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聚乙烯醇(PVA)在纺织工业中被广泛用作上浆剂.经PVA上浆的棉织物必须经过退浆处理,以增加棉织物对水的吸收性.相对于传统的热水退浆法,生物降解PVA可以节省较多的热能,其生物分解性好,没有二次污染.因此,很多研究者致力于PVA的生物降解的研究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PVA降解菌的培养特性、共生关系,PVA降解酶的性质及对PVA的生物降解过程,PVA降解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并给出了PVA降解酶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6.
可生物降解的改性淀粉絮凝剂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生物降解的改性淀粉絮凝剂具有价廉、无毒、高效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可生物降解的改性淀粉絮凝剂的开发应用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8.
利用双氧水的氧化性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了化学改性研究.分别考察了双氧水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单因素变化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正交试验进行参数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双氧水用量和反应温度是两个关键性因素.最佳反应条件为:20%双氧水加入量为2.4 mL/g蛋白,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35 min. 相似文献
9.
采用BOD5/CODCr和OECD-301B两种方法对改性胶原蛋白施胶剂(MCSA)的生物降解性进行研究,并与常规施胶剂烷基烯酮二聚物(AKD)和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SAE)的生物降解性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表明,MCSA、AKD和SAE的BOD5/CODCr分别为0.32、0.28和0.21,分别属于可降解物质、降解性差物质和难降解或不可降解物质;采用OECD-301B法,第28天的生物降解性指数(IB)分别为102.55%、95.63%和92.11%,分别属于可降解物质、难降解物质和难降解物质。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其生物降解能力由大至小依次为MCSAAKDSAE;同时探讨了分子结构与生物降解性的关系,MCSA与SAE分子中同样具有苯结构,但MCSA具有极性强、生物亲和能力好的特点,所以MCSA降解性较好。分析结果表明化学品的结构对其生物降解性的影响需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GO),超声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GOs),借助TEM、AFM、FT-IR和XRD对样品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证,结果表明制得了富有含氧基团(C=O、—OH、—COOH、C—O—C等)的具有较好稳定性的GOs。通过湿法成膜制备了GOs改性的聚氨酯微孔膜,探讨了加入的GOs含量对复合聚氨酯PU微孔膜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入质量分数0.1%的GOs时,PU微孔膜的力学性能提高最明显;随着GOs含量的增加,复合膜体积电阻系数较空白样先增大后减小,在加入1.0%的GOs时,体积电阻系数开始低于空白样的即导电性有所提高;复合膜的吸湿率、孔隙率和透湿量,随着GOs添加量的增加均呈现增大的趋势,说明GOs的加入对PU微孔膜通透性能的改善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企业使用各种新型浆用材料取代PVA浆高涤混纺纱的实践探讨,总结一套相对成熟的不PVA浆纱的经验并指出当前应用中的一些误区.以提高涤混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聚乙烯醇水溶性纤维与羊毛、棉、麻等纤维混纺的工艺过程、共混纱的性能 ,以及水溶性纤维在造纸无纺布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铬革屑制备胶原蛋白复合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法从铬革屑中提取胶原蛋白.通过丙烯酸酯类单体对胶原蛋白进行接枝改性,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接枝改性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改性后的胶原蛋白与PVA共混,通过湿法纺丝制备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纤维的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铬革屑水解的最佳条件为:氧化钙用量8%(占革屑的质量分数),水与革屑的质量比为5:1,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85℃,此时,提胶率可达67.9%;胶原蛋白接枝反应的最佳工艺为:乳化剂用量10%(占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质量分数).丙烯酸酯类单体用量30%(占胶原蛋白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70℃,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的质量比为2:3.胶原蛋白复合纤维强度为3.65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9%,回潮率为10.2%.SEM观察显示,随着胶原蛋白含量的增加,复合纤维表面的粗糙程度加剧,纤维可纺性变差. 相似文献
15.
16.
17.
通过对不同浆料配方浆纱后纱线的外观和内在质量、经济成本及织造效率等进行对比,说明了无机浆料KHM-01在织造中部分或完全取代PVA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了纳米TiO2加入到聚丙烯酸盐浆液后浆液黏度的变化。测试结果表明,加入纳米材料后,聚丙烯酸盐浆液及混合浆液的黏度降低,稳定性增强;改性后的浆液对纯棉纱的黏附力有所提高,混合浆液的综合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研究PR-Su与CP-L混合浆料针对紧密纺纱的上浆工艺。试验证明了PR-Su与CP-L完全可以取代PVA用于紧密纺纱上浆,不仅可以提高布机效率,还可以降低用浆成本。因为PR-Su与CP-L均属于淀粉类浆料,在使用该浆料时,需要注意控制浆纱回潮率比传统含有PVA的浆料高1%~2%,而且需要注意控制车间温湿度,以保持浆纱原有的较高回潮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