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沉积岩(物)与沉积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沉积岩的岩性特征(颜色、岩石类型、岩石结构、粘土矿物、岩相组合)的分析研究,结合沉积相在测井和地震剖面上的响应特征,确认了保山气田羊邑组二段一三段的微相类型。研究认为:该区主要发育了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前缘席状砂、河口坝等微相,以及浅湖亚相中的浅湖泥和浅湖漫流席状砂。并详细剖析了各骨架微相的沉积特征,指出了发育在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前缘席状砂为该区最有利的储集砂体,为保山气田储层评价奠定了可靠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保山盆地为滇西的一个具西断东超箕状断陷结构的新近系小型盆地。为搞清区内保山气田的沉积特征,指导该区油气勘探工作,结合沉积岩(物)与沉积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对沉积岩的岩性特征(颜色、岩石类型、岩石结构、黏土矿物、岩相组合)的分析研究,借助于沉积相在测井和地震剖面上的显著特征,研究并划分了保山气田新近系上新统羊邑组二-三段的沉积微相类型。结果表明,在该研究区主要发育了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前缘席状砂、河口坝等沉积微相类型,以及浅湖亚相中的浅湖泥和浅湖漫流席状砂沉积微相。剖析各类骨架微相的沉积特征后指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前缘席状砂为该区最有利的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3.
八面河油田北区、广北区沙河街组主要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有前三角洲湖相泥岩、远砂坝、河口砂坝、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支流间湾、分流间湾、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滨浅湖滩砂、粒屑滩、滨浅湖砂坝、滨浅湖泥岩等微相类型,本文重点对北区、广北区沙三段、沙四段沉积微相的展布与演化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4.
苏北盆地3种退积型三角洲沉积体系及砂体储集性能对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苏北盆地由一系列小型断陷组成,不同部位发育了不同类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在湖盆扩张期发育的退积型三角洲沉积体系中,扇三角洲坡降大、近物源,碎屑流沉积发育,颗粒粗、磨圆度低、分选差,前缘相中一般缺少河口坝和远砂坝微相,平原水道物性差,一般不是有效储集层,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席状砂是重要的储集体;辫状三角洲坡降中等,平原亚相以辫状河道发育为特征,前三角洲亚相发育水下滑塌重力流和浊流,分流河口砂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滚动勘探的重点层位,但浊积岩和水下滑塌重力流水道砂体也是重要储集体;正常河流三角洲坡降较缓,岩性细,分选好,与滨浅湖相伴生,生物碎屑灰岩、滩坝和分流河口砂坝厚度大,位于沉积序列的上部,是最有利的储集层。图7表1参6  相似文献   

5.
地震相分析在塔河地区三叠系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以塔河地区三叠系中油组为例,通过地震相分析,探讨了不同地震相相应的沉积特征,认为中-强振幅连续反射地震相主要是辫状三角洲平原的沉积特征响应,中等振幅断续反射地震相主要是辫状三角洲前缘的沉积特征响应,弱-空白反射地震相多代表以泥岩沉积为主的滨浅湖(或间湾)相,在此基础上确定沉积相带的展布,结合构造背景,指出岩性圈闭可能发育的主要地带.   相似文献   

6.
保山盆地为滇西的一个具西断东超箕状断陷结构的新近系小型盆地。为搞清区内保山气田的沉积特征,指导该区油气勘探工作,结合沉积岩(物)与沉积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对沉积岩的岩性特征(颜色、岩石类型、岩石结构、黏土矿物、岩相组合)的分析研究,借助于沉积相在测井和地震剖面上的显著特征,研究并划分了保山气田新近系上新统羊邑组二-三段的沉积微相类型。结果表明,在该研究区主要发育了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前缘席状砂、河口坝等沉积微相类型,以及浅湖亚相中的浅湖泥和浅湖漫流席状砂沉积微相。剖析各类骨架微相的沉积特征后指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前缘席状砂为该区最有利的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7.
针对古城油田泌123和泌124区块核三段Ⅳ砂组聚合物窜流严重,注采结构调整难度大的特点,基于岩心、测井、粒度等资料识别沉积相标志,对其沉积微相进行精细研究.研究区核三段Ⅳ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河口坝、远砂坝、河道侧翼和浅湖7种沉积微相.在湖平面上升时期物源供给充足,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在研究区分布范围明显减小,三角洲前缘中心部位发育叠置的主河道砂体组合、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砂体组合,向湖方向逐渐变为叠置的河口坝—远砂坝砂体组合;在三角洲前缘末端,沉积微相垂向上主要表现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微相的正韵律构成的退积序列.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河道侧翼微相砂体储层物性较好,前缘席状砂和远砂坝微相砂体厚度较小,储层物性较差,水下分流间湾和浅湖微相砂体不发育.  相似文献   

