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胡晓洪  张庆今 《中国陶瓷》1994,(6):13-15,37
本文从液机沉淀法制备氧化锆超细粉末不同工艺过程的显微结构变化,分析了粒子团聚机理以及团聚体结构对粉末加工成型性能的影响。指出液相法制备氧化锆超细粉末,因制备工艺条件不同,获得不同团聚结构的超细粉末。少团聚或软团聚体的粉末强度底,压制过程能破碎成大量细小碎粒,有助于获得高密度成型体。利用控制粒子团聚湿法工艺,可制取理想的氧化锆超细粉末。  相似文献   

2.
有关制备技术和工艺条件对超细粉末团聚状态的影响是陶瓷学家们目前面临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液相法制备氧化物超细粉末过程中控制团聚状态研究中的某些问题进行评述和讨论.在液相法制备超细粉末过程中,粒子的生成条件对团聚体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控制沉淀反应过程中胶粒的聚集特征就可以控制粉末的团聚状态,以制取优质陶瓷粉末.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在湿化学法制备ZrO2超细粉末的干燥过程中粉末团聚状态的控制方法,添加少量的表面活性剂以及采用快速的微波干燥。可有效控制粉末团聚,过程简单,易于操作,大大缩短了干燥时间,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4.
醇水共沉淀法制备氧化锆超细粉末及团聚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氯氧化锆和氨水为原料,在醇水溶液中制得氧化锆前驱体,经过陈化和低温处理后干燥,前驱体在600℃下煅烧后球磨得到氧化锆超细粉末。采用TG—DSC,XRD,TEM分别对制备的粉末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共沉淀过程中引入无水乙醇,采用低温处理工艺,能减少粉末的团聚,避免硬团聚的形成。运用该方法可以制备出粒度为20~30nm、少团聚的超细氧化锆粉末。  相似文献   

5.
超细BaTiO3粉的液相合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把快速混合技术运用于草酸盐沉淀法,制备了超细BaTiO3颗粒。运用XRD,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制备超细BaTiO3粉末前驱体的液相合成工艺条件,过程规律及相应的表面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硬质合金WC—Co超细粉末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钨酸盐和钴盐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出分散性好的钨-钴化合物超细粉末。以该粉末为原料,在H2和含碳气体条件下,采用低温连续还原碳化工艺制备出了平均粒度为0.1μm左右、主相含量为WC-23%Co(以质量计,下同)且游离碳少于0.1%的WC-Co复合粉末。借助TEM,XRD和化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粉末的粒度和化学组成,探讨了影响W-Co化合物粉末和超细WC-Co复合粉末制备的关键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碳化硅粉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隆  刘小磐  尹斌  张珍容  汪洋  陈建林 《陶瓷》2005,(5):26-27,29
以工业硅溶胶和炭黑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和碳热还原法制备了纳米碳化硅粉末,研究了原料组成和制备工艺对超细粉末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直接制备纯度较高,颗粒直径分布范围小,粒径在一定范围内可控制的纳米碳化硅粉末。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温液相二醇还原法,在两种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制备出磁性钴的超细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和激光光散射仪等对所制备的超细钴粉末结构、价态、颗粒尺寸分别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该种方法制备的超细钴粉末具有hcp,平均粒径大约为0.4μm。  相似文献   

9.
超细硬质合金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的优异性能,保证超细硬质合金的晶粒度小而且均匀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以粒度细小、分布均匀的超细WC粉末为原料.在超细WC粉末的制备过程中,对从氧化物还原、碳化后得到的WC粉末的后续处理非常重要,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球磨粉碎,但是经过机械方法粉碎后的超细粉末,很难使物料达到所需粒度要求,产品往往处于一个较大的粒度分布范围.文中讨论了一种新型的粉碎技术--气流粉碎分级技术,它兼有气流粉碎和气流分级,使得到的粉末在气流粉碎下细化、在气流分级下减小其粒度分布.气流粉碎分级技术是当今世界原材料加工技术的重要方面,将其应用于超细硬质合金的制备中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纳米SiC—Si3N4复合超细粉末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热化学气相反应法制备了纳米级SiC-Si3N4复合超细粉末,讨论了工艺参数对复合超细粉末颗粒度、组成、结构等的影响,并制备出颗粒呈球形、颗粒尺寸均匀、分散性好、最小颗粒尺寸为89A的纳米级SiC-Si3N4复合超细粉末。  相似文献   

