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内互联网的即时通信软件中,QQ凭借8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成为霸主,其主导地位令MSN live Messenger、YAHOO!messenger、Gtalk和网易泡泡、淘宝旺旺等望尘莫及。不过,腾讯似乎一直坚守着某种策略,即QQ只在国内称雄,不会贸然进入国际市场。进入2009年,这一策略似乎将被突破。  相似文献   

2.
李学昌 《个人电脑》2007,13(2):149-150
Messenger 8.0 Beta是继MSN Messenger 7.5之后的一个新版本,从核心功能上说就是即时聊天工具,与大家熟悉的腾讯QQ在主要功能上差不多,那么,Messenger 8.0 Beta与MSN Messenger 7.5和腾讯QQ相比有什么新功能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高守 《数码世界》2003,2(1):44-45
2002年11月13日,微软推出了面向企业的Microsoft.NET Messenger(MSN)聊天端客户程序,而在微软之前,市场上已经有多家同类软件,ICQ、AOLInstant Messenger(AIM)、Yahoo!Messenger、Microsoft.NET Messenger、这些都属于即时信息IM(Instant Messages)软件范围,微软的加入,使原本  相似文献   

4.
近段时间,即时通信市场好不热闹.新年伊始,腾讯发布了新款聊天工具TM,意欲争夺已经为MSN所占据的办公室桌面市场;近日在网上广泛流传一种名叫IMU(即时通)的第二代即时通信软件,独有的开放式技术架构虽然还处于尚未正式发布的公测阶段,却已经拥有了数目可观的合作网站和注册用户;阿里巴巴也推出了商人使用的即时通信工具"贸易通"……随着各种即时通信软件的竞相推出,互联网应用又一次曙光乍现.  相似文献   

5.
IM新战场     
长期以来,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总是以一个屏幕上的ICQ小窗口的面孔出现,通过它,你——更可能是你的孩子——可以在夜里与别人聊天。对很多人来说.IM已经成为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尽管ICQ仍然流行并且很好用.但已经有两种服务加入了这个领域.一种就是无所不在的AOL Instant Messenger(简称AOL.IM).另一种就是最近在Windows XP中得到更新和推广的Microsoft Messenger。  相似文献   

6.
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消息)软件从互联网诞生之日起,便备受人们的关注。因为其功能的特殊性,可以算得上是互联网上发展最快的软件之一,从最初的ICQ,到腾讯的QQ,再到Lava-Lava,用户都呈几何级数增长。但是IM软件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烦恼,如病毒传播。很多公司也禁止上QQ等IM软件,如果有事要和朋友讨论怎么办呢?试试百度“好友”吧,让它来客串一回QQ即时聊天软件。  相似文献   

7.
《玩电脑》2005,(7):34-35
说起腾讯QQ,恐怕没有人会说不知道。QQ是国内最为普及的IM软件之一,以简单好用而著称,而MSN Messenger则是微软出品的IM软件.以稳定和通用性著称。前些日子QQ有点烦.因为微软宣布MSN Messenger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给龙头老大QQ带来了一定的压力。MSN Messenger大有后发制人之势.其中国用户也在节节攀升。本期嘉宾虽然不是MSN Messenger中文版的开发者.但是却和MSN Messenger的开发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制作了一款名为MSN Shell的软件.帮助MSN Messenger增加一些本身没有功能.让MSN Messenger用起来更加顺手。他们就是MSN Shell的开发者杨溪和苏娟。  相似文献   

8.
腾讯与360交恶,肇始于彼此间的指责。 360与腾讯,一个是近年异军突起、图谋网络安全市场变局的新锐霸主,用户量已高达3亿;另一个则是互联网IM(即时通讯)市场的霸主,拥有6亿多注册用户。  相似文献   

9.
现在大多数网友都习惯在互联网上享用各种免费服务,例如电子邮件(包括微软的 Hotmail 及雅虎的免费电邮)、即时讯息系统(如微软的 Messenger)等,不过据互联网业分析家估计,假如微软即将推出的 HailStorm(雹暴)系统成功的话,网上的“免费午餐”有可能会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10.
PICA剑指QQ MSN     
提起移动I M(移动即时通信),人们可能会首先想到QQ、MSN。然而,一种专注于移动I M市场的综合移动平台——PICA(中文名为“皮咔”,)正在移动多媒体IM领域内飞速地发展。谈及这款听起来就让人生出几分喜爱的“宝贝”,北京掌中无限科技公司C E O梁晖指出,“掌中无限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业务创新,而P I C A正是掌中无限推出的一个实现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固网的无缝融合的应用平台。”就在前不久,中国联通宣布与腾迅合作在其C D M A手机上推出了移动Q Q业务,从而致使中国移动IM市场进一步升温。而两大移动通讯运营商全面推行…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互联网创造了新的生活,那么让新生活变得更畅快的就是即时通讯软件(InstantMessengerSoftware,简称IM)。互联网上IM软件的出现,就像现实社会有了手机、BP机,和朋友联系变得更加容易一样。网络即时通信(IM)正在逐步取代电话,成为主流的通讯手段。  相似文献   

