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语园 《电子质量》2012,(3):7-8,14
在非线性模型预测中,往往难以获得精确的非线性数学模型,从而对预测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该文将粒子群算法与BP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PSO-BP算法,改进了BP算法的不足,并将其应用于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当中,提高了非线性模型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地控制激光铣削层质量,建立了激光铣削层质量(铣削层宽度、铣削层深度)与铣削层参数(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离焦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了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构建了基于粒子群神经网络的质量预测模型。所提出的PSO-BP算法解决了一般BP算法迭代速度慢,且易出现局部最优的问题,并以Al2O3陶瓷激光铣削质量预测为例,进行算法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PSO-BP算法迭代次数大大减少,且预测误差明显减少。所构建的质量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脉诊存在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诊断结果可靠性不高等问题,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脉象识别方法。粒子群算法中评判粒子好坏的适应度函数采用神经网络的输出误差,以此获得最优粒子的位置向量,并把其值作为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在Matlab中建立基于BP算法、PSO-BP算法和GA-BP算法的三种ANN模型用于脉象信号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识别脉象时,优化后的算法降低了传统BP神经网络的输出误差,提高了识别精度,PSO-BP算法明显改善了传统BP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VMPSO-BP神经网络的话务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快速、准确地预测移动话务量,提出了速度变异的粒子群算法(VMPSO),并与BP算法相结合,形成速度变异的粒子群—BP(VMPSO-BP)神经网络算法,用以训练神经网络,从而优化了神经网络的参数,最后对移动话务量进行预测。与传统BP神经网络方法和PSO-BP神经网络方法相比较,并且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以及对预测结果地比较,速度变异的粒子群—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对移动话务量地预测。  相似文献   

5.
以高炉煤气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BP神经网络引入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通过调试和改进建立PSO-BP神经网络高炉煤气受入量预测模型,使企业实现对煤气的合理调度和平衡调整,研究结合唐山钢厂的历史数据对该模型进行训练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BP模型比未改进的BP模型更能精确地预测受入量,并解决了遗传算法(GA)优化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早熟收敛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于电子器件寿命预测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BP神经网络电子器件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对nMOSFET元件在不同应力条件下进行寿命试验,根据试验测试获得的寿命数据,得出对应的可靠性。文章通过结合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结合,建立电子器件寿命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相同应力条件的电子器件寿命进行预测,同时对应力加速条件下寿命的预测。通过试验证明,该算法具有更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控制激光铣削的质量,建立了激光铣削质量和铣削层参数的神经网络模型。针对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提出混沌搜索的自适应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AMPSO)获得神经网络最佳参数,建立了AMPSO-BP激光铣削质量预测模型。最后以某种材料的激光铣削质量预测为例,将文中所提算法与PSO-BP、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相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很高预测精度且预测误差明显减小,在实际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面临的科研绩效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评估模型。该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初始权值和阈值,然后训练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预测。分别使用10个科研指标、绩效评价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并以多个高校历年科研管理数据为训练和测试样本进行验证分析。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PSO算法优化BP网络的新方法及仿真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祚泳  汪嘉杨  郭淳 《电子学报》2008,36(11):2224-2228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BP网络的权值调整新方法.该算法在基本BP算法的误差反传调整权值的基础上,再引入粒子群算法的权值修正,从而建立了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网络新模型.此模型不仅可以克服基本BP算法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值的局限,而且模型的精度较高,较好地提高了BP网络学习能力与泛化能力.将新模型应用于4个典型复杂函数的仿真实验,并与基本BP模型、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网络模型(GA-BP)和传统的粒子群优化前向BP网络模型(PSO-BP前传)的仿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仿真实例表明新PSO-BP优化模型性能尤其是泛化性能优于其它3种BP网络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0.
NO2 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气体之一, 在大气光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 NO2 浓度的时空演变, 预测其浓 度变化趋势, 对政府出台改善环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利用粒子群算法 (PSO) 的反向传播 (BP) 神经网络对大气 NO2 浓度进行预测。以合肥地区 2017 年 1 月 1 日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的大气污染数据和气象数据为基础, 结合逐步 回归方法筛选出与 NO2 浓度相关性较大的影响因子作为输入样本。构建 PSO-BP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利用 PSO 找出 BP 神经网络最优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对比 BP 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改进的 BP 神经网络和 PSO 改进的 BP 神经网络 三种模型的预测结果, 发现 PSO-BP 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出 NO2 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 并且预测精度高、模式简 单, 有望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使用隐写软件Steghide隐藏信息前后图像T、A、P点数目变化规律的分析,对每幅图像构造一个特征 向量,并且结合支持向量机提出一种基于OC_SVM的Stegthide检测算法,同时,实验结果给出了该算法在不同信息嵌 入量情况下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供目前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o Management,PDM)系统对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控制能力,实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实时测量与监控,提高管理质量,结合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CMMI)在软件领域的成功经验,适应硬件产品开发领域的需要,在介绍了CMMI的主要思想之后,重点论述了以CMMI为基础定制企业PDM系统的可能性。对产品开发框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CMMI的PDM系统概要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分区技术的定义,分区的组成、最低配置和用途,最后阐述了分区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高霞  马美红 《数字通信》2012,39(5):43-46
通信、计算机领域的发明专利审查过程中,针对权利要求书中涉及伪代码的情形存在不同的审查观点.在对伪代码与自然语言、标记性程序语言进行辨析,以及对现行发明专利审查规范进行分析溯源的基础上,提出应站在技术人员的角度,按专利审查的一般标准,判断其是否符合专利申请的撰写规定和授权条件,权利要求是否清晰,再进行一致性审查的建议,对其他领域类似情形的发明专利审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片上可编程系统的视频车辆跟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具体产品中算法实现复杂且基于计算机(PC)平台的纯软件环境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视频车辆跟踪的嵌入式实现方法.利用可编程片上技术,使得视频检测摆脱PC平台的依赖.以Nios Ⅱ软核处理器和外设知识产权(IP)核为硬件平台,结合模拟/数字信号转换(A/D)和数字/模拟信号转换(D/A)的视频接口,以μC/OS为操作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IMS的固定移动融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国内运营商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阐述了通过引入IMS进行固定移动融合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重点对基于IMS的固定移动融合网络构架和实现固定移动融合的网络演进策略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逐步建立,但是各应用系统之间自成体系,从而导致了每使用一个系统就要重新登录一次,给用户的使用和管理员的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本文研究基于CAS的单点登录系统应用,很好地解决了使用和管理困难问题,介绍了基于CAS的单点登录系统应用设计研究,系统采用用户管理LDAP轻量级目录服务、CAS中央认证服务,设计了一个统一管理界面,通过Web服务传递用户参数,实现了多应用系统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企业和网络系统中存在大量分布式异构知识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的知识集成方法.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将模板机制应用到集成系统中,并提出了一个基于模板的知识集成模型,为企业语义级知识的共享、集成及有效利用提供了解决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气散射对激光角度欺骗干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光的粒子性,用蒙特卡罗法构建单个光子在大气传输中的散射模型,研究大气散射对激光角度欺骗干扰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非对称因子、大气传输距离和消光系数等对干扰脉冲信号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削弱,散射产生的迂回路径延迟了干扰脉冲到达导引头探测器的时间.②激光干扰脉冲在大气散射作用下脉冲展宽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