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济阳坳陷构造体制转换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立国 《岩性油气藏》2009,21(1):72-74,98
研究了济阳坳陷中、新生代构造体制转换时期的断裂组合特征,并对济阳坳陷构造体制转换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中、新生代盆地演化主要受控于欧亚构造域的板块拼接挤压以及滨太平洋构造域和郯庐断裂带的活动2种动力学背景,郯庐断裂在中生代末一新生代初由左旋到右旋的转变是济阳坳陷中、新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的最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济阳坳陷青东凹陷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东凹陷构造特征复杂,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过程不清,严重制约了该区石油地质条件研究的深入。综合钻井、地震资料对青东凹陷的边界类型及构造格局进行了分析,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对其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青东凹陷是在郯庐断裂带控制下形成的新生代走滑拉分断陷盆地,具有三断一超的边界特征;凹陷内部断裂构造具有强烈的走滑特征,雁列式、花状构造发育;构造格局表现为南北向垒堑相间、东西向东断西超的箕状特征;凹陷新生代的构造演化经历初始裂陷、强烈断陷、继承发展、抬升剥蚀和整体拗陷5个阶段,其中强烈断陷阶段是青东凹陷的构造定型期,控制了凹陷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3.
渤海湾盆地构造及沉积演化探讨——以济阳坳陷为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对渤海湾盆地地层分布和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构造及沉积发育过程与郯庐断裂带有着密切联系。地史上郯庐断裂带发生过多次构造运动,既有过左旋也有过右旋,对盆地构造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其中,印支运动主要表现为挤压褶皱;燕山运动Ⅰ、Ⅱ幕主要表现为右旋剪切走滑;燕山运动Ⅲ幕主要表现为左旋剪切走滑,喜马拉雅运动主要表现为右旋剪切走滑及拉张块断。最后得出盆地新生代早期形成的构造格局受到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盆地内的凸起或凹陷都是在褶皱基础上经断层改造形成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4.
济阳坳陷东部走滑构造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资料表明济阳坳陷东部存在走滑断层。依据切割深度将其分为深层次和浅层次两种,并分别论述了它们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引入脆性层次走滑断层单剪模式,从理论上分析了该区走滑断层形成的应力机制及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济阳坳陷东部走滑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走滑构造的研究程度,将济阳坳陷东部作为一个整体,应用构造解析方法,研究其走滑构造的形态、分类、组合形式及形成期次并探讨了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东部走滑断层分深层次和浅层次2种。深层次断层剖面上呈花状构造和复式Y字形,平面上具有主位移带,并有伴生构造;浅层次断层剖面上呈阶梯状,平面上无主位移带,呈雁列状,伴有半背斜。走滑断层的形成主要受控于郯庐断裂的活动,主要形成时期为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现今断层是在2期应力场机制下逐步发育演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钻井、三维地震等资料,通过断裂活动性分析、洼陷构造演化过程恢复等方法,对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孤北洼陷构造演化特征及其控制下的勘探"黄金带"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郯庐断裂走滑运动应力场影响,孤北洼陷东、西边界断层活动的差异控制了洼陷演化的阶段性和勘探"黄金带"的分布;东边界五号桩断层活动早、持续时间长,控制东次洼2期成藏,发育孔店组、沙四段和沙三段3个勘探"黄金带";西边界埕东断层活动晚、强度大,控制西次洼1期成藏,发育沙三段1个勘探"黄金带"。  相似文献   