8.
留西油田沙三上亚段沉积微相与含油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各种相标志,对研究区的沉积相进行了详细划分,分析认为留西油田沙三上亚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滨浅湖沉积体系。辩状河三角洲发育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个亚相;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辫状河道和漫滩2种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远砂坝3个微相。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沉积微相与含油性的关系,沉积微相控制着砂体的展布和储层物性,各种微相的分布与配置有利于油气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由于对青东5块沙四段上亚段沉积类型及储层发育主控因素认识不清,制约了研究区储层精细预测和投产方案制定。根据岩性、电性和古生物等特征,将青东5块沙四段上亚段划分为3个砂组。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和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运用地质相、测井相和地震相分析,认为青东5块沙四段上亚段沉积类型为扇三角洲相,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扇三角洲亚相,扇三角洲平原亚相不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微相和前扇三角洲亚相中的碎屑岩滩、坝微相和碳酸盐岩滩微相为主要储层发育区;其中,水下分流河道主河道中游和下游、河口坝及滨浅湖滩坝为有利储层发育区。青东5块沙四段上亚段储层发育主要受同生断层和沉积微相控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各种沉积体的岩性、结构、沉积构造、沉积序列和电性特征,划分了苏北盆地码头庄油田阜一段、阜二段沉积相;根据滩和坝在剖面、平面以及岩性上所呈现的特征,划分了滩和坝的类型,建立了各种相的沉积模式,分析了沉积模型的演化历史。据此指出:阜一段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至下而上发育前缘席状砂、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和水下天然堤微相,呈现出三角洲进积的特点,三角洲前缘亚相在阜一段沉积末期消失;阜二段发育滨浅湖亚相沉积,分为生物滩、鲕粒滩、灰质滩、浅湖砂坝和滨浅湖泥微相,有开阔浅湖砂坝和水下隆起区碳酸盐岩滩2种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西部S盆地T凹陷的剖面地震相分析,并根据内部反射结构和外部几何形态,将该凹分为席状反射相,席状披覆反射相,楔状发散反射相,空白反射相,叠瓦状反射相,杂乱反射相,叠瓦状反射相和前积反相等,并绘制了J3组地震相平面分布图。  相似文献   

12.
明确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和水下分流河道的组合关系及发育模式对河控三角洲前缘砂体内部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至关重要。以现代三角洲研究和沉积模式为指导,利用永安镇油田永3-1断块区岩心、录井、测井、生产动态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沙二段5—6砂层组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根据各井所处位置不同和测井曲线形态差异,将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垂向沉积模式划分为单一水下分流河道、上河下坝、上坝下河、孤立式河口坝和叠加式河口坝5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以沉积模式为指导,对研究区沙二段5砂层组2小层进行了精细沉积微相构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东部主要发育单一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中部以上河下坝为主,西部为河口坝发育区。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野外剖面和钻井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和镜下微相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大宛齐油田上第三系康村组是一套以低弯度河注入极浅水湖泊形成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大宛齐油区识别出了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个亚相并从中进一步划分出了8种微相,查明了康村组岩性由不同粒级的岩屑砂岩的组成,分流河道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砂坝砂体是油气的主要储集层,储层在纵向上多期叠置、在横向上频繁迁移、尖灭和连续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是实施早期内部分层注水的一个多砂层油田.二十年来,发展了一套分层开采工艺技术,积累了大量的分层动态资料.通过开发实践,发现陆源砂岩油层的油水运动特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沉积成因所控制的砂体特征.因此,通过对砂岩储油层进行逐层的细分沉积相研究,不仅可以加深认识和预测油层的原始地质特征,而且还可能预测和加深认识注水开发中的油水运动特点.这对合理制定开发措施,提高砂岩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双河油田核桃园组第三段扇三角洲具有陆架型扇三角洲的特点,单层呈正韵律而总体呈现反旋回的地层层序。这种层序既不是典型的河道沉积(正粒序)也不是典型的河口坝沉积(反粒序),它是在湖底坡降较缓的陆架型扇三角洲条件下,由河道进入湖盆的轴向射流所形成的沉积体。轴向射流的水流能量和速度沿着轴向向前方和两侧逐步衰减,所携带的沉积物的粒度随着水流能量的减弱而变细,沉积物的厚度变薄,逐步由水下分流河道演变成为一个坝状堆积物,形成分流河口的河口坝沉积。河口坝前缘沉积物连片,形成席状砂。河口坝实际上是河流入湖后形成的以河口坝为主的一系列微相组成的复合体,主要包括坝核、坝侧缘、坝边缘、坝前缘、席状砂和坝间6个微相类型。河道的主流线或河道的位置发生迁移时,导致砂坝垂向加高并产生横向迁移,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地层层序样式。  相似文献   

