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室评审管理办公室职责国家技术监督局实验室评审管理办公室职责:1.负责校准实验室和检测实验室评审和认可工作的统一管理,包括质检机构验收、审查认可,计量认证,认证实验室认可,校准实验室认可及其它公证检验机构和实验室的评审;2.参与或组织与实验室认可、...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记者王欣)实验室的工作质量要不要规范?如何客观评价各类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什么样的实验室可以为社会提供公正有效的服务?实验室评审认可工作应该如何规范?这些问题不仅是从事测量工作者关心的话题,同样也越来越被社会各界用户和广大消费者所关心。元月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实验室评审管理办公室正式成立,将回答并解决这些问题。实验室评审管理办公室将在国家技术监督局以往根据《计量法》、《标准化法》和《产品质量法》所开展的质检机构计量认证、质检机构审查认可、产品认证实验室的认可以及计量检定、校准实验室标准考核…  相似文献   

3.
郝萍  陈霞 《中国计量》1999,(8):36-36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KNAC)于1995年批准了5名实验室主任评审员,1996年组织了首次实验室评审员的面试,其中通过的40人向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CRBA)申请注册为实习评审员,组成了实验室评审活动的基础力量。1998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机构改革,评审员管理工作由CRBA划归到CNACL评审员部,1998年9月正式建立评审员管理体系,为实验室认可活动提供系统的技术人力保障。一、实验室评审员注册制度实验室评审员是实验室认可工作重要的基础之一,评审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认可的质量。因此,系统而规范的管理、不断提高评审员素质…  相似文献   

4.
谈质检机构审查认可、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实验室合格评定工作上与国际通行作法相一致,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授权,1994年成立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等同采用ISO/EC指南25、58作为基本条件和运作方式,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开始了实验室认可工作。截止目前,已有近160家实验室通过评审,取得了认可证书。鉴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从80年代开始组织实施对质检机构的审查认可(含质检所验收)和计量认证,三者的范围、性质、实施机构以及评审后评审对象的地位、作用,如何处理王者关系等引起了大家的思考。作者愿以此文就上述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一、范围问题1.质检机…  相似文献   

5.
<正>在航天工业总公司五院五一○所低温容器及设备实验室基础上筹建的“国家低温容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1991年8月经国家技术监督局审查认可和计量认证合格后,正式授权对外开展工作的。“中心”在认可五年有效期满后,经申请,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和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派出的专家评审组,于1997年6月17~19日对“中心”进行了审查认可复查和计量认证复查,并同时对“低温容器及设备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认可评审工作。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所:获得认可增效益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所在贯彻实施ISO/IEC导则25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基础上,于1994年向香港实验室认可计划(HOKLAS)申请校准实验室认可,并于1997年8月取得认可资格,成为国内第一家取得境外机构认可的校准实验室。同时该所于1996年向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申请认可,并作为国内校准实验室认可的试点,经严格评审于1997年3月获得国家认可资格。两个认可资格的获得说明该所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已达到ISO/IEC导则25的要求,也符合我国CNACL201-95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规定。该所由于取得了两个认…  相似文献   

7.
’96t国际实验室认可大会(ILAC)第二次委员会会议和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第八次全体会议于1996年1月29日-2月2日在新加坡召开,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SBTS/CNACL)组成了以实验室评审管理办公室主任陆志方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ILAC委员会会议是1994年在香港召开的第十三届ILAC全体会议后的第2次委员会会议,东道主是新加坡标准化与工业研究院(SISIR人共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116名代表参加。大会首先进行了HOKLAS(香港)、NATA(澳大利亚)、TELARC(新西兰)、SIN…  相似文献   

8.
国际实验室认可大会和亚太地区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会议在新加坡举行国家技术监督局实验室评审管理办公室国际实验室认可大会ILAC’96第二次委员会会议和亚太地区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全体会议于1996年1月29日至2月2R在新加坡召开.国家技术监督局...  相似文献   

