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晓平  赵必荣 《油气井测试》2002,11(2):10-12,15
目前,试井分析方法仅限于地层中的单相流动,而在油气田开发中后期,试井往往涉及地层中的多相渗流。因此,要分析多相流期间的压力测试资料,必须建立多相渗流的试井分析方法。本文在对多相渗流试井分析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相渗流试井分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目前已提出的多相流试井分析方法进行了全面综述,这些方法是压力方法,拟压方法和压力平方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多相流试井分析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多相流原理,建立了气水两相流试井积分模型。总结了气水两相流的试井曲线规律,分析了压力导数曲线变化的原因。理论分析表明气井即使未见水,气藏气水或油水多相流过渡区内流度的变化可能导致压力导数曲线上翘,然后变平的现象,同时,气水接触前缘是随时间变化的。试井过程中,随着开井时间的增大,气体的降压膨胀,压力波扩散到气水边界以后,水体起到阻止气体移动的作用,导致压力导数曲线上翘。对于出水气井,由于气水总流度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大而下降,试井压力导数曲线将发生上翘,导数曲线的上翘斜率与总流度随饱和度下降速度有关。因此不能用单相定压外边界试井模型解释产水气井试井资料。最后分析了1口气井两次试井资料,该井不同阶段试井过程中用多相流动方法确定了气水推进前缘,发现水线逐渐向井移动。  相似文献   

4.
多相渗流试井分析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试井分析方法仅限于地层中的单相流动,而在油气田开发中后期,试井往往涉及地层中的多相渗流.因此,要分析多相流期间的压力测试资料,必须建立多相渗流的试井分析方法.本文在对多相渗流试井分析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相渗流试井分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虽然解析方法只能模拟单相渗流的流动规律,但现场多用解析试井进行多相流压力数据的试井解释工作。为此进行二者等效性的研究,利用数值试井软件研究了单相试井解释与多相流试井解释间的关系、单相流体的粘度折算方法。研究表明当渗透率按相渗曲线折算、按含水率折算单相流体的粘度时,单相试井解释与多相试井解释在压力上是等效的。  相似文献   

6.
常规的解析试井分析方法对于多相流、多井系统、生产历史、复杂边界、复杂井网和储集层的平面非均质性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困难。数值试井技术相当于井组区域的数值模拟,它通过拟合油水井生产历史和实测压力曲线,给出压力及剩余油分布状况,并能直观地展布储集层特性变化特征。引入了数值试井技术,并结合常规的解析试井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该油藏储集层历史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有界油藏中具有变井储特征的多相流试井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洪军  翟云芳 《石油学报》1995,16(4):104-111
应用拟压力和拟时间函数,提出了有界油藏具有变井储特征的多相流试井的数学模型,研制了压力降落与压力恢复的新的典型曲线.给出了试井分析方法;结合实例说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考虑层间窜流的多层多相数值试井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层间窜流的影响,建立了多层多相数值试井理论模型,考虑方程离散的精度和解的稳定性,采用混合网格,给出了压力降落和压力恢复试井的多层多相产量模型的处理方法及与控制方程相耦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层问窜流对压力恢复和压力降落试井曲线形态的影响,给出了压力场和饱和度的空间分布,实现了由单纯的单次试井解释曲线及解释参数分析向试井解释参数、试井解释曲线及压力场和饱和度空间分布对比分析的拓展。通过实例分析,研究了层间渗透率差异、层间窜流以及不同的含油饱和度分布对试井曲线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常,试井分析方法基于单相渗流基础上,但在实际生产中,尤其是凝析油气田开发中后期,地层和井底附近经常发生两相或三相同时流动的多相渗流情况,需要对单相流试井理论方法加以实用有效的修正。从凝析气藏相态变化与渗流机理、产能和压力分析三个方面,对油气两相试井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对开展和推广多相流试井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道伦  谢青  查文舒 《油气井测试》2013,22(1):49-52,77
油水两相压力数据解释是数值试井中最常见的问题。在解析试井中,拟合主要由鼠标拖动与自动拟合完成。由于数值试井可供调节的参数多、计算速度慢等原因,压力降落与压力导数拟合主要由人机交互完成。为此研究了饱和度分布、相渗曲线、粘度、体积系数等与试井曲线间的关系,并利用UST数值试井软件研究了参数改变时试井曲线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提高多相流数值试井拟合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