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灵潭钨矿已有的地质资料,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区内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分别从构造、地层、围岩蚀变、地球化学异常等方面总结了找矿标志,供区内找矿参考。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青田县高湖镇半寮矿区萤石矿区位于青田县城北西方向,面积2.84km2。通过本次地质详查工作,基本查明了矿区受岩浆活动、火山构造和断裂构造复合作用控制成矿,分析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以及萤石矿化构造蚀变带、矿石质量、矿物成分等矿床特征。根据矿区良好的控矿地质条件,总结出矿床成因及其类型属于次火山热液充填脉型矿床,4条找矿标志的总结对矿产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孤山铁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并对该矿床的含矿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区地球物理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矿石类型及其质量以及控矿规律与找矿标志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认为,孤山铁矿床的成矿与区内断裂构造和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矿床为矽卡岩型磁铁矿床,成矿时代主要为印支期。  相似文献   

4.
杨旭  牛子鉴  李希  汶博 《现代矿业》2016,32(10):123-125
结合相关地质工作成果,对柴蚂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及矿体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①柴蚂金矿位于秦岭凤太金多金属成矿带内,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为主要的赋矿地层,矿区构造活动较强,褶皱和断裂构造均较发育;②矿石类型为构造蚀变碎屑岩型金矿石;③在多条断裂交汇处或褶曲构造发育部位,矿化蚀变较强,矿区围岩蚀变、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化关系密切;④矿床因属与断层、岩性有关,与岩浆活动有联系的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构造、地层岩性、蚀变、化探异常、地形地貌等方面总结了找矿标志,供区内找矿参考。  相似文献   

5.
Hillside铁氧化物型铜-金(Iron oxide copper gold,IOCG)矿床是近年来在南澳大利亚奥林匹克铜-金成矿省中发现的又一大型IOCG矿床。区内出露Hiltaba辉长岩体及花岗岩体,SN走向的矿体赋存于岩体与Moonta-Wallaroo地层的接触带内。SN向的Pinepoint构造断裂带为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为成矿物质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富集场所。区内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等,矿化阶段可分为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成矿阶段,热液蚀变可分为早期高温蚀变阶段、进变质蚀变阶段、退变质蚀变阶段。基于区内已有的大量勘探资料,在详细分析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区内控矿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分别从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重磁异常等方面归纳了找矿标志,为区内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哈西哇金多金属矿是青海省东昆仑成矿带五龙沟地区最具找矿潜力的矿床,分析和研究区内矿床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对该区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寻找构造蚀变型矿床具有借鉴意义。首先对哈西哇金多金属成矿大地构造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化蚀变带、矿体特征进行了描述;然后从地层、构造、侵入岩3个方面对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哈西哇金多金属矿床经历了长期及多期次的成矿阶段,复杂的构造演化使金矿床的形成与地层、岩浆岩、构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潭口金矿床为一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以第一手详实的地质资料为基础,试图从潭口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控矿要素、矿体地质特征入手,总结了潭口金矿床地质特征,并就金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桃子铜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蚀变带、矿(化)体等特征,分析了矿体沿走向和倾斜方向上的延伸、延深情况,分析了矿区内出露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特征,对矿区内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以及区内玄武岩浆喷发相、乐平组砂岩的沉积环境等进行了研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总结该区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指出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特拜金矿位于朱扎拉嘎-甲生盘成矿带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结合区内地质工作,对研究区内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厘定了矿床的成因类型,并对研究区内的找矿标志进行了详细地探讨,研究表明:(1)该矿床为岩浆后期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性金矿;(2)研究区内发现的矿体主要赋存于绢云母千枚岩中;(3)矿体主要赋存于大型构造破碎带及其次级断裂交汇处;(4)矿床围岩蚀变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近矿蚀变主要以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为主,远矿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区域成矿地质特征,从地层、岩浆岩、构造和围岩方面,研究了该区的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初步探明了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矽卡岩)矿床,并从构造、地层、围岩蚀变方面建立了该区的地质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福建政和—建瓯为我国重要的叶蜡石成矿带,区内发现的井后叶蜡石矿床为世界最大的单体矿床。为进一步查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区内叶蜡石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区内叶蜡石矿床为中—低温热液交代型,控矿因素为区域深大断裂、地层条件及大型火山机构,找矿标志为叶蜡石化蚀变、次生石英岩化蚀变、火山盆地或洼地内的南园组地层及“硅帽”地形标志等。根据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在研究区圈定两处找矿远景区,对下一步找矿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维西县大宝山铜矿位于金沙江构造带与蓝坪盆地结合部位,分布于区域性叶枝断裂和四十驮断裂组成的断夹块中。经对该矿床以往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通过对矿区地层岩性、矿体产出形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等特征的总结,分析区内铜矿床的成矿控矿因素,以期对矿床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湘西—鄂西成矿带恩施段铅锌矿勘查中,曾家档矿区锌矿资源勘查取得重大进展,经普查矿床达中型规模。矿区无明显断裂构造分布及岩浆活动,成矿条件受地层、岩性、岩相及层内构造控制,并具明显的蚀变特征,总结成矿地质特征并与区域地球化学场相结合,建立找矿标志。以期为今后寻找同类矿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五家坑矿区以往的地质找矿资料,并结合近年来该区域的找矿实践,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讨论,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并总结了构造、氧化露头、围岩蚀变、地球化学异常等找矿标志,对于区内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查明西藏自治区尼玛县达查一带金矿的矿床成矿规律,以达查金矿屋素拉矿段为对象,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的综合分析,研究其控矿因素、找矿标志、以及成矿成因,认为:该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板片与羌塘—"三江"复合板片之间的班公错—怒江结合带的西段中部。区内变质岩发育,构造运动强烈,金矿化明显,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达查金矿属由火山喷溢形成的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及含金石英脉型矿床,受地层和构造以及岩浆热液的三重控制。  相似文献   

