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对分压强质谱计需求的迅速增长和飞行时间质谱计的新发展,研制了一种新型小飞行时间质谱计。在质谱计管的长度仅为25cm,质量范围可达1~1800原子质量单位时,对28N2 和129Xe 的实测质量分辨本领(m/△m)50%H分别优于200和300。可以预期,一种具有更高性能价格比的新型分压强质谱计将会沿此方向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型小飞行时间质谱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对分压强质谱计需求的迅速增长和飞行时间质谱计的新发展,研制了一种新型小飞行时间质谱计。在质谱计管的长度仅为25cm,质量范围可达1-1800原子质量单位时,对^28N^+2和^129Xe^+的实测质量分辩本领50%H分别成于200和300。可以预期,一种具有更高性能价值比的新型分压强质谱计将会沿此方向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型光电离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光化学站自行研制的小型光电离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计。该仪器以YAG激光器或同步辐射光作为激发光谱,不仅可以开展气相分子的光电离,解离研究,而且可以开展固相样品激光溅射的离子团簇的研究。它具有智能化程度高,结构紧凑和质量分辨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光化学站自行研制的小型光电离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计。该仪器以YAG激光器或同步辐射光作为激发光源,不仅可以开展气相分子的光电离、解离研究,而且可以开展固相样品激光溅射的离子团簇的研究。它具有智能化程度高、结构紧凑和质量分辨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质谱计是一种能够精细分析物质成分的科学仪器,在航天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空间探测的需求,研制了小型飞行时间质谱计,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研制的飞行时间质谱计由电子轰击源、垂直引入反射式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和电子学部分组成,体积为300 mm×200 mm×200 mm,质量为13.4 kg,功耗为25 W,分辨率优于359 FWHM,质量数范围为1~502 amu,对C4H10的检测限为1.3×10-5(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微型气体分析仪的研究进展和设计思路。该分析仪计划应用于深空探索任务,以飞行时间质谱计为核心,配置了进样系统和抽气系统,应用了场发射离子源和离子反射镜技术,具有质量小(整机小于9 kg)、功耗低(整机功耗小于20 W)、测试质量数宽(amu=1~1 000)、质量分辨本领强(大于400)、响应速度快、μs级全谱扫描周期、高检测浓度灵敏度等优点,可在高真空或低真空环境工作。质谱计质量小于2.5 kg,功耗低于5 W。  相似文献   

7.
为了开展原子能级结构研究,自主研制了一套结合激光共振电离与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试验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整体结构、性能表征及应用实例。该系统主要包括将金属单质样品快速升温并形成原子蒸气的原子蒸发炉、基于Nd:YAG固体激光泵浦的脉冲染料激光的激光共振电离系统、采用双场加速和双场反射技术的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质量分辨率优于1 300 FWHM,信号动态范围为3个数量级。利用此系统开展了金属钕的原子能级试验,获取了钕的同位素位移。该系统可在针对镧系、锕系元素的原子能级结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解决同位素位移、自电离态能级等关键光谱数据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式小型便携飞行时间质谱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开发了基于新式小型飞行时间质谱计(Mini-TOFMS)的便携式分析系统。整个仪器包括小型飞行管、配套电源和小型分子泵——薄膜机组等,体积仅为45cm×60cm×25cm。实测质量分辨体领(M/ΔM)50%H可达300,质量范围达到500amu。仪器小巧轻便,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在大气污染监测和工业气体成分在线分析等领域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渠洪波  明凯峰  梁峰  李海洋  张冰 《真空》2007,44(1):46-50
简述了飞行时问质谱——光离子成像技术的原理和设计。详细介绍了国内相关设备的技术特点和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采用飞行时间质谱(ToFMS)分析阴极蒸发的成分和速率的新方法。利用ToFMS测试了真空本底、氧化物阴极、浸渍阴极、覆膜阴极等各种阴极蒸发物的成分。研究了阴极蒸发速率与阴极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关系。比较了不同阴极蒸发速率的大小。实验结果表明ToFMS是一种非常快捷的研究阴极蒸发的实验手段。最后,研究了阴极各种成分离子峰强度与电离电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了离子团束(ICB)镀薄膜装置与飞行时间质谱计(TOFMS)联合系统的研制,此系统不仅可以制备无机材料和有机聚合物薄膜而且还能制备金属超微粒子-有机聚合物薄膜。用TOFMS可对ICB镀的成膜过程进行原位分析和监控。对该系统中TOFMS部分的分辨本领和灵敏度进行了测试:选定质荷比为149的谱峰,得到该质谱计的分辨本领为165;该质谱计对Ar~(40)的最小可检分压强为4.0×10~(-6)Pa。