用百分表检测胶辊表面的跳动量。测量并条、精梳胶辊的跳动量时,固定住两端的轴套、手动旋转胶辊,用百  相似文献   

14.
焦贤炜 《纺织器材》2013,40(1):17-18
为适应锭子高速节能的要求,分析了锭子轴承与锭杆间径向游隙的关系,并从锭子结构上分析滚子轴承锭子在装配时产生的游隙和运转升温产生的游隙变量,说明该变量如何影响锭子运转性能,指出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影响游隙变量的因素;以HFD4200系列与HFD3200系列锭子轴承为例,分析锭子的结构应向适应高速、减少加油周期和延长使用寿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纺纱生产中胶辊胶圈缠绕、损伤和损坏的几率,阐述了胶辊胶圈局部或个别缠绕、损伤和损坏的原因,具体分析了胶辊缠绕的处理方式、胶辊轴承和罗拉轴承加油、牵伸卷绕部件清洗、车间胶辊胶圈更换方式对胶辊胶圈质量的影响及胶辊胶圈破损、破裂、划痕、划伤、龟裂、污染、损坏和缠绕的危害性.说明个别或局部胶辊胶圈的损伤、损坏是人为因素或管理因素造成的,是危害棉纱变异系数、棉纱疵点的主因,应重视纺纱车间的细节管理、制订标准化操作、集中更换或人工单锭处理缠绕胶辊,正确采用罗拉轴承的加油操作方法,合理车间规模单元,根据纺纱品种和生产环境制订牵伸卷绕部分的清洁次数,是减少胶辊胶圈损伤、损坏的重点,也是保证纺纱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以对开胶印机使用的轴承NNU4922-S-K-M-S为研究对象,基于接触力学理论,计算圆柱滚子轴承的静态载荷分布及刚度,分析了静态载荷分布及刚度与径向游隙、外加径向载荷的关系;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压印滚筒模型,分析圆柱滚子轴承静态刚度对压印滚筒挠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游隙的增大,最大负荷增大,轴承刚度减小,滚筒变形量增大,其结果是引起印刷压力下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棉纺细纱胶辊的使用管理,探讨了轴承和胶管进库验收与胶辊加工技术、胶辊使用管理方法、选用原则和周期管理及胶辊皮壳颜色管理,以满足高质量纺纱和适应现代纺纱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首先分析了影响滚动轴承径向游隙的因素,然后根据印刷要求,确定了胶印机滚筒滚动轴承的最佳工作游隙值,最后计算了不同印刷条件下该轴承的装配游隙。  相似文献   

19.
SYW659型胶辊内层为高分子材料,与胶辊轴承抱合力强,套差小(0.2mm)。介绍了SYW659型微套差胶辊的性能;分析了胶辊套差对胶辊硬度、胶辊弹性及胶辊表面粗糙度不匀率的影响?试验表明,胶辊套差小有利于胶辊硬度和弹性的稳定,SYW659型微套差胶辊套制方便,运转性能好,有利于成纱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胶辊轴颈是装配轴承的部位.胶辊经长时间运转使用后轴颈就会磨损,使轴颈和轴承的配合间隙增大,表现为轴与轴承孔在运转中产生相对滑动现象,同时也影响胶辊在机架上的水平度,给印刷品质量带来显著的影响.但此时若将轴颈磨损的胶辊作废品处理,也不合理.所以,在此本人针对胶辊轴径磨损的修复问题,介绍两种简单的修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