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植物乳杆菌AS1.555转化亚油酸为共轭亚油酸的条件。该菌株在MRS培养基中经0.1%(v/v)的亚油酸诱导培养后,所得的洗涤细胞具有很强的转化能力。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植物乳杆菌转化亚油酸为共轭亚油酸的优化反应条件: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48h、游离亚油酸浓度1.5%(v/v)、0.1mol/L磷酸缓冲液pH7.0。  相似文献   

2.
费氏丙酸杆菌谢氏亚种转化芝麻油生成共轭亚油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费氏丙酸杆菌谢氏亚种CGMCC1.2231菌体细胞转化芝麻油生成共轭亚油酸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诱导产酶阶段亚油酸的添加量,以及转化反应温度、缓冲体系pH值、乳化剂种类对共轭亚油酸生成量的影响,进而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转化条件。在诱导产酶培养阶段加入0.15%(v/v)的亚油酸,转化温度30℃,反应体系pH值为7.4,使用牛血清白蛋白乳化底物的条件下,共轭亚油酸的最高生成量可达45.682mg/mL。  相似文献   

3.
从酸菜汁中分离出的一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LT2-6能将亚油酸转化成共轭亚油酸。该菌株在MRS培养基中经0.03%(w/v)的亚油酸诱导培养后,所获得的洗涤细胞具有很强的转化能力。在厌氧环境下利用L.plantarumLT2-6的洗涤细胞进行转化生成CLA的反应。结果表明,适宜反应条件为:温度30℃、pH7.0(0.1mol/L的磷酸盐缓冲系统)、细胞浓度20%(w/v)、游离亚油酸浓度1.5%(w/v)、反应时间64h,获得CLA最高产量为7.87mg/mL,产物为c9、t11/t9、c11-CLA。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制备CL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利用从酸菜汁中分离出的一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18转化亚油酸(LA)来制备共轭亚油酸(CLA)。在MRS培养基中添加0.06%(wt/vol)的LA作为诱导剂,获得制备CLA的洗涤细胞。以游离LA为底物,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18的洗涤细胞为催化剂,厌氧环境有利于生成CLA。0.1M的磷酸钠缓冲液、pH7.0、LA浓度2%(wt/vol)、细胞浓度为20%(wt/vol)、30℃,反应64h,CLA的产量最高。反应液中生成的CLA产物为c9,t11/t9,c11-CLA和t10,c12-CLA异构体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5.
酶法合成共轭亚油酸单甘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脂肪酶G50(来源于Penicillium camembertii)作为生物催化剂,催化共轭亚油酸(CLA)和甘油酯化生成共轭亚油酸单甘酯(MAG)。研究了在无溶剂体系中,底物摩尔比、酶加量、体系含水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中MAG含量和CLA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摩尔比n(甘油)∶n(CLA)=4∶1,加酶量300U/g(基于反应底物总质量),体系含水量1%,反应温度15℃,反应时间24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CLA的酯化率达到84.98%,MAG的含量为68.40%,共轭亚油酸双甘酯(DAG)含量为16.58%。通过分析产物的脂肪酸组成,发现Penicillium脂肪酶G50对CLA异构体没有拆分效果。  相似文献   

6.
丙酸菌生长细胞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对费氏丙酸杆菌HZ—P-35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基本特性进行了研究。共轭亚油酸的测定以十七碳烯酸作内标物经甲酯化后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费氏丙酸杆菌菌株HZ—P-35在改良MRS培养基中厌氧培养时生长较为缓慢,96h左右对数生长期结束;接种量10%有利于菌株的生长及共轭亚油酸转化;最适温度30℃既有利于菌体生长又有利于共轭亚油酸的生成;细胞边生长边转化底物亚油酸,培养4~5d时共轭亚油酸转化迭最大值,而至第6d菌体浓度具有较大值。  相似文献   

7.
从酸菜中分离出的一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诱导培养,在氮气保护下利用休止细胞催化制备共轭亚油酸.0.1M磷酸钠缓冲液、pH值7.0、亚油酸浓度2%(w/v)、细胞浓度20%(w/v)、30℃,反应64h,共轭亚油酸产量最高.c9,t11/t9,c11-CLA异构体在产物脂肪酸中的比例为30%.  相似文献   

