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是物联网安全的基础和核心.介绍了物联网的相关概念,从感知层使用的技术入手分析该层存在的安全威胁,并对现有的安全策略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针对现存的感知层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终端的显著特点是对外部世界进行感知与控制,但是传统安全威胁分析模型无法有效评估来自外部的攻击数据对物联网终端固件造成的危害。将新攻击面引入的攻击数据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攻击数据在固件中的完整传播路径和交互过程进行建模,构建面向新攻击面的物联网终端固件安全威胁模型FSTM,从而分析物联网终端固件所面临的潜在威胁。分析结果表明,FSTM模型能有效描述物联网与物理世界紧耦合、与业务强相关的特性,为面向新攻击面的物联网终端安全检测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离不开安全性的保障。感知层在物联网体系结构中处于底层,承担信息感知的重任。感知层的安全问题是物联网安全与互联网安全主要的差别所在,是物联网安全的重点。针对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架构、感知层的安全威胁进行了分析总结;从无线射频识别( RFID)安全、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两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性研究成果;提出了RFID安全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未来研究方向;给物联网安全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发展和普及利用,针对物联网的攻击事件日益增多且危害严重。目前面对物联网安全问题主要采用被动补救的方式,缺乏对物联网安全的体系化思考和研究。本论文首先介绍物联网系统架构和各实体的发展,然后分析物联网面临的多层次安全威胁,包括各实体自身的安全威胁,也包括跨域的安全威胁。其中,实体自身安全威胁涉及到云平台、设备端、管道、云端交互。物联网跨域安全威胁包含4个方面:多域级联攻击、物理域的冲突与叠加、信息域对物理域进行非预期的控制、信息域对物理域输入的理解不全面。在此基础上,论文研究了基于PDRR网络安全体系的物联网安全模型,包含安全防护、安全检测、响应、恢复4个维度。安全防护包含认证、授权与访问控制、通信加密等技术,需要考虑物联网种类繁多,规模巨大,异构等特点进行设计与实施。安全检测需要对各实体进行入侵检测、在线安全监测、脆弱性检测以及恶意代码检测。其中,在线安全监测获取系统内部设备、应用程序的行为、状态、是否存在已知脆弱性等。脆弱性检测偏向于对未知脆弱性进行深度挖掘。在响应阶段,除了配合相关部门机关完成安全行动资源配置、态势感知等响应工作外,还需要进行入侵事件的分析与响应,漏洞...  相似文献   

5.
郑尧文  文辉  程凯  李红  朱红松  孙利民 《信息安全学报》2017,(收录汇总):81-95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发展和普及利用,针对物联网的攻击事件日益增多且危害严重。目前面对物联网安全问题主要采用被动补救的方式,缺乏对物联网安全的体系化思考和研究。本论文首先介绍物联网系统架构和各实体的发展,然后分析物联网面临的多层次安全威胁,包括各实体自身的安全威胁,也包括跨域的安全威胁。其中,实体自身安全威胁涉及到云平台、设备端、管道、云端交互。物联网跨域安全威胁包含4个方面:多域级联攻击、物理域的冲突与叠加、信息域对物理域进行非预期的控制、信息域对物理域输入的理解不全面。在此基础上,论文研究了基于PDRR网络安全体系的物联网安全模型,包含安全防护、安全检测、响应、恢复4个维度。安全防护包含认证、授权与访问控制、通信加密等技术,需要考虑物联网种类繁多,规模巨大,异构等特点进行设计与实施。安全检测需要对各实体进行入侵检测、在线安全监测、脆弱性检测以及恶意代码检测。其中,在线安全监测获取系统内部设备、应用程序的行为、状态、是否存在已知脆弱性等。脆弱性检测偏向于对未知脆弱性进行深度挖掘。在响应阶段,除了配合相关部门机关完成安全行动资源配置、态势感知等响应工作外,还需要进行入侵事件的分析与响应,漏洞与恶意代码的公告与修复,以及安全防护加固与检测规则的更新。在恢复阶段,需要对关键数据进行恢复,并对系统进行升级与恢复。最后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周航  秦东霞 《电脑学习》2012,2(3):37-39
物联网被称为第三次信息革命,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扩展,物联网的安全隐患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剖析物联网的三层体系结构出发,分析了物联网受到的种种安全威胁,最后给出相应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物联网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决物联网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论述了如何提高安全意识、开展安全评估、保护数据安全等.结合物联网安全问题,分析了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等各层面上可能遭受的攻击情形和安全威胁,并给出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信息与电脑》2019,(17):202-204
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不断发展,随之衍生出的安全问题也愈发严重,与传统互联网的网络安全问题不同,物联网安全呈现出新的特征,对物联网终端及流量进行监控是物联网安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主要介绍了物联网安全的现状,并探讨了物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建立的方法,对物联网终端引起的新型DDoS攻击提供了尝试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戚湧  郭诗炜  李千目 《计算机科学》2017,44(3):150-152, 174
随着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已建立成EMS能量管理系统、SCADA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等管理系统。为了解决电力系统众多异构子系统造成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出基于SOA的电网融合泛在网信息平台架构,并针对其体系结构分别从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对安全威胁进行研究。基础设施层的安全威胁研究主要针对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等物理设施的安全问题,数据层的安全威胁研究主要针对隐私信息泄漏或破坏以及非法访问等安全问题,服务层的安全威胁研究主要针对认证授权措施不当等问题。最后针对各层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终端设备无人值守,终端设备本身的安全及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无法保障,用户隐私信息被泄露等,本文将上述问题归类为物联网自身安全问题和网络应用安全问题。在介绍了物联网概念和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对各种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终端设备与感知节点本地安全对策、物联网核心网络安全对策、物联网的加密机制安全对策、用户隐私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1.
马巧梅 《微处理机》2014,(2):32-34,39
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各国政府专家、企业和技术人员都开始着手研究和建设物联网的工作。物联网安全和隐私问题必然会影响其建设与发展。为了解除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同时为物联网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提供相关措施,分析了物联网体系架构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并从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分别对安全威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总结,最后针对物联网面临的各类安全威胁给出了对应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特点,分析了物联网三层体系结构分布面临的安全威胁,并提出了物联网在各层的安全架构.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具有更高的安全需求.在物联网环境下,基本的管理工作由智能设备软件去处理,使人们从繁琐的低层次管理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中,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一旦物联网的安全受到威胁、遭到攻击,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物联网的健康迅猛发展,安全保障是其重要的前提.通过对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结构框架、技术框架的阐述,分析了物联网的相关特征,针对物联网各层的特点,分析了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传统物联网信息传输系统在感知层的信息传输的安全问题,应用MD5等算法在采集端点与信息采集节点之间以及信息采集节点与隔离保密节点之间增加身份认证和加密机制,实现感知节点的身份认证和信息加密,使物联网感知层的信息传输更加安全和可靠。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物联网设备数量的增长,物联网安全防御的难度与复杂度不断上升,针对物联网与供应链的重大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揭示了物联网供应链安全管理的复杂性.目前存在许多信息安全公开知识库可用于物联网安全威胁分析,但知识库的异构性使威胁评估十分困难.对多个信息安全知识库进行研究,将防御方所关注的安全知识来源与攻击者的战术、技术和攻击模式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关系映射链接图知识库,并导入威胁情报,旨在利用已披露的威胁事件来提升物联网安全威胁要素评估能力.提出了一个物联网供应链风险分析本体RIoTSCO,并以此模型为基础设计了物联网安全下的推理规则,利用本体的表达能力建立物联网安全领域知识之间的语义关系,以解决多源知识的语义异质性问题.同时,在一个物联网环境示例中基于所提方法进行安全评估,自动化推理缓解措施以应对威胁事件,并描绘威胁事件所能波及到的上下游供应链情报全貌.  相似文献   

