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枣庄市每年建筑垃圾产量达350—400万吨,而且每年以5%—10%的速度增长,且建筑垃圾的利用率不高。本文对枣庄市建筑垃圾组成和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对在干法产生水泥线中,掺加建筑垃圾前后的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和主要物理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同时对掺加建筑垃圾后的水泥产品的主要物理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试验表明:在生料配料时和水泥粉磨时掺入一定比例建筑垃圾,不会对水泥熟料和水泥产品的物理力学性能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对枣庄市滕州(义乌)真爱商城拆迁项目中建筑垃圾全部用于生产水泥的应用分析,建筑垃圾用于干法产生水泥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水泥物料的力学性能与低能耗破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泥生料和干法窑水泥熟料的硬度、强度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进行试验,探讨了干法窑水泥熟料的破碎阻力与其力学性能之关系,并对物料的脆性和能量耗散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干法窑水泥熟料的力学特征是硬度高,强度低,弹性模量也低于生料石块;强度低导致了其破碎阻力小,硬度高则使得其粉磨细化难度大,这是干法窑熟料细化粉磨耗能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针对钢渣作为水泥原料烧制熟料的问题,本文采用实验室试烧的方法,研究了钢渣配料对水泥熟料易烧性、物理力学性能以及安定性的影响。并通过XRD、DTA-TG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各组水泥水化产物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掺加钢渣配料能够改善生料的易烧性;掺加适量的钢渣不会影响水泥熟料的强度;掺加不同量的钢渣没有给水泥的水化产物的组成带来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4.
水泥助磨剂的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掺加水泥助磨剂对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0.5‰的助磨剂,在不影响水泥性能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熟料配比7%左右,达到了降低水泥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镍渣、矿渣、石灰石的化学成分,利用XRD分析镍渣和矿渣的特性,并通过镍渣、矿渣、石灰石三种混合材双掺和三掺对比的方式,研究其对水泥强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以及安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熟料掺量50%、石膏5%、镍渣24%、矿渣11%、石灰石10%的复合硅酸盐水泥,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PC32.5水泥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柠檬酸渣、钛石膏、烟气脱硫石膏3种工业副产品石膏代替天然石膏作水泥缓凝剂进行了试验研究,检验了SO3掺入量为2%~3%时,掺入3种工业副产品石膏的水泥物理力学性能,并与掺入天然石膏的水泥作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掺加工业副产品石膏的水泥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均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掺入柠檬酸渣的水泥需水量有所增大,但凝结时间合适,早期和后期强度较高;掺加烟气脱硫石膏的水泥其物理性能与掺入天然石膏情形非常接近;钛石膏的缓凝作用稍逊.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经钙化焙烧的广西省上林石煤废渣作了建材掺合料可行性分析。石煤废渣的放射性、毒物毒物浸出液各种有害离子的浓度均在建筑材料标准以内,所以上林石煤废渣用于建筑材料掺合料是可行的。然后将石煤废渣、熟料、石膏等材料按不同比例制作成不同编号的废渣水泥,并对该水泥进行强度和折度试验以及凝结性,安定性和放射性的测试。3号和4号废渣水泥(熟料掺量分别为65%和76%)的强度和折度分别达到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以上。当废渣水泥的两种主要成分,石煤渣的添加量为5%-15%和熟料的掺加量为65%~75%时,废渣水泥的强度和折度最高。按最佳配比制成的废渣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放射性均符合普通水泥国家标准。提出了石煤废渣的彻底处理的有效手段,能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并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熟料、钢渣配制的钢渣水泥中钢渣粉磨的细度及掺量不同,对其物理性能的影响不一样。研究通过分别粉磨熟料钢渣再混合的方法,制得钢渣水泥。采用化学全分析、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等对钢渣水泥相关性能进行测定和分析研究,得出能使钢渣活性充分发挥的最佳粉磨细度及其在水泥中的最优掺量,最终实现冶金废渣资源的充分利用,改善水泥性能,降低水泥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熟料、钢渣配制的钢渣水泥中钢渣粉磨的细度及掺量不同,对其物理性能的影响不一样.研究通过分别粉磨熟料钢渣再混合的方法,制得钢渣水泥.采用化学全分析、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等对钢渣水泥相关性能进行测定和分析研究,得出能使钢渣活性充分发挥的最佳粉磨细度及其在水泥中的最优掺量,最终实现冶金废渣资源的充分利用,改善水泥性能,降低水泥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试验证明,通过控制水泥化学成分,合理配入石灰和石膏,可以解决利用工业废渣生产水泥的质量稳定问题,外掺水泥熟料可以降低到10%以下,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薛荣  陈剑涛 《山西建筑》2008,34(7):185-186
