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8太贵、单反太沉、卡片太差”,对于这类既追求画质、又追求便携的米饭而言,选择一款称心如意的相机如大海捞针般困难。不过,6月16日由奥林巴斯(Olympus)最新推出的PEN DIGITAL系列首款产品E-P1,却满足了这类米饭的要求。这款E-P1是续松下(Panasonic)G1和GH1后又一款基于Micro 4/3系统标准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不同于前两款相机依然庞大的机身,E-P1卡片式的机身绝对惊艳。  相似文献   

2.
在2009年的相机市场上,谁才是最火最热的机型?答案既不在象征专业的单反相机中,也不在象征着时尚便携的卡片机中,代表着高质量成像、高便携性的Micro4/3系统可换镜头类相机才是今年的劲爆点,而其中最为热辣的奥林巴斯(Olympus)PEN系列纪念机型E-P1正是今年相机市场上最闪亮的明星。时隔不到半年,它的后续机型再次强势登场,它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何种的惊喜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PEN二代的魅力吧!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2012,(8):46-48
对于防水相机,MI对它们有着特殊的期待,如何记录下每时每刻的精彩瞬间,相信也是每个爱出游的米饭们都会考虑的问题。在今年夏天,宾得WG-2和奥林巴斯TG-320就带着各自独有的特性共同出现在MI评测室,  相似文献   

4.
Stan  王俊渊 《新能源》2010,(9):64-64
在上一期的《特定》栏目中,MI为大家带来了一款身披钢铁战衣的奥林巴斯(OLYMPUS)u TOUGH-8010,这款钢性十足的机型得到了众多男性米饭的追捧。  相似文献   

5.
杨波 《新能源》2012,(7):8-9
旅途中那些转瞬即逝的难忘瞬间.每个摄影人都想把握。不论是雷厉风行的实千派,还是穿梭如风的独行者,灵感进发的那一刹那,最是让人心驰神往,女性,作为摄影者中的独自者,常常还能以独特视角和观点,让精彩片段拥有不一样的生机和灵魂。当然.女性总希望自己的摄影背包中有一款轻便的相机,不让自己的摄影之路变得负重不堪。  相似文献   

6.
《新能源》2011,(4):25-25
这部外观并不惹眼的奥林巴斯SZ-30MR如果躺在柜台中,肯定会被很多不熟悉它的人一扫而过。不过,千万不要小看这部外利氐调的长焦相机,内秀的它除搭载了1600万背照式CMOS和24倍的光学变焦镜头之外,在拍摄视频的时候还可以添加滤镜功能。  相似文献   

7.
杨波 《新能源》2012,(8):12-13
对于户外摄影爱好者来说,好的相机和好的风景总是缺一不可。在很多极端的环境下,一款能够抵御风雨的装备,往往可以陪伴他们前往更加入迹罕至的拍摄地点,收录意想不到的精彩画面。奥林巴斯(Olympus)E—M5作为今年单电相机中的旗舰机型,拥有着同类徽单中最为出色的三防性能。  相似文献   

8.
作为在2009年春季面市的第一款4/3系统数码单反相机,高调亮相的奥林巴斯(OLYMPUS)E-620除了继续延续4/3系统小巧便携的特点外。还集各大热门技术于一身,如1200万有效像素、翻转液晶屏、机身防抖、LiveMOS实时取景、SSWF(超声波过滤器)系统、艺术滤镜等,可以说.除了没有时下比较流行的高清视频拍摄功能,称E-620为一台“集大成”的机器也毫不为过、那么,在集成了如此多的特色技术后。E620的实用性到底如何呢?  相似文献   

9.
《新能源》2012,(4):129-129
四月里,不可锚过的除了春光,还葡发水节。无论是泰国还是云南,绚烂的阳光,清澈的流水,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郁是拍照留影的好机会。等等,你的相机不防水?  相似文献   

10.
《新能源》2010,(5):72-73
采用Micro 4/3系统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在目前可谓热的发烫,但是它们的价格实在令很多感兴趣的朋友纠结,在现在的数码相机市场上,7000左右的价格完全可以入手一台各方面品质都很棒的入门级单反套机再加一枚备用镜头了,而入手这么一个性能略低于单反,价格却绝不含糊的小家伙确实有点不经济。不过现在机会来了,奥林巴斯(OLYMPUS)PEN系列的简化版E-PL1带着它平民化的价格闪亮登场了,现在就让MI带着大家抢先体验一下吧!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2009,(7):58-59
在如今各大厂商不断推出的新款便携机型中,仿佛不具备大广角镜头、大尺寸液晶显示器、靓丽时尚的外观、720p高清短片拍摄几大特点就不够“范”。相机的硬件参数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千万像素和广角镜头都已经成为其主流配置,近期上市的松下DMC-FX48GK相机,凭借25mm超广角和1210万像素的配置,成为又一款高配置的便携机型。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卡西欧(CASIO)在众多国外相机品牌中都是特点最为鲜明的一个,时尚靓丽的外形和独特设计的拍摄功能都让它倍受消费者的关注,在卡西欧发布的众多新品相机中HIGH SPEED系列EX-FC100无疑是最为闪亮的一款。  相似文献   

