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胶原的酸膨胀与抑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H2SO4及HCOOH处理生皮胶原,了解胶原在酸性条件下的膨胀速度与程度。用去氨基胶原及甲基化胶原的酸膨胀研究,证明氨基阳电荷是酸膨胀的主要起因。在pH2.0±0.2时,一些磺化酚可以与氨基结合抑制酸膨胀,本研究中最好的抑制剂是磺化乙萘酚,烷基磺酸则不能抑制。  相似文献   

2.
胶原在部分酸碱介质下的膨胀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生皮胶原在酸性,碱性介质中的膨胀情况以及溶液的pH值的变化规律的测定,绘制出一系列的关系曲线图。发现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及酸(有机、无机)溶液的pH值随着时间的延长有一转折点。在平衡状态下,pH1-14这个范围内,生皮的膨胀情况的曲线形状与以前资料报导的有差异。同时,我们发现在不同的温度下胶原的膨胀有所不同。相同浓度不同的酸或碱溶液中,胶原的膨胀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对生皮胶原的膨胀机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通过对这些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对胶原的酸碱膨胀和感胶膨胀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理解,并对胶原的膨胀和抑制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而这些对在制革过程中如何抑制胶原的膨胀以及实现清洁化生产可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制革中一些物理化学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讨论了皮革制造中的三个理论问题,一是表面电荷与等电点(PI)之间差别,二是三价铬鞣液配制中公式的简单来源,三是生皮在碱液中膨胀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牦牛皮板厚实,裘皮加工时化料难以渗透导致皮板僵硬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将酸膨胀分散皮纤维和酸膨胀片皮应用于牦牛裘革制造的新方法.首先研究了六种酸膨胀方案对牦牛生皮膨胀和退膨胀的作用规律,优选出了NaCl-甲酸-硫酸的膨胀方案.并且考察了温度和时间对酸膨胀的影响.最后,对成革机械性能、柔软度和收缩温度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少量NaCl存在的条件下,通过用甲酸和硫酸对牦牛生皮进行适度膨胀,能够很好地去除纤维间质,利于片皮操作.从而促进皮化材料渗透,增加皮板柔软度,并且成革的物理机械性能不会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本文就影响成革的关键工序——从生皮到软化这一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进行探索,就我们实践中取得成功的具体做法,在此和大家进行讨论。 二、工艺分析 从生皮到软化的这一段工艺过程中,工业生产的要求是:在灰水车间除去生皮中的非胶原组份越彻底,皮纤维结构分离良好,则制成的皮革将会越软。而目前大量采用的湿法酶脱毛工艺一般都先浸碱,使生皮膨胀,然后进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酸、酸 -盐、碱、碱 -盐体系中生皮的膨胀和胶原降解 ,得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了不膨胀浸灰概念 ,为浸灰工艺的革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西部皮革》2012,(24):40
◆HTR-2501特点:专用的复合生物制剂。无公害,无污染,脱毛速度快。用途:用于猪、牛、羊的无公害,无污染的专用脱毛材料。取代传统的硫化碱石灰脱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质量标准:浅棕黄色粉末,pH10~11,固含量(%)97±2◆HTR-2502特点:松散纤维,松散毛根,取代石灰,硫化碱用于生皮膨胀。消除制革污泥的产生,制革水场污泥量可减少90%以上,用水量减少40%~50%。用途:取代传统的石灰,硫化碱用于生皮的膨胀。质量标准:外观白色稠状液pH12~13,固含量(%)47±2◆HTR-2503特点:松散纤维,松散毛根,取代石灰,硫化碱用于生皮膨胀。  相似文献   

9.
胶原(又称生胶蛋白质)是生皮中的主要蛋白质,约占生皮纤维蛋白质总量的98%。生皮的纤维构造和理化性质主要取决于胶原。胶原的两性及等电点是它一项重要的电化学性质,了解这一性质,对于控制制革过程、选择加工材料、探讨反应机理以及掌握制品表面电荷的变化规律是颇有助益的。  相似文献   

10.
《西部皮革》2012,(10):10
◆HTR-2501特点:专用的复合生物制剂。无公害,无污染,脱毛速度快。用途:用于猪、牛、羊的无公害,无污染的专用脱毛材料。取代传统的硫化碱石灰脱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质量标准:浅棕黄色粉末,pH10~11,固含量(%)97±2◆HTR-2502特点:松散纤维,松散毛根,取代石灰,硫化碱用于生皮膨胀。消除制革污泥的产生,制革水场污泥量可减少90%以上,用水量减少40%~50%。用途:取代传统的石灰,硫化碱用于生皮的膨胀。  相似文献   

11.
胶原-聚乙烯醇水凝胶溶胀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化学改性的含羧基的聚乙烯醇、胶原为原料,经物理交联,即反复冻融法制备了胶原-聚乙烯醇水凝胶。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的胶原-聚乙烯醇水凝胶的溶胀动力学、pH敏感性及pH溶胀-消胀特性,并利用数学方程拟合的方法计算其平衡溶胀比,尽量减少了因样品溶胀不足或测量误差导致平衡溶胀比估算的不准确性,使所得数据更加科学准确。结果显示:制备的胶原-聚乙烯醇水凝胶具有很快的溶胀速率,如胶原含量为9.09%的4号水凝胶可在100min内达到90%的平衡溶胀率,且随着胶原含量的增加,溶胀速率随之加快;电解质可降低其平衡溶胀比;有一定的pH敏感性和pH溶胀-消胀特性,胶原含量的增加可使水凝胶的pH溶胀-消胀特性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人工养殖的鲟鱼鱼皮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比较乳酸、柠檬酸、乙酸对酶法提取鲟鱼皮胶原多肽的影响,并考察了酸溶胀浓度、溶胀固液比、溶胀时间及溶胀温度对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对提取鲟鱼皮胶原蛋白肽的酸处理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溶胀酸为乳酸,在质量浓度为3%,溶胀固液比为1∶5,溶胀时间为2h,溶胀温度为30℃的条件下,鲟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水解度为43.58%,短肽得率为55.84%,水解度比不经酸溶胀的要高出23.08%。  相似文献   