9.
国家技术监督局明确1996年工作重点国家技术监督局办公室李波最近,国家技术监督局明确1996年技术监督工作要突出抓好的几项工作。即。(一)围绕搞好国有全业改革和发展,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道路。关键是全面落实《在深化企业改革中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意见》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实验室不符合项整改工作,以利于检测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运行满足认可准则和评审准则的要求,保持实验室持续改进和管理体系有效。  相似文献   

11.
’97第一期国家注册实验室评审员培训班近日在北京开辟,国家技术监督局副局长王以铭和实验室评审管理办公室主任夏铮铮参加开学典礼并讲话。近年来,国际实验室认可活动发展较快,为适应这一发展需要,加快我国实验室认可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步伐,我国于1994年10月11日成立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统一管理中国校准和检测实验室的工作。在实验室认可的诸要素中,实验室评审员队伍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的安排,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组于2003年9月8日至10日对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进行了检测/校准实验室监督/换证/扩项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和国家传感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计量认证/审查认可扩项评审。依据“CANL/AC01:2002《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  相似文献   

13.
1996年11月底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即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所)在全国率先通过了校准实验室国家认可,目前部分项目申请香港实验室认可计划(HOKLAS)认可的评审工作也已结束。在准备和通过这两个认可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不少现代化的计量技术管理知识,对提高我所计量工作的质量,按IEC/ISO导则忧的要求强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提高科技人员的质量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下面谈几点体会:一。在计划经济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校准实验室如何进行改革以适应转变的形势,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通过几年的实践,吸取…  相似文献   

14.
全面健康推进质量认证工作国家技术监督局11月8日在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质量认证工作会议。1992年第一次全国质量认证工作会议以来,我国质量认证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经过多年的努力,以《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和《产品...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国家认可的管理为明确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工作体系的有关要素,中国实验是国家认可委员会制定了《实验室认可管理办法》(CNACL101-95)。该办法从对我国实验室认可的管理机构方面,从事实验室认可的依据方面,以及实验室和评审员的要求方面进行了规定。1.管理机构。依据《计量法》、《标准化法》和《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中国实验室认可工作的统一管理部门是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是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授权统一负责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资格认可及获准认可日常监督管理的评定组织,该委员会从事实验室国家认可…  相似文献   

16.
所谓实验室认可,是对校准和检测实验室有能力进行指定类型的校准和检测所做的一种正式承认。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实验室认可不完全等同于ISO9000的体系审查,它不仅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而且要保证所申报项目的技术能力。在实验室认可评审中,不论是初次评审还是扩项评审或复评审,都要进行技术能力的核查,这是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的重点,因此也应该是实验室迎审准备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实验室认可工作的深入开展,不少实验室都按照ISO/IEC17025:1999的要求建立了质量体系,并通过对不符合项的控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开展质量体系审核、管理评审工作对质量体系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质量体系的运行质量。但是,在质量体系管理过程中,对质量体系运行质量的  相似文献   

18.
“国家质检中心”培训班成效显著冯姚明近日在黑龙江佳木斯市结束的国家技术监督局评审办的“国家质检中心”主任培训班,取得明显成效。参加此次培训的有195个“国家质检中心”的280位主任。培训班系统学习了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法律地位和社会作用;实验室认可国际...  相似文献   

19.
实验室动态     
正吉林省计量院通过实验室认可定期监督及扩项评审现场考核近日,国家认可委组织专家评审组对吉林省计量院进行了实验室认可定期监督及扩项评审现场考核。该院将以通过此次现场监督及扩项评审为契机,继续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深化全项目质量管理,进一步改进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不断适应计量发展及客户检测/校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强对实验室认可工作管理和组建我局统一的实验室认可制度,国家技术监督局决定组建国家技术监督局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其具体职能如下: 1.计量认证工作。 2.校准实验室的授权工作。 3.质监机构的审查认可工作。 4.质监机构的管理工作。 5.认证实验室的认可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