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开逊 《科普研究》2017,12(1):5-11
科技馆是人类科学智慧的集散地,是科学转变为大众文化的精神工厂。它的目标是为宇宙画真像, 为大众谋幸福,为人类谋未来。科技馆是公众的科学殿堂,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知识背景的 参观者在这里都能获得新知识,产生感悟,享受探究的快乐。科技馆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选择展陈主题,这 些主题应当是人类知识体系核心脉络中的节点。科技馆的展陈努力实现与参观者多层次互动,包括感官互动、 逻辑互动、情感互动与思想互动。建设科技馆,是为科学赋予人文价值的创造活动,使公众在短暂的参观中 感悟科学真谛,在思想史的意义上,科技馆是现代社会中助人“顿悟”的地方。建设覆盖全国的科技馆体系, 有助于实现中国科学普及工作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全覆盖,使科学普及工作不再有结构性空白。科学是朴素的, 科技馆亦然。人们喜爱亲切、自然、朴素的科技馆,朴素寓意深刻、深邃、深沉。  相似文献   

2.
刘嘉麒 《科普研究》2012,7(5):29-30
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普及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巨大推动力,哪里的科普做得好,哪里的社会经济发展得就快,人们的精神面貌就好。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必须加强科学普及,倡导科学理念,弘扬科学精神,赋予或增添文化的科学内涵,以避免或减少庸俗文化的滋生和传染,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科学普及是亿万大众的事,其重要性几乎人人皆知,但实施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科学家参与科普。  相似文献   

3.
科学普及的目的是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将科学文化进行传播,最终将科学理性、求真、批判、务实等科学文化要素融于民族文化的血脉中,锻造优良的民族性格。科普图书、报刊、音像等科普出版物是科学文化传播的物质承载者,在科学普及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学普及是劳动分工-社会分化的产物。劳动分工-社会分化孕育、造就出科学家阶层。自18世纪科学家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形成以来,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是科学家的重要社会职责。随着社会进步、信息和知识的增长,科学普及的作用日益重要。它可以缓解信息、知识分化的负面影响,是消除知识贫困的有效手段、途径,是社会整合不可缺少的重要社会基础。科学普及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的社会行动。科学普及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只有疏通科学普及社会渠道,让广大社会公众理解科学,才能实现科学的本体化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传播学视角下的科学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可视化本是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领域,与多个学科密切交叉,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同时也在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领域有着较多的应用。本文从科学传播及图像传播的视野下关注科学可视化,从中外的前沿科学成果的可视化形式差异入手,提出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科学可视化不断演变产生新的形态,指出随着公众理解与参与科学的程度不断提高,科学可视化的5W要素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研究科学可视化,提升科学可视化的传播效果是一项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谈的科学传播是指将科学信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知识、观念等资讯)传播得正确、广泛、深入、快速且有效,实现科学普及、民智发达的境界。论述前提限于大众传媒的科普范畴,至于正规学校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则不在讨论之列。本文从科学与媒介、科学作者、科学写作、科学消息之传播,以及科学家等5个理论研究的面向来分析台湾的科普困境,以为台湾的科普是相当值得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滕艳霞 《科普研究》2011,6(7):82-85
发展科学普及事业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措施,由于数字科普相对于传统科普形式而言,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形式生动、互动性强等特点,因此更能有效地吸引受众。近年来数字科普在我国发展迅速,但仍需不断提高,要对受众进行认真分析,正确把握科普知识的需求,以免造成科普资源的浪费。数字科普更要关注弱势群体,尤其要肩负起社会老龄化赋予的历史使命。发展数字科普是数字时代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新形式,其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张开逊 《科普研究》2012,7(4):83-84
我们生活在科学无所不在的时代,科学已经对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将更加广泛、深刻。科学已经成为现代文化重要的核心内容,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生存智慧。公众从哪里获得科学?科学是先行者探索与创造的产物,不可能由常识产生。社会公众通过两种途径获得科学:一是教育;二是科学普及。教育提供尽可能经典、系统的科学,它们往往是体系化、概念化、远离生活现实的分离的知识;科学普及向公众提供与时代同步、全方位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季娇 《科普研究》2009,4(3):93-94
我国在2006年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未成年人是重点人群之一。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普及,作为非正式的学习环境,科技场馆是重要场所。但科技场馆中进行科学普及,并不完全等同于科技普及,同样,科学普及并不完全等同于高科技普及。在现实社会中,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在科学与科技之间划上了等号,大家默认了高科技是科学的代名词。因此,科技场馆在进行科学普及过程中,常把思维囿于能体现当代科技发展的展品陈设,追求尖端新奇;  相似文献   

10.
陈正洪 《科普研究》2008,3(5):63-67
基诈科学是不同于伪科学和反科学的一种不正常的科学形态.它属于科学知识,但利用欺骗的手段达到非科学的目的.诈科学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它在当代中国的特殊性在于既有科学知识,又有非科学目的和科学家的支持,民众无法辨别.诈科学对科学普及和科普伦理都有危害,影响中国民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