本文也给出了ICB沉积聚乙烯薄膜的飞行时间质谱及其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四极质谱计定量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般认为,用作真空残气分析的四极质谱计是很难进行定量分析的。通过对四极质谱计测量过程的理论分析,指出了用四极质谱计获得可靠的定量结果的条件及由此产生的分析方法和限制因素。重点分析了四极质谱计的稳定性、线性、灵敏度、分辨本领。同时指出了实现四极质谱计定量分析可能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对四极质谱计在航天泄漏检测技术中的应用做了介绍。以具体检测过程为例,表明了四极质谱计在航天泄漏检测领域中所具有的巨大优势,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四极质谱计是一种分压力测量仪器,其线性上限一般为10-3Pa。通过对影响四极质谱计测量上限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高压力下的分压力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得出的结论对高压力下四极质谱计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超高真空下小型四极质谱计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超高真空下对QMS200小型四极质谱计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通过调节离子源的发射电流、聚焦电压和场轴电压,测量了质谱计灵敏度、线性以及图样系数的相应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参数设置对质谱计性能有不同的影响。文章结论对四极质谱计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质谱检漏技术在我国航天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肖祥正 《真空与低温》2001,7(4):194-199,240
鉴于质谱检漏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反应快、适应性强、能定位、定量的特点,能满足航天工程复杂设备的检漏要求.为此,根据地面环模试验设备、液体运载火箭、星载仪器、卫星、飞船及铁路液氢槽车等设备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检漏方法,解决了航天工程设备漏气技术的难题,确保了航天工业产品的质量.实践证明,质谱检漏技术在我国航天工业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质谱检漏技术在我国航天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质谱检漏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反应快、适应性强和能定位、定量的特点 ,故能满足航天工程复杂设备的检漏要求。为此 ,根据地面环模试验设备、液体运载火箭、星载仪器、卫星、飞船及铁路液氢槽车等设备的具体情况 ,采用不同的检漏方法 ,解决了航天工程设备检漏技术的难题 ,确保了航天工业产品的质量。实践证明 ,质谱检漏技术在我国航天工业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漏率是低温绝热容器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之一,利用氦质谱检漏技术对漏孔进行定位、定量检测可以起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文章首先对低温绝热容器用两种氦质谱检漏系统进行了比较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测试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标准漏孔安装在系统中的不同位置,将对系统最小可检漏率、系统反应时间、漏率测算值产生影响。在对影响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实际检漏工作提出相应建议。其次对分流和无分流两种检漏方法的选择原则进行了探讨。然后以53m^3液化天然气储运容器为例,对容器制造过程中的角焊缝、对接焊缝、夹层内存在的漏孔、阀门及容器整体的检漏方法进行了详述。最后对检漏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小型磁偏转质谱计磁场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偏转质谱计是根据离子在磁分析器中运动时,不同质荷比的离子有不同的偏转半径原理来实现质量分离的。磁场大小和分布对质谱计的性能影响较大,因而设计时需要对质谱计磁场分布进行精确计算。应用有限元法建立了计算质谱计磁分析器磁场的物理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计算了磁分析器磁感应强度在空间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半径分别为20 mm和50 mm的1/4圆弧轨道上,其磁场分布规律类似。由于边缘磁场效应,在磁铁边界区域约3 mm范围内,磁感应强度基本呈直线下降,这一结果为磁分析器的结构优化和边缘场补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时长管道取样分压力质谱分析的物理过程和管道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扩散方程,得到了质谱室被分析气体的分压力任意时间的分析解。认为质谱室中被分析气体的分压力随时间呈复杂的指数关系。在相当长时间后,质谱室中的被分析气体的分压力趋于稳定值。由于管道效应,在质谱室中被分析气体和空气的分压力比变为N倍,这个N和气体分子的质量有关。在分析时间较短时,该比值还与质谱室的抽速、分析时间、管道长度有关。当气体趋于稳定时,可以不考虑时间和长度效应。气体趋于稳定时间tc=max(3l2/R0vπ2,2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