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T:水下切粒和拉条切粒是两种被原料加工商应用较多的切粒工艺,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如何?分别适合于哪些材料?以及可满足怎样的加工需求? 相似文献
2.
3.
水下切粒设备国产化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产水下切粒设备研制开发过程进行回顾。并介绍了国产水下切粒设备技术上的独特优势 ,各种型号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未来的开发方向。经用户使用证明 ,已达到国外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 ,完全可以替代进口。 相似文献
4.
5.
6.
7.
8.
在积累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水下切粒机的生产能力.计算出增容20%后铸带头的最佳孔数。同时还讨论了脱盐水冷却能力,并对今后切粒机与蒋体齿轮泵的速度匹配问题作了可靠的推算。 相似文献
9.
在积累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水下切粒机的生产能力,计算出了在增容20%后铸带头的最佳孔数。同时还讨论了脱盐水冷却能力,并对今后切粒机与熔体齿轮泵的速度匹配问题作了可靠的推算。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高聚物颗粒在水下,切粒工艺PCW系统的水力输送环节中出现的碰撞及滞留现象,避免其造成颗粒堵塞、成品颗粒粘连、料粉含量高的问题,以改善颗粒在水力输送环节竖直输送管段中的碰撞及滞留现象为目的,对高聚物颗粒的最佳水力输送速度进行研究。采用CFD-DEM耦合数值模拟与竖直提升试验台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输送水流速对高聚物颗粒在竖直管段中碰撞及滞留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低相输送时(颗粒体积分数低于1%),高聚物颗粒的碰撞及滞留现象均随输送流速增大而有明显改善,且存在最佳优化值。对于直径为5~15 mm、密度为1. 2~2 g/cm3的高聚物颗粒,其竖直输送段流速最佳优化值为1. 9 m/s。 相似文献
12.
13.
水下切粒装置作为混炼挤压造粒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PP或PE颗粒制品的终端产成设备,也是工艺流程中影响切粒外观质量的关键一环。切粒装置结构复杂、功能操作繁琐,切刀、模板、压力、温度、安装精度等均是影响颗粒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7种不同模孔和3种不同加热油流道水下切粒模板的三维传热模型,并对各个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获得了各个模板模型内部的温度场;并且计算了在不同温度的冷却水、不同的加热油的对流换热系数、不同模板材料下的模板的温度场。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受到冷却水的冷却作用,各模板切粒带表层处温度比较低;沿着厚度方向,由于受到加热油和聚合物的加热作用,切粒带深层的温度逐渐升高;在加热油加热和冷却水冷却共同作用下,在0≤z≤10mm处,切粒面浅层的温度梯度较大。通过分析,模孔尺寸对模板的温度场基本没有影响;加热油流道形式、冷却水的温度、加热油的对流换热系数和模板的材料对模板的温度场有一定的影响,这为模板的结构设计、边界条件的确定和模板材料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采用水下切粒时,从模孔挤出的熔融柱状树脂条受水、切刀等作用,易被带入切割面与模板间形成块料进而导致垫刀等.树脂流动性能越好,其切粒受影响的程度越大.切粒还受到切刀转速和负荷的影响.保证切刀锋利度及与模板间良好的贴合,适当降低温度,调整负荷和转速比,是水下切粒特别是生产高熔融指数产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水下切粒是生产K树脂的重要工序之一。文章对K树脂在水下切粒工序中影响切粒成败及影响粒料质量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生产中的实际经验总结出影响水下切粒成败及影响粒料质量的因素,并摸索出一套稳定产品质量的方法,有效地保证了树脂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完善水下切粒模板流道尺寸设计,对模板流动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和优化:首先进行塑料熔体在模板中的流体力学分析,以此为根据分析影响流道压力降的主要因素,最后对流道尺寸优化和ANSYS流动分析。结果表明:最小压力降△P=4964642(Pa);流道入口长度L1=10(mm);出口长度L2=5(mm);入口半径R1=9(mm);出口半径R2=2.9(mm);锥形角度θ为30°。流动分析显示流体在流道中的速度分布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9.
20.
影响水下切粒外观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尝试用力学基本原理分析影响水下切粒外观质量的因素,通过分析引料间隙、切割间隙对切割力能参数的影响,进而说明该两间隙对切粒外观质量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几点其它影响切粒外观质量的因素及其实践中的改进措施。由于目前对聚酯理化性能指标的测试、研究尚不完善,所以,分析立足于定性分析,改进措施也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操作经验提出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