介绍了引气剂品种的选择,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掺加引气剂的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同时对不同水泥用量、不同引气剂用量条件下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促进引气剂在水泥稳定碎石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影响粉煤灰水泥性能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正交分布试验,讨论了熟料细度、粉煤灰细度以及粉煤灰掺加量对粉煤灰水泥性能(强度)的影响。得出影响粉煤灰水泥性能(强度)的最主要的因素为熟料细度,其次为粉煤灰掺量。为增加粉煤灰掺加量或提高粉煤灰水泥强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前期水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就熟料粉比表面积、矿渣粉微观结构及颗粒分布、石膏类型及掺量等对大掺量矿渣水泥3d强度的影响,掺加石灰石对矿渣粉活性及莱歇磨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熟料粉不宜磨得过细,否则易引起球磨机包球现象,影响磨机产量,而且熟料过细粉磨对水泥强度的贡献不大;矿渣中掺加少量石灰石的增产效果显著,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矿粉的7d活性;矿渣粉的比表面积宜控制在430~450m2/kg,若比表面积过高,不利于莱歇磨产量的提高和电耗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水泥生产中优化各种混合材组合和提高混合材掺量,是提高水泥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生产价低质优水泥的有效措施及途径,本文选用矿渣、煤矸石、石灰石和沸石等混合材进行了交叉双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立窑熟料生产早强型普通水泥,石灰石的掺量不能超过6%;用立窑、回转窑熟料掺10%石灰石和15%煤矸石可生产42.5级复合水泥;用立窑熟料掺10%石灰石和35%矿渣,或矿渣和煤矸石(或沸石)各22.5%双掺,都可生产32.5级复合水泥。  相似文献   

15.
选择熟料率值和硫铝酸钡钙掺量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贝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熟料的合成条件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贝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熟料的最佳组成为:硅率为2.9,铝率为1.1,石灰饱和系数为0.81(均为质量比),硫铝酸钡钙掺量为9%(质量分数),适宜的煅烧温度为1 380℃.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贝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的3,28,90 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了23.8,80.9,97.4 MPa,展现了良好的力学性能.利用XRD,SEM-EDS和岩相分析等测试手段分析了该熟料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6.
将未燃煤矸石掺加低品位石灰石后,在1100℃和1200℃下进行了煅烧试验。煅烧后的改性煤矸石有C2S、C3A等胶凝矿物形成,胶凝活性提高。用作水泥混合材时,活性指数可达89%。将掺加20%石灰石的煤矸石在1200℃下煅烧,应用水泥熟料煅烧热效应计算,该种改性煤矸石的理论热耗为310kJ/kg,仅为水泥熟料理论热耗的16%。  相似文献   

17.
将未燃煤矸石掺加低品位石灰石后,在1100℃和1200℃下进行了煅烧试验。煅烧后的改性煤矸石有C2S、C3A等胶凝矿物形成,胶凝活性提高。用作水泥混合材时,活性指数可达89%。将掺加20%石灰石的煤矸石在1200℃下煅烧,应用水泥熟料煅烧热效应计算,该种改性煤矸石的理论热耗为310kJ/kg,仅为水泥熟料理论热耗的16%。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水厂污泥,是一种经济、可行的资源化利用方式。重庆富皇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用未经干化的污水厂污泥,以合适的比例替代部分水泥生产原材料,用污泥泵直接喷入回转窑窑尾烟室内,利用水泥窑的高温煅烧成熟料。对比分析了掺加污泥前后水泥熟料的物理性能和矿物组成,探讨掺加污泥对其影响。结果表明,掺加污泥后水泥熟料的各项指标均满足国家标准,除稠度外,细度、凝结时间均无明显变化,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有明显增加,安定性也有所增强。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中,C3S含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这是28 d强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C2S含量明显减少,而C3A和C4AF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可见适量掺加污泥对水泥熟料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镍渣、矿渣、石灰石的化学成分,利用XRD分析镍渣和矿渣的特性,并通过镍渣、矿渣、石灰石三种混合材双掺和三掺对比的方式,研究其对水泥强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以及安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熟料掺量50%、石膏5%、镍渣24%、矿渣11%、石灰石10%的复合硅酸盐水泥,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PC32.5水泥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磷渣为主,辅掺其他工业废渣及矿化剂,综合利用晶种和矿化剂配制成一种水泥熟料形成促进剂。通过煅烧试验,得到高活性水泥熟料促进剂的配比为:磷渣80%~90%,钢渣7%-15%,萤石0~5%;在水泥生料中的掺量范围为8%~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