16.
王小高  杨源逸  刘环 《西部探矿工程》2011,23(5):179-180,190
韭菜沟矿区位于秦岭构造带北秦岭构造亚带的东段,本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为金银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矿体的形成受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条件综合控制。通过对韭菜沟矿区地质特征、矿床特征、成矿条件等分析研究,总结出了该区矿床为类卡林型及找矿具构造、蚀变带、铁帽、植被及民采等重要找矿标志,提出了该区域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东马阴矿区地质、地层、构造及典型矿床特征,通过对该区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确定了该锰矿床类型为氧化锰矿床,以及该区找矿具有构造、蚀变、铁帽、植被及民采等重要找矿标志,提出了下一步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嵩县下蒿坪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下蒿坪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地层、岩浆和构造控矿条件、母岩、围岩、夹石、铅同位素、矿石的矿物成份、结构构造等研究。认为该区成矿与燕山期的构造运动、合峪岩体(岩浆热液)及熊耳群火山活动密切相关,是严格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状和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浩山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及主要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区内震旦系莲沱组含金较高,为金成矿提供一定的物源;矿区金矿化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含金石英脉型金矿;震旦系莲沱组为一套磨拉石堆积及火山碎屑沉积,其地层岩性对区内金成矿具专属性;该区的NE向区域性大断裂控制着矿床定位,旁侧派生的近EW向次级构造控制矿体产出,次级裂隙带、后期构造叠加与岩体外接触带联合控制金矿化富集。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乌兰乌珠尔4041高地钨锡铜多金属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东昆仑北部断裂造山带北西段,属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锑、铋)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物化探异常特征、矿床特征及主要控矿因素的分析,总结了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和找矿前景。研究表明:区内晚华力西—印支期岩浆侵位于早泥盆世花岗岩体边部及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的接触部位,矿(化)体主要产于岩体边部的剪切带中并受断裂构造控制,成矿作用与NWW向断裂构造的关系极为密切;深部矿床内蚀变温度有升高的趋势,铜铅锌银等中低温组合发生减弱而钨锡等高温组合相对富集,矿体延伸良好;区内钨锡铜矿化均产于蚀变花岗岩中,矿床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绢英岩化2种类型,其次为碳酸盐化和高岭土化等在局部发育,且各蚀变无明显的分带性,因此,可以推断该矿床成因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钨锡铜矿床;区内发现的蚀变破碎带(5.5 km)及主矿体(1.25 km)规模大,矿化稳定(w(Cu)0.16%、w(Sn)0.15%、w(W)0.15%),剥蚀较浅(150~200 m),保存良好。因此,通过已知矿化带、矿体的追索及深部工程验证,物化探异常的进一步检查,该矿床规模有望达到中型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