13.
将用常规工艺浸水、酶脱毛的小牛皮,分别用不同用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钠、T-02膨胀剂进行碱膨胀,测定碱膨胀不同时间,裸皮的膨胀率和膨胀液中总蛋白、蛋白多糖、羟脯氨酸的含量和脱碱后裸皮进行组织切片后的显微镜观察图。结果表明:T-02膨胀剂处理后的规律与氢氧化钙处理后的规律相同,因此T-02膨胀剂一种可以代替氢氧化钙的清洁化材料。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二十烷基苯磺酸钠(SDBS),溴化十六烷基吡啶翁(CPB)和Igepal CA-720等表面活性剂与胶原(来源于牛跟腱)间的相互作用,发现了不同的反应条件下,上述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等温线,得到了适当条件下的吸附等温线,同时发现在等电条件下等温线呈对数关系,Igepal没有吸附,表面活性剂与胶原的作瓿 其质量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变化取决于反应条件,即pH值和反应溶液中的离子强度,胶原的膨胀程度(am)被用来描述这种变化,在pH3.0,无SDBS存在且在低的离子强度下,胶原得到了大的膨胀;加入SDBS将会导致强烈的消肿作用,并且当胶原对SDBS的结合量达到1mmol/g时,am的值将不再随SDBS结合量的进一步增加而变化,在高的离子强度下,am与SDBS的平衡吸附量无关,在等电条件下am的变化明显小于在酸性条件下的变化,两种条件下am具有相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鲍士宝  王璋  许时婴 《食品科学》2009,30(10):101-105
研究了醋酸溶液溶胀鮰鱼鱼皮对鱼皮中胶原提取率的影响,发现先用0.5mol/L 醋酸溶胀鱼皮6h,再经组织捣碎机打浆后用稀醋酸溶解,最后用碱液中和沉淀得到粗胶原,胶原提取率可以达到92%,提取工艺简单,提取率高,耗时短。采用五种蛋白酶对提取的粗胶原进行水解以除去其中的杂蛋白,其中胰蛋白酶效果较好,除杂率为60% 以上。研究了水洗法对粗胶原的脱盐效果,所提取胶原的SDS-PAGE 显示其α链没有在提取过程中发生降解,胶原的圆二色光谱与X- 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提取胶原基本保持了完整的三股螺旋结构,没有发生变性。  相似文献   

16.
胶原水解产物-羧甲基纤维素聚电解质络合物的溶胀性和可塑性是对其应用来说十分.其中,这种材料的溶胀性除受到溶液pH值、离子强度、反离子种类的影响外,还受到材料本身交联网络密度的影响;成膜的可塑性则主要受其成分的影响。本论文主要讨论反应条件和络合稳定化方式对胶原水解产物一羧甲基纤维素聚电解质络合物的溶胀性及其成膜的可塑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二十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翁(CPB)表面活性剂同胶原纤维(BAT)的反应。在酸性环境(pH=3)和等电点条件(CrBATpH=6.5,SBAT PH=4)决定了吸附作用等温线。同时,研究了底物的膨胀变化(用αm表示膨胀度)。已经证实了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铬鞣和植物鞣胶原的吸收。发现SDBS对CrBAT的吸收与反应的pH值无关而取决于铬进一步吸收的活性位置的含量。在酸性区域,结合SDBS不使CrBAT纤维膨胀,而CrBAT在等电点条件下存在较轻微的膨胀。CPB与CrBAT的结合量较小,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CPB在pH=6.5时的吸收实际与其对未鞣 的BAT的吸收相同。靠SBAT在高pH值下的稳定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对SBAT的吸收要在pH=4时有效。预测SBDS的吸收更低,但等温线是S形相对于c.m.c.SDBS有一个滞后的段。CPB-SBAT和SDBS-BAT反应,当CPB对BAT吸收时纤维会发生轻微的膨胀。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亲水胶体对牛皮胶原蛋白肠衣膜性能的影响,首先以软木纤维素为代表,研究其添加量对胶原蛋白肠衣膜机械性能、溶胀率、水接触角、变性温度等方面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分别添加7种亲水胶体(软木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竹纤维素、魔芋胶、瓜尔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海藻酸丙二醇酯)对肠衣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软木纤维素的添加可使肠衣膜的湿抗拉强度明显增加,溶胀率下降,热收缩率略微降低,热稳定性提升;但当纤维素加入量过高时,肠衣膜的透明度较差,故综合得到软木纤维素的最佳添加量为0.5%(g/g牛皮干基重)。加入海藻酸丙二醇酯肠衣膜的干断裂延伸率最小,约为9%;加入魔芋胶肠衣膜的透明度达到最大值,为35;加入瓜尔胶和魔芋胶的肠衣膜具有最低的热收缩率,约30%。加入微晶纤维素肠衣膜的机械性能、溶胀率、热收缩率及透明度均优于软木纤维素和竹纤维素;FTIR光谱结果表明,7种亲水胶体不会对肠衣膜的化学键产生显著影响。通过添加相应的亲水胶体可获得对牛皮胶原蛋白肠衣膜特定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