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针对具有超级电容的电池或电池组测试需要,专门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测试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对具有超级电容的电池、电池组进行充放电测试,并实时给出其电压、电流、功率、容量、电池效率等多项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测试平台安全可靠,测试精准,自动化水平高. 相似文献
7.
8.
以竹材为原料,在高温Ar保护下制备了高比表面积超级电容器用竹炭材料。用XRD和SEM对所制竹炭进行了物相分析和形貌观察;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了炭化温度对所制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竹炭为无定形结构,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竹炭中石墨微晶向有序态结构发展。炭化温度为500℃时,制备的竹炭电性能最佳。在125mA/g电流密度下的首次放电比电容为226F/g;即使在500mA/g的大电流密度下,其放电比电容仍高达184F/g,第1000次循环时其放电比电容为138F/g,每次循环电容衰减仅为0.046F/g。 相似文献
9.
Chris Reynolds 《今日电子》2010,(1):26-27,31
在不超过10年的发展时间里,超级电容器已经很成熟了,这种可以贮藏高电荷能量的电化学器件从最初只为直流应用(例如,微波炉或VCR中的时钟电压保持)设计的大容量、低耐压圆柱形器件发展到目前的两大分支:处于实用阶段为混合动力汽车提供电力,并具有很高耐压和法拉容量的电容器和新型小体积、低高度的柱形脉冲超级电容器。 相似文献
10.
超级电容器供电的LED航标灯和航空障碍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详细分析目前航标灯和航空障碍灯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采用LED灯可大大减小蓄电池的容量的解决方案.超级电容和蓄电池并联组成的混合供电系统具有蓄电池容量大、成本低、可长期供电的优点,还可满足超大电池充放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橄榄石型磷酸亚铁锂(LiFePO4)为正极,活性炭(AC)为负极,制备了LiFePO4/AC混合超级电容器。通过充放电、倍率和漏电流测试,系统研究了所制混合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正负极活性物质质量比为0.8∶1.0的条件下,混合超级电容器综合性能最佳:比容量为25.38 mAh.g–1,比能量为3.21 Wh.kg–1,分别是活性炭超级电容器的2.83倍和2.17倍,且在大倍率充放电下循环稳定性好、漏电流小,在1600 s后漏电流为0.25 mA。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电子元件与材料》2014,(6)
正江海股份发展思路清晰,目前已经形成三大产品集群——铝电解电容向高端工业类发展;薄膜电容的新能源下游应用市场广大(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超级电容业务将明显提升公司的成长性及盈利前景。2014年,公司收入将主要依靠铝电解电容、薄膜、固体高分子电容等传统业务。根据公司近期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1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9.83%;营业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47.89%,利润总额1.65亿元,同比增长42.79%;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33.31%,EPS为0.63元。公司业绩大增主要是公司毛利率的提升。一方面成本下降,电价下降和电容器用主要材料化成箔等成本大幅下降,另一方 相似文献
16.
17.
《电子元件与材料》2016,(3):13-18
利用聚合物支撑法制备活性炭基碳膜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了浓酸改性时聚合物支撑对碳膜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氮气等温吸脱附(BET)等方法表征材料的微观结构,采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研究其电化学电容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支撑法制备的碳膜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128.9 F·g~(–1),低于纯活性炭的比容量(173.3 F·g~(–1));但是,该碳膜在浓酸改性后的比电容达到了185.6 F·g~(–1),远高于浓酸改性的活性炭(71.1 F·g~(–1))。主要原因是支撑聚合物在高温热处理留下的碳基支撑点对于活性炭丰富的孔道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型储能元件综述——超级电容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元件,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容量大、寿命长、充放电效率高等优异特性。本文综述了超级电容器的原理及特点,介绍了超级电容器的主要应用领域,并对电力电子技术在超级电容节能系统中的应用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热法制备得到α-Ni(OH)2,在甲酰胺溶剂中,通过机械振荡结合超声对其进行剥离,得到厚度约为1.1 nm的Ni(OH)2纳米片,与氧化石墨烯(GO)悬浮液混合后,静电自组装得到Ni(OH)2/GO,经高温热处理获得NiO/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材料。同时研究了NiO/rGO的结构、形貌及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形貌表征显示NiO/rGO呈层-层形貌,N2吸-脱附实验表明复合材料存在介孔结构。在KOH电解液中,1 A/g电流密度下NiO/rGO的比容量为1564 F/g,远高于初始Ni(OH)2和单纯的NiO;组装的NiO/rGO//石墨烯水凝胶(GH)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C)器件,充放电电位窗口为0~1.6 V,10 A/g电流密度下经1000次充放电循环的比容量保持率达84.2%。 相似文献