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前小城镇无序用地扩张是我国小城镇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由于小城镇无序扩张,占用了城郊的土地,尤其是大量优质农田,这不仅导致耕地面积锐减,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增加了配套设施建设的成本,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它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小城镇发展的成效,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工业化、城市化对我国土地资源产生越来越大压力的情况下,最近我国正着手启动新一轮上地利用总体规划。据悉,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充分借鉴国际上的“理性发展”理念,通过土地市场监控解决城市无序扩张、优质农地  相似文献   

3.
从转型期武汉市城市政策与城市扩张的相关分析来看,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促使城市政府急于开辟新的财源,城市政府对财政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的过分追求导致了城市土地资源的迅速流失,城市地域的无形扩张;户籍制度的松动和政府主导的城市化推动了郊区城市化进程,规划新城策略和开发区的产业政策引导城市向外围城乡接合部地区发展,住房商品化制度改革导致城市郊区住房的开发,交通政策对武汉城市圈层式发展格局给予支持,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促进了旧城改造用地调整和新区土地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赵学彬  耿虹 《规划师》2004,20(1):88-91
当前,高速公路城市出入口区域土地开发的多主体、多类型、多手段现象,直接导致城乡结构混杂、边缘结构无序、土地产权属性模糊等矛盾。合理定位高速公路城市出入口区域土地开发,可加强城市和乡村、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并优化城市自身的协调功能。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土地利用立体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城市建设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不能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土地的问题.通过比较城市土地开发平面扩张和立体扩张两种用地模式,借鉴其他国家在土地立体化开发方面的经验,论证我国城市土地应采用立体开发模式,并对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立体化制度的设计作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亦静宜动     
近300年来城市一直在快速扩张,融合工业,仓储,物流和农业等各种不同的用地功能。随着这一进程的不断发展,在城市里的出行变得越来越困难,交通混乱无序;带来污染的工厂逐渐搬离住宅区;土地和房价不断飙升。现有功能区渐渐远离市中心,  相似文献   

7.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惠州城市极限规模及蔓延调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伟艺 《规划师》2009,25(8):96-100
近年来,惠州的城市蔓延主要表现为耕地急剧减少、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土地低效利用、城市交通恶化等.在对惠州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欧洲的"紧凑城市"理论为规划指导,提出惠州的增长极限规模概念,并在极限规模内提倡高强度开发城市土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分散的集中"引导城市结构向多中心组合的城市结构模式转变等策略,以期控制城市的无序蔓延,在总体规划层面上引导惠州步入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地开发整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玲 《规划师》2008,24(3):20-23
城市土地开发整理被广泛应用于国外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具有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及适用于不同城市土地类型的应用模式.不同的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灵活的管理方式和实施程序,有效地协调政府、土地所有者、开发商等多方的利益关系,高效地实现对城市土地结构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城市无序扩张.我国开展城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要将其纳入法律体系,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龙头,建立完善的行政保障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
研究背景 l 地开发势在必行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每年近10%的经济增长速度,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大规模城市空间扩张随处可见。为了有效满足我国城市高速发展的需求以及适时推进城市化进程,土地开发行为势在必行。同时,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施工装置及设备也使得原本不太适宜或者根本就不适宜开发的地段其发展成为可能,土地的大面积开发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在直辖后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城市扩张与土地资源有限矛盾凸显,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成为解决途径之一。但是地下空间开发缺乏统一的规划,导致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无序,部分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周边地质环境,影响城市地质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对重庆市地下空间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影响地下空间合理有序开发的因素,并对相应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机制进行了探讨,以寻求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二者之间的协同机制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化城镇建设范围迅速扩张的情势下,各城市出现土地资源无序开发,资源过度浪费与环境污染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尽管土地用途管制政策日趋完善,但实际执行力水平不足,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为此,全面探究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世纪,关于城市的主题,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大量的农村人口迁居到城市,二是城市内部的转化和变迁。在本世纪初期,城市扩张化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城市中心的土地被充分使用,以往的城郊逐渐被并入城市规划和扩建区域,部分城市甚至呈现无序蔓延式扩张。城市过快和无序发展都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不正常现象,导致的后果甚至无法想象。政府决策者应对城市总体空间格局有清楚的认识,不合理的城市景观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3.
陈楠 《城市开发》2006,(6):56-57
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不仅是城市经济、人口的进一步集聚和快速扩张,而且必将对城市的物质载体——土地的利用提出更高的需求和更大的挑战。 有关专家指出,若2003年以来的开发区全部转化为城市建成区,目前的土地供应总量足够支撑到2020年的经济和社会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城市边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扩张,越来越显其重要地位,然而实践进一步预示边郊区若放任自流,必然给未来城市的发展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这种损失的根本表现形式是城市土地资源浪费以及市区与边郊规划建设的明显反差,影响了城市扩张战略的实施与发展。带来二次改造的巨大经济损失,为此,笔者试做初探,以求城市边郊规划、建设、管理能有一个严谨、完善、规范的程序。  相似文献   

15.
雷诚  范凌云 《规划师》2008,24(3):59-62
我国城市在快速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城市规划滞后于城市开发、"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的怪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城市规划缺乏土地开发运作的经济观念、土地开发运作的理论支持和恰当的土地开发运作应用方法.应通过对城市规划实践当中有关土地开发运作的理论进行框架性梳理、增加学科知识点和加强应用性研究等措施,加强土地的价值规划,加强对土地开发运作的经济分析,增强城市规划对土地的控制力度和弹性.  相似文献   

16.
笑蜀 《中州建设》2008,(22):34-35
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城市依赖“土地财政”来筹集资金建设城市,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所谓经营城市,实乃经营土地。如今,土地财政已经走到了尽头,一些地方政府不得不祭起“举债”的法宝,用以刺激经济的高速增长、保持城市化的继续扩张,并且满足巨额的自身运营经费。  相似文献   

17.
视点     
01诸大建:过去30年的半城市化与政策扭曲有关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诸大建认为,过去30年的半城市化与政策扭曲有关。就城市土地而言,存量更新是控制的,增量扩张是鼓励的,于是导致了城市土地空间的蔓延性发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土地是城市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用地逐步扩展,但无序的城市外延扩展将会导致大量的城市问题,科学合理的城市用地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福州市中心城区土地的利用结构和强度,探讨其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土地利用功能布局调整与土地利用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周为吉 《城市开发》1998,(12):24-25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可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可决定城市基础设施设置,可引起城市环境品质变化,可影响城市综合造价。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着土地开发强度过低导致城镇土地扩展速度过快,与土地开发强度过高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两种不良倾向。我们必须科学地制订土地开发强度,以确保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33)
TOD理论最早在美国出现,鼓励城市形态由公共交通为导向,并以公交线路指导开发城市为关键,以便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和使用交通设施,遏制城市无限扩张。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以及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小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交通需求越来越大,导致城市布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我国城市和交通的发展还有很多不足,学习TOD理论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为城市的合理布局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