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论高等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主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基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和人类知识的新的经济形态(即知识经济)显现强大的生机以及我国包括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在内的各方面改革的深入进行,许多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受到挑战与考验。其中,由于大学生和大学教师是高等学校的主体、高等教育活动过程的主要因素,所以研究新形势下我们究竟应当确立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学生观和教师观,既有理论上澄清的必要性,也有现实上亟待解决的迫切性。本文拟就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主体这两个观点进行探讨。一、关于以学生为本的观点在高等学校里,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总体化、综合化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美国阿波罗登月总指挥韦伯曾经说过:阿波罗计划中没有一项新发明的技术,都是现成的技术,关键在于综合。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也是科学技术综合化趋势的表现。大学教育要适应这种“综合”,基础课教学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也要实现这种“综合”。在物理实验多层次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我们作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尝试。一、提炼教学内容,加强综合训练在学校人才培养中教学内容决定着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形成。而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联系着的统一体,素质离不开知识作基础,知识通过内化、升华成为能… 相似文献
6.
7.
在密执安大学时期,杜威曾参与和领导了该校哲学系的课程改革,此间提出了其大学课程观.他认为,大学教育须为人之自由和人性完满服务,为达到这个目的,在课程上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成为哲学家;他把新课程分基础、中间和高级三个层次,扩充了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前沿性的课程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他主张按层次、分课程地采用讲座、习明纳和实验室的教学方法.杜威关于学术性课程与实用性课程的统一思想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学生眼中的大学教育,研究者引导大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围绕大学是(像)什么、大学教学是(像)什么、大学教师是(像)什么、大学生是(像)什么,创作隐喻,提出自己关于大学的认识。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创作的隐喻主要关注大学的人才培养和个体发展功能,大学生活的自由和迷茫,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等。同时,也反映出大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标准化生产,课程内容枯燥、脱离实际,教师工作繁重、缺乏与学生交流,忽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本研究有利于学生反思自身所经历的大学教育;有利于大学行政人员了解学生对大学的相关认识,并将其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参考;也有利于拓展教育领域中的隐喻研究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刍论清末大学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大学教育理念是高级专门教育,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通才教育。当时大学本科阶段的课程是专门和精深的。这种高级专门教育理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高等学堂的奠基、自救图强对专门人才的亟需和发达国家大学教育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时代的大学文化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带来民族文化危机意识 ,弱势民族文化的根本危险在于失去了本土自觉之后的历史健忘症和文化软骨病。在全球化时代 ,大学的文化使命在于 :进行自觉的文化反思和文化批判 ,建构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新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简要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情况后,就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观。本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应改变“狭义”的就业观,树立“广义”的就业观;改变“一次选择定终身”的择业观,树立动态的“终身”择业观;改变“选择工作岗位”的观念,树立“创造工作岗位”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教师学术型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师的流动形式多种多样,大学教师流动的原因不乏金钱、职位、权力的诱惑。但是学术型流动的确存在,它发生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大学教师为了“学术”而不是为了“人生”而流动,主要原因是源院校的学术风气不及目标院校的学术风气,表现形式一般为由低向高和由高向低两种学术型流动,其实质体现了学术自由,它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但不会造成大学教师的震荡不安或抑制学术发展。它的实现有赖于内部制度的认同和外部制度的完善。本文试图为之正名和辩护,引起政府官员和高校领导注意。 相似文献
14.
15.
16.
论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双重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呈现地域性、内向性、垄断性和流失型的特点。因此,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必然地承担着“由不完全精英化向不完全大众化初期过渡”和“由不完全大众化向完全大众化与精英教育相结合过渡”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17.
韩愈(公元768-公元824)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尤其《师说》中的教师思想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韩愈《师说》中“传道”思想的文化分析,探究大学教师在我国当代社会文化转型、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信息化时代所应肩负的文化建构使命。 相似文献
18.
19.
大学内部权力结构及其调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大学内部权力结构经历了从一元结构向二元结构和多元有机结构演进的历程。当前我国大学内部权力结构的特征是行政权力膨胀 ,学术权力式微 ,学生权力缺失。与此相应 ,规范行政权力 ,加强学术权力和提升学生权力应成为我国大学内部权力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回顾了竺可桢的办学思想与实践,即注意罗致一流的教授、大学的使命是培养领袖人才、重视科学研究、不盲从、不附和、不武断的求是精神,阐述了春办学思想与实践对目前大学教授制度、样长的选拔与任用、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