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用十二醇作为改性剂对沉淀白炭黑进行表面处理。讨论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和改性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用极差分析及方差分析得出优化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用量30mL十二醇/10g二氧化硅,改性时间70min,改性温度70℃,在此条件下改性后产品的沉降体积为3.55mL/g,活化度为92.85%,吸油值为2.53mL/g,具有很好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2.
凹凸棒土有机表面改性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烷偶联剂LM-N308对凹凸棒土进行有机表面改性.确定的改性工艺为:温度60℃以上,pH=3,时间3h,份数比m(LM-N308)/m(凹凸棒土)为15%.使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对改性前后的凹凸棒土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以化学反应的方式存在于凹凸棒土的表面;热分析结果表明凹凸棒土表面的硅烷偶联剂质量分数在4.8%左右.  相似文献   

3.
硅灰石表面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芳基硅烷对硅灰石表面进行改性,特别反映在其电性能方面;通过SEM,XPS和FT-IR分析其表面状况,作者提出了其理想的化学键合模型。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几种纳米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及对其表面性质的表征。  相似文献   

5.
芳纶纤维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芳纶纤维目前存在的问题,综述了芳纶的各种改性技术进展,包括表面涂层、化学改性、物理改性等,并展望了芳纶纤维改性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二氧化钛的基本物性、表面羟基、润湿性、表面酸碱性、表面电性和光化学活性等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结合工业应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综述了水溶液喷雾干燥法、表面活性剂法、偶联剂法、表面反应法、聚合物包膜法和化学蒸汽析出法等表面化学改性方法;探讨了二氧化钛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利用超声分散法对团聚的原始碳纳米管分散处理后,通过酸化、敏化、活化等步骤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采用表面化学镀在其表面镀覆镍层,并进行热处理.研究了碳纳米管的分散、表面改性和镀镍工艺对镀层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乙醇溶液中,利用分散剂进行超声分散可以明显改善碳纳米管之间的团聚状况;经过酸化、敏化、活化处理后其表面可形成密集的活化点;镀镍温度在20℃左右,pH值约8.2时,所得镀层较为均匀,经410℃保温2 h的热处理后,镀层变得光滑、连续、致密,镀层的厚度为12~20 nm.  相似文献   

8.
用芳基硅烷对硅灰石表面进行改性,特别反映在其电性能方面;通过SEM、XPS和FT—IR分析其表面状况,作者提出其理想的化学键合模型.  相似文献   

9.
超微粉体的表面改性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目前超微粉体的制备相应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综述了超微粉体的表面改性技术(表面包覆改性法、微胶囊法、微乳化等方法)和超微粉体表面改性效果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得到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好的聚丙烯微孔膜,采用表面涂覆法将聚乙烯醇固定在聚丙烯膜的表面.通过红外光谱对聚丙烯微孔膜改性前后的基团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时间、聚乙烯醇浓度等反应条件对聚乙烯醇固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的固定率随着反应时间和聚乙烯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佳反应条件为50 ℃下反应2 h,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1%,戊二醛质量分数为2%,得到的改性膜的水接触角从110°下降至62°,两个月内水通量的变化不明显,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Magnesium hydroxide (MH), which is commonly used as a halogen-free flame retardant filler in composite materials, was modified by silanization reaction with γ-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γ-APS) in aqueous solution at different pH values (pH range from 8.0 to 12.0).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grafted γ-APS on MH surface as a function of solution pH value were studied using elemental analysi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zeta potential measur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hydrolysis and condensation of γ-APS are activated in alkaline solution and lead to multilayer adsorption of γ-APS molecules on the surface of MH. The type of adsorption orientation of γ-APS on MH surface is a function of coverage density that is altered by changing solution pH value. At low coverage density (e.g.55nm-2), γ-APS molecules are preferentially adsorbed to the surface with the silicon moiety towards the surface, and increasing coverage density (e.g.90nm-2) leads to parallel orientation. At an even higher coverage density(e.g.115nm-2), γ-APS molecules bond to the surface with the amino moiety towards the surface.  相似文献   