7.
济阳坳陷正反转构造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典型地震剖面解释及钻井资料分析,认为济阳坳陷早第三纪末沿北西西向断层多处发生过正反转活动;渐新世末由郯庐断裂左行走滑活动形成的右旋压扭应力场控制了反转构造的形成;断层后期正反转特征与其前期拉张特征间存在有机的联系,文章还对正反转构造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近系披覆构造油藏是沾化凹陷凸起带主要的油藏类型,但不同凸起带新近系披覆构造的含油气性相差甚远。综合钻井和地球物理等资料,通过区域地质力学分析、断裂旋扭特征分析以及油气藏解剖等,对沾化凹陷凸起带旋扭运动及其与新近系油气聚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新近纪郯庐断裂带右旋走滑和北东—南西向区域弱挤压应力场的影响,沾化凹陷凸起带具有顺时针方向旋扭运动的特征。在旋扭运动作用下,凸起带左侧断层(以北为参考的顺时针方向)呈扭张性质,形成新近系油气纵向优势运移通道和油气富集区带;凸起带右侧断层呈扭压性质,不利于油气纵向输导。左侧断层(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发育的凸起带新近系披覆构造易于形成规模油气藏,左侧断层控藏区是下步研究区新近系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9.
济阳坳陷低位古潜山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济阳坳陷富台油田位于埕南陡坡带下降盘二台阶上,具有“坡下山”的成藏特点。研究发现,在二台阶潜山带上发育2种古潜山类型,即以“两洼之古梁”为背景的古梁低位古潜山和发育于生油洼陷中心的隐伏低位古潜山。前者其上被新生界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四段所覆盖,古潜山顶部以石炭一二叠系为盖层,古潜山主体以奥陶系、寒武系为储层,以前震旦系片麻岩为基底。形成多层古潜山内幕块状油气藏;后者以新生界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底部和奥陶系顶部之间的不整合面为盖层,以寒武系、奥陶系为主要储层,形成新生古储古潜山内幕油气藏。其中,寒武系是近期发现的区域性新高产含油层系。据此认为,在济阳坳陷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一侧寻找类似的古潜山油气藏将取得一定的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10.
渤中坳陷断裂构造特征与油气运聚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中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中心部位 ,是渤海湾盆地地质结构、构造演化和盆地充填都比较独特的地区。本文从该地区的构造演化入手 ,详细探讨了渤中坳陷断裂构造的独特特征及其对本地区油气运聚的影响 ,认为坳陷内主要断裂的长期活动控制了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 ,促进了油气的垂向运移 ,形成了丰富的圈闭类型 ,并且对油气的保存条件也有一定的影响。总的来说 ,断裂带是渤中坳陷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11.
辽河西部凹陷新生代断裂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揭示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新生代断裂构造与油气关系,运用油区构造解析理论对西部凹陷新生代断裂构造发育及演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以沙三段中下部大套泥岩为界,西部凹陷形成了上下叠加的2个断裂系统,主要发育长寿型、早衰型和后生型3种类型断层和张性正断层、走滑断层、走滑正断层和走滑逆断层4类不同性质断层。断裂活动控制了西部凹陷烃源岩的分布与演化、油气的运聚以及圈闭形成:断陷期是主要的烃源岩形成期,持续沉降有利于烃源岩演化;伸展变形阶段形成的下部断裂系统有利于油气的聚集,走滑变形阶段发育的上部断裂系统有利于油气的运移;构造活动强烈期是圈闭主要形成期,在沙四段—沙三段沉积早期及东营组沉积晚期形成两期主体圈闭。根据断裂发育特征和演化过程,指出双西隐伏走滑断层带和台安—大洼断层带的海外河以南部分是有利勘探区。图6参17  相似文献   

12.
大民屯凹陷隐蔽型潜山成藏条件与勘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民屯凹陷隐蔽型潜山是低平或负向形态的元古宇或太古宇基底潜山,中生界、古近系房身泡组或沙四段的非渗透层对不整合面形成封闭,在多期构造运动改造、风化剥蚀作用下,具有多种较好的储集岩性和多期发育的裂缝型储集层,潜山内幕层状地层或层状岩性组合与微幅度断层一起构成潜山内幕圈闭,来自各生油洼陷的油气首先沿连通油源的深大断裂垂向运移,之后沿不整合面长距离侧向运移至隐蔽型潜山圈闭,形成潜山油藏。大民屯凹陷元古宇隐蔽型潜山勘探已见到良好效果,发现了安福屯、平安堡、东胜堡西等一系列隐蔽型潜山油藏。由于形态和成藏条件的隐蔽性,隐蔽型潜山很难被发现,但其特征决定其在各个凹陷广泛分布,勘探空间十分广阔,在进一步加强分布规律、成藏机制、勘探方法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有望为老油区潜山勘探开拓新领域。图9参18  相似文献   

13.
对辽河西部凹陷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和砂岩孔隙度的变化关系研究指出: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和砂岩孔隙度呈现5种相关关系,即正相关关系、负相关关系、二次函数相关关系、不相关关系和杂乱相关关系,并探讨了不同相关关系的分布,其中二次函数相关关系是研究区发育最多的一种。并且这5种相关关系和层位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越是靠下的层位溶解作用相对越强、越复杂,碳酸盐岩含量和砂岩孔隙度关系也就越复杂,不相关关系主要分布在东营组和沙一段,二次函数相关关系主要分布在沙一段和沙二段,负相关关系主要分布在沙三段,杂乱相关关系主要分布在沙四段。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5种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构造演化、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辽河齐家潜山油气藏特征研究及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齐家潜山储层岩性和物性等进行综合研究,并从构造运动、运移通道、生储盖配置等方面分析了潜山成藏条件:剧烈的构造运动控制了潜山的演化形成,为油气藏提供了良好场所;断层和不整合面为油气运移提供条件;圈闭与油气运移的时空配置关系,决定了能否聚集油气;良好的盖层使潜山圈闭聚集成藏。研究认为齐家潜山是倒装式成藏模式,并预测了潜山油气圈闭有利区为齐古6井区和齐2-12-14井区,对下一步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辽河西部凹陷船舱式油气运聚系统特征初探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发育2套区域性异常流体超压封盖层,将凹陷分隔成上、中、下3层各自独立的层状流体封存系统。因超压封盖层深度较固定,不随层位变化,将其称为“船舱式流体封存系统”。下舱的顶板深2900~3300m,是形成最早、演化程度最高的油气发生器,生成的油气最丰富,大部分已向上运移到中舱和上舱;中舱深度为1200~2900m,具有广泛分布的高孔渗优质储集层和良好的超压封盖层,并发育良好的圈闭,最有利于油气成藏;上舱为1200m以浅,是开放式油气赋存系统,其边缘开启带处于湖盆岸线附近,是上、中、下3层舱泄漏油气的共同排放带,油气来源丰富,成为稠油富集带。西部凹陷应加强中舱的勘探,在继续加强构造油气藏勘探的同时,应以寻找岩性等隐蔽油气藏为主;在上舱,应注重寻找浅层气和稠油;下舱勘探以寻找各凹陷的低潜山油藏为主。  相似文献   

