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以锆合金的表面改性技术为主线,简述了目前改性方法的种类及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物理气相沉积、激光表面处理、阳极氧化、微弧氧化及离子注入等常用表面改性制备技术的原理、研究进展及优缺点。探讨了锆合金表面改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需要攻克的技术瓶颈。最后,结合相关研究进展,对锆合金表面改性今后的研究工作和工程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Zr-4合金进行激光表面铌合金化、电子束表面铌合金化和铌离子注入,分析了表面铌合金化后锆合金表层的显微组织,并测定了表面合金化后锆合金在酸性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3种合金化方法可不同程度地提高Zr-4合金在酸性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铌离子注入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材料表面处理有很多种处理方法,应用激光对材料表面实施处理则是一门新技术,简述了激光表面改性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特别是激光表面淬火、激光熔凝,激光表面合金化合激光熔覆等四种技术,以各项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加以描述,最后,还简述了激光冲击硬化和激光气相沉淀这两项技术,并且指出了激光表面改性技术存在总理2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铝及其合金表面处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3,自引:10,他引:23  
吴敏  孙勇 《表面技术》2003,32(3):13-15
较系统地阐述了铝及其合金表面处理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以硬质阳极氧化和复合阳极氧化为主的阳极氧化法、稀土转化膜法以及微弧氧化、激光处理和离子注入等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Ni20Cr及经预氧化处理后的合金表面离子注入Ce^+在1050℃空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经0.5h和1h预氧化处理后的合金离子注入对其氧化行为的影响与合金表面直接注入的作用类似,可降低合金氧化速度和改善氧化膜粘附性,但所起作用的程度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对变形镁合金进行改性的必要性。对变形镁合金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包括激光熔敷、热喷涂、电化学方法、转化膜、液相/气相沉积、涂装和离子注入。对变形镁合金表面的热喷涂包括火焰喷涂和等离子喷涂;电化学方法包括微弧氧化和阳极氧化法;制备转化膜的方法包括化学镀、磷化和溶胶—凝胶法;离子注入包括高温金属离子注入和等离子体注入。指出应该加强对实际的变形镁合金构件的表面改性技术的开发,尤其是对试样研究较多的微弧氧化法、阳极氧化法和磷化。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铜合金表面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电镀、化学镀、热喷涂、化学气相沉积、堆焊、铸渗法、氧化膜、金属着色及溶胶-凝胶等表面涂覆技术及渗硼、多元共渗、等离子扩渗处理(PDT)及高能束激光改性等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展望了铜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铜合金表面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电镀、化学镀、热喷涂、化学气相沉积、堆焊、铸渗法、氧化膜、金属着色及溶胶-凝胶等表面涂覆技术及渗硼、多元共渗、等离子扩渗处理(PDT)及高能束激光改性等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展望了铜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利用高能束流进行材料表面改性的技术及其对钛合金表面改性的应用。这些技术包括激光固态相变强化处理,激光表面熔凝处理、激光表面合金化、离子注入、离子束混合和离子束辅助气相沉积。钛合金经高能束流表面改性处理可以提高其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铸造铝合金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超锋  纪莲清  刘建秀 《铸造》2006,55(9):880-885
简述了铝合金的加工方法和表面改性的必要性。主要对表面合金化技术、表面敷层和电子束改性等技术应用于铸造铝合金表面改性进行总结。表面合金化方面介绍了激光和氩弧合金化方法在铸造铝合金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表面敷层方面介绍了铸造铝合金的等离子喷涂、电化学方法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铸造铝合金的电子束改性技术。  相似文献   

11.
模具钢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阳喜  李军 《模具工业》2007,33(9):65-68,72
介绍了激光表面淬火、激光熔覆及激光表面合金化在模具钢表面改性技术方面的应用特点和研究现状,提出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需深入研究的方向,为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应用于模具钢的表面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激光表面强化及智能涂层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激光淬火,激光熔凝,激光表面合金化等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及其组织和性能;综述了智能涂层的特点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激光造型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激光造型技术的优点、应用价值、加工机理等作了简单阐述,另外就该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国外的研究状况作了具体介绍,之后对国内的研究情况作了归纳性介绍。根据目前激光造型技术的相关研究,提出激光造型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并展望了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简述了激光表面改性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特别是激光表面淬火、激光熔敷、激光表面合金化和激光熔覆等4种技术,对各项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加以描述。最后,还指出了激光表面改性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钛及其合金由于质轻、耐腐蚀性能好、强度高、弹性模量低、生物相容性佳和骨整合性优异,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航空航天与生物医学金属材料之一。然而,较低的塑性、低硬度、和耐磨损性能限制了其发展和应用。激光表面处理(LST)技术在不改变材料体积的情况下增强表面性能,成为钛合金表面改性的一种有利手段。综述了利用LST技术对钛及其合金材料进行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分析了激光相变硬化、激光表面重熔、激光冲击喷丸、激光表面合金化、激光熔覆和复合LST的机理、工艺参数、表面特性和微观结构。总结了LST在航空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介绍了现有的局限性,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对LST在钛及其合金材料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推进LST创新,为钛合金在多领域中的应用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选区激光熔化是目前应用广泛的金属增材制造方法,能够实现复杂精密金属件的成形。但是,由于技术原理的限制,选区激光熔化金属表面与切削加工表面相比,成形质量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这一方法的进一步应用。如何提高表面成形质量,是目前选区激光熔化金属成形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介绍了选区激光熔化成形原理,分析了影响选区激光熔化金属表面成形质量的因素,总结了目前选区激光熔化金属表面成形质量的控制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指出合理地布置成形件位置、避免将成形质量要求高的轮廓面设置为第三类表面、优化扫描工艺参数,是控制和提高选区激光熔化金属表面成形质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激光表面硬化及其数值模拟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表面硬化技术可以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显著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激光表面硬化及数值模拟的情况进行概述,主要介绍了激光表面硬化技术的强化机理、特点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论述了激光表面硬化数值模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激光表面硬化及数值模拟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油套管表面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油套管表面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油套管的腐蚀特征、腐蚀类型以及力学和服役环境条件对油套管的基本要求,分析了表面涂镀层工艺、激光表面强化工艺及表面合金化工艺等表面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油套管表面防护中的应用,提出采用热渗镀技术在油套管表面制备镍基合金层以应对严酷服役条件的新工艺。展望了油套管表面技术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光纤激光淬火对凸轮用45钢表面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升凸轮表面耐磨性,采用YLS-4000型光纤激光器通过不同的激光功率对基体材料45钢表面进行激光淬火。通过SEM观察激光淬火前后材料表面和界面形貌,金相显微镜观察组织形貌,通过HVS-1000A型显微硬度仪测试了试样表面硬度,并测试了试样的摩擦因数和磨损形貌。结果表明:淬火层界面显微组织为淬火马氏体及少量残余奥氏体,在激光功率1 000~1 800 W时分别获得淬硬层深度为0.3~0.8mm的单道热影响区;淬硬层硬度分布基本均匀,平均硬度约为547~765HV,比基体硬度提高了2~3倍,激光淬火后组织细化和形成大量马氏体是硬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一定激光功率范围内(1 200~1 800 W),激光淬硬层的抗磨损性能比基体有较大的提升,且当激光功率为1 600 W时能获得最佳的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