11.
化学工程的前沿——超细粉末制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粉体技术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粉体技术中步及到许多相似的基本过程--单元操作,化学工程在粉体技术领域有许多用武之地。本文从化学工程的观点分析了粉末过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该过程的一睦特殊问题以及化学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12.
超细Co3O4粉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超细Co3O4粉体的制备方法和特点,简要介绍了超细Co3O4粉体在催化剂、电极、陶瓷等领域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3.
撞击流以其强化微观混合的优异特性在化学反应、结晶、制备超细粉体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本文在撞击流技术强化混合特性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几种撞击流反应器制备超细粉体研究进行了综述。简述了流体流动、受限空间、喷嘴形式及结构、外部激励等因素对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受限撞击流反应器、T形撞击流反应器、微小型撞击流反应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反应器混合性能的影响。从结晶、微观混合时间等角度分析了撞击流微观混合特性对化学反应及制备超细粉体的影响。并与常规反应器及方法对比,从超细粉体的粒度大小、形貌、表面、能量、分散性、电性能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评估。提出一种双层对置撞击流反应器用于工业上大规模制取超细粉体的中试研究,并展望了撞击流技术用于制备超细粉体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刘云飞  杨荣杰 《火炸药》1997,20(1):41-44
介绍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四氟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高聚物超细微粉体的研究、制备技术,并概述了其粉碎技术进展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采用醇盐水解法制备超微 SiO2,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搅拌强度和不同异丙醇和正硅酸乙酯摩尔配比对 SiO2 粒度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制备了超微 SiO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 SiO2 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SiO2 颗粒为规则的球形,粒径均匀;红外光谱图和成分分析表明该方法制备的样品中含有大量的羟基,本文进行了脱除羟基的研究,为研究羟基脱除机理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SiO2 中羟基脱除彻底.  相似文献   

16.
超细二氧化锡的制备方法很多,有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化学沉淀法等。综述了近年来不同方法制备超细二氧化锡微粒的过程、原理和制备条件,描述和分析了目前各种制备超细二氧化锡的方法和特征及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了进一步的展望。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粉体的干燥热处理技术和制备方法的动力学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陶瓷Pb(Zr0.53Ti0.47)O3超细粉体,以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对所得粉体进行分散。通过X衍射、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合成条件和煅烧温度对PZT粉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PZT超细粉晶化度提高,一次晶粒尺寸增加,而二次粒子尺寸却减小。当分散剂分子量为10000,用量为1%时,得到分散良好的超细粉体。测定了用合成的粉体烧结的PZT陶瓷的压电性能。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A novel technique to optimise the morphology and thus to enhanc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yrene/butadiene/styrene (SBS) triblock copolymer blends containing dispersed polyamide 6 (PA6)/polypropylene (PP) is reported. The SBS-PA6-PP 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blending SBS with PA6-PP ultrafine powder, which was obtained by pulverising PA6 and PP in a pan mill at ambient temperatur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variations of the phase 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s prepared at different processing temperatures were studied by TEM. The thermooxidative stabili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tested by thermogrivimetry (T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eparing a PA6-PP ultrafine powder by the solid state mechanochemical process can improve the compatibility of PA6 with PP and SBS and accelerate the dispersion of PP and PA6 as well as their combination with SBS at the phase interface.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can be increased greatly with an ultrafine powder content of 4-8%, while the elongation at break remains approximately constant. The variation of processing temperature causes a change in the phase structure of the plastics, which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When the processing is carried out at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of the PP, the PP particles combine to form a fibrillar structure that can increase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matrix from 12·7 to 25 0 MPa. The temperature at which a 10% weight loss occurs in the composite increases from 396·0 to 412·7°C and the temperature of maximum weight loss increases from 454·3 to 479·3°C with an ultrafine powder content of 4%. PRC/1747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硅材料在造纸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二氧化硅材料在造纸湿部配料和造纸涂料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硅胶体应用于造纸湿部时,可以明显改善高速纸机的运行性能,提高填料的留着率,改善纸张的性能;二氧化硅粉体应用于造纸涂料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优良的流变性,可改善涂布纸张的表面强度,降低涂布纸张的返黄速度,改善涂布纸张的表面平滑度和光泽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无机铝盐借助溶胶-凝胶工艺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制得了一种铝碳良好结合、均匀、无(或弱)团聚的混合凝胶细粉(文中简称“均质混料”),以此为原料氮化合成了纯度达98%的超细AIN粉末,文中着重分析了使用这种均质混料能降低合成条件、提高粉末性能的热力学机制,探讨了影响合成过程的诸因素,最后得出结论认为:铝凝胶均质混料的制备和使用是改进成热还原氮化工艺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