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深入分析波-流作用方程、海面雷达后向散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波-流作用产生的海面雷达后向散射系数扰动模型,并进行了与Alpers模型的对比数值试验,并对两模型的试验结果吻合度给出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海面非均匀流场引起的雷达后向散射系数扰动与Alpers模型的结果相当一致,可以作为研究雷达对海面非均匀流场效应探测能力的一个数值分析模型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2.
从波- 流作用产生的海面雷达后向散射系数扰动模型出发, 根据弱海流假定对模型进行了简化, 计算了弱海流与波作用引起的海面雷达后向散射系数扰动相对流场分布、流速幅值、海面风速、波流夹角、雷达波长、雷达入射角变化的数值结果, 分析了有关特征, 为研究微波雷达对海面流场变化效应的探测能力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4.
成像微波散射计是增加了成像功能的新型散射计系统,其后向散射系数的测量精度仍然是系统的关键指标.根据成像微波散射计的系统特点,提出了基于FFT对信号与噪声进行同时测量的数字处理系统,推导了适用于衡量成像散射计后向散射系数测量精度的归一化标准差Kp .对于不同观测条件下的Kp 进行了公式描述及数值仿真.得出不同区域和不同目标观测情况下如何配置系统参数的结论,并落实到成像散射计系统的性能分析中,对如何折衷设计性能参数并在实验过程中获取最佳试验结果进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地表自然裸露条件下,利用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反演地表粗糙度及地表土壤含水量已经开展了很多的研究,许多学者提出了很多相关的模型及反演技术。在已有散射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反演地表参数,并且对反演效果进行了验证;然后分别基于AIEM模型和Oh模型对SIR-C雷达图像进行了反演计算,并对反演结果作了统计分析,从而为利用雷达图像反演地表信息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研究大豆冠层的极化后向散射系数。这种方法结合分支模型〔1〕和PACT 模型〔2〕的优点: 前者强调植物结构和相干效应的重要性; 后者则采用天线阵的概念来考虑植株间的相互作用, 适合应用于大豆等在耕作实践中通常具有准周期的作物。而且, 针对描述轴对称散射体取向的欧拉角和球坐标系统中的仰角、方位角的联系, 提出了更符合物理实际的新的关系。由我们的方法预测的后向散射系数和实验数据的良好吻合, 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后向散射系数是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重要的物理参数.由于合成孔径雷达测量系统的噪声干扰和其他不确定因素影响使得测量数据往往不够精确,这就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合理估计.为了对后向散射系数做出准确合理的估计,文章将后向散射系数的先验知识考虑进去,给出了后向散射系数的三种贝叶斯估计算法.贝叶斯估计的关键是概率密度模型的选取.例中选用贝塔(Beta)分布作为先验概率密度模型,伽玛(Gamma)分布作为条件概率密度模型得到了合理的估计结果,并与最大似然估计(ML)算法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在对后向散射系数的估计中,贝叶斯估计算法要明显优于最大似然估计算法.  相似文献   

8.
选择东北地区典型内陆沼泽湿地——三江平原洪河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结合SAR的极化特性,分析了多时相ENVISAT ASAR不同极化下洪河湿地保护区不同地物植被类型的散射特性,利用长波L波段PAL-SAR数据对植被的可穿透性及水分的敏感性,结合与光学影像TM融合后进行神经元网络分类的方法,应用决策树方法进行了多波段、多时相SAR合成湿地植被识别试验。本文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分两步完整识别出沼泽、灌丛、岛状林、草甸、开阔水体及少量农田。  相似文献   

