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在海岸带滩涂研究中,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实施起来非常困难;遥感技术由于具有感测范围大、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的特点,为海岸带滩涂调查和地貌演变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和手段。文章探讨了遥感技术,特别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天津海岸带滩涂研究中应用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滩涂又称海涂,即潮间带。滩涂面积勘测是海岸带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海疆辽阔,海岸线漫长曲折,不少海岸地区岸滩广,淤泥深,交通困难,长期以来资源不清。用常规方法进行地面勘测,不仅时间长、费用高、劳动强度大,而且有些地方还很难到达,无法掌握大范围的动态变化。因此,在我国海岸带滩涂面积勘测中引进遥感技术十分必要。在山东省莱州湾滩涂遥感应用试验中,我们利用S101计算机处理陆地卫星遥感图像,围绕识别潮滩  相似文献   

3.
赵晓亮  辛欣 《计算机工程》2011,37(4):272-274
为实现海岸带潮滩的实时淹没仿真,在分析潮滩淹没仿真目标与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面向海岸带潮滩淹没仿真平台的总体框架,对平台构建过程中的海洋水体仿真、潮滩淹没范围实时计算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实验表明,面向海岸带潮滩淹没仿真平台的设计可以较好地满足直观表达潮滩淹没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韩震  金亚秋  恽才兴 《遥感信息》2006,598(5):64-66,71,I0005
海岸带及其近海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如何利用多源、多通道、多时相、主被动融合的星载遥感数据获取海岸带及其近海资源环境信息是遥感应用技术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依据国内外环境遥感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归纳了我们在我国海岸带及其近海资源环境遥感信息研究及其在国家有关工程计划中的应用,包括海岸带典型地物信息提取、淤泥质潮滩水边线信息提取、淤泥质潮滩冲淤变化、悬浮泥沙信息提取、内波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5.
中巴卫星数据在海岸带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渤海为示范区,利用中巴资源卫星一号(CBERS-1)CCD数据,结合实测资料,建立了该数据在海岸带及海洋遥感监测中的技术流程,开展了海岸带及海洋环境遥感监测应用示范研究,重点在入海河口污染扩散监测、近岸海洋石油开发活动监测、滩涂养殖污染监测、海域环境监测等方面开展了方法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中巴资源卫星数据可以在上述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与其它遥感资料和实测数据相结合,可以缩短监测周期,降低应用成本。  相似文献   

6.
海岸带是人口密集、资源丰富、开发程度较高,但生态环境又往往相对脆弱的地区。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海岸带区域的环境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信息依靠常规的调查手段难以及时获取,而卫星遥感技术则能够为监测海岸带及毗连海域资源环境变化提供有效手段。如何利用多源、多通道、多时相、主被动融合的星载遥感数据获取海岸带及毗连海域资源环境信息是我们亟需了解的问题。分别从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珊瑚礁及红树林等海岸生物资源的遥感、海洋水质监测、赤潮的监测与预警、溢油和海冰的监测等方面论述了遥感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并对遥感技术在海岸带资源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遥感技术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通过全球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的介绍,阐述了遥感技术在全球环境数据获取中的重要性。然后概述了遥感技术在土地覆盖、痕量气体,湿地以及地表参数反演等全球变化研究热点问题中的应用及进展情况,遥感技术已渗入到全球变化研究诸多领域,成为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辅到主要手段乃至某些问题研究的唯一手段,遥感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技术的海岸带资源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岸带是人口密集、资源丰富、开发程度较高,但生态环境又往往相对脆弱的地区.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海岸带区域的环境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信息依靠常规的调查手段难以及时获取,而卫星遥感技术则能够为监测海岸带及毗连海域资源环境变化提供有效手段.如何利用多源、多通道、多时相、主被动融合的星载遥感数据获取海岸带及毗连海域资源环境信息是我们亟需了解的问题.分别从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珊瑚礁及红树林等海岸生物资源的遥感、海洋水质监测、赤潮的监测与预警、溢油和海冰的监测等方面论述了遥感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并对遥感技术在海岸带资源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遥感技术与应用》是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国内外遥感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与综述,报道国内外遥感研究与应用的发展动向、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主要栏目包括微波遥感、光学遥感、图像与数据处理、模型与反演、遥感应用、专家述评、地理信息系统、深空探测、重大项目、综述等,本刊读者为国内从事遥感技术研究与开发及相关应用领域的科技人员、科研管理者、大专院校师生等。本刊任务主要是介绍国内外有关遥感技术与应用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数据的使用,全球遥感技术研究发展趋势等,推动高新技术在地球科学中及经济发展中的应用。重点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流国家攀登计划、攻关计划工作等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我省首次应用遥感技术对石家庄市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进行遥感动态监测以来,河北省国土资源厅连续几年在此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应用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已经成为我省土地资源管理中实行业务化和常规化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就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技术路线和方法、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前景以及今后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地表温度是陆表过程研究的关键参数,卫星反演地表温度是获取区域及全球尺度辐射平衡、能量收支研究中地表温度参数的有效手段.目前,在平坦地表覆盖均一区域,基于热红外和微波遥感反演的地表温度已经被验证具有较好精度,尤其热红外遥感地表温度产品精度可达1 K以内.但是针对复杂地表的温度反演研究仍面临较大挑战.系统总结了复杂地形区地...  相似文献   

