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薛欣丽 《特殊钢》1992,13(3):20-25
为解决弹簧钢连铸坯的中心偏析、中心疏松、缩孔和内部裂纹等质量问题,通过调整钢水过热度、拉坯速度、F段电磁搅拌强度等工艺参数试验,取得了满意效果,使成品弹簧扁钢力学性能与模铸弹簧钢相当。  相似文献   

4.
王日红 《江苏冶金》1998,26(1):48-50
中心碳偏析是连铸坯的主要缺陷之一,它给连铸法生产特殊钢尤其是高碳钢带来了很多困难。连铸工作者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积极寻求降低中心碳偏析的有效途径,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绩。尽管如此,由于连铸过程钢水凝固的特点给碳偏析的控制带来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控制82B小方坯连铸坯碳偏析的连铸方法。综合考虑了结晶器电磁搅拌及末端电磁搅拌技术的应用、调整二冷强度、降低过热度。选择合适的控制参数与之相匹配,制定的生产工艺有效抑制了高碳钢的中心碳偏析。  相似文献   

6.
高碳钢连铸方坯中心偏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薛正良  李正邦  张家雯 《炼钢》2000,16(1):56-59
综述了高碳钢连铸方坯中心偏析的成因和控制方法,分析了电磁搅拌和接近液相线温度的低过热度浇铸技术对消除或改善高碳钢连铸方坯中心偏析的作用和效果。指出低过热度浇铸和二次水膜强化冷却是解决高碳钢连铸方坯中心偏析的有效途径,并可提高拉坯速度。  相似文献   

7.
弹簧钢连铸坯中心偏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丽红  田乃媛 《钢铁》2010,45(1):43-43
为了探讨真空精炼和过热度对弹簧钢连铸坯中心偏析的影响,采用两种生产工艺:转炉→LF→VD→连铸和转炉→LF→连铸,并取不同的过热度(30℃和22℃),生产60Si2 Mn弹簧钢连铸坯。在矩形坯上取样分析碳和硫的偏析情况,并进行对比。其结果是:经过真空精炼,连铸坯的碳偏析指数从1.72降低到1.28;硫偏析指数从2.68降低到1.68。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为改善82B钢拉拔性能,降低铸坯中心碳偏析指数,在钢水过热度20~30℃,拉速1.9m/min,二冷比水量0.7L/kg,结晶器电磁搅拌4Hz、240A的条件下进行了末端电磁搅拌(F—EMS)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末端电磁搅拌6Hz、160A条件下铸坯的中心碳偏析指数≤1.05。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低碳弹簧钢,28MnSiB生产工艺,对钢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碳钢方坯连铸中心缩孔去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克强  齐振亚  王长栓  王坚  抗小敏 《钢铁》2004,39(1):27-29,20
从理论上分析了高碳钢方坯连铸中心缩孔产生的原因及降低的途径。通过32炉浇钢试验,得出拉速对中心缩孔的作用大于钢水过热度,同时讨论了强冷段、强冷段水量、二冷段水量等参数对中心缩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连铸坯偏析研究发展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连铸坯偏析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及减少连铸坯偏析的方法,介绍了连铸坯偏析的数学模型及测试连铸坯偏析的最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肖洪文 《河南冶金》2006,14(Z2):105-106
介绍了长力公司提高弹簧钢质量的生产工艺控制措施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电磁搅拌对小方坯连铸生产45#钢组织和成分偏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永刚  陈煜  王玉刚  迟桂友 《河南冶金》2007,15(5):11-12,28
研究了电磁搅拌对小方坯连铸生产45#钢低倍组织和碳成分偏析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表明,经过电磁搅拌后,铸坯内部质量明显提高,结晶组织更加致密;铸坯碳成分偏析程度在外弧侧比内弧侧严重,可以通过合理降低连铸钢水过热度、适度提高搅拌电流和搅拌频率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7.
针对石钢在生产28MnSiB低碳弹簧钢方坯过程中,表面存在的裂纹缺陷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关键生产工艺参数控制的范围及改进措施,对减少裂纹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碳钢铸坯偏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连铸各种工艺参数组合,跟踪高碳钢铸坯质量,研究其偏析情况,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减轻偏析,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连铸轴承钢大方坯中心偏析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钱刚  阮小江  蔡燮鳌 《钢铁》2002,37(5):16-18
对轴承钢大方坯中心偏析的成因作了分析,探讨了过热度等对减少中心偏析的作用,并对兴澄公司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预防措施,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连铸中间包采用快换机构,浇钢时间和包龄大幅度增加,对中间包工作衬和永久衬提出新的要求.与现有条件相结合,根据大包和中间包的工艺特点,对原用的中间包进行适应性改进.完全杜绝了中间包底大包钢流冲击点的穿漏事故;增加永久层厚度,减少工作层厚度,由自然侵蚀永久层相应位置,从而增加相应位置工作层厚度.经过改进取得满意的效果.同时以很小的消耗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