9.
后向散射系数是水体重要的固有光学量之一,是水色反演半分析模型的重要输入参数,与水体组分有着密切关系。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体后向散射特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纯水、浮游植物和悬浮泥沙等无机颗粒物的后向散射特性,以及不同颗粒物的后向散射光谱变化性等。此外,还阐述了后向散射系数的理论基础和测量方法,并探讨了影响水体后向散射特性的影响因子,最后提出了水体后向散射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首先联合利用森林生长模型和分形树模型系统建立白桦纯林的空间虚拟场景并记录场景中每个散射体的方位和坐标信息,然后将此信息输入到森林植被雷达相干散射模型中进行后向散射模拟,最后分析不同的白桦结构分布对雷达后向散射的影响,以便对白桦纯林的雷达图像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雷达图像仿真中地球曲率对距离、遮蔽角、入射角计算效率和精度影响的问题.通过平面地面和球面地面下距离误差的分析和比较,确定两种方法的等效性;详细分析了平面地面的地形遮蔽算法产生误差的原因,通过对球面地面计算遮蔽角余弦值进行修正,建立了简化的遮蔽判断模型;考虑地面的高度起伏,给出了更为精确的入射角计算模型.通过仿真比较和实际工程应用的检验,证明了各个算法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能够产生更为逼真的仿真图像.  相似文献   

12.
Tiangong-2 Interferometric Imaging Radar Altimeter(InIRA) is the first wide-swath radar altimeter adopting small incidences angles with short baseline.The knowledge of the roll angle of the baseline is crucial for measuring the wide-swath Sea Surface Height(SSH) with centimeter-level accuracy.In this work,we aim to validate the technique of baseline angle determination from spaceborne nadir interferometric echoes which has been tested by airborne experiment.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 geometry,the interferometric phases of nadir echoes acquired by Tiangong-2 Imaging Radar Altimeter(InIRA) are related to the roll angle of the baseline,so it should be possible for us to retrieve the incline angle from the interferometric phases under some ocean conditions not so high.In order to do so,the Tiangong-2 was tilted about 5° so as to realize a 0° baseline and in this way,a lot of data was collected.In this paper,we present the retrieved roll angles and compare them with the measured angles by the platform.Due to the Earth is an ellipsoid,and the control of the Tiangong-2 is referring to the Earth center,while the retrieved roll angle is referring to the nadir point on the Earth surface,there is a systematic error related to the orbit,and after calibration of which,the expected results are obtained:two measurements agree with each other very well not only for the measured trend but also for the standard bias between them.  相似文献   

13.
高质量的图像生成一直是计算机视觉等领域探索的难点和热点。通过使用循环一致损失,CycleGAN在无监督图像生成任务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面对不同纹理复杂度的图像生成任务,CycleGAN的循环一致损失系数是默认不变的,使得生成图像存在纹理变形甚至消失等弱点,不能很好地保证生成图像的质量。文中融合图像的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来度量图像的纹理复杂性,阐明循环一致损失函数在优化目标函数中的重要性,发现并解释循环一致损失系数的大小与不同纹理复杂度图像生成质量的关联性:纹理复杂度越高,应选择越大的循环一致损失系数;反之,应取越小的循环一致损失系数。文中使用基准和自采集的图像数据集,引入了基于迁移学习的分类准确性等生成图像质量评估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优化选择大小合适的循环一致损失系数,可有效提高生成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该文基于VC++工具,对某模拟系统模拟雷达天线转动时,实现雷达天线任意角度转动这一难题的一种解决方法进行了探索。分析了图形变换——旋转的原理,阐述了绘制任意倾斜角度椭圆弧的设计方法,并在Windows操作系统和Visual C++ 6.0开发平台上,通过实例编程、上机试验,检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刚体碎块匹配已经在考古、生物工程以及遥感数据处理等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碎块匹配的精度、速度和算法的抗噪性,提出一种先粗配再细配的刚体碎块匹配方法。方法 首先采用基于显著性区域的碎块断裂面匹配方法实现碎块的粗匹配,然后通过加入高斯概率模型、角度约束和动态迭代系数的方式来改进迭代最近点(ICP)算法,并采用该算法来实现两个刚体碎块断裂面的细匹配,从而完成两个碎块的最终精确匹配。结果 通过分别对公共碎块数据集和带有噪声的秦俑碎块数据模型的匹配实验结果表明,与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和概率迭代最近点(PICP)算法相比,提出的改进ICP算法在精度方面分别提高了约50%和15%,在速度方面分别提高了约65%和50%,是一种精度更高、速度更快、抗噪性更强的点集匹配算法。结论 该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公共碎块数据集的完美匹配,而且对于秦俑这种特殊的刚体碎块也具有良好的匹配效果,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