8.
陈科学 《中国油脂》2021,46(1):128-131
运用快速扫描法,筛选了10株可利用游离态亚油酸为底物高产共轭亚油酸的双歧杆菌菌株;然后以富含非游离态亚油酸的葵花籽油为底物,与初筛得到的高产菌株共培养后检测反应体系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部分短双歧杆菌可将葵花籽油转化为共轭亚油酸,其中短双歧杆菌FFJND12M6的转化率最高,可达14.35%。  相似文献   

9.
共轭亚油酸(CLA)为天然脂肪酸亚油酸(LA)的立体和位置异构体混合物的总称,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为了开发优良的高产共轭亚油酸的菌株,本文研究7株乳酸菌在MRS培养基中经0.04%(体积分数)的亚油酸诱导培养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产共轭亚油酸的能力,结果表明,罗伊氏乳杆菌显示最高的共轭亚油酸生产能力,产量为5.34μg/m L。对筛选出的高产共轭亚油酸菌株——罗伊氏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产共轭亚油酸的最佳发酵条件是:LA的添加量为0.06%(体积分数),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30 h,pH 7.0,共轭亚油酸含量达到6.59μg/m L,含量提高了23.4%。作为益生菌的罗伊氏乳杆菌可转化亚油酸为共轭亚油酸,可将其应用于生产富含共轭亚油酸的乳制品中。  相似文献   

10.
对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HSC 235)和1株费氏丙酸菌(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HZP-35)生物转化果糖生成甘露醇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在生长细胞、静息细胞以及无完整细胞粗酶提取物3种不同转化反应体系中,植物乳杆菌HSC 235和费氏丙酸菌HZP-35都表现出甘露醇脱氢酶活性,而生长细胞甘露醇产量和得率较高,分别为38 g/L和27%,静息细胞和粗酶提取物反应体系甘露醇的产量及得率则相关无几,表明甘露醇的转化过程与细胞生长紧密关联。在不同初始果糖浓度的试验中,较低果糖有利甘露醇得率的提高,50~150 g/L果糖浓度甘露醇得率稳定在27%左右,果糖浓度提高到200 g/L时则表现出对转化的抑制作用。植物乳杆菌可与费氏丙酸菌混合生长,但混菌发酵的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培养体系甘露醇得率比单菌种纯培养时甘露醇得率要低得多。植物乳杆菌甘露醇醇产量和得率要明显高于费氏丙酸菌。  相似文献   

11.
直链淀粉-共轭亚油酸分子间复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直链淀粉与易被氧化的功能因子--共轭亚油酸(CLA)能否形成可作为CLA的抗氧化载运体系的复合物,研究了用二甲亚砜/水溶液法来制备直链淀粉-CLA复合物的最佳结晶温度.在80~105℃之间出现吸热峰的热分析图和在20.0°2θ角出现特征衍射峰的X-射线衍射图验证了直链淀粉-CLA复合物的形成;复合物的产率和复合率的测定结果显示制备复合物的最佳结晶温度是30℃;CLA在正己烷中的浓度与其紫外吸光度呈现的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5)表明可以用紫外检测法来简便快速地比较直链淀粉-CLA复合物样品中的CLA含量.  相似文献   

12.
赵微  张峰  张和平  赵国芬 《食品科学》2021,42(10):94-103
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p-8的菌体、菌体破碎液和重组亚油酸异构酶系转化亚油酸(linoleic acid,LA)为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的能力和机制。结果表明:L. plantarum p-8在含有LA的MRS上清液和菌体破碎液体外催化LA时,都可以低效产生cis9,trans11-CLA(c9,t11-CLA)、trans10,cis12-CLA(t10,c12-CLA)和trans9,trans11-CLA(t9,t11-CLA),但菌体中只有很少的t10,c12-CLA。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表明,亚油酸异构酶系的表达水平较低可能是CLA产量较低的原因。独立表达的重组亚油酸异构酶系成员、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denine dinucleotide,F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都存在才可完成LA转化为c9,t11-CLA、t10,c12-CLA和t9,t11-CLA,转化途径与L. plantarum AUK1009一致。L. plantarum p-8的亚油酸水合酶经同源建模后有3 个结构域,底物结合位点与FAD位点位于3 个结构域连接处的疏水空腔中,M76和Y180是2 个必需基团。  相似文献   