12.
龚可 《玩电脑》2004,(5):108-110
现在很用网友都在使用MSN,但是MSN相对于ICQ、QQ等IM(即时通信)软件,其功能还不够完善。因此,一些网友和软件公司为了让MSN使用更方便,更时尚,开发了很多小程序,Messenger Plus!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四个以色列年轻人推出现在已为大家熟悉的ICQ互联网通信工具,即时通信(IM)首次出现。经过6年的发展,大多数互联网用户已经离不开QQ、MSN了。即时通信已成为继上网浏览、发布信息、电子邮件、搜索引擎之后的第五大互联网应用服务。而且,随着即时通信技术的完善和市场需求的扩大,即时通信已不再单单扮演一个供人娱乐消遣的角色,它的许多功能已经能够较好地满足商务用户的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14.
以个人即时通信产品Q Q起家的深圳腾讯公司越来越看中企业级即时通信(EIM)市场,该公司计划在2004年 ̄2006年间,投资不少于1亿元来拓展该市场。腾讯公司还发布了EIM的新版产品——RTX3.3(RealTimeeXpert,实时技术专家),该产品已拥有超过9万家注册企业。据YankeeGroup预测,“企业即时通信市场”在2002年~2005年期间以每年150%的速度增长。Gartner公司明确指出“企业即时通信”是实时企业(RealTimeEnterprise)的关键技术,而正确实施实时企业将让公司收入增加15%~25%。在IT部门优先处理项目排名中,E I M也从2003年的前10位跃居到200…  相似文献   

15.
老兵新传     
1.新增空间编辑器QQ2009正式版SP6推出腾讯QQ2009是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即时通信(IM)软件。腾讯QQ2009支持在线聊天、视频电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移动通讯终端等多种  相似文献   

16.
腾讯凭借IM小企鹅,几乎Hold住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场面,并Hold出了一个大腾讯帝国。在互联网的初始阶段IM小企鹅可以凭借先发的社交属性网聚人心,能不费力气地Hold住整个场面;但在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时代,IM已经不足以支撑其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7.
XMPP协议研究     
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软件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而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变成重要的交流手段。IM协议共有四种,每种协议都有各自的特点,并在即时通信软件中得到应用,但XMPP协议标准制定后,越来越受到即时通信软件厂商的青睐。本文主要阐述了XMPP协议的主要特点、网络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介绍了两款使用XMPP协议开发的即时通信软件。  相似文献   

18.
张晋 《信息网络》2005,(8):38-43
即时通信(IM)是互联网上迅猛发展的“杀手级”应用,IM已经成为新的人与人之闻的联系方式,IM用户数量巨大,增长迅速。IM提高了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的效率,率先实现了Triple-play;此外,IM连接了互联网和电信网,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互联网和电信网的融合。尤其是IM通过VoIP方式向电信运营商的语音业务领域进行渗透(以Skype为代表),已经构成了对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威胁。传统电信运营商需要考虑如何应对IM的发展了。  相似文献   

19.
逐鹿IM     
说起IM,现在上网的人已经没有不知道的。QQ恐怕要算国人最常用一款IM软件了,我还是说得通俗点吧,IM就是即时通信软件(Instant Messenger)的意思。你看像我们公司,老总明令不准使用QQ,觉得用QQ聊天耽误工作,可同时又要求所有员工必须申请MSN Messenger,真是矛盾啊,那不也还是一款IM吗?  相似文献   

20.
本报讯记者云霁报道6月21日获悉,速达企业关系管理软件“速达ERM(EnterpriseRelationManagement)”通过最后测试,将在全国十个大区30个省市推向市场。据介绍,该产品集成了IM(即时通信)技术,这也是速达进军互联网应用和电子商务领域的重要一步。同时,为了配合ERM发挥更大效力,速达将随后推出“ER800全球企业关系网”,所有的ERM用户将通过其“网上营销”接口在该网站实现产品配对和发布产品信息。通过融入IM技术,ERM实现了从销售、采购、仓储、财务的内部管理到客户、供应商的对外交易过程,进行一体化的“即时通讯管理”。企业间电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