16.
古潜山储层是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天然裂缝发育的非均质性是影响古潜山储层油气富集和单井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相似野外露头、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分析,对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古潜山储层天然裂缝类型和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影响古潜山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古潜山储层天然裂缝按照地质成因可以划分为构造裂缝、风化裂缝和溶蚀裂缝。构造裂缝是天然裂缝的主要类型,其发育的优势方位为NNE-SSW向。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表明古潜山储层中发育有矿物晶间缝、解理缝、裂纹缝和破碎缝。其中矿物破碎缝的开度和规模较大,开度通常分布在20~40μm,规模不受矿物颗粒的限制。古潜山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的非均质性主要受构造运动、岩性和成岩作用的控制。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是天然裂缝形成的主要时期;古潜山储层变质岩中的花岗岩类、碳酸盐岩中的白云岩以及火山岩中的中酸性岩石为天然裂缝发育的优势岩性;成岩作用中表生风化作用、溶蚀作用和变质作用是天然裂缝发育的建设性作用,而充填作用和交代蚀变作用属于破坏性作用。研究成果为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古潜山储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  相似文献   

17.
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油气藏地球化学和盆地模拟技术,以盆地演化和流体输导格架为成藏背景,以烃源岩演化和分布规律为基础,以能量场演化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和运动学过程为核心,探讨了辽河坳陷西部凹陷低熟油的成藏机制与分布规律。该区低熟油藏以近源分布为主,低熟烃源岩受特定的构造演化样式、沉积环境及沉积母质的多重控制。超压不甚发育,但凹陷沉降-沉积演化史与温压场演化史、低熟烃源岩生烃排烃史和低熟油充注史存在良好的匹配关系。有效烃源岩分布、能量场演化、流体输导格架及其控制的流体流动样式作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共同决定了西部凹陷低熟油藏源控、常压、近距离聚集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刘汉之 《特种油气藏》2010,17(1):20-23,28
依据研究区的基本地质特征,运用变质岩潜山成藏特征分析方法分析茨榆坨地区变质岩潜山成藏条件,认为构造与储层是控制油气成藏的要因。首次采用变质岩潜山顶界识别技术、断裂识别技术及变质岩裂缝预测技术等手段,有效地研究成藏条件,并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指出本区可发育变质岩风化壳型或不整合面型和变质岩内幕型2种油气藏;提出中高部位的潜山是寻找风化壳型或不整合面型油气藏的有利区带,而中、低部位的潜山是寻找变质岩内幕型油气藏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9.
依据大量区域地质考察结果、对54条地震反射剖面的新解释和对36口钻孔资料的深入分析,认为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安福屯潜山带裂缝的形成和演化受2期3个阶段构造应力场的控制,即:燕山期(距今约67~200Ma)板块构造运动引起的挤压应力场和喜马拉雅构造期的拉张应力场(距今约36~66Ma)、右行走滑构造应力场(距今约24~35Ma)。裂谷期后郯庐断裂带的右行走滑活动导致早期裂缝被改造和生成新的裂缝。安福屯潜山带可以形成裂缝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20.
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纪变形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河西部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东北部,其古近纪构造演化与成因机制研究不仅对油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对深入分析渤海湾盆地和郯庐断裂带的成因演化也具有启示意义。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系统解释和编图、同沉积断裂系统与沉积厚度关系分析、断层活动强度统计等方面研究,认为辽河西部凹陷在古近纪经历了早期伸展和晚期走滑两期变形叠加过程。早期伸展变形发生在始新世,包括初始断陷期(Es4)和强烈断陷期(Es3)两个阶段,形成北东向主干断层及东断西超的半地堑世组合,控制北东向沉积中心的展布;晚期走滑变形发生在渐新世东营期,使先存北东走向基底断层发生右旋走滑位移,并诱导盖层形成近东西向新生正断层组合,从而形成南部张扭沉降、北部压扭隆升的构造格局。Es1-2期是从伸展变形向走滑变形发展的过渡时期,构造活动微弱。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和沙箱实验证明,始新世北东向伸展断裂系统受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北西-南东向弧后拉张作用控制,而渐新世走滑断裂系统则受郯庐断裂右旋走滑作用控制,动因来源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作用产生的远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