16.
《信息与电脑》2019,(17):207-208
物联网感知层是网络信息传递的载体,也是物与物之间进行传递的基础,信息传递的安全性是如今网络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传统的物联网安全管理系统可以满足网络层,但存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安全性较差及节点的信息传递隐蔽性不足等缺点。笔者围绕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机制,设计物联网感知层信息安全传输系统框架,对网络系统进行调整,最终通过对比实验方式认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从而使网络信息的传输具有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高级持续威胁(APT)攻击不断被发现,传统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很难防范此类攻击,由此给国家、社会、企业、组织及个人造成了重大损失和影响。对近几年典型APT攻击事件和攻击代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攻击的产生背景、技术特点和一般流程。彻底防御APT攻击被认为是不可能的,重视组织面临的攻击风险评估,建立新的安全防御体系,重点保护关键数据成为共识。为此,提出了建立一种新的安全防御体系,即安全设备的联动、安全信息的共享、安全技术的协作,并给出了基于社会属性、应用属性、网络属性、终端属性及文件属性的多源态势感知模型,以及安全信息共享和安全协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问题直接关系到物联网的深化应用和安全健康发展。首先,本文分析当前物联网感知设备的安全威胁和安全技术要求,并给出了感知设备安全检测指标体系;其次,通过物联网感知设备安全检测平台实现对感知节点设备安全技术符合性检测。  相似文献   

19.
物联网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保证物联网的安全,排除内部隐患,基于时序特征数据高效索引技术设计物联网感知设备安全自动监测方法。结合时序特征数据高效索引技术提取物联网信息特征,在报文传输过程的基础上,区分不同流量数据之间的差异、恶意攻击软件与感知设备的系统特征,计算样本数据的表征值,得到物联网感知设备的原始信息特征。对数据特征进行分类,计算其数据内的缺失值和错误值,得到特征向量的筛选优化结果,计算训练损失函数,调整实际操作的阈值,保证数据特征分类的准确性。搭建物联网感知设备监测模型,训练判别器,进行物联网的自动监测。分别对数据包、字节以及数据流量进行识别,该监测技术可以准确地区分良性数据与攻击数据,从而保证物联网感知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感知层中设备的多样性和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其在安全要求上具有较大的特殊性。文章结合物联网感知层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安全问题,提出一套感知层通用安全体系。该体系包括了管理体系和测评机制,分别从管理层面、技术层面和测评体系三个方面对感知层提出了感知层安全体系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