13.
吴演  杨瑞琦  陈美珍  廖绪标 《食品科学》2012,33(23):318-322
目的:探讨海蓬子籽油亚油酸共轭化产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含有73.52%亚油酸的海蓬子籽油为原料,利用化学法转化制备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采用国标法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对共轭化油进行理化指标分析和急性毒性评价,MTT法检测共轭化油对人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共轭化油中c9,t11-CLA和t10,c12-CLA含量为68.75%,理化指标符合相关产品要求。小鼠急性毒性LD50>20g/kg,属无毒级。共轭化油对食道癌EC109细胞和乳腺癌HTB-22细胞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对宫颈癌HeLa细胞无抑制活性,对正常人胚肾细胞293T无毒性,对EC109细胞的IC50为111.9μg/mL。结论:利用海蓬子籽油转化的共轭亚油酸产物对人肿瘤细胞有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但其作用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Y. J. Kim    K.W. Lee    S. Oh    H.J. Lee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03,68(5):1696-1700
Ruminal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LA) production from linoleic acid (LA) was characterized in vitro. Rumen bacteria from grain‐fed cows were more active in BH than those from hay‐fed cows. Particleassociated bacteria produced more hydrogenated products leaving less CLA than the planktonic bacteria (P < 0.05). CLA production by planktonic bacteria did not always correlate to LA given; longer incubations generally decreased CLA concentration and increased c9, t11/t10, c12 ratio, especially at higher LA concentrations. The preincubated cells to LA produced more CLA than the unexposed ones and the increase was more evident with c9, t11 CLA (P < 0.05). 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 into how cattle diet and LA feedings affect ruminal CLA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5.
共轭亚油酸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扼亚油酸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不饱和脂肪酸,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缺氧、促进成骨、降糖等几个方面,对共轭亚油酸的功能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对费氏丙酸杆菌HZ-P-35高密度培养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酸进行了研究.共轭亚油酸(CLA)的测定以十七碳烯酸作内标物经甲酯化后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采用间歇培养、pH-stat培养、间歇补料培养和连续补料培养四种培养方式进行细胞高密度培养实验.pH-stat培养、间歇补料和连续补料都大大地提高了菌体密度和CLA产量.相对于间歇培养,采用pH-star培养模式丙酸菌细胞干重提高1.5倍,达到1.2g/L;而间歇补料培养和连续补料培养的细胞干重分别提高3.4倍和2.97倍,分别达到2.72 g/L和2.38 g/L.pH-stat培养模式CLA产量是间歇培养的1.06倍,达到114.50μg/mL,间歇补料培养CLA产量是间歇补料培养的1.17倍,达到127.34μg/mL,连续补料培养模式CLA的产量是间歇培养CLA量的1.29倍,达到139.67μg/mL.试验结果表明,间歇补料培养较有利于细胞高密度培养,细胞产率达到9.074 mg/(L·h),而连续补料培养较有利于CLA产生.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3种不同形式的共轭亚油酸(CLA)对酸奶的感官可接受性、pH值、滴定酸度和保水性的影响,并研究了CLA在酸奶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酸奶中添加质量分数0.3%的共轭亚油酸甘油酯(CLA-TG)感官可接受性较好.添加3种不同形式的CLA对牛乳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生长和发酵及酸奶的保水性没有影响,CLA在酸奶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该文系统地介绍和评述了共轭亚油酸结构和性质。共轭亚油酸与亚油酸不仅在空间结构上不同,而且在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等方面也具有显著区别。共轭亚油酸经肠粘膜吸收渗入到血脂、细胞膜及脂肪组织,或者经过代谢进一步合成一系列活性物质而发挥重要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9.
天然活性物质共轭亚油酸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共轭亚油酸是含有共轭双键的亚油酸总称,包括几何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由于其具有 令人瞩目生理活性,如抗癌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增强免疫力和减肥等作用,引 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共轭亚油酸作为一种新的营养元素,在药品和食品领域有着广阔 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