16.
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通过岩石相和测井相分析,结合岩石结构特征及相序等,对泌阳凹陷毕店地区核三段Ⅵ-Ⅶ油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泌阳凹陷毕店地区核三段Ⅵ-Ⅶ油组位于多物源交汇区,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及水下重力流四种沉积体系,进一步分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浅湖和中深湖等六个亚相。为了区分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前缘微相,将三角洲前缘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三角洲分支间湾、远砂坝四种微相;扇三角洲前缘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前缘砂、扇三角洲分支间湾及席状砂四种微相。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南部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砂体较厚;往深凹陷方向,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远砂坝、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等微相,砂体厚度减薄。在垂向上以退积沉积为主,Ⅶ油组砂体比Ⅵ油组砂体的分布范围更广。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远砂坝,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前缘砂、席状砂及水下重力流砂体的物性好,是该区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7.
松辽湖盆白垩纪沉积相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辽盆地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是白垩纪亚洲古陆上最大湖盆之一。盆地基底由古生代和前古生代变质岩及岩浆岩组成。三叠纪处于剥蚀夷平状态,没有沉积。侏罗纪形成许多分隔的断陷盆地,充填了火山岩及含煤建造。白垩纪早中期,盆地由断陷逐渐转变成坳陷,沉积物厚达4000—5000米(表1)。白垩纪晚期至新生代盆地逐渐萎缩,形成今日之平原地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针对蠡县斜坡提出了以岩性-地层油藏为主的精细勘探目标,这对沉积相的精细划分和重新认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岩心、录井及测井资料,精细刻画了蠡县斜坡沙三上亚段和沙一下亚段的沉积特征,并确定了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在沙三上亚段沉积期,辫状河道和辫状河泛滥平原较发育;在沙一下亚段沉积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滩坝较发育。对研究区有利储集砂体物性的统计表明,储集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辫状河河道砂体、滨浅湖滩坝砂体、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在沙三上亚段沉积期,研究区中部的同口镇和辛桥村-旧城村一带发育紧邻泛滥平原泥质烃源岩的辫状河河道沉积,为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有利地区;在沙一下亚段沉积期,研究区旧城村-西柳村一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滩坝沉积,为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潜力区。  相似文献   

19.
致密砂岩气是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具备形成大面积致密砂岩气藏的地质条件。 针对沙河子组发育于断陷盆地,具有物源近、相变快及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初步形成了层序研究定前景、源岩研究定潜力、储层研究定品质、综合研究定区带、甜点研究定井位的致密气地质甜点综合评价思路。研究认为:安达地区为首选有利区,埋藏相对较浅的 Sq3 和 Sq4 的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等相带是好储层发育区。结合精细地震解释及叠前反演,在安达地区预测甜点体 12 个,有效指导了勘探部署,实现了沙河子组致密气的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20.
从岩心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了准噶尔盆地Z1井区J1s2储层的沉积微相展布.认为J1s22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多期叠加的分流河道微相沉积.J1s21下部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微相沉积、上部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沉积。Z1井位于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微相沉积区,有利于形成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