12.
Remote sensing provides a broad view of landscapes and can be consistent through time, making it an important tool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ing protected areas. An impediment to broader use of remote sensing science for monitoring has been the need for resource managers to understand the specialized capabilities of an ever-expanding array of image sources and analysis techniques. Here, we provide guidelines that will enable land managers to more effectively collaborate with remote sensing scientists to develop and apply remote sensing science to achieve monitoring objectives. We first describ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remotely sensed data and change detection analysis that affect the types and range of phenomena that can be tracked. Using that background, we describe four general steps in natural resource remote sensing projects: image and reference data acquisition, pre-processing,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We emphasize the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that arise in each of these steps. We articulate a four-phase process that guides natural resource and remote sensing specialists through a collaborative process to articulate goals, evaluate data and options for image processing, refine or eliminate unrealistic paths, and assess the cost and utility of different options.  相似文献   

13.
成像雷达遥感的生态学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像雷达(SAR)遥感具有独特的全天时、全天候及对地物的穿透性与形态探测能力。尤其是近年来新型成像雷达遥感(极化、干涉)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从SAR遥感影像上获得的地表信息越来越多,这些为进一步推进成像雷达遥感数据在生态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总结了成像雷达遥感在陆地生态环境系统中的4类典型应用:①土地覆盖分类与植被制图;②估计森林生物量;③洪泛区与湿地监测;④其它生态环境变化过程的探测。最后分析了不同生态学应用中SAR系统参数的最优配置,这对于我国开展成像雷达遥感在陆地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面向土地利用类型识别的高分辨率SAR数据复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以来,相继发射了3颗1m/3m高分辨率SAR卫星,极大地丰富了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数据源。SAR图像增强是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必要的预处理步骤。本文针对直接基于SAR数据进行土地利用类型识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SAR与光学图像、多时相SAR图像、多极化SAR图像合成和单极化SAR图像彩色合成等4种影像复合方法,分析评价了SAR与光学图像融合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可为高分辨率极化SAR数据业务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新型成像雷达遥感(极化、干涉)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SAR遥感影像上获得的地表信息越来越多,如何利用雷达信息探测土地变化成为研究的新课题。但是雷达影像不同于光学影像,目前雷达数据解译仍存在着一些困难。本文主要针对多云多雾地区雷达数据土地变化监测,以四川成都地区COSMO数据为例,利用雷达相干影像,后向散射强度,强度比值影像,提出一种新的雷达处理手段,减少了雷达数据土地变化监测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地表温度热红外遥感反演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地表温度, 只有通过遥感手段才能获得, 在诸多应用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地表温度反演是热红外遥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大气校正、温度与比辐射率的分离是必须考虑的两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有关的研究非常多, 主要反演方法可分为5 类: 单通道方法、分裂窗(双波段) 方法、多波段温度- 比辐射率分离方法、多角度温度反演方法和多角度与多通道相结合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各有利弊, 如何提高反演的精度和模型的适用性是地表温度热红外遥感的未来发展趋势, 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多种信息源的综合应用成为必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This special issue is the result of sustained and highly collaborative efforts to improve the use of remotely sensed data to inform management of protected areas. The 15 papers in the issue address a diverse range of topics. These papers provide a conceptual basis and a framework for establishing monitoring programs, techniques and methods to make operational the use of remotely sensed data, case studies, and synthesis papers liking remotely sensed data to models used to inform ecological assessments. Studies in this issue necessarily confront the universal challenges of scale,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and the sometimes tenuous link between observed patterns and significant ecological process. A clear message is that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resource managers require information across scales, and these information demands will continue to motivate advances in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remotely sensed data. This compilation of papers is unusual in (1) articulating a basic, if somewhat technical, found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hat is required for resource managers to effectively collaborate with remote sensing specialists, and (2) providing a framework for addressing monitoring resource issues that is likely to be of interest to many remote sensing specialists. We hope these papers inspire broader use of remotely sensed data to manage the increasingly rare and valuable resources in protected areas around the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