13.
以正辛醇和葡萄糖为原料,采用表达β-葡萄糖苷酶的基因工程菌作为全细胞催化剂,合成了正辛基葡糖苷,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表达β-葡萄糖苷酶基因工程菌全细胞为合成正辛基葡糖苷的良好催化剂,在葡萄糖与正辛醇的质量比1∶5、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2.0%、体系初始含水质量分数13%、反应温度52℃、反应时间36 h、pH=6条件下,葡萄糖转化率为58.91%,得到产物纯度大于99%。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结构鉴定,表明合成产物为正辛基葡糖苷。  相似文献   

14.
掺锑氧化锡纳米粉体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硬脂酸、钛酸四丁酯对掺锑氧化锡(ATO)纳米粉体进行表面改性,用FTIR、XRD、TG、TEM等分析手段结合沉降系数、活化指数的测试对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钛酸四丁酯偶联剂与硬脂酸按1:3比例混合,与经无水乙醇处理的ATO粉体比例为1:2加入,在140℃、二甲苯回流5h的试验条件下对纳米ATO粉体的改性效果最佳,此改性粉体粒径小、抗团聚性好、在26#白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5.
水镁石作为一种天然的无机阻燃材料有许多的优点,但是由于其表面能高,存在团聚现象,使其与聚合物混合时相容性不好,严重影响了其阻燃性能和材料的物理性能。针对水镁石这一缺点,采用干法改性技术,用硬脂酸在室温条件下对水镁石表面进行改性,通过对改性后水镁石的活化指数、沉降时间、DOP/水镁石黏度进行测试,确定了硬脂酸的最佳用量为1.5%(质量分数),以乙醇为分散剂的最佳稀释比例为1/10,最佳改性时间为80 min。最佳条件下改性水镁石与未改性水镁石FT-IR谱图对比分析表明,硬脂酸与水镁石之间发生的是酸碱反应,在水镁石表面生成硬脂酸镁;同时,对改性水镁石热乙醇洗涤前后的FT-IR谱图分析表明,硬脂酸镁是以物理吸附的形式存在于水镁石表面。  相似文献   

16.
水镁石作为一种天然的无机阻燃材料有许多的优点,但是由于其表面能高,存在团聚现象,使其与聚合物混合时相容性不好,严重影响了其阻燃性能和材料的物理性能。针对水镁石这一缺点,采用干法改性技术,用硬脂酸在室温条件下对水镁石表面进行改性,通过对改性后水镁石的活化指数、沉降时间、DOP/水镁石黏度进行测试,确定了硬脂酸的最佳用量为1.5%(质量分数),以乙醇为分散剂的最佳稀释比例为1/10,最佳改性时间为80 min。最佳条件下改性水镁石与未改性水镁石FT-IR谱图对比分析表明,硬脂酸与水镁石之间发生的是酸碱反应,在水镁石表面生成硬脂酸镁;同时,对改性水镁石热乙醇洗涤前后的FT-IR谱图分析表明,硬脂酸镁是以物理吸附的形式存在于水镁石表面。  相似文献   

17.
纳米聚丙烯酸酯微乳液改性纳米CaCO3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聚丙烯酸酯乳液和纳米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对纳米CaCO3进行改性,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改性纳米CaCO3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CaCO3由亲水疏油性变为亲油疏水性,纳米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与纳米CaCO3粒子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并包覆到纳米CaCO3粒子表面。  相似文献   

18.
纳米二氧化钛表面的化学改性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利用偶联剂A,偶联剂A和B复合两种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并通过FT—IR,SEM等手段表征化学改性产物的结构和改性后纳米二氧化钛的分散性能。结果表明偶联剂A和偶联剂B与二氧化钛表面羟基发生化学偶联反应,使二氧化钛表面被偶联剂包覆,从而使二氧化钛改性产物在甲苯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19.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wollastonite particles using titanate as a modification agent incorporated by simultaneous wet ultra-fine grinding in a laboratory stirred mill was investigated.The physical,physic-chemical and application properties of the modified wollastonite were measured and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inding intensity markedly influences the modification effect because of the mechano chemical effect.The hydrophilic surface of wollastonite was turned into a hydrophobic one after modifica...  相似文献   

20.
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45~#钢进行表面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45#钢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并对其显微组织和改性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材料近表层的显微组织沿电子束注入方向大致可分为4层:熔化层(3~10μm)、热影响层(10~50μm)、应力影响层(50~250μm)、基体组织(大于250μm);显微硬度随轰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值出现在50μm左右;多次轰击可以提高耐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