13.
Stan 《新能源》2010,(7):70-71
作为相机业界的后起之秀,三星(SAMSUNG)在今年的动作相当的频繁,除了前不久发布的类单反机型NX10外,在此次P&E上又推出了EX1这款定位于专业级市场的DC。作为三星旗下全新的EX系列首款机型,EX1又有着哪些不凡之处呢?  相似文献   

14.
十二月感言     
周梦迎 《新能源》2009,(12):15-24
年终岁尾,最后一轮争夺中,厂商们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新品迭出,力争高地。诺基亚还是把持着中低端市场的绝对优势,亲民牌屡试不爽;摩托罗拉希望借助智能手机扶摇而上,跨越自己的里程碑:奥林巴斯抱着Micro4/3这张前景大好的王牌。顺势拿出了E—P2,理光的前进节奏保持得最好。十二月的一记重音非它莫属,全球首款可更换成像组件的数码相机系统RICOHGXR,为异型数码相机的发展打开了一扇门。2010年,通讯、数码领域的烽火与凯歌,MI与你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专业级长焦相机,还有什么能吸引用户的呢?大变焦,还是大广角,其实这些都不是。当便携长焦相机的大规模上市后,以往以超长焦段著称的专业级长焦相机也暴露出了自身最大的缺陷,庞大的体积实在不便于携带。当很多用户已经将目光转投便携长焦相机时,三星(SAMSUNG)为专业级长焦相机做出了反击的表率。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索尼(SONY)DSC—T77凭借着其超薄的机身设计和优异的拍摄性能,一上市就受到了众多用户的关注。而在近日,索尼高调发布了T77的升级版产品——DSC—T90。在T77原有的优异性能上,T90不仅将前作的千万像素提高至1210万像素,并且还新增了时下相当热门的720D高清视频拍摄功能。那么。T90是否能延续前作的挥煌呢?为了解决这个困惑。MI在T90发布后第一时间拿到了T90。下面就来看看MI的T90首测。  相似文献   

17.
Stan 《新能源》2010,(7):76-78
经过半月的厮杀,4年一届的世界杯足球赛已经进入了精彩的淘汰赛阶段,想必有很多米饭已经打算驾临最后的决赛现场为自己支持的球队呐喊助威了吧,  相似文献   

18.
中端单反,除了比拼高画质的全画幅机型外,还有以综合性能著称的中小画幅机型,佳能(Canon)除了大名鼎鼎的5D Markll在全画幅机型中捍卫着自己王者的气势外,在中小画幅机型方面,50D这款中端机型其实是远逊色于尼康(Nikon)D300以及D300s等明星机型的。而2009年年末,随着佳能单数位机型EOS 7D的强势推出,凭借其在性能上的优势瞬间挽回了曾经失去的领地。它到底有何不同寻常之处呢?且看MI为各位米饭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9.
Stan  张斌摄影 《新能源》2010,(7):54-57
在Moro 4/3系统极具争议的崛起后。如果还有人质疑其画幅的先天劣势的话。三星(SAMSUNG)NX10的出现就已经让类单反机型在画质上站在了和入门级单反一样的起跑线上。而随着集大成之作的索尼(SONY)NEX-5C发布后,谁才更是专业入门级相机市场之王的话题,再一次成为了当前的热议。  相似文献   

20.
Germany's energy system is in transition towards less nuclear, lower carbon emissions and more renewables. Notwithstanding widespread neglect of its European dimension, this Energiewende will further exacerbate current network fluctuations due to the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wind and solar power. Key data from Denmark show that this transition will soon bring the German national power system to its limits for absorbing the resulting intermittency, and increase the need for more cross-border power transfers. Yet network analysis of import/export data shows that Germany's position in the European power system is contrary to the Danish case. The need for a European solution for Germany's energy transition will therefore soon become evident.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necessary infrastructure, the Energiewende needs hence to be guided by an economic approach designed to prevent further fractures in the Internal Electricity Market. Constructive negotiations with neighbouring countries on market designs and price signals will be important preconditions.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still neglected European paradox of Germany's energy transition and presents working example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to uphold electricity supply in Europe's power ho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