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lanning》2019,(33)
新课程改革首先是一种理念的转变,因为新的教学理念,更能彰显教学的无穷魅力,更能体现教育的前瞻性,新课程改革课堂倡导的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积极探寻课程改革之路,寻找机会奔赴教育前沿,与专家名师互动,观其课,听其讲座,汲取全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实践教学方法,彻底转变陈旧的教学思想,以为新课程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28)
英语导学案是把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有机结合,形成一种优化学与教的过程的方案。本文在对当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模块一第四单元定语从句的语法学习的导学案为例,探讨了语法导学案的编写模式,把课前自主学习与课上合作探究相结合、学生提问质疑与教师启发点拨相结合、基础知识学习与语言技能培养相结合,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也将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到实处,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32)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改变原有的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这就意味着高中物理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通过改革去重新建构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7)
在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21世纪,小学教育一定要从小学生的成长状况以及学习客观规律出发,不断做好教学设计与教学改进,将课堂内容与课外学习充分联结,保证小学课堂的连贯性。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够把语文课堂知识教学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充分联系在一起,小学语文教师要仔细研究导学案教学的运用策略,在课堂上深化导学案教学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0)
<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使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学。这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由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教学观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教学观,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原则来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改革,以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17)
<正>随着科学育人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实践应用与深化融合,教师群体着意探寻激活小学生主体状态与认知思维的有效方法,借此激发与释放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生命发展潜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强大的主体支持、能动作用与智力保障。因此,教师开始致力于变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上的引入活动与融合实践,力求借助变式教学探究出数学课堂提质增效、教学拓展、绽放生命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搞好初中体育课教学同样离不开"兴趣"。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已经多年,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体育教师体育课堂新的教学观。确实能在教学中体现出这种教学观,并不容易。只有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完善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通过兴趣的导引让学生变"要我学体育"为"我要学体育",才算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从而教好初中体育课。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可以做以下尝试:一、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兴趣;二、自主教学方式,发展兴趣;三、耐心思想转换,提高兴趣;四、多彩课堂情境,维护兴趣。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8)
<正>21世纪是一个提倡素质教育的年代,教师如何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材为依据,创造性地设计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导学案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导学案"是指教师运用引导式教学备课的教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我们学校近几年采用导学案教学,从我的教学实践看,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2)
"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蓝墨云班课(简称云班课)步入了技工院校课堂,它作为信息化教学辅助工具,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发挥了效应。以财会高职考理论科目基础会计课程复习为例,在复习中使用云班课APP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让手机变玩物为服务。教学中合理使用云班课不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又能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3)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改革,它更好地利用多方面资源,使学生及教师获得以往常规课堂所无法给予的新体验,促进学生的知识面逐步走向"精"与"专",老师也拓展了知识面。但受教学内容、时间及追求拍摄效果的限制,"微课"中教师个人魅力不能尽情展现。而且,"